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数据通信与网络 > 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
1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发表于《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30中学理科第10期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研究教学评价体系是促进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评价体系,是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基本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信息技术教育是一个新兴学科,对学生信息素养的评价更是一个新课题,与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相适应,信息素养的评价无论是在评价原则还是评价过程和方法上,都与其他学科教学评价有着重大的差别,如何围绕着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规定的培养目标评价教与学,保证信息技术课程目标的达成,如何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促进信息技术教师的观念转变和教学水平的提高,激励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帮助学生提升信息素养,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特别是新的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颁布后广大教师要研究的课题。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是伴随着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而逐步发展变化的。在信息技术教育初期的计算机教育阶段,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编制BASIC程序为主要教学目标,评价的主要内容也是考察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此时的考试模式是从其他学科移植过来的,如用选择题、填空题或判断题考察知识的掌握情况,用编程题,或程序填空题考察学生的编程能力。九十年代后期,计算机教育发展为信息技术教育,随着教学内容发生巨大的变化,评价内容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许多地区和学校积极开展上机考试的实践,机考系统对保证测评的客观性、减轻阅卷工作量、提高学生计算机的操作技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过去的评价方法不利于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康发展,因为多数学生对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只停留在技术学习的层面上,对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与信息技术教育的关系还没有准确的认识,更不能在信息技术学习中自觉提高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并将这种能力迁移转化为终生学习的需要。因此,转变评价观念,探索评价方法,使之成为能够支撑即将实施的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程目标的实现,是当前信息技术教育评价需要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是我们在信息技术教育实践中对评价方法进行的一些探讨和实践中总结出几点体会:1.在发挥教师在评价中主导作用的同时,努力创造条件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2教师既要注意保持和发挥在信息技术评价中的主导作用,同时也要将参与学习活动的各方面人有机的整合起来参与评价,特别要通过让学生的参与评价,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和关注他人,组织学生进行自评,组内互评或小组间互评,以评价促进学习,在互评中相互学习、共同提高。为了在相互评价中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别人作品的特点和要点,评价不是打一个简单分数,而是将评价分解为几个方面,例如包括作品内容、制作技术、画面美观、讲演和综合能力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轮流地让每一位学生当众对同学的作品或学习成果进行点评,这样做起到了很好的相互学习的效果,并且让学生学会了如何评价别人的工作,如何从别人的作品中学习有用的东西,关注他人,关注别人的作品。在促进学生协作学习方面,我们通过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从开题、中期评估、结题答辩,到成果展示都组织汇报和答辩活动,要求讲演报告用电子幻灯的形式在全班介绍,由于代表小组发言的同学的演讲成绩是全组的成绩,因此全组同学都非常积极,帮助发言的同学准备资料,形成了很好的协作氛围。全班交流本身也是学习的最佳途径,从其他同学的研究中或技术学习交流中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这也是协作学习要达到的目标,为避免在演说时其他同学因为事不关己而不认真听讲,我校自行开发一个相互评价的数据管理软件,要求下面听讲的学生要认真打分,这不仅关系被评价的同学的成绩,也关系打分者自己的成绩,因为,对被评价学生来讲,他的成绩是全班同学给分的平均分;而对参与评价的学生,软件要计算打分者所给的分与全班平均分数的相关性,最后的相关系数要成为打分者自己的一部分成绩,这就遏止了个别学生打分太偏离的情况。2.在评价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鼓励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使所有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水平、学习风格和发展需求差异很大,个性特征明显,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造的欲望强烈。因此,我们在制定信息技术教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时,在保证学生都能达到最低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允许学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进步、个性和创造性。一方面,充分认可不同起点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尊重不同学习风格和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的个性和创造能力取向,对不同设计思路和不同设计风格、对同一问题的不同技术解决方案等,甚至对于完成相同要求的作品的不同信息组织、在小组协作学习中发挥的作用,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认可,例如在学习总结时,我们提出了各方面表现优秀的学生,包括最佳协作组奖、最佳组织奖、最佳技术奖、最佳美工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论文奖等,我们还尽3量扩大获奖面,让每个组都能有都有获奖的同学,让承担各种分工、各种学习任务、有各方面才艺能力的同学都能得到奖励,并且为获得最佳协作组的全体学生和各单项获奖学生颁发奖品。最后获奖学生展示优秀成果,交流研究的体会,让各专项获奖的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突出的研究成果,也让全体学生看到,只要认真参与、努力研究,就可以获得优秀的研究成果。创作能力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重点培养的目标。当前许多应用软件已向智能化、傻瓜化发展,软件的使用方法已不再是重点和难点,但对软件的应用,特别是应用工具软件创作自己的作品,是信息素质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的主要渠道,因此在信息技术测评中应将其放在重要的地位。创作能力可以随着学习不同的工具软件分别进行培养和测评,如在学习了字处理软件后,我们让学生们上机制作一份A4纸张大小的彩报,要求内容健康向上,版面设计不拘一格,文字优美流畅,色彩搭配美观大方。刚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同学们感觉有些无从下手,不知道内如何组织,他们只想到要大量的输入文字,却忘记了网上的资料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在看到身边的部分同学下载网上的文字和图片进行排版时,他们也就豁然开朗了。同学们的作品有的采用文字下面配有底图的方式、有的采用小块文字拼凑的编辑方式、有的利用表格来划分彩报各部分的内容,真是五花八门;但同时也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大量下载文字的堆叠,形成的作品没有思想性,没有反映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为此,我们组织全班交流,要求学生介绍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和组织文稿的思想、含义,从而使技术学习上升到了文化的提升,这正是信息技术教育中所要体现的素养提升和文化教育的思想。在学习了图像处理软件以后的创作能力的测评中,我们有意的提示同学们可以社会上的热点话题为主题(如北京申奥、环境保护、爱心助学、节约水资源等),设计一图像文件,要求主题明确,内容健康向上,恰当运用前面学习的知识点,作品要有创意、有创新,图像的合成不要太生硬,注重图像的色彩搭配,注重作品的美感和艺术性。在让同学们了解了图像的创作不仅需要操作技能,还需要自身的知识素养和美学素养的同时,教师还为学生们提供了可以互相交流、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环境和氛围。在“成就感”这个内驱力的驱动下,每位同学都力争做出特色,显示才能。此时的技术应用已经不是学生学习的惟一目标,创作出具有思想性的作品是最大的追求。创造潜能的发挥、发散性思维的培养正是创作能力测评的宗旨。测评结果是通过网上展示、全班互评、综合评定,对于能独立完成基本要求的作品都给予良好以上的成绩,在软电子作品制作的技术方面,我4们没有统一技术要求和标准,只要求作品是学生自己的原创,所有制作技术是自己学习掌握的,我们充分相信学生的技术学习的能力迁移,只要在作品创作中有需求,学生就可以掌握必要的制作技术,但要成为优秀作品必须要有特色和创新。这样的测评使每个同学的综合素质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不再是考完试就忘却了的灌输的知识和简单的操作技巧,它将能培养学生终身受益的“能力”。3.综合运用各种过程性评价方式,发挥评价对学习者的激励、诊断和促进作用,通过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信息素养的养成,促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过去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学生如何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从体现,导致学生对思维的过程的轻视,这不仅有可能养成学生知识探究中一些是似而非的认知习惯,而且限制学生对思维过程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的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同时这种做法也使的教师的针对性教学失去了根本的依据。信息技术课程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渗透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学生在信息技术操作或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表现和成果作为评价依据,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素养。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式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提高学生多层次的信息素养。例如,可以通过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展示评价学生的典型作品等,考察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采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过程评价特别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重视学生在亲身参与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视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创新。在一个学年的评价实践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六种评价方式:(1)对于操作技能的评价,采用阶段性连续测试的方法:对于打字这类需要反复练习的纯技能的评价,要通过评价促进训练。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的汉字输入法的概念、编码方法以及优缺点,但选用什么输入法需要学生自己确定;提高打字技能只能靠学生的勤学苦练,训练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因此,测评可以采用分阶段多组测试的方法,从一开始训练就作测试,让每一位学生知道自己的初始状态,随后每周测评一次,记录每次的打字速度;最终的评定成绩不是以某一次的成绩为准,在要求达到基本速度的同时,综合考虑训练时的速度的提高率来确定打字技能的成绩。我们确定打字的最低要求为30字/分,这是人一般的思维速度,而打字速度突破每分钟30字,学生也基本已能做到盲打和对计算机操作自如。这样的测评过程可以5激发学生刻苦训练的积极性,如果在练习中配合一些打字训练游戏和班内、年级内的小竞赛,则更能使枯燥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活动。(2)用计算机随机出题的方法考核信息技术基本概念的掌握情况信息技术基本概念包括信息与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网络的基本原理、基本常识,以及与信息技术相关的网络文化、网络行为规范、信息伦理、道德与法规等。基本概念是信息技术应知应会的常识性内容,为减轻学生的记忆负担和应试负担,测评采用客观题题库测评的方法,将题目按学习阶段分类,对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分类测评。客观题的测试可采用网上在线考试方式,单元测试每次时间为10分钟~15分钟不等,采用网络在线测试,题目是随机产生的,包括客观题选项的顺序也可以是随机产生的,这样当题库的题量不断增大时,就可以保证不同考试中试题的低重复率,有效地提高了测评过程中的客观性,从而使测评结果更加科学。对于大众应用软件的功能考核,专家研究认为对于任何一个使用者来讲不必掌握软件的全部功能,只需要掌握其中一些自己喜欢的功能和方法就可以基本满足实际应用,我们采用超量出题的方式,尽量提供多样的选择,学生完成其中80%的部分即可认为已经基本达到应用该软件的水平。测试结束后可以立即得到测试成绩,减轻了教师的阅卷工作,同时学生也可以进行多次测试,减轻了考试压力。(3)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量规,对电子作品进行主观评价量规是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某一主题制定的经过量化的评价指标,评价量规是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的重要依据,科学的量规可以统一要求,提高评价的公平性、信度和有效性,减少评价者主观倾向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量规也是教育者教育目标的导向,使学生的奋斗方向,制定合理的量规,对促进教学目标的达成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电子作品的创作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
本文标题:浅谈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35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