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谈孔孟思想之“大同小异”
浅谈孔孟思想之“大同小异”——尚挽摘要:提及儒学,正所谓“孔孟之道”。尽管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主流之首,但是孔孟的代表地位还是无法取代的。因为他们二人本是儒学的灵魂与精华之所在,所以说:不知孔孟、便不知儒学为何物。然而,同为儒学先驱、千古圣人,可是在他们的思想里却充斥着异样的光彩。在此,就让我们一道去探讨孔孟思想的大同小异。面对中国文化的何去何从,历史向我们提出了新的难题,那就是:“文化救国”!可是,什么文化才能够救中国?答案是:“旧儒学”,而且只有它才能够帮助我们走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关键字:孔孟思想大同小异旧儒学文化救国正文: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向来是不缺少名人贤士的。他们如同满天星辰,遍布于时代的角角落落。正如赵翼诗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可是,纵观岁月的潮流,大浪淘沙,又有多少文人墨士能够真正的万古长青?李白在《把酒问月》中写道:“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是啊!看我华夏文化地大物博、日新月异、与时俱进。在它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里,又有谁真的可以与月争辉了?在这里,一切的家仇国恨,都显得微不足道;所有的悲欢离合,都变得弱不禁风;还有那写不尽的人世沧桑,更形同于沧海一粟。然而,他虽然大的雁过无痕,却也并不显得空洞。它好像坚实的泰山,顶天立地;他好像奔腾的江河,横亘乾坤。创造出无尽的神秘和空间,供给着华夏子孙无尽的精神食粮。而论及缘由,当归功于它的根深蒂固。这就需要追溯到春秋,那个圣人辈出、百家争鸣的时代。正是因为他们,方才奠定了华夏文化的基础;开拓了华夏文化的领域;引领了华夏文化的方向。孔丘,就是诞生于这个时代的圣人。同样,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也造就了他的儒家学说。当然,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主流之首,更重要的是在一定时期顺应了社会各界的需求和标准,这也是其能够影响华夏民族至今的重要因素。同样,他的伟大是无须质疑的,因为儒学思想至今还是中华民族的坐标与导航。提及儒学,正所谓“孔孟之道”,这就不得不说说孟子。尽管儒学是在无数儒学家删繁就简、苦心经营的之中不断完善的学术产物,但是孔子与孟子的代表地位却是无法取代的,因为他们二人本就是儒学的精神与灵魂之所在。所以说:不知孔孟,便不知儒学为何物。然而,同为儒学,自是有着同样的基本思想和主张。可是,一千个读者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也难免有各自的侧重点和不同思想,而包括任何一种学说在内,也只有这样,通过不断的对比、批判和筛选,才能够使他得到更进一步的修正和完善。同样,对于孔孟,这两位儒学先驱,这两位千古圣人。在他们的思想里,也充斥着异样的光彩,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孔孟儒学的“大同小异”。孔孟思想之大同提及孔孟之道的共同之处,则当属儒学的根本思想。那么,究竟何为儒学,儒学的根本思想又是什么?首先,对于儒学,大众最通俗的见解无非与“仁义道德”。可这显然只是九牛一毛,并不足于以偏概全。而所谓其根本思想,则自然要探寻其根源。所以,对于这个问题还必须得从孔子入手去探讨。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由此可见,即便是圣人也不是“生而知之者”。所以说,还必须得“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那么,孔子究竟所学何物,又跟其儒学思想有何关联?《史记·孔子世家》中写道:“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足见,孔子自幼好礼,善于演习礼仪。而结合时代背景和其生平事故,他应该是精通“六艺”,并且见解独到的。再者,又写道:“晚而喜《易》,韦编三绝”。这就更加证明,孔圣人的博古通今和学无止境。而且,观其生平诸多事例,他的确是:知别人所不知,能别人所不能。所以,对于这点我就不再累述。而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儒学不是凭空产生,而是在诸多学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此,就借用一段名家的言辞,来概括何为儒学的根本思想:孔子“述而不作”,以《诗》、《书》、《礼》、《乐》教,这说明孔子格守传统之经典体系,自觉的传承着夏、商、周三代经典之精神,开创中国上古“六艺”的儒家化,并问礼于孔子,且大赞管仲之治国方针,奠定了以“仁学”为核心的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精神的世界观。当然,这只是儒学最基础的轮廓,而其之所以能够成形,并且在以后与各派学说的冲突中得以发扬光大。首先,还得归功于另一位儒学泰斗——孟子。孟子,名轲。是继孔子之后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学大师。和孔子一样,他也是早年丧父,由伟大的母亲拉扯成人。而他母亲“三迁教子”、“买肉啖儿”、“慈母断机”的故事,至今仍是广为流传,成为华夏民族永垂不朽的美谈。关于他的一生,亦是跟孟子同出一折。为自己伟大的仁政抱负,游说列国,穷尽其生。虽然历经坎坷、几多磨难,可是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他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他们“知其不可而为之”;他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他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他们“用之则行兮闪闪发光,舍之则藏兮不卑不亢”。他们是两座不能逾越的丰碑,供后人仰慕和学习;他们是华夏的灵魂与精髓,待国人去融合贯通;他们是人类身体力行的老师,孜孜不倦的讲述着“礼义廉耻,仁义道德”的修养与标准。总之,他们能够在复杂的万物之间融汇变通,能够尽解天道与人道,使天地万物协调自然、融洽相间、和谐相处。并且能够以自己的性情来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从而来弘扬自己的天地人道。他们的影响如日月一样永恒贤明,品德如神明一般无限高尚。至于他们共同的伟大思想,可以从下面五个方向来概括。一、兴办教育,有教无类《史记·孔子世家》中载道:“盖弟子三千焉,身通二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可见,孔门弟子之众真可谓空前绝后,而孟子亦是桃李满天下。对于这种壮观局势,我们最好的解释方式,自然就是理解他们各自办学的目的与方针。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动荡的时代,先有春秋五霸,后有战国七雄。根据史学家不完全统计,可以说是:大战不断,小战不止。这样的背景,虽然给野心勃勃的统治者提供了用武之地,但是带给劳动人民的却是无尽的苦难与剥削。统治者为了满足自己的雄心和欲望,背信弃义、残忍无道,视人命如草芥,一度将天下置身于水深火热之中。而备受压迫的广大民众,为了生存亦是弱肉强食、不择手段。身处如此“礼乐崩坏”的乱世当中,孔孟义无反顾地站了出来。他们为国家的安定而奔波,为人民的苦难而呐喊。他们决心扶持这摇摇欲坠的殿堂,可是“大厦将倾,岂非独木能撑?”所以,只有通过兴办教育,才能够培养更多的栋梁之才。从而来坚信并维护儒学知道,施行仁政,以达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这就是他们办学最根本的目的。孔子主张“泛爱众,而亲人”,而泛者,广也。孔子又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可是,当时的教育“学在官府”,而中国社会向来又以农民阶级为主体,何谈“广”字,又从何来“习”?所以说,这也是社会对孔子的一次挑战。《孟子·告子下》中道:“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起所不能。”而《论语·子罕》中亦说道“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由此观之,孔孟对于出生的看待是无关轻重的,正所谓英雄不论出处。何况,贫富、贵贱,这本非固定不变,而是经常转化的。所以说:“人本无贵贱之分”。于是,他们在中国的教育史上做出了一次伟大的改革,那就是首创平民教育,并且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方针:不分贫富;不分贵贱;不分老少;不分国籍;兼收并蓄,而且“来者不拒,往者不追”。二、遵礼重道,推行仁政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可见,所谓的“礼”,就等同于做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又《论语·子路》中写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由此观之,其所谓之“礼”,不仅仅是行为准则,而且是刑罚标准。再者《孟子·告子上》中写道:“恭敬之心,礼也”而且“非由外烁于我,我固有之也。”这便可知:礼也是道德中的一种。如此看来,所谓“礼”,并不只是简单的日常行为素质,而是别有他用、大有乾坤。那么,这两位儒圣津津乐道的“礼”到底都包括些什么了?在古代,素有“三礼”和“五礼”之说。何谓“三礼”?孟子答曰:“《周礼》、《仪礼》、《礼记》合称三礼”。何谓“五礼”?即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之合称。简而论之,“五礼”亦系《礼记》之范畴。而前面所曾提及:孔子自幼好礼,演习礼仪。应是祭祀之礼,当属《仪礼》。从而可知,《仪礼》与《礼记》便为生活中形形色色的礼数与仪式。所以,其侧重之处就在于《周礼》。《左传·昭公二年》中道:春,晋侯使韩玄子聘鲁,观书于太史氏,见《周易》与《春秋》,说:“周礼尽在鲁矣,吾乃知周公之德与周公之所以王也。”其实,了解周公,便知《周礼》为何物。周公乃武王之弟,帮助武王平定天下,辅佐成王坐天下。可以说,他对周王朝的贡献尤为最大,而《周礼》就是经他编策制定,用于统治和管理天下,即所谓之“礼治”。在当时,他书写了一幅和风细雨、鸟语花香、鸡鸣狗犬、男耕女织、尊老爱幼、怡然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太平盛世图景,创造出“画地为牢”、“夜不闭户”、“拾金不昧”之佳话。同样,这也就是孔子追求和向往的社会面貌。所以,他所谓的“礼”,多偏指《周礼》即“礼治”理想。何谓“道”?老子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者。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从中可以略知:道本是一种玄幻的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故老子以不授之道而授道,孔子已不问之道而问道。具体的说,“道”极为天地人道,也就是说,天下的事,要能够推其所以然,而要推求其所以然,基础在于顺求其自然之理。《左传·昭公十八年》中子产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何以知之。”孔子大加赞赏其“重人道,轻天道”之思想,并评价子产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由此可见,孔子对人道的重视性。而且,儒学更是注重个人的自身道德与修养,强调社会行为均内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一切问题的解决都在于自身。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能自暴自弃,正如孟子曰:“自暴者,不可与之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之有为也。”固孔孟所谓的“道”应为“人道”。再者,孟子又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而这其中之道,便是指他们所推行的“仁政”。所以,概括地说:孔孟之“道”,即为“人道”,儒家多指“仁政”。众所周知,孔孟一生都在为推行“仁政”而四处奔波。他们坚信“仁者无敌”,认为只有推行“仁政”才能够得民心、得天下,方可解救万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并且创造出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可是,何谓“仁政”,其思想宗旨又是什么了?首先,《孟子·滕文公》中写道:“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而其所谓的三圣,当是指大禹、周公和孔子。其次,孔子曰:“丘欲以周公之道默化君臣,即可使百姓免于刀枪之苦,又可定国于诗书之圣。自东周以来,战争蜂起,何止百年。我欲以仁德化干戈为玉帛,拯救华夏,恢复一统。”由此观之,这无疑就是他们共同的思想宗旨,而所谓“仁政”即为“周公之道”意指“礼治”与“德治”。孔子亦曰:“丘不以一家一族之荣耀,岂冀求世卿世禄以泽被后世!为寻求阻止分裂之道,丘甘愿疏饭饮水,枕肱肘而眠,视不义之富贵如浮云耳。”这就足以表明孔子施行“仁政”的决心和迫切的愿望。而《孟子·公孙丑》中亦道:“夫天未欲平治天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便也可见:孟子以天下为己任,义无反顾的“仁政”抱负。三、修身养性,德而善行人可以按德行的高低分为五类,他们由低到高依次为: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圣人。而古人日常最爱以君子的标准来权衡一个人的道德素质,如孔子曰:“大凡有德君子,严己宽人,虚怀若谷。为求己之行有礼,不求人之行于己。此乃大德不逾矩,小德可出入。”而孟子也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可见,单是对于君子的要求之高,已经是多么的苛刻。那么,我们可以联想,圣人又该当拥有怎样的道德和品行了?其中,贤人的判断标准是:“品德合乎法度,行为不违背规范。他们的主张言行足以被天下人奉为道德准则却不影响其自
本文标题:浅谈孔孟思想之“大同小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479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