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浙教版八下测试卷及解答
第四章电和磁测试卷及解答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下列关于磁感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由细铁屑形成的B.磁场中有许多曲线,这些曲线叫磁感线C.小磁针在磁感线上才受力,在两条磁感线之间不受力D.磁感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描述磁场的分布而假想出来的,实际并不存在2、电磁铁的优点是()A.它的磁性非常强B.它能长时间保持磁性C.它不需要消耗电能D.它的磁性有无,强弱和磁极的方向都可以改变3、.课外活动时有几位同学讨论后得出,电磁铁两端的极性与下面的条件有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A.电磁铁两端的极性是由线圈的缠绕方向决定的B.电磁铁两端的极性是由电流的环绕方向决定的C.电磁铁两端的极性是由插入线圈中的铁芯方向决定的D.电磁铁两端的极性是由电流的大小决定的4、关于磁场和磁感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线是磁场中实际存在的曲线B.指南针指南北是因为地球周围存在磁场C.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是从南极出来指向北极的D.地磁场的南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5、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电磁铁和物体ab相互吸引,则正确的说法是()A.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N极B.ab一定是磁铁,且a端一定是S极C.ab可能是磁铁,且a端是S极D.ab仅是一块铁,而不是磁铁6、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S,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图中的电磁铁()A.A端是N极,磁性增强B.B端是N极,磁性减弱C.A端是S极,磁性增强D.B端是S极,磁性减弱7、如图所示,为四位同学判断通电螺线管极性时的做法,正确的是()8、如图,两个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描绘正确的是()9、用一条形磁铁去吸引两枚大头针,待大头针平衡后,不可能出现的现象是()10、小明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如图所示,右表是他所做实验的记录。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A.比较1、4两次实验可知: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匝数越多,磁性越强B.比较1、3、5三次实验可知: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的电流越大,磁性越强C.比较1、2、3三次实验可知:匝数一定时,线圈中电流越大,磁性越强D.电磁铁的磁性越强,吸引铁钉的数目越多11、科学家探索自然界要付出艰辛的努力。19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12、下列设备中,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A.扬声器B.电动机C.发电机D.电磁起重机13、如图所示,表示垂直于纸面的导线,若A、C两图中的导线是断开电路的一部分,B、D两图中的导线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当导线沿图中箭头方向运动时,能产生感应电流的是()14、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装配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接上蓄电池,发现电动机不转动,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电磁铁(线圈)100匝50匝实验次数123456电流(A)0.81.21.50.81.21.5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711145810ABACAADAIA.他忘了将磁铁装上B.换向器未装好,发现电刷没有接触换向片C.线圈静止在平衡位置D.蓄电池接反了第14题第15题图15、如图所示的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图,关于直流发电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交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是直流电B.直流发电机线圈内产生的是直流电,供给外部电路的也是直流电C.它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转动的原理工作的D.图中的E、F称为换向器,它的作用是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二、填空题(每空格2分,共24分)1、电流具有磁效应,证明_和之间是有联系的。2、通电螺线管上方的小磁针静止时的指向如图所示。a端是电源的极,c端为通电螺线管的极。3、电磁铁与永久磁铁相比具有以下两个优点:(1)电磁铁磁性的有无,可以由______来控制。(2)电磁铁磁性的强弱可以由______来控制。(3)其极性可用改变___________来控制。4、2012年我国将有总里程1.3万千米、时速达250—350千米的客运专线建成投产,以“四纵四横”为骨架的快速客运网基本形成,标志着中国铁路全面进入高速铁路时代。在节能技术上,高铁动车组采用了再生制动方式:动车到站前先停止供电,由于,动车会继续向前运行,电机线圈随车轮转动并在磁场中切割产生感应电流,将能转化为电能,自动输入电网,当动车速度减至90千米/时以下才进行机械刹车。5、如图所示的是恒温箱的简易电路图.其工作原理是,接通工作电路后,电热丝加热,箱内温度升高,当箱内温度达到温度计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工作电路,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箱内温度低于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断开,衔铁被,工作电路再次工作,电热丝加热,从而保持恒温箱内温度恒定.三、探究题(每空格1分,共16分)1、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同学设计的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电路图。(1)要改变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大小,可通过来实现;要增大电流具体的做法是要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观察来确定。(2)下表是该组同学所做实验的记录:电磁铁(线圈)50匝100匝实验次数123456电流/A0.81.21.50.81.21.5吸引铁钉的最多数目/(枚)581071114①比较实验中的1、2、3(或4、5、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的匝数一定时,通过电磁铁线圈中的。②比较实验中的1和4(或2和5,或3和6),可得出的结论是: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一定时,。(3)该实验用到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是。2、图(甲)是直流电动机模型(主要部件见文字说明),图(乙)是自制简易电动机模型.现在主要讨论图(乙)简易电动机的制作与操作问题:(1)绕制线圈的铜丝外表有漆皮,必须对线圈引出线的两端(搁置于铜质弯钩的部位)进行刮漆处理,刮漆方法见放大图.按这种方法刮漆,目的是使线圈能够,因此这一部位就相当于图(甲)中的(填某一部件的名称).(2)如果整个制作没有问题,但接上电源后线圈不动,这时应做哪些尝试?(说出一点即可)(3)通电后线圈能转动,如要改变转动方向,可采取的做法是:①②3、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巨磁电阻效应1988年阿尔贝•费尔和彼得•格林贝格尔发现,在铁、铬相间的三层复合膜电阻中,微弱的磁场可以导致电阻大小的急剧变化,这种现象被命名为“巨磁电阻效应”.更多的实验发现,并非任意两种不同种金属相间的三层膜都具有“巨磁电阻效应”.组成三层膜的两种金属中,有一种是铁、钴、镍这三种容易被磁化的金属中的一种,另一种是不易被磁化的其他金属,才可能产生“巨磁电阻效应”.进一步研究表明,“巨磁电阻效应”只发生在膜层的厚度为特定值时.用R0表示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表示加入磁场后的电阻,科学家测得铁、铬组成的复合膜R与R0之比与膜层厚度d(三层膜厚度均相同)的关系如图所示.1994年IBM公司根据“巨磁电阻效应”原理,研制出“新型读出磁头”,将磁场对复合膜阻值的影响转换成电流的变化来读取信息.(1)以下两种金属组成的三层复合膜可能发生“巨磁电阻效应”的是().A.铜、银;B.铁、铜;C.铜、铝;D.铁、镍.(2)对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当膜层厚度是1.7nm时,这种复合膜电阻(选填“具有”或“不具有”)“巨磁电阻效应”.(3)“新型读出磁头”可将微弱的信息转化为电信息.(4)铁、铬组成的复合膜,发生“巨磁电阻效应”时,其电阻R比未加磁场时的电阻R0(选填“大”或“小”)得多.(5)如图是硬盘某区域磁记录的分布情况,其中1表示有磁区域,0表示无磁区域.将“新型读出磁头”组成如图所示电路,当磁头从左向右匀速经过该区域过程中,电流表读数变化情况应是下图中的。参考答案:一、1、D2、D3、B4、B5、C6、B7、A8、C9、C10、B11、D12、C13、D14、D15、A二、1、电磁2、正N3、(1)电流有无(2)电流强弱(3)电流方向4、惯性磁感线机械能5、断开(或停止工作);弹簧拉起.三、1、(1)电流强弱将滑片P向左调节电流表示数(2)①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3)控制变量法2、(1)导电换向器(2)①将线圈拨转一定角度(或增大电源电压;或换一块磁性更强的磁体)(3)①只改变电流方向②只改变磁场方向3、(1)B(2)具有(3)磁(4)小(5)B
本文标题:浙教版八下测试卷及解答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015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