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结合索恰瓦地理系统学说的逻辑原则,论述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P459)答:自然地理环境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古代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原始状态、元古代、古生代和中生代)和新生代自然地理环境(包括海陆变化、气候变化和生物演进)两个阶段。原始状态的地球内部热量大量积聚,使得地球内部物质呈熔融状态,火山喷发十分频繁,喷益出大量的岩浆、气体和水汽,形成了原始的岩石圈、水圈和大气圈。原始时期地球内部能量的平衡,主要通过火山喷发得以实现,进而维持整个地球内部的系统稳定。这正体现了索恰瓦的地理系统具有稳定动态的原则。元古代时期,随着大陆地壳逐渐扩大、增厚,地能对自然地理环境的作用慢慢减弱,太阳辐射能逐渐成为自理环境的主要能量,火山活动相对减弱,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降低,游离氧增加。地球表层进入一个新时期,由于光和作用,原始大气的成分逐渐从还原型转变成氧化型,大气圈的上层形成臭氧层,吸收对生物有杀伤力的短波紫外线,为生物在气球表层中的繁衍创造有利条件,物种数量增多。植物经历第一次大发展,晚期出现了原始动物,造山运动多次发生,使得小陆地逐渐拼合为泛古大陆。在这一系列的变化过程中,太阳辐射能是整个过程中的关键要素,这体现了索恰瓦的地理系统中存在关键要素原则。古生代早期,泛大陆分裂,形成冈瓦纳、北美、欧洲和亚洲四个大陆,气候也随着海陆范围的改变呈现规律性变化。后期,随着陆地面积的不断扩大,鱼类和两栖类动物达到全盛,植物界从水生发展到陆生,蕨类植物达到极盛。这些现象直接或间接的表现出了地理系统的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即索恰瓦的各要素之间的自由度原则。中生代期间,世界大陆不仅有热带和温带的差别,还有沿海温润气候区和内陆干干燥气候的差异,这种气候的地域差异性,导致当时生物界的大变革:裸子植物代替蕨类植物,爬行动物一度繁盛之后又走向灭绝,鸟类、哺乳动物、被子植物欣欣向荣。这些现象反映了地理系统中各种过程或现象之间总存在着某种程度不同因果关系的原则新生代期间,强烈的地壳运动造就了各大洲的高大山系,海陆轮廓显著改观。在大陆上,构造运动决定了地形的起伏和山系排列,强烈地到影响气候要素的梯度变化,自然地理的纬度地带性也由于地形的影响而受到干扰。巨大的山系或高原的“雨阴区”出现了大面积的干旱荒漠,与巨大山系相伴产生的盆地与平原,不断接受各种沉积物,形成河湖水系;在海洋里,构造运动造成了洋中脊、裂谷、洋底火山以及各种规模的海底盆地、海底火山等复杂地形,它们对于大洋环流、大洋水的物理化学性质、大洋生物都有很大影响。大洋和陆地在地球上的空间配合,不仅决定了全球的气候特征,还决定了全球自然地理环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的物质、能量交换关系。地球内部的构造运动和外部的气候等要素共同推动自然地理环境的发展。即索恰瓦的分异与整化相互补偿原则。到第三纪末期,湿热气候带的范围逐渐缩小。干旱气候区的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形成单独的干旱气候带,而且在温带和两极地区的气候又变冷的趋势,气候的地域差异性相对增强,同现代气候类型的分布状况基本相似,全球气候类型和气候地带的不同,表现了索恰瓦的地理系统尺度理论。2论述自然区划的原则,并说明我所三大自然区的主要特点?(P482-489)答:自然区划原则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原则发生统一原则(即必须保证每一个自然区具有发生上的统一性)、相对一致性原则(即必须保证每个自然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具有相对一致性)、空间连续性原则也称区域共轭性原则,要求所划分的区域作为个体保持空间连续性,不可分离,也不可重复。3河口三角洲与内陆区自然地理要素的异同点?(267-461)答:自然地理环境是由地球表层中无机的和有机的、静态和动态的自然界各种物质和能量组成,具有地理结构特征并受自然规律控制。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是组成河口三角洲和内陆区自然地理环境的最基本的要素。内陆区: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地形多种多样,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和山地,其中山区面积广大;冬季南暖北寒、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自北向南划分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同时还有一个独特的青藏高原气候区;河流众多,水量丰富,水量蕴藏量大,降水空间分布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土壤类型繁多,由南到北、由东向西具有水平地带性分布规律,同时也具有随着海拔高度增加而变化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动植物种类丰富。河口三角洲:指河流入海口,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下,由河流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地陆上和水下快速堆积形成的、平原形态近似三角形的堆积体。无论是平面还是剖面上,三角洲都可分为三角洲平原带、三角洲前缘带、前三角洲带。河口三角洲根据形状可分为:尖头状三角洲、扇状三角洲、鸟足状三角洲、岛屿状三角洲等。河口水源丰富,便于灌溉。有大量的沉积物主要是泥沙,有机质丰富,土壤肥力高。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有利于大规模种植。三角洲平原带是由河流沉积物的三角洲的陆上沉积部分;三角洲前缘带呈环状分布,沉积物为分选好,成分纯净的沙质物质,并可分为汊流河口沙坝与三角洲前缘带席状沙两类,后者是河口沙坝在海水作用下重新分布的产物;前三角洲带是由河流挟带的黏土悬浮物和胶体溶液在海底沉积而成,沉积物富含有机质。4以某地为例,说明如何进行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答:1.地理位置:绝对位置(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海陆,区域方位,相邻关系等)2.区域自然要素特点:地形特征(a.地形类型的构成;b.地势特点(海拔,起伏状况);c.主要地形区的分布;d.海岸线)、气候特征(降水特点、气温特点)、河流特征(水文特征、水系特征)、植被(自然带)——气候的影响、土壤——地形、气候与植被的影响以西北地区为例:1。纬度位置:大致在36°N以北,北纬53°N以南。2.海陆位置:西北地区位于我国内陆,大部分在第二阶梯上,大体位于大兴安岭以西,昆仑山一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北。3.气候条件:西北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甚至50毫米以下。干旱是本区的主要自然特征,冬季寒冷少雨,夏季炎热干燥。4。土地条件:大面积的山地、石质戈壁、荒漠、荒漠草地、高原草地,少量的山麓绿洲,不适合发展种植农业;内蒙古高原草地适宜游牧与定居轮牧,是我国的畜牧业基地5.矿产资源:种类丰富,储量大。煤、石油、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大。稀土、铁、镍、黄金、盐、宝石等储量大。6。地形:以高原、盆地和山地为主。7。水文:内流河、时令河、内陆湖,汛期短、冬季干涸、无凌汛。8.生活生产特点:绿洲农业、灌溉农业、游牧、畜牧业,马和骆驼为牧区重要交通工距,使用摩托车、汽车的逐渐增多。9。耕地类型:旱地。水浇地为主。5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P165-170)答:造成短期气候变化的原因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自然原因由于其特征时间尺度很长,在短期内的变化一般是不太显著的,而人为因素的持续发展则可能对气候尤其是区域气候的变化带来较显著的影响。(1)自然原因:短期气候变化钓自然原因主要包括太阳活动、海温变化、火山爆发及冰雪覆盖。①太阳活动的准周期变化。太阳活动是发生在太阳表面上的一系列物理过程,如黑子、光斑、耀斑、射电等活动过程,这些过程使得太阳辐射的光谱辐射和微粒辐射发生显著变得动。②海温变化。海洋是维持大气环流的主要能源,尤其是热带海洋热带海洋是接收太阳辐射最多的区域,它在全球能量收支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它和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全球气候具有显著的影响。③火山活动。火山爆发后悬浮在空气中的火山灰会随风飘移,使大气混浊度增加,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直接太阳辐射,结果造成地面温度降低,高空(平流层)温度上升。④冰雪覆盖。陆上的冰雪和海洋上的流冰可增加下垫面的反照率,减弱下垫面与大气之间的热量交换,以及当冰雪融化时会吸收大量热量,因而冰雪覆盖是地球热量平衡中的重要因素.它对地球气候的变化具有较重要的影响。(2)人为原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因素包括:城市化、森林砍伐以及由于工业化引起的大气中二氧化碳及其它痕量气体浓度的增加等。①城市化。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百万甚至千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迅速涌现且日益增多,城市建筑物的兴建和道路的铺设使得大面积地表成为不透水层下垫面,其粗糙程度、反射率、辐射性能和水热收支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作为大气污染源和热污染源,正在影响全球气候。同时,城市排放的大量废气和余热也大大改变了城市的热状况,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气候。②森林破坏。森林的大量砍伐,使得全球森林光和作用效果减弱,空气含氧量减少。二氧化碳吸收率降低,温室效应加剧③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随着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由于矿物燃料的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其它痕量气体的含量不断增加,这些增长主要源于交通、取暖、发电等人类活动中化石燃料的燃烧,而这些痕量气体一般具有“温室效应”,尤其是二氧化碳浓度。它对短波太阳辐射是透明的,而对地面放射的长波辐射则具有吸收和阻拦作用,从而有助于地面增温。6举例说明综合自然区划的区划单位有哪些?(P491)答: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区划单位包括:带段、国、地带段、省、亚地带段、州、次亚地带段、区。带与大区重叠得到带段,带段与地区叠置得到“自然国”,国与地带叠置得到地带段,地带段与亚地区叠置得到“自然省”,省内划分亚地带段,亚地带段内划分州,州与次亚地带叠置得到次亚地带段,最后直到划分出自然地理区,即狭义理解的景观带段是自然带与自然大区相叠置所得的最高级带段性单位。它是自然大区中的一段自然带,在我国东部季风大区的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温带和寒温带便是带段这一级区划单位。(同一带段的热量条件、大气构造单元组合和大地貌单元组合等都具有共同性。此外,每一带段都具有一定的带到谱型。)国是地区与带段叠置所得的最高级省级单位,是带段内地质地貌与气候省性相对一致的较大的区划单位。我国季风大区暖温带(带段)内的湿润区、半湿润去与干旱区,以及西北大区暖温带(带段)内的干旱区均为自然国。地带段是由带段与国想叠置所得的第二级带段性单位,它是国中的一段地带,即国中水热对比相对一致的区划单位。我国东部温带半湿润地区(国)内的森林草原淋溶黑土地带、草原黑土地带以及西北部温带干旱地区(国)内的荒漠草原棕钙土地带、荒漠草原灰钙土地带、荒漠灰棕荒漠土地带便是地带段的实例。省是由地区与地带段相叠置所得的第二级省性单位,它是地带段范围内按地质地貌省性或气候省性划分的区域单位。我国典型的自然省有三江平原、海河平原省、四川盆地丘陵省、胶东山地丘陵省7结合实例,说明地球地貌的内力与外力的辩证关系,并说明人类在地貌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地貌动力亦称营力,有内动力与外动力之分。前者是指地球内能所产生的作用力力,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与地震。后者是指太阳辐射通过大气、水、生物作用并以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作用等形式表现的力。(1)构造运动与地貌发育。构造运动构成地球表面的巨大起伏,因而成为形成地表宏观地貌特征的决定性因素。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的区别造就了陆地和海底的差异,陆地上高大的山系,大高原,盆地和大平原海洋中的大洋中脊,洋盆,海沟,大陆架与大坡地形成,无一例外具有构造地貌背景。(2)地貌形成的气候因素。髙纬和高山寒冷气候:冰川、冰缘(冻融)作用为主,形成各种冰川地貌、冰缘冻融地貌;温湿气候:流水作用为主,形成各种流水地貌类型;干旱气候:风的作用为主,形成各种风蚀、风积地貌;山地气候:a)湿润而又足够高的山地以冰川作用和流水作用组合及相应地貌类型占优势。b)干旱区山地高、中、低山带分别以冰川冰缘作用、流水作用和干燥剥蚀作用为主要外动力并形成相应的地貌类型。(3)岩性对地貌形成的影响。各种岩石因其矿物成分、硬度、胶结程度、结构与产状不同,抗风化与抗外力剥蚀的能力常表现出很大的差别,形成的地貌类型或地貌轮廓往往很不相同(4)人类活动对地貌的影响。一是通过改变地貌发育条件加速或延缓某种地貌过程。二是直接干预地貌过程,甚至改变地貌发育方向。(5)生物对地貌的影响。生物在其生命过程中使岩石发生机风
本文标题:最终知识点未懂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90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