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 济南鲁绣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济南鲁绣市场现状调查报告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济南鲁绣市场现状调查报告导读:济南鲁绣市场现状调查报告,所谓鲁绣,亦称“衣线绣”,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以暗花织物做底衬,以彩色双股合捻的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子针、滚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芙蓉花和蝴蝶等内容的刺绣品。一、调查对象与目的本文的调查对象是济南鲁绣市场现状。所谓鲁绣,亦称“衣线绣”,是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以暗花织物做底衬,以彩色双股合捻的衣线为绣线,采用齐针、缠针、打子针、滚针、接针等针法,选取民间喜闻乐见的人物、鸳鸯、芙蓉花和蝴蝶等内容的刺绣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文化的差异,鲁绣产品的种类及其延伸产品逐渐增多,如济南的发丝绣、烟台的抽纱、即墨的花边、威海的满工扣锁、青州府的花边等。实际上,烟台抽纱、即墨花边等都是在传统鲁绣基础上融合西方抽纱技艺发展的产物,本文所研究的鲁绣是济南地区,以原济南刺绣厂员工生产为主的刺绣,包括手工刺绣、机绣和电脑绣花。手工刺绣是指以手工方式,把图案用针和线添加在任何存在织物上的一种刺绣艺术,由于原材料价格的上涨和劳动力成本的提高,现在所用织物一般为真丝类高档面料。机绣一般是指用缝纫绣花机绣制,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手脚同时配合,以替代手工刺绣的一种刺绣品,由于它有一定的手工成份在里面,我们不妨把它归属于半手工方式。电脑绣花,顾名思义,是用电脑绣花机进行绣花,它属于机械方式。按照现代经济学视角,一般意义上的市场构成要素包括市场主体、市场客体和市场媒介。“市场主体是指市场上从事交换活动的组织和个人。它既包括自然人,也包括以一定组织形式出现的法人;既包括为了盈利而进行交易的商品生产者,也包括提供非营利性产品和劳务的机构,还包括为了生活需要而从事交易的消费者”。“市场客体是指市场上交易的对象。产品之所以进入市场成为交易对象,一是因为被交换的商品的使用价值不同;二是因为市场主体有特殊的需要。由于交易对象不同,市场存在的形态区分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技术市场和信息市场等”。“市场媒介是指市场交易中起媒介作用的工具和机构,也称市场中介组织(机构)”。一般的市场调查包括消费者调查、产品调查和环境调查三个方面。[23]本文主要借鉴经济学中市场的构成要素,结合济南鲁绣行业自身特点,主要选取其中的商品生产者、消费者和产品作为调查对象,即生产者调查、消费者调查和产品调查。产品调查的内容包括原材料,因笔者对济南鲁绣市场的大量调查和鲁绣艺人的采访,发现济南地区鲁绣原材料供应点不容乐观,但对于刺绣生产者而言,原材料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考虑到它自身的重要性,故独立成章,即原材料调查。按据产品生产工艺的先后顺序,本文将分设的章节为原材料调查、生产者调查、产品调查和消费者调查。(见下表)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本文调查的是济南鲁绣市场现状,“现状”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解释为“(名)目前的状况”,所以本文调查的是济南鲁绣市场目前的状况,即笔者在调查过程中所反映的当时的状况。调查框架示意图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通过对济南鲁绣市场原材料、生产者、产品和消费者进行调查、整理与分析,力图找到济南鲁绣市场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原因,一方面为鲁绣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另一方面也丰富了区域性工艺美术市场调查报告。二、调查方法和资料来源本文是采用艺术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方法相结合的一种尝试性实践,也就是用人类学、社会学研究方法来从事艺术学的研究。“人类学惯用的方法是田野工作(fieldwork),人类学资料大多是通过田野工作获得的”。“人类学家在进行田野工作时,主要通过直接观察,即生活到一个群体的成员中,参与他们的家庭和社会生活,努力去理解他们习惯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从中了解他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因此,深入田野进行有条理的观察和访问、系统理解和比较,就构成了人类学的主要研究手段”。而“社会学也有田野工作,在那里田野工作基本等同于实地研究(fieldresearch)”。社会学研究方式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实地研究和文献研究,但资料收集方法主要以社会问卷调查见长。“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现代形态的艺术研究一直比较重视理论层面的探讨”。“从整体上看,要说中国目前的艺术学研究仍然流行重视抽象、宏观的理论研究,轻视经验的、个案的实证研究的学风,恐怕并非妄言”。但“中国艺术的基本特色需要我们对艺术现象做深入的细部研究,将田野调查作为中国艺术学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方法,以此推动中国艺术学的学科建设”。而且“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强调个案研究与研究者直接经验的价值,但同时更强调研究过程的规范、成果表述的规范,其中也包括经验描述的规范”,这也是艺术学研究亟需注重和借鉴的地方。本文尝试运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研究领域的田野研究方法,对传统民间手工艺——济南鲁绣艺术进行调查,进而获取第一手资料,最后整理成调查报告的形式。在田野调查前,2013年7月份,笔者有幸参与校“文化人类学研究所”所长、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原英国杜伦大学人类学系主任罗伯特•莱顿教授进行的“传统手工艺传承方式调研”项目暑期田野考察工作,这为笔者提供了一种有别于书斋式的研究思路。在田野调查中,我事先拟订大致提纲,以录音笔和数码相机为工具,首先,对济南地区从事鲁绣工作的艺人进行访谈,走入她们工作的场所,融入他们的生活圈子,甚至亲自体验刺绣的痛与乐;其次,通过对鲁绣艺人,即生产者的调查进而对原材料供应点、产品销售点以及消费者相关负责人分别进行调查,主要采用访谈、观察、问卷调查(针对消费者)等方法。在田野调查结束后,我及时对资料进行了整理。由于本论文市场调查内容宽泛,前期调查工作全是一人包揽,加上个人能力有限,以及被访者片面主观,甚至不配合等问题,使得调查非常困难,后面得到两位师妹热心的帮助,情况稍有好转,但仍然存在很多不足,笔者只能通过调查资料和文献核对进行整理、分析和归纳,力求济南鲁绣市场调查数据尽可能客观、真实和准确。以上说的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方法,运用这种方法笔者在一年的时间内围绕本课题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二个方面:(一)文献资料:文献资料是间接资料,即第二手资料。本文文献资料主要来源于中国知网期刊论文全文库、读秀中文学术搜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国民艺研究所馆藏图书,文本资料形式有图书、硕博士论文、期刊论文、报纸等。在田野调查之前,笔者通过这些资料对济南鲁绣市场获得较为全面且浅显的认识,也为接下来的调查报告做了一个铺垫。(二)田野资料:1.访谈资料。“访谈法是社会调查中最常用的方法,是调查者直接向被调查对象口头提问并当场记录的一种口头资料收集的调查方法”,本文田野调查资料主要是通过这种方法获得的。在本篇论文写作过程中,笔者先后采访了很多和济南鲁绣市场相关人员。本文调查之初,为了更好的了解现状,笔者首先采访了济南工艺美术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冰、原济南刺绣厂(以下简称为“刺绣厂”)厂长马培淦、刺绣厂设计师韩建华、刺绣厂所属鲁绣研究所所长张巧玲等,借助文献资料和他们的介绍帮助笔者理清了济南鲁绣建国后历史的发展脉络。接下来,笔者采访了目前济南鲁绣生产者,按先后顺序有济南百花刺绣有限公司员工、刘亚惠、徐秀玲、郑敏、济南红线女鲁绣坊总经理候承红、尚古鲁绣店主等,最后采访了他们原材料进货点的相关人员,如济南一间楼总经理李恒喜、济南三孔桥纺织市场、淄博大染坊丝绸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经理宁宁和技术部经理魏庆刚、山东丝绸纺织职业学院纺织工程系主任丛文新、苏州镇湖绣品街部分绣店老板等。由于我身在济南,充分发挥了“天时地利”的后天优势,为了把问题弄清楚,对鲁绣艺人回访的次数也比较多,距离较远者也通过电话进行再次访谈。2.问卷资料。“问卷法是运用统一有问有答的资料搜集工具向各个被调查人了解可与意见的一种方法”,它可以在短时间内帮助调查者获得大量所需信息。问卷调查主要针对济南鲁绣消费者调查,考虑到笔者时间和能力的有限性,调查人数的无限性,本文最终确定调查人数为200人。(见下表)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3.观察资料。“观察法是直接感知与记录正在发生的一切同研究对象与研究目标有关的社会事实的一种调查方法”,此种方法在本文中主要起辅助作用。在完成调查报告的过程中,笔者经常跟随鲁绣艺人参与济南市举办的工艺美术、民俗相关活动,如2013年10月上旬于舜耕会展中心举办的“第五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暨时尚家居用品博览会”、同年同月下旬于济南曲水亭街举办的“第五届曲水亭街社区民俗文化艺术节”、2014年1月山东优特•济南馆举行“好客山东贺年会”启动仪式暨山东优特贺年礼展销会等,活动中笔者一方面蹲点做实地消费者调查问卷,另一方面观察消费者购买习惯和喜好。三、文献综述和已有研究的局限目前,全国关于刺绣的文献非常丰硕,这些文献分别从不用的角度对刺绣进行论述、考察或研究,基本上可归为以下几类:1.历史的角度从历史的角度对刺绣进行考察,考察内容主要是刺绣的起源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和发展或概略性的历史介绍,图书如孙佩兰的《中国刺绣史》,朱培初编著的《中国的刺绣》,林锡旦《苏绣史话》,李湘树编著《湘绣史话》,杨世骥《湘绣史稿》,朱启钤《丝绣笔记》;期刊论文如魏乐文的《略论中国刺绣的历史》、郭桂珍的《中国刺绣渊源浅谈》、林锡旦的《苏州刺绣拾遗》、孙中国刺绣花边市场运营态势与竞争战略研究报告2013-2017观研天下企业发展咨询第一站佩兰的《丝绸路上的汉唐刺绣》。2.技术的角度从技术的角度对刺绣进行研究,研究的内容主要侧重于刺绣针法和生产方式的变迁,图书如(清)沈寿口述、张謇整理的《雪宧绣谱》,(清)丁佩的《绣谱》,张翠、吴珍霞主编的《刺绣针法大全》,朱凤编著《中国刺绣技法研究》,广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编著的《广州刺绣针法》,孙佩兰的《苏绣针法与技巧》,任嘒閒的《乱针绣技法》;学位论文如金韺兰的《中国传统刺绣针法之研究》;期刊论文如金韺兰、高汉玉、周启澄的《中国刺绣针法起源研究》,李红兵等的《智能电脑刺绣集成环境ICEE》,孙义明等的《一种用于刺绣CAD的直线逼近曲线方法》,潘晓颖的《刺绣针法的“书写”》。5.市场和产业角度从市场和产业的角度对刺绣进行研究,图书如叶继红的《苏州镇湖刺绣产业集群研究》;学位论文如易筱青的《湘绣产业的市场化发展研究》,刘咏清的《湘绣的原生态与市场发展研究》;期刊论文一般为个案调查的形式,如李荣荣、毛颖的《石林小菁村刺绣工艺调查报告》、肖青的《石林阿着底村彝族刺绣工艺调查报告》,杨朝雪、曹淑贞的《一个家庭=一个车间:葛源镇农家刺绣调查》,叶继红的《苏州镇湖刺绣市场调查与思考》,邹容的《六盘山区传统民间刺绣调查》,李芳的《浅谈中国当代刺绣产业所面临的问题及发展趋势》。6.艺人的角度从人的角度对刺绣进行论述,论述的内容为人的刺绣生涯,图书如陈佐的《江海文化丛书沈寿一代刺绣艺术大师》,叶继红的《传统技艺与文化再生对苏州镇湖绣女及刺绣活动的社会学考察》;期刊论文如肖静的《苏绣姐妹花》、努尔夏特的《哈萨克族民间刺绣与刺绣艺人》。7.民俗角度从民俗的角度对刺绣进行研究,期刊论文如倪宝诚的《灵宝民间刺绣与民俗》、元延等的《解析近代齐鲁民间服饰刺绣纹样中的民俗内涵》,杨鹓的《龙崇拜新解——由苗族刺绣龙纹说开去》。总体上看,学术界对刺绣研究的视角越来越广,主要集中在工艺美术角度,即对刺绣艺术特色的研究,其中苏绣研究文献居多,对于鲁绣研究的文章相对较为薄弱。笔者采用网络检索的方法以“鲁绣”为全部字段,在读秀网上搜索,鲁绣专著只有山东省博物馆编的《山东省博物馆鲁绣精粹》,本书内容主要是刺绣图案的汇集;学位论文显示结果为3篇,分别为马亮的《鲁绣工
本文标题:济南鲁绣市场现状调查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9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