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项目/工程管理 > 浅谈体育新课标下的教学
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1浅谈新课标下体育教学的探索广州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专业罗紫懿指导老师:罗红内容摘要:新课标颁布后,中小学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动参与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同时积极有效地推进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形成。关键词:新课标、体育、教学OntheExploringofthePhysicalEducationundertheNewStandardGuangZhouSportUniversitySocialSportluoziyiAdvisor:luohongAbstract:Aftertheenactmentofthenewstandard,theguidingideologyofthePhysicaleducationhasfundamentallychanged.Inaccordingtotherequirementsofthenewstandard,theteachersshouldpayattentiontoletthestudentsplayamainroleandparticipateactively.Thustotraintheircreativeabilityandpromotethehealthydevelopmentofthestudents'personality.Atthesametime,itcanpositivelyhelpthestudentstoraisetheirconsicousnessabouttheexerciseshabitalltheirlife.Keywords:newstandrad,physicaleducation,education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2前言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制定的,是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并构建了技能、认识、情感、行为等领域;融合了体育、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充分注意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让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它明确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对原有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在旧的课程体系下,体育课只注重身体素质检验和竞技项目运动技能的培养,其教学内容多集中于对学生进行统一测量的竞技项目,比如跑步、跳远等。这些项目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体质、体能和运动技能,但无法引起学生参与的热情。同时体育教师在教学方法上往往以课堂讲授为主,采取命令、灌输、模仿训练、统一标准检查的流水线教学流程,压抑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无法享受体育所带来的乐趣。特别是身体素质差的学生在统一考核的竞技型体育项目面前,只能一次次地得到失败的体验。因此,很多学生都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基于此,新课标就强调体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提出了“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五个维度上完成中小学体育课程的任务,并要求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依据学校的场地和器材的实际条件组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进体育,增强体质,提高运动能力,学会科学的健身方法,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要实现以上的目的,体育教学就应该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更新教学观念新课标改变了以往按运动项目划分课程内容和安排教学时数的框架,而将课程学习内容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因此,体育健康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师思想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观念的转变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树立终身学习体育的观念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一个需要终身学习的时代,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师如不常常更新知识结构,就无法胜任教育工作。终身学习是现实生活的生存理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3念,对教师更是如此。同时,新课标下的体育课程是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基础工程,它要求教师必须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深化体育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教学过程和课余活动,传授体育基础理论和保健卫生知识,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健身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且能够根据学生各自的身体条件和自我需要,学会科学地选择终身体育的内容,自我制定锻炼计划,科学地确定负荷量,提高自我健身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中,体育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研究、实践、总结,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自己出现的问题更敏感,更有创建,其教学效果才能随之提高。(二)树立适合时代需求的创新教学理念创新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时代发展赋予素质教育的深刻内涵,也是素质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由之路。所以要求体育教师端正对《新课标》的正确认识,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学研究与试验,向“研究”要质量。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都能得到开发。正确认识新课程理念,并将其付诸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实践,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全面发展的人,每一个体育教师都应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三)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从体育教育角度来说,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学会学习与自我教育的能力和习惯。通过创设宽松、民主、生动、活泼、和谐的体育教育环境,形成激励学习独立思考,创造性学习的教育机制,提供学生自我发展和表现的时间和空间以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二、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体育教学环境是指体育教学活动存在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社会和心理等基本要素的综合。它可分为广义体育教学环境和狭义体育教学环境两种。前者指一切制约体育教学活动的物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综合,后者则仅限于与体育教学活动直接关联的具体的物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综合。本文主要说下狭义的体育教学环境,即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情感环境。体育本来就是一门直观性很强的学科,师生互动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如要很好地按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合作,要使体育课上得更好,首先要让学生懂得自己是课的主人,只要对体育课有了兴趣,他们的学习就主动,课的质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4量才有保证。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在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生理特点进行教学的同时,要为体育教学创造一个良好的情感环境,用爱心去教学。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高尚的情操,对教育事业无限忠诚,对体育事业无限热爱,才能产生对学生的关爱。也只要对学生有了爱心,就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建立起来,学生才会尊重你、亲近你,并很自然地把这种感情转移到你所传授的知识上。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处处关心和充满期待,并始终保持愉快心情,学生就会把你当作良师益友,会很认真地听你教导和指导。学生在体育锻炼或在对某一个动作要领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要得到教师的帮教、指导和鼓励,才能从中获得信心和勇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有耐心,对学生更要处处关心。同时,教师不但要关心爱护学生,也要尊重学生,尤其是对后进生更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批评教育时要以理服人,既要及时指出他们的存在问题与不足,更要善于观察他们的优点,努力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及时表扬、鼓励,为他们创造一展风采的机会,让他们体会成功的喜悦。学生也只有在学习中体验到教师的理解、关爱、信任、宽容,感受到鼓舞、召唤、才能形成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感情体验,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学习,而教师,只有读懂学生眼睛里的希冀与憧憬,才能把准学生的脉搏。总之,只要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始终以情换情,用爱心教育和感染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环境,学生对体育课就会充满喜悦之情,对体育也就会产生浓厚兴趣。三、丰富教学内容只有明确“目标统领内容”这一主旨,教师才可以创造性的选用教材和实用教材、才可以用新的理念和视角选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既对学生有效又为学生所喜欢,既能反映时代特征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就要求我们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实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生活化和实用化。(一)以人为本,从学生实际出发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改变了从开始就以运动技术体系为目标,每本教材都为运动技术的发展打基础的传统观念,安排一些具有健身性,趣味性的内容,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发展学生的活动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等,选取以游戏和比赛为主的锻炼活动内容,并能有效落实体育教学目标。在运动中,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5有技术内容的尽量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更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二)以课为基础,从教材内容入手根据课的目标,对同一教材内容尽快能提出多种教学思路,再结合学生、学校、体育设备等实际,灵活地选择、改编、自行安排教学内容。教师应该让学生从简单的学习开始,等到他们体会了成功,产生了兴趣,再进一步提出要求。这就需要体育教师上课时留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训练学生的能力,最终实现“教师教”和“学生学”之间的动态平衡。(三)以生活为本,从生活中取材体育源于生活,应该服务于生活。充分发挥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是他们所熟悉和喜欢的,这才是我们的选择教材内容的根本。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切忌成人化、竞技化,它应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体现生活化的特点。四、改进教学方法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一直采用陈旧的教学大纲为依据,其内容陈旧、课程设置单一,造成课程结构不合理,使得教学缺乏趣味性,教师缺少新理念,只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的需要和愿望。而且在教学设计、组织和练习的方法思路都只重视如何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方面,很少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具体活动中的想法,很少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心态情感出发,因而中小学体育课上往往是学生在教师的“指使”下整齐化一的被动表演。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对学生不同兴趣的特长培养,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在长期以来形成的师生关系是十分不平等的。因为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判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而学生只是知识简单的接受者,他们的学习方法是接受型的。新课标下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框架,在教学中注重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主动参与,让学生体验学习和成功的乐趣,达到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的、自觉、充满热情的认识倾向,是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体现,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体育教学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和他们的认识活动中的注意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智力因素密切相连,也和支持学生体育学习的情感、意志等心理过程有关,它贯穿于广州体育学院学士学位论文6体育学习中的知识学习、技能掌握和身心发展的始终。因此,新课标要求体育教学进行体育教学时,应根据不同教材的特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练兴趣,而且要学会对运动项目的选择与改造,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教材化,对学生感性趣项目进行优化组合,积极引进学生易懂、易掌握的集体项目,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合作精神。(一)对运动项目的选择和改造首先在运动项目的选择学习中,教师可以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法,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如限定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去练习,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运动、心理、健康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完善,也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然后在实际教学中,应从改变课堂结构入手,以形式多样的游戏,情节丰富的故事激发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的接受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通过运动技能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将学会多种基本运动技能,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兴趣爱好、形成一定的运动特长,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教师也积极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一起玩耍并纠正指导动作,学生们在虚幻情境的活动中,不仅心情愉快,而且身体各部分都得到健康
本文标题:浅谈体育新课标下的教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52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