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有关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有关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以2006年春季政策事项为根据黛布拉林前言中国、印度等快速发展中的城市,近年来都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问题——即可持续性发展。与经济生产的飞速增长速度相一致的是这些国家和城市的化石燃料消费速度。中国的经济在步入21世纪以来,以每年超8%的速度增长,且在2002年至2010年之间,中国计划增设560座燃煤电厂。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面临着空气污染、水污染、水资源短缺以及能源短缺等极其严重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在如下网站中可查询到有关中国可持续发展可行性的特定实例:中美可持续发展中心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网络计划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标志在过去的二十年中,中国经历了经济的巨大增长和城市化的快速进展。虽然经济增长消除了世界上大部分的赤贫,但它带来了可怕的环境后果。根据农业部官方估计,那些农田如果不被污染,至少可以再养活6500万人。据世界银行估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每年将在环境污染造成的问题上花费掉3900亿美元或13%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国只拥有全世界8%的淡水资源,却供养了全世界1/4的人口,这个原因导致中国的水资源短缺以及荒漠化。在下一个五年计划中(2006—2011)“十一五”,中国的发展政策将由单纯的发展改为可持续发展,在此前,环境政策缺少了中国领导阶层的全力支持,因此收效甚微。这第十一个五年计划表明,中国领导阶层正准备解决中国的环境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关可持续发展的新政策中国在制定国家性的、综合性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方面,甚至走在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发达国家的前面,比如“六个必须”政策的制定。“六个必须”是一个大胆的计划,该计划要求在农村地区、国有企业、金融系统(包括税收和投资)、市场体系以及民营经济的发展六个方面做出改革。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必须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邓小平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人口危机,他顶住来自国际社会的反对、传统的文化历史价值观以及当时的舆论的压力,迅速制定了严厉的人口控制政策。现任主席胡锦涛在能源危机问题面前,同样面临着一个很大的政策挑战,但他的计划是让该政策与传统的价值观统一并得到国际与公众的支持。中国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是任何政策改革成功的关键,而胡锦涛政府似乎要长期的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总结前人的失败经验,胡锦涛需要克服的问题是:国家环境保护局(SEPA)制度的缺陷、目前的环境法的局限性与地方政府的阻力。此外,中央政府还需要开发一个易于理解的标准去衡量环境的改善。政策改革的难点1.国家环境保护局a.只有严重的案件才会接到诉讼,而那些不足以起诉的肇事者很少受到处罚或警告;b.罚款不高导致城市及工业违章者以缴纳罚款的方式来应对法律法规c.国家环保总局无法完全监控其负责的660个大城市、超过300的小城市以及成千上万的村庄d.国家环保总局在北京的总部拥有300名员工,而在华盛顿环境保护局办公室这个数字是6000。国家环保总局缺乏资金和训练时间去招募更多的人才。2.法律法规方面a.新制定的法律系统并没有赋予环保总局执法力度,并且批评人士指出环境法不够面面俱到。并且有时这些法规过于宽泛,难以理解,有时甚至相互矛盾b.法院不仅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阻碍和压力,并在如何取证、污染受害者应享有的怎样权力、以及评估在污染事件中的因果关系和损害赔偿等方面缺乏评判标准。c.中央政府无法获知地方政府的日常决策和行动。当地官员看到国家环保局的法律并不利于他们的城市增长和个人提升,就比较容易去无视这些法律。例如吉林松花江化学品泄漏事件吉林省永吉县境内发生特大洪水,永吉县经济开发区新亚强化工厂一批装有三甲基一氯硅烷的原料桶被冲入松花江中。据调查,进入松花江原辅料桶内装有三甲基一氯硅烷、六甲基二硅氮烷等物质,每桶约重170公斤,密封性较好,其中三甲基一氯硅烷约2500桶。促使可持续发展政策实行的因素在第十一个五年计划之前,五年计划主要集中在增长,而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的中心是可持续发展。因为中国目前在面临能源危机,新一代的领导人正在大力实行可持续发展政策。同时公众环境意识正在增强,国内环境组织的影响力的正在扩大,国际援助和技术援助大量涌入,这些也会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源危机中国能源供应非常有限。中国的人均能源占有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国际能源机构预测,从2002年到2030年期间,中国将占世界对能源资源需求的21%。人均能源储备中国全球平均水平原油(t)323天然气(m³)108024988水力发电(kWh)16032909煤(t)90165专家们提出了许多方案来降低中国的能源消耗。在建筑的节能上,社区化的能源管理,煤炭液化和可再生能源特别是风能上要有进步。可再生能源是问题结局的关键。环保意识:民族主义的新形式?强有力的政府领导是非常重要的,但真正的挑战在于赢得公众的心。中央政府可以强化激励机制,用刑罚,法律和执法,使地方政府符合中央可持续发展政策,但一个成功的可持续发展计划必须能够代表人的价值观,鼓励他们通过改变他们的消费和生活方式来遵守可持续发展。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支持,中国领导人将目光投向以前的的整体理念,以重振公众的环保意识。要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公众支持,中国领导人将目光投向以前的的整体理念,以重振公众的环保意识。在他们的哲学传统中,中国的儒家思想是占主导地位的,道教和佛教都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尊重自然。原先的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模式会造成了树林的毁坏,空气污染,水质破坏,土地复垦的项目导致了湿地被破坏洪水暴发。当今社会讲求的是因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环保团体:民间团体的崛起目前,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体系,成为了推动中国和全球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与进步的重要力量。这些环保团体的优势在于他们的专长,通过媒体、培训课程和教育活动引发市民的支持。他们在中国民众中有着潜在的信誉,比如他们不会背负过去政府的政策负担,并且他们深入到了很多社会部门。“自然之友”(FriendsofNature),全称为“中国文化书院·绿色文化分院”,会址设在北京,是中国民间环境保护团体。作为中国文化书院的分支机构,于1994年3月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准,正式注册成立。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应受到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帮助并要有全球配合协作。就如中国需要国内的环保团队,同时也需要国外政府和互联网组织一起提供经济支持和技术保障。中国除了签署了大量的环保条约外,还举办并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环境会议,包括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有中国的一些网站,并且被列入了世界遗产委员会和国际重要湿地自然保护区名单。《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在中美关系方面,作者认为中美关系是薄弱而复杂的。美国对于《京都协议书》承诺的缺陷更激化了中国的舆论争议,另一方面,中国很活跃地寻找着与美国的合作与协助,并认为美国的协助更加有声望,即使他们很少有财政支持。《京都议定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其目标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稳定在一个适当的水平,进而防止剧烈的气候改变对人类造成伤害”。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至4%,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为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最大的国家。美国曾于1998年签署了《京都议定书》。但2001年3月,布什政府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展”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在新一轮公共环境意识下,再国内社会环境和国际援助的增加等条件下,中国领导阶层对于可持续发展政策会非常的有信心。对于中国官员而言抑制不安的社会局面,保持社会稳定性是中心要务,他们会为实现这些目标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前景中国领导人敏锐地意识到,他们需要公民社会和环境非政府组织方面的帮助,并应给非官办环保组织更大的灵活性,且坚持着推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本文标题:有关中国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现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1966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