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普利策与赫斯特19世纪末期至20世纪初期是美国历史上发展最快的时期,被称为是镀金时代,这是一个社会价值观念转型的时代,商业竞争法则主导一切,商品化现象泛滥——所有的东西(包括有形的和无形的)都成为商品,新闻也不例外。19世纪后期是美国现代新闻体制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普利策与赫斯特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们对规范报业经营、阐释新闻理念、整合新闻文化等方面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角色,他们的新闻实践不但对当时的新闻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此后百余年美国新闻业的走向树立了坐标。镀金时代奠定了美国现代报业的基础,包括新闻理念、经营原则、外在样式等。其代表人物是约瑟夫·普利策、威廉·赫斯特。普利策的人生经历可看作是美国现代报业发展的缩影,他从一名不文的外国移民发展成拥有2000多万美元资产的报业大亨,创造了足以令世人及后来者叹为观止的传奇。普利策的童年生活曲折复杂,1847年普利策出生在匈牙利一个殷实有教养的家庭,受过良好的私立学校教育。然而,厄运不期而至,6岁时父亲因心脏病突然去世,小普利策过早失去家庭的温馨,母亲改嫁后继父对他并不好,加之欧陆战争频繁,17岁的普利策立下了从军的志向。美国内战结束的1864年,他被北方联军赴欧招募士兵的军官选中,鬼使神差的加入林肯政府的外籍军团。美国内战很快结束,现实冷酷而无情,普利策退伍后,为了维持生计,他做过能找到的任何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他自学法律,广交朋友。1868年,他成为《西方邮报》的记者,这为他的新生活打开了一扇门,也是他日后创立报业王国的起点。普利策每天为《西方邮报》的记者提供专栏文章,他超乎常人的精力,不知疲倦的工作热情和高质量的稿件日渐成为报社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赫斯特1863年出生在旧金山的富裕家庭,父亲威廉.乔治靠开采金矿和银矿发家,这养成了他挥金如土,对金钱无所谓的态度和追求冒险、刺激的大胆个性。他叛逆,当同龄人纷纷接受正规教育时,他却跟着母亲在欧洲旅行。赫斯特19岁进入哈佛大学,仍然保持“本色”不改,很少学习。但在学校里他已显示自己的办报才华,他担任经理的幽默杂志《讽刺文刊》得到全校的一致好评。但最终他还是因为恣意妄为而被学校开除。普利策是个有思想有韧性的报人,赫斯特是个让人侧目的、精明的办报人,他们走过的道路截然不同。自1878年,普利策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份报纸——《圣路易斯快邮报》后,普利策从早初的政治幻想中醒悟过来,意识到自己的一生必将属于报业,他讲所有精力放在报纸上。他聘请专业人士管理改革报纸,准确的定位市场,瞄准中下层市民,提高报纸的新闻性、趣味性,但由此也产生了“黄色新闻”,普利策也被称为“黄色新闻之父”。他在买下《世界报》后,将新闻理念付诸实践,不再关注那些流言、丑闻和耸人听闻的消息,一些漫画也开始出现在报纸上,诙谐生动、极为吸引人,为增强视觉效果,重要新闻采用多行的大字标题,正文注意字号和字体的变化,从而与小字号正文的枯燥、灰暗形成对比。纽约各界对他这一系列的改革反响激烈,短短几个月,《世界报》的发行量增加一倍,《世界报》之所以在短期内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普利策扩大了报纸的功能:信息性和娱乐性兼备。1887年,24岁的赫斯特掌管了父亲的《旧金山考察家报》,该报当时深陷困境。赫斯特设定了一个雄伟目标——成为“报业大王”。他投入大量资金更新现代化印刷设备,高薪挖来专业编辑、记者。为吸引读者,提高发行量,赫斯特借鉴普利策的“黄色新闻”模式,不择手段的编排粗俗的噱头和耸人听闻的猎奇丑闻,甚至无中生有的捏造假新闻欺骗公众。依靠这种方式,接手《旧金山考察家报》一年后,该报发行量翻了一番,达到4万份,1893年达到7万多份,曾经连年亏损的报纸现在每年可盈利35万——50万美元。普利策主持的《世界报》与赫斯特主持的《新闻报》都定位于大众化报纸,不但办报思路、办报风格相似,具化到版面结构、新闻内容都很相似。此时的普利策都是报业巨富,但两人的财富观却大相径庭,普利策是从一无所有到发家致富,而赫斯特则是出生富有,依靠家族势力作为后盾,运用异于常人的胆量和谋略,开始在报界驰骋。普利策是自身报纸风格的创造者,而和斯特是一个出色的模仿者,他不善于原创,却往往可以超越原创者。对赫斯特来说,终其一生,他未必真正懂得新闻道德,但他深谙新闻价值,懂得如何最充分的利用新闻牟利。作为美国现代报业的创始人之一,普利策给人留下了棘手的评价印象。他是个理性主义和现实主义混合的杰出人物。他不是纯粹的商人,但是精明、成功的商人,他同那个时代绝大多数人不同的根本点是:具有一整套系统的思想——关于报刊的作用,新闻的意义,评价的价值等,最重要的是,普利策的这些思想富有浓重的民主进步色彩,这大概是普利策至今仍为新闻推崇的基本原因。赫斯特个性复杂多变,社会上对他赞扬者有之,毁誉者有之。赞扬者认为,主持报刊数目、销路总数庞大。在新闻原则处理,特别是版面安排,标题和图片安排方面所采用的手法有一定的创新性。他的报纸在许多方面来说算是一股社会建设性力量,提倡了许多解决全国问题的进步方法。毁誉者认为,其出版企业虽是庞然大物,但总体专业成就不高。生活奢华,过分挥霍。经济财力未用于对社会施加良好影响,作为一种建设性的社会力量,赫斯特不是出自真正内心和持久的反应,支持下层民主力量。普利策晚年希望重树形象,以严肃、负责任的面目示人,普利策对遗产的处理也体现了其晚年新闻观念的升华,他筹划创办的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是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院,以培养专门人才,创办普利策新闻奖。普利策晚年的行为为其一生的新闻事业画上了圆满而精彩的句号。
本文标题:普利策与赫斯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03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