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一章景观生态学名词解释1、狭义景观:直觉地将景观看作基于人类范畴基础之上的特定区域,指在数十公里到数百公里范围内,由诸如林地、草地、农田、树篱和人类居住地等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所组成的异质性地理单元。这也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景观”。2、广义景观:根据所研究的具体物种或生态学现象来定义,包括出现在从微观到宏观不同尺度上的、具有异质性或斑块性的空间单元。3、景观生态学:是多学科之间的交叉学科,主体是地理学与生态学之间的交叉。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与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以达到景观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目的。知识点:1、广义景观概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体现了生态学系统中多尺度和等级结构的特征。2、景观不是必然地由其大小来定义,而是由斑块镶嵌体来定义。3、景观分类:自然景观、经营景观和人工景观4、景观生态学起源于中欧和东欧。VonHumboldt(19世纪初)首先把“景观”一词引入地理植被科学中,定义为“自然地理综合体”。美国生态学家Forman并提出了“斑块-廊道-基质”模式,为北美景观生态学奠定了基础。5、景观生态学明确强调空间异质性、等级结构和尺度在研究生态学格局和过程中的重要性。6、景观结构(斑块间的空间关系):“斑块、廊道、基质、网络”、空间格局、生态交错带、异质性、尺度性;景观功能(空间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干扰、连接度、生态流、物种运动、文化过程、“廊道、基质、网络与流”;景观变化(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稳定性、格局总体变化、驱动因子、生态环境影响、动态模拟第二章景观结构要素名词解释:1、斑块:依赖于尺度的、与周围环境(基质)在性质上或者外观上不同,表现出较明显边界,并具有一定内部均质性的空间实体。该定义强调了斑块的空间非连续性和内部均质性。2、斑块形状指数:通过计算某一斑块形状与相同面积的圆或正方形之间的偏离程度来测量其形状的复杂程度。3、斑块化指斑块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异。4、最小斑块化尺度:生物个体能够感知的环境斑块的最小空间尺度,与粒度完全相同。5、最大斑块化尺度:生物个体能够感知的环境斑块的最大空间尺度,与幅度完全相同。6、孔隙度:指单位面积的斑块数目,是景观内斑块密度的量度。知识点:1、Forman和Godron(1981,1986)根据斑块的起源或成因机制将常见的景观斑块类型分为4种:干扰斑块、残存斑块、环境资源斑块和引进斑块。2、一般地说,斑块内的能量或养分总量与斑块的面积成正比,大斑块的能量和养分含量较小斑块多得多。然而,斑块内的能量和养分含量不仅与斑块的大小有关,还与斑块内部和边缘带的比例(内缘比)有关。3、斑块形状的类型:等径和扁长斑块、环状斑块、半岛。内缘比率似乎可以作为斑块某些生态条件的有用指标。较高的内缘比率可促进某些生态过程,而较低的内缘比率可增强其它一些重要过程。环状生态系统的总边界较长,边缘带宽,内缘比率较低。在半岛的顶端,动物路径密度较大,显示出漏斗效应;半岛对其两侧斑块也起到一种屏障。半岛上的物种多样性往往低于大陆,而且一般地说,从半岛基部到顶端,物种多样性是逐渐降低的。几种假说或模型:平衡(侵入-灭绝)假说、内缘比率假说和环境异质性假说。4、斑块化的特点:斑块的可感知特征、斑块的内部结构:具有明显的时空等级性、斑块的相对均质性、斑块的动态特征、斑块化的尺度和生物依赖性、斑块等级系统、斑块敏感性、斑块化原因和机制的尺度依赖性5、宽度变化对物种沿廊道或穿越廊道的迁移具有重要意义。6、廊道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其连接度或间断点的存在。连接度:廊道在空间上如何连接或如何连续的量度。可用廊道单位长度上间断点的数量表示。是廊道结构的主要量度指标。7、廊道的起源:环境资源廊道、干扰廊道、残存廊道、种植廊道、再生廊道8、廊道的结构特征:曲度、宽度、连接度、廊道内的小环境9、廊道的分类:线状廊道、带状廊道、河流廊道10、带状廊道与线状廊道的基本生态差异主要在于宽度,具有重要的功能意义。11、河流廊道的宽度应以有效完成以上两方面的功能为准则:既能控制从高地到河流的水流和养分流,又能促进高地森林内部动植物沿河系的迁移。12、基质的判定:相对面积上的优势、空间上的连接度、对景观总体动态的控制程度13、如果某种景观要素占景观面积的50%以上,那么它很可能就是基质。14、基质的特性:孔隙度、边界形状第三章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名词解释:1、景观结构:景观的组分构成及其空间分布形式。2、斑块:在景观的空间比例尺上所能见到的最小异质性单元。3、廊道:与两侧基质有显著区别的狭长地带。4、基质:景观中的一种范围广阔、相对同质、连通性最强、占支配地位的斑块或土地覆盖类型。5、镶嵌性:一个系统的组分在空间结构上互相拼接而构成整体。6、景观异质性:指在一个景观区域中,景观元素类型、组合及属性在空间或时间上的变异性。7、空间异质性:某种生态学变量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均匀性及复杂程度,反映一定层次景观的多样性信息。8、时间异质性:景观空间结构在不同时段的差异性,与空间异质性构成时空耦合异质性。9、镶嵌结构:斑块的种类组成特征及其空间分布与配置关系;具有明显的边界,以斑块和廊道为基本组成单元。10、梯度分布:沿某一方向景观特征有规律地逐渐变化的空间特征;没有明显的边界、斑块和廊道。11、聚现特征:指单凭研究组分不可能获得的系统的聚合特征,它是多组分非线性作用的结果,也是复杂系统“整体”大于所有组分之“总和”的根本原因。12、尺度:是指在观察或研究某一物体或过程时所采用的空间或时间单位,同时又可指某一现象或过程在空间和时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即空间尺度和时间尺度。13、空间粒度:指景观中最小可辩识单元所代表的特征长度、面积或体积。14、时间粒度:指某一现象或事件发生的(或取样的)频率或时间间隔。15、空间幅度:所研究区域的总面积。16、时间幅度:研究项目持续的时间。17、尺度推绎:利用某一尺度上所获得的信息和知识来推测其它尺度上的特征,或者通过在多尺度上的研究探讨生态学结构和功能跨尺度特征的过程;简而言之,尺度推绎即为尺度信息转换。知识点:1、景观结构研究的重点领域:格局、异质性、尺度效应2、景观异质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景观各组成要素及其属性的不均质性和复杂性;任何景观都是由结构和功能不同的低层次的异质景观所构成的镶嵌体。3、景观异质性的分类:空间异质性、时间异质性4、景观异质性的形成:非生物的环境异质性、各种干扰、植被的内源演替及其特定发展历史5、决定系统复杂性的因素:系统组分的数量、系统组分间的关系、观测者的理解、兴趣和能力、描述系统的途径和观测的目标6、复杂性的分类:有组织简单性即小数系统、无组织复杂性即大数系统、有组织复杂性即中数系统7、复杂适应系统具有4大要素:异质性,非线性,等级结构,能量、物质和信息流。复杂适应系统最本质的特性是自组织性8、人类活动对于景观演化起着主导作用,重要表现是景观破碎化和土地形态的改变。通常将人类活动对自然景观的影响称为干扰;对管理景观的影响称为改造;对人工景观的影响称为构建。在人和自然界的关系上,总的来说有建设和破坏两个方面,但共生互利才是方向。9、负反馈有利于系统的自适应和自组织,保持系统的稳定,是自然景观演化的主要方式;而不稳定则与正反馈相联系。10、尺度本质上是自然界所固有的特征或规律,而为有机体所感知。尺度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适宜的测量尺度来揭示和把握本征尺度中的规律性。11、尺度的特征:多维性与二重性、层次复杂性、变异性和复杂性12、尺度分析主要面临四方面的问题:尺度识别、尺度选择、尺度效应、尺度推绎13、尺度选择应该具有层次性,即至少要包括核心尺度,小尺度组分和大尺度背景三个层次。14、当尺度变化时,系统可能在“封闭”和“开放”之间转换。15、尺度推绎包括尺度上推和尺度下推16、每一尺度都有其约束体系和临界值。不同尺度上的组分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和反馈作用非常普遍。第四章景观功能名词解释:1、干扰:是一个偶然发生的不可预知的事件,是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的、非连续性的作用(事件)。2、扩散:是溶解物质或悬浮物质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随机运动,物质分子通过自身的布朗运动作无规则的运动。3、土流:指土壤中和土壤表面的物质在外界传输动力的作用下流动的过程。4、运动:指物体通过消耗自身能量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发生空间上的重新分配。5、物质流:指物质沿能量梯度的运动。6、间歇运动:一个物体在景观中两点间运动的过程中,可以运动一段时间,停下,再运动,沿途一些地方可作为该物种的停留点,这种运动被称为间歇运动。7、休息站:当一些物种个体到达某地,作短暂停留之后,继续运动时,该地被称作休息站。8、暂栖地:当一些物种个体到达某地后,能成功地生长和繁殖时,该地被称作暂栖地。9、巢域:动物用作取食和进行其它日常活动的巢穴周围地区。10、疏散:动物个体从它们的出生地向新巢域进发的单向运动,或者是从物种比较集中的源地向四周扩散分布。11、迁徙:动物在不同季节在不同栖息地间进行的周期性运动。包括不同纬度之间的水平迁徙和不同海拔之间的垂直迁徙。12、景观阻力:能流、物流和物种流经过景观时受到景观结构特征的影响流速发生变动,这种影响统称为景观阻力。13、狭管效应:狭窄地带的存在对流动较为重要,可以加大或降低物体运动的速度,即所谓的“狭管效应”。14、景观生态建设:指一定地域、跨生态系统、适用于特定景观类型的生态工程。知识点:1、生态学干扰由3个方面构成:系统、事件和尺度域2、按干扰的起源:自然干扰和人为干扰;按干扰的功能:内部干扰、外部干扰;按干扰的形成机制:物理干扰、化学干扰和生物干扰;按干扰的传播特征:局部干扰和跨边界干扰。按干扰的结果:离散性干扰、扩散性干扰3、外来物种入侵除了影响生物多样性以外,对水资源安全、自然系统的生态完整性、生态环境造成深远的影响。4、干扰的性质:干扰具有多重性、干扰具有较大的相对性、干扰具有明显的尺度性、干扰可以看作是对生态系统演替过程的再调节、干扰在时空尺度上具有广泛性5、干扰与扰动在空间尺度和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上均有较大差异。生态学干扰在概念上不同于胁迫。6、景观镶嵌体中能量、物质和物种运动的机制5种媒介物或传输机制:风、水、飞行动物、地面动物、人7、植被因子影响土壤侵蚀主要通过三个方面:地上植被的覆盖、枯枝落叶层和残茬、根系8、精确地描绘和测量影响连续运动速度的因素:测量景观异质性的程度,估测景观要素间的对比度。探讨景观要素之间边界的作用。9、疏散物体形成的两个重要停留类型:休息站、暂栖地10、依运动的目的:觅食性的运动,迁移性的运动。依运动的范围:巢域范围内运动,疏散运动,迁徙运动。11、生境破碎化的3个方面(即生境的丧失、斑块大小的降低、斑块之间距离的增大)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决定于景观中适宜生境的多度。当景观有30%的适宜生境时,生境破碎化的主要影响是生境丧失。当景观中适宜生境所占面积比例较低(10~30%)时,斑块的空间格局将变得十分重要。12、景观中食物资源斑块的空间格局决定了生物体是否能获得所需要的食物。如河流对许多大型陆地动物迁移的影响。景观中不同要素的空间格局决定了生物体是否能顺利迁移。如暂栖地对鸟类在景观中的迁移和觅食的影响。景观中不同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还决定了该种群是否能够长期续存。13、根据植物传播的媒介:风播、水播、重力传播、弹力传播、动物传播、人类传播(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传播)。根据植物传播的范围:对于以植物果实或果肉作为传播途径的植物:传播的距离较短。对于以种子作为传播途径的植物:传播距离依种子轻重而定。对于以孢粉作为传播途径的植物:可以传播很远的距离。14、斑块的边缘也具有屏障和通道的作用,但与廊道相比其作用较小。15、廊道的4种主要功能:1)某些物种的栖息地;2)物种沿廊道迁移的通道;3)分隔的屏障或过滤器;4)影响周围基质的环境、源和汇。16、景观阻力的来源:两个边界特性:界面通过频率,界面的不连续性;两个景观要素特性:景观要素
本文标题:景观生态学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43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