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交通运输 > 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分析报告812
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分析报告一、全球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一)产业规模机器人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需求大幅增加。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统计,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为22.9万台,比2013年增长29%,其中亚洲销量约占三分之二,中国、韩国、日本、美国和德国五大市场的销量占全球工业机器人总销量的75%左右。2005-2014年,全球工业机器人销量年均增速约为14%。2014年全球专用服务机器人销量为2.4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11.5%;销售额达到37.7亿美元,较2013年同比增长3%。2014年,全球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470万台,较2013年同比增长28%;销售额达到22亿美元。(二)主要特点1.工业机器人产销国高度集中日本、韩国和德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产销国,其保有量和年度新增量都位居全球前列。2014年,日本、韩国、德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分别为2.9万台、2.1万台、2万台,三国市场之和占全球的30.9%。相比之下,我国是工业机器人主要的销售国而不是生产国,2013年我国机器人的新增量和保有量分别为3.7万台和13.3万台。2.产品向模块化等方向发展从近几年全球推出的机器人产品来看,新一代工业机器人正在向模块化、智能化和系统化方向发展。首先,机器人结构的模块化和可重构化趋势日益明显,例如关节模块中的伺服电机、减速机、检测系统三位一体化,由关节模块、连杆模块用重组方式构造机器人整机;其次,工业机器人控制系统向着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伺服驱动技术的数字化和分散化,多传感器融合技术的实用化,工作环境设计的优化和作业的柔性化,以及系统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再次,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扩散延伸,正在嵌入工程机械、食品机械等传统装备,信息、材料的嵌入与应用,成为机器人的前沿技术。3.技术发展呈现四大趋势一是人机协作,随着对人类意图理解、人机友好交互等技术进步,机器人从与人保持距离作业向与人自然交互并协同作业方面发展。二是自主化,随着执行与控制、自主学习与智能发育等技术进步,机器人从预编程、示教再现控制、直接控制、遥操作等被操纵作业模式向自主学习、自主作业方向发展。三是信息化,随着传感与识别系统、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机器人从被单向控制向自己存储、自己应用数据方向发展,像计算机、手机一样成为信息终端。四是网络化,随着多机器人协同、控制、通信等技术进步,机器人从独立个体向相互联网、协同合作方向发展。二、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状况(一)产业规模据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最新统计数据,2015年国产工业机器人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增长。2015年上半年共销售工业机器人11275台,同比增长76.8%,按可比口径销量增长27%,是去年全年销售量的66.5%,其中工厂用AGV销售631台,占总销量的5.6%,三轴及以上工业机器人销售10644台。预计2015年全年国产工业机器人销售总量将超过22000台,同比增长30%左右。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7万台,约占全球销量的1/4,同比增长56%。其中,中国机器人供应商装机量约1.6万台,同比增长78%。国外机器人供应商装机量约4.1万台,同比增长49%。2010-201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二)机器人产业链结构机器人行业的产业链可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研发、零配件生产、机器人单体制造、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其中机器人单体、系统集成、售后服务是机器人在生产、销售、维修、淘汰等全生命周期的组成部分。按照提供产品的差异区分,行业内企业可分类为单元产品供应商和系统集成商两类。工业机器人的下游应用领域广泛,需求千差万别。而机器人商业化的前提是产业化、规模化。单元产品供应商负责生产机器人本体,产品具有较高开放性、标机器人单体研发零配件控制器、伺服电机、减速器、机械结构件等制造集成机器人系统集成服务准化程度高,可批量化生产。系统集成商则根据下游客户的需要,将单元产品组成可实现的生产系统,起着供需双方桥梁的作用。中国机器人上游零部件行业主要是减速机、伺服电机、变频器、控制器等,其中减速器、伺服电机及伺服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分别为39%、28%,本体制造占比为22%。虽然减速机、伺服系统在工业机器人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但国内减速机、伺服电机等关键零部件发展相对滞后,技术水平较低,产品稳定性差,与国外产品相比存在不少差距,导致国内工业机器人减速机、伺服电机等零部件主要依赖进口,国内企业工业机器人生产成本较高,竞争力较弱。其中进口减速机主要有纳博、ABB、Harmonic、住友等品牌,伺服电机主要有安川、库卡、松下、三菱等品牌。工业机器人下游用户行业主要是汽车、电子电气、塑料橡胶、化工等领域,主要用于搬运、焊接、包装、码垛、切割、喷涂等,而且随着人工成本逐渐上升,工业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工业机器人的运用领域逐步扩大,用途逐渐增多。机器人产业链各环节具代表性企业减速器上游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电机中游本体下游系统集成工业机器人国内上市公司上海机电新松机器人新时达新松机器人新松机器人秦川发展新时达汇川技术博实股份博实股份慈星股份华中数控天奇股份天奇股份英威腾亚威股份亚威股份佳士科技佳士科技华中数控瑞凌股份华昌达华中数控巨星科技华昌达科远股份巨星科技慈星股份科远股份国内非上市公司绿的谐波广州数控广州数控安徽埃夫特安徽埃夫特南通振康南京埃斯顿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广州数控浙江恒丰泰深圳国高南京埃斯顿南京埃斯顿上海沃迪华恒焊接东莞启帆巨一自动化苏州铂电苏州铂电国外公司哈默纳科ABB伦茨ABBABB纳博发那科博世力士乐发那科发那科安川发那科安川安川库卡安川库卡库卡松下松下欧地希柯马那智不二越三菱松下杜尔三菱三洋川崎徕斯贝加莱西门子那智不二越克鲁斯贝加莱现代德玛泰克徕斯埃森曼柯马爱德普爱德普IGM(三)区域分布近年来,在需求快速扩张及国家自主创新政策作用下,国内一大批企业或自主研制或与科研院所合作,进入机器人研制和生产行列,我国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分别进入了初步产业化和产业孕育阶段。其中,工业机器人发展已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和中西部四大产业集聚区。我国工业机器人总体布局和特点如下图所示。服务机器人个人/家用机器人医疗机器人军用机器人国内公司科沃斯哈工大新松机器人上海未来伙伴机器人妙手机器人博实股份国外公司iRobot直觉外科公司iRobot福玛特波士顿动力三星RemotecShinkReconRobotics洛克希德马丁德国宇航中心1.长三角地区实力雄厚,发展水平较高长三角地区凭借良好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在发展机器人产业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机器人产业发展较早、实力雄厚。该地区以上海、无锡、昆山、南京、苏州、杭州为中心,通过引进国外公司,工业机器人发展水平较高,其中安川、ABB、库卡、发那科四大家在上海均有建厂。国内代表企业有埃斯顿、华恒焊接、沈阳新松(上海)分公司。研究机构有上海交大、上海大学、上海电气中央研究院等。2.珠三角地区控制系统占有优势,市场应用空间大控制系统占有优势,广州数控作为中国南方数控产业基地,一直致力于控制系统研究,是国内技术领先的专业成套机床数控系统供应商,是国内最大的机床数控系统研发和生产基地,年产销数控系统连续13年全国第一,占国内同类产品市场的1/2份额。国内代表企业有广州数控、固高、深圳新松、瑞松等。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广州机械科学研究院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国内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主要集中在广州、江苏、上海、北京等地,其工业机器人拥有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珠三角地区市场应用空间大。3.环渤海地区科研实力较强,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明显环渤海地区以北京、哈尔滨、沈阳为代表,科研实力较强,研究机构有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哈工大、北航等,在机器人方面取得显著科研成果,具有人才培养优势。国内代表企业有沈阳新松、哈工大集团、哈博实等,均属于行业龙头企业,龙头企业牵引作用明显。4.中西部地区借助外部科技资源,发展势头强劲中西部地区机器人产业起步较晚,近年来借助外部科技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典型案例有安徽埃夫特依托哈工大科技资源,近年来发展迅猛,快速成长为行业龙头企业。国内代表企业有埃夫特、武汉奋进、长沙长泰、安徽巨一等。研究机构有重庆中科院等,本地科研资源不足。(四)典型机器人产业园1.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上海机器人产业园位于上海市宝山区,成立于2012年,占地面积4635亩,园区以建设装备制造产业技术创新引领示范区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发展,园区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其中工业机器人、医疗制造机器人、安全防卫机器人、教育服务机器人等行业均有显著突破。预计到2017年,园区计划招商引资额度超过200亿元,引进国内外相关企业600家左右,就业人数超过3万人。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发展现状分类主要内容发展战略产业化推进、多样化发展、高端化建设、集成化布局、区域化分工。企业培育2015年,上海产业园培育和引进国内机器人骨干企业,培育了5家核心功能部件企业,10余家具备机器人设计能力和解决框架并且提供能力的特种机器人系统集成制造商。主要包括上海发那科机器人、德欧机械设备、上海复旦智能监控成套设备、上海宝滨机器人自动化科技、上海束鑫自动化设备、上海鑫燕隆汽车装备制造、上海东方泵业、上海法维莱交通车辆设备、上海航空发动机制造、上海爱尔泰电动机械。规划思路强化本体研发制造。重点发展六自由度机器人、并联机器人、重载搬运机器人、洁净机器人等;同时积极发展培育服务机器人,例如医疗机器人、教育机器人或者特殊环境下的安防、排爆等特种机器人。突破核心功能部件难题。着力突破精密减速器、伺服电机及驱动器、控制系统等核心功能部件,同时鼓励企业对传感器、执行系统等基础部件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系统集成及应用发展。重点培养具备自主核心产权的系统集成企业,实施以系统集成龙头制造商为引领,本体及零部件制造商为导向的发展战略。推广应用围绕上海市产业需求选择特定领域,包括汽车、机械加工、船舶制造、医药制造、商务服务等十大领域进行机器人的专业化推广和示范。技术研发2014年中旬,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科技成果转化专家委员会联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共同组织,召开了机器人产业链创新与发展及科技成果产业化推进科技论坛,论坛以加强机器人产业创新与发展为主旨,吸引了企业、协会和社会团体共同关注机器人研发和制造。平台建设2013年,上海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作为牵头单位,指导计划筹建上海市机器人行业协会,包括上海电气集团、上海ABB、上海新松等企业,上海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共11家单位联合筹建,从事上海地区机器人及相关零部件研发、制造、集成应用。截至2015年,超过70余家机器人相关制造企业、应用集成企业、工程服务企业成为协会会员。模式创新探索开展机器人融资租赁业务,推行金融担保机制。利用财务杠杆作用发展机器人再制造模式,建立再制造产业链。政策支持园区为贯彻落实《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制定了上海战略新兴产业、技术改造等专项政策,最大程度保证机器人产业的重大项目土地利用和技术支撑。2015年,上海政府提出《上海市产业园区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导则》,借鉴中关村、硅谷等国内外优秀创业园区服务体系建设经验。2013-2015年,为落实《上海市工业区转型升级三年行动计划》发展要求,实现上海机器人产业园推广金融产品与服务转型升级,协助园区内企业得到更加专业、高效的金融服务,减轻企业财政压力。2015年3月,上海机器人产业园综合金融服务工作站正式成立,旨在与企业进行直接对接,提供高效安全的金融服务。2.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位于江苏武进高新区,规划面积高达6.15平方公里。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已形成了以智能纺机、数控机床、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为代表的产业集群,集聚企业超过50余家。2015年1-8月,常州武进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完成总投资193亿元,超过工业总投资的50%。常州武进
本文标题: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分析报告81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5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