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政治、教育的不断发展,我们正踏上新世纪辉煌的门槛。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这并不是单只是时间上的突然降临,而是中国人民曾经有过的长久的憧憬,它是我们对于未来生活的苦苦构思的展开。重视人的全面发展,是当今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今世界各国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和共同趋向。实行素质教育,创建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培育学生完整人格,这是班主任肩上责无旁贷的重任。我认为,班主任在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不能仅靠一个或几个教师严格管理,关键是要教育和指导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使每个中学生做到既是管理的对象,又是管理的主体,达到“管,是为了不管”的目的。一、学生自我管理的意义所谓“中学生自我管理”是指中学生自己主动采取的用来控制和协调班集体、小组、个人以及各种环境,物质因素的行为。它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1、实行中学生自我管理是班集体教学的基本要求。自从捷克教育夸美纽斯在他的《大教学论》中提出“班级授课制”的集体教学形式以来,世界各国的各类教学活动基本上都采用了这一形式。集体教学的优点是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但其不足之处是难以顾及到集体中每一位成员的具体情况。自我管理是中学生自我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它弥补了集体教学模式中管理上的不足。可以说,班集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学生的自我管理。数十名学生组成的一个班级,光靠班主任、科任教师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的。引导全班的每一位同学,发扬主人翁精神,个个都成为班集体管理工作的积极参与者,班集体方可能成为健康完整的有机体。2、引导中学生自我管理,可以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能力。从根本上说,青少年能否受到良好的教育,有内外两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引导中学生自我管理正是其内部因素发挥积极作用的重要途径,使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中接受教育。3、引导中学生自我管理,可以培养青少年独立的个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合格二字有着无比深广的含义。怎样才算是合格人才呢?那就是具备现代化的。合理的智能结构,还应该具备独立完善的个性的人才。“独立”不仅指不依赖父母,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更重要的是指不迷信书本,具有开拓创新的思维能力。在班级管理中有效地实行自我管理,有利于青少年认识自我,了解他人,明确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为培养“社会化”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中学生自我管理的引导班主任除了要锻炼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外,还应该善于引导中学生进行自我管理。1、强化中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自我管理的直接动力来源于中学生自我服务,行为自律的需要。真正的自我服务、自我管理是青少年发自内心的行动,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因此,引导中学生自我管理能力首先要强化自我管理的意识。一方面,我们要对“小大人”们进行生活学习的独立性教育。我在班会、共青团活动中宣传“自己的事自己做”,并举行种类小竞赛激趣,强化意识。课外,我又主动与家长联系,吏学生获得更多的培养独立性的机会,保证了学校、家庭、社会影响的一致性。另一方面,我又爱护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经常进行成就强化培养。一般说来,青少年的心灵是纯洁无暇的,他们乐于遵守纪律,乐于配合教师的工作,也乐于为集体服务。只要教育得法,每个孩子都会成为班级管理的积极参与者。2、在活动中培养中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引导自我管理,根本上在于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教育是要将“捕鱼”的本领传授给学生,不是直接将“鱼”给他们,即通常所说的“授之渔”,而不是“授之鱼”。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必须要有一定的途径,在目前的中学教育中,正式的课堂教学一般不包含培养自我管理能力的要求,于是,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就成了他们形成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渠道。首先要制订严密的活动计划,其次要充分调动学生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只能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而不能一手包办整个活动,而且还应该尽量使每一位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机会。最后要重视对活动结果的评价。强调其活动的深远意义,致使其长期发挥效力。综上所述,作为一名中学班主任,应该认真抓好班级管理工作,充分发扬民主,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管理,千方百计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他们独立自主的精神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完成由教师管理学生向学生自我管理过渡,真正扮演好引路人和协调者的角色。人们都认为班主任工作很辛苦,的确如此,我也深深体会到了这一点。但我觉得班主任工作也很幸运,因为在学生心目中,班主任才是他们真正的老师,尤其是毕业后,他们时刻想着的是对他们一生有影响的班主任老师。一、调查研究、全面了解教育对象作为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摸清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各方面爱好,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1.深入研究学生档案,初步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作为班主任,哪怕是学校安排中途接任班主任,刚接一个新班,面对陌生的面孔,怎样才能快速熟悉、了解学生呢?最有效的突破口就是查看每一名学生的档案材料,结合学生的学籍表、成长手册等对学生的过去表现进行深入的了解,进而初步掌握学生的身体状况,品德表现,家庭情况以及学生成绩等基本情况,为以后进一步了解学生打好基础。要细致研读书面材料,也包括学生的日记、作文以及上交的作业等,这些一般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学生的思想倾向以及心里想法。(名字与长相要对上号)2.定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深入了解学生各方面的情况。作为班主任,为了全面了解学生,应多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融为一体,积极投身于活动中去,和学生一起打球、玩游戏、讲故事,与学生共享活动的乐趣。有些学习成绩不理想,有些遵守纪律不够的学生,他们的班级荣誉感不一定差,通过活动,教师在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思想品质以及人际关系,既发现了学生身上的缺点,也看到了学生身上潜在的动力和闪光点。3.深入到学生中去,全方位了解学生各方面情况。师生关系在生活中非常重要,作为班主任要处理好这个关系即教师要了解学生,同时,也应该让学生了解教师。在交往中,教师应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创设温馨和睦的交往氛围,且不要因教师而摆盛气凌人之式,给人以功高自居之感。只有使学生感悟到教师的诚意,才能使学生更尊重教师,信任教师,学生才更愿意向教师敞开心扉。实践证明,经常深入到学生中去的班主任,其与学生的关系处理相当融洽,班中学生的自觉性也高些。一个班级四十名左右学生共同生活,难免会出现许多问题。有的问题,只是学生表现中的一种现象,不做调查就很难深入到矛盾深处;有的问题头绪纷杂,说不清谁是谁非,不做调查,就很难找到矛盾的症结;有的问题似是似非,不做调查,就很难弄清真相。这些都说明,全面了解学生必须深入到学生中去进行调查研究。只有通过调查和研究,才能够处理好班级问题,学生才能够心服口服。4.经常开展家访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我们都知道,现在独生子女较多,一部分独生子女,由于娇生惯养,在家中往往养成了懒惰、固执等不良的生活习性。这些,在学校一般很难被教师发现,只有到学生家里和家长沟通,进行实际调查,才能更深刻、全面地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过程,是影响学生、教育学生的过程,所以必须以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为出发点,选择合理的了解方法,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情感关系,否则就会导致与学生关系的紧张,最终将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真实情况,更谈不上教育好学生了。电话不能替代家访,不能因忙而忽略家访。二、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注重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引导他们正确表现自我,使每个学生在班级生活中,有困难得到帮助;有烦恼得到化解;有成绩得到鼓励;有才能得到发展。我们的学生处在人生的重要时期,一方面在思想特质上具有单纯性和多变性,他们生活阅历浅,天真无邪,幼稚单纯,思想活跃,情感丰富,人生观正在形成之中,价值观尚未定型,这就需要一座座光辉的灯塔引导他们步入人生的正确航程;另一方面,在行为方式上具有模仿性和可塑性,他们精力充沛,敏思好动,好奇心强,向往美好的人生,崇拜各种英雄模范人物。因此,对我们的学生进行正面典型教育,生动形象,能够抓住他们的兴奋点,拨动他们思想的琴弦,点燃他们思想的圣火,有利于取得感情共鸣、思想交流、行为导向、强化教育的效果,达到育人树人的目的。1.理想人格教育。理想人格是集中代表一定社会道德理想和价值标准的人物,是历史进步和时代精神的缩影。理想人格教育是正面教育中的一种最高、最好,被用得最广泛的方法。社会主义思想的阳光雨露和中华民族传统的肥田沃土,哺育着我们新时代的理想人格。2.新人新事教育。新人新事教育是正面教育的又一种重要方法。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新时代,新人新事层出不穷,反映了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生机,代表着社会发展的历史主流。及时而准确地选取社会生活中有代表性的新人新事对学生进行正面典型教育。引导学生通过新人新事去认识变的新形势,学习新人事所代表的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个人前途的希望在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新人新事以其强烈的时代感和新颖性,给学生以深刻的印象,具有很强的教育作用和导向作用。3.身边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既是思想工作者的老话,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公理。如果说理想人格具有强大的感召力,那么身边的榜样则具有直接的感染力。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培养和选用学生身边的先进人物,并组织学生向自己身边的榜样学习。由于学生具有相似性,因而能够增强亲切感和可学性。4.“闪光点”教育。这里所说的“闪光点”是指每个学生日常表现和行为过程中有代表性的良好行为,它是学生自己身上表现出来的正面典型。细心的老师都会发现,“闪光点”存在于每个学生身上,先进学生的“闪光点”多些,后进学生“闪光点”少些。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及时利用“闪光点”强化学生的行为,形成“先进更先进,后进赶先进”的局面,鼓励学生满怀信心,积极向上。特别是对于后进生千万不要被“陈见效应”淹没了他们的“闪光点”而失去对其进行正面教育的良机。善观察者可以见常人所未见,不善观察者入山空手而归。后进学生“闪光点”少,有一点则更加可贵。大凡会正面教育的班主任都善于利用差生的“闪光点”来做好转化、强化工作。北师大林崇德教授的讲座,给我影响最深,帮助最大的是那句话:“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才必有用”。有些学习好的学生,以自己的优良成绩实现了自己的愿望,在学习上得到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会更加促使他们勤奋,上进,巩固已有的成绩。而成绩差的学生,在学习上不能获得成功,表现的欲望不能实现,心理上就会出现消极的因素,这时他们需要在其它方面去寻找表现,因此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全面了解,善于发现,把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来,并以此作为突破口,促使学生全面进步。要有自尊心,它是人生成功的起点;要有自信心,它是人生成功的秘诀;要有好胜心,它是人生成功的动力。要有责任心,它是人生成功的保证。三、尊重学生人格、发扬民主作风当学生从四面八方来到学校,如同山间的小溪欢快地汇聚到我们这个班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形貌各异的男女学生,更应该认识到他们是有着种种差异的发展中的学生。1.尊重差异才是真正的尊重学生。我们常常会犯的毛病是把整个班级的学生看成是一致的。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无论是男孩还是女孩,他们的长大,他们的发展,都是一样的。这种观念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致我们常常会脱口而出:你看看张三,你应该像他(她)一样去做。问题并不在于是不是应该向张三学习,而在于怎样看待李四,特别是他(她)跟张三有什么不同。其实,我们说向张三学习时,隐含着所有的学生都必须按一个模式、一种要求去做的心理期待。这就是传统的学生观给我们最大的隐患:把所有学生都看成可以按照一个模式打造的坯子。这种现象造成一是无视学生差异的存在,强调平均发展,把全面发展片面地理解为“全优”发展;二是不尊重学生的差异,把学习成绩欠佳者称为“差生”,甚至把某一学科学习有困难者称为“瘸腿生”,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一直笼罩在失败的阴影中,“不能抬起头来走路”,以致丧失了前进的信心和动力,甚至使其人格扭曲。每一个学生都带着自己的经验背景和独特的个性、风格走进了班集体,每一个学生都拥有一个五彩缤纷的经验世界,他们常常对同一个问题
本文标题:浅谈班主任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自我管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67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