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有趣的关中方言方言,顾名思义,就是流行一方的语言,关中的方言很有特点。(图1)一)源远流长有很多方言是古代流传下来的。这些语言在古代是雅言,即社会流行的官语,就像今天流行的普通话。这些雅语有的可追溯到四五千年前的商、周时期,而大多数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比如:“失鬼”一词,就来自古代的“饰诡”。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里就解释为“诡,变也”。关中人用“失鬼倒棒槌”来形容一些人搞歪门邪道。二)民族串语就是借用少数民族的语言。据考证,关中人把父亲叫“大”,就是从羌族转借过来的。再如:“嘎搭马希”就是维吾尔族语。“喀里马查”、“瓷马咯登”就是蒙古语。“托尔木”就是阿拉伯语。三)约定俗成百年以来,随着外商和传教士的进入,“洋”字就出现在中国人的词汇里了。在关中地区尤其是这样,凡是舶来品或者用机器制造的物品,都被贯以洋字。如:面粉叫洋面面火柴叫洋火蜡烛叫洋蜡肥皂叫洋碱煤油叫洋油鸦片叫洋烟机织布叫洋布水果糖叫洋糖土豆叫洋芋番茄叫洋柿子时髦叫洋来搞笑叫洋相就这样,“洋”字被关中人无形中纳入了自己的语言体系。四)吸收宗教词语如:“阿弥陀佛”就是佛教语言,“寿比南山”就是道家语言,“上帝保佑”就是基督教语言。五)读音转异同样的字,由于地域的不同,读音往往也就有了差异。如:“说”,普通话读Shuo,在东府地区读“雪”,Xue,在西府地区读“设”,She。又如:“水”,普通话读Shui,在东府地区读“匪”,Fei,在西府地区读“付”,Fu。再如:普通话的“北京”,关中话念“北京”。普通话的“上海”,关中话念“上海”。六)用字有趣最典型的,就是关中方言在形容词上的使用是非常有趣的。在形容人方面:1.有用十二属相来形容和比喻的如:贼的跟老鼠一样犟的跟牛一样凶的跟老虎一样跑的跟兔子一样大的跟龙一样毒的跟蛇一样欢的跟马驹一样绵的跟羊一样精的跟猴一样好斗的跟鸡一样笨的跟猪一样“轻狂”的跟狗一样2.有用数字来形容和比喻的如:“二”,对懒汉无赖常用:“二流子、二混子、二癞子”等。对精神或思维不正常的人用:“二愣子、二杆子、二百五、二半吊子”等。3.有用定语“的”来形容和比喻的如:活泼好动的人――“猴的”心眼太多的人――“鬼的”穿戴时髦的人――“飘的”阿谀奉承的人――“轻的”行动迟钝的人――“瓷的”有本事的人――“能的”没能耐的人――“瓜的”讨好卖乖的人――“滑的”办事偷懒的人――“奸的”动作粗鲁的人――“蛮的”性格外露的人――“张的”4.有在“人”字前加形容词的如:与人和睦相处的叫“?人”坑蒙拐骗的叫“瞎人”一学就会的叫“灵人”脑子迟钝的叫“瓷人”八面讨好的叫“滑人”忽冷忽热的叫“怪人”有本事的叫“能人”没本事的叫“笨人”在形容事方面:1.用人的某一器官形容和比喻的如:眼好看的叫“顺眼”讨厌的叫“训眼”麻烦的叫“麻眼”贪心的叫“丧眼”事情乱叫“没眉眼”小看人叫“翻白眼”嫉妒人叫“害红眼”钻牛角叫“死心眼”瞅红灭黑叫“势利眼”心胸狭窄叫“小心眼”手行动叫“出手”熟练叫“老手”出售叫“脱手”紧俏叫“抢手”能干会挣叫“挖抓手”小偷小摸叫“三只手”2.有用“气”字来形容和比喻的。如:愤怒叫“着气”自大叫“傲气”排场叫“阔气”寒酸叫“贫气”扭捏叫“妖气”胡搅叫“邪气”挨整叫“受气”痴呆叫“傻气”理想远大叫“志气”努力拼搏叫“争气”老人健康叫“福气”遇到好事叫“运气”穿戴时髦叫“洋气”正直无私叫“硬气”3.在句尾加“太”字来增加形容词的力度如:称心如意叫“?得太”多才多艺叫“能得太”不讲道理叫“蛮得太”行为狂妄叫“张得太”官运亨通叫“红得太”调皮捣蛋叫“瞎得太”4.有的还嫌力度不够,还要在“太”字后再加一个“太”字来进一步增强它形容的效果如:称心如意叫“?得太太”多才多艺叫“能的太太”关中民歌素称“八百里秦川”的关中是指西安、咸阳、宝鸡、渭南、铜川和杨凌地区的53个市、县、区。而关中民歌就是这些市县区的民间歌曲的统称。(图1)关中民歌历史悠久,当你打开《诗经》吟诵“秦风”、“豳风”,一首首古老的关中民歌时,周代的秦川风光、平原田野、牛羊鸡犬、稻禾桑树、民俗风情等这些当时居住在渭河流域的先民们劳动、生产、生活的场景,就会一幕幕地呈现在你眼前。“饥者歌其食,劳者颂其事”。我们还可以看出:早在周代,关中民歌就有了农歌、牧歌、夯歌、山歌、战歌、情歌、颂歌、哀歌、祭歌和讽刺歌曲等形式和内容。关中民歌的题材十分丰富,可分为:一)劳动歌曲包括:打夯号子、搬运号子、渭河船工号子、叫卖歌曲等。打夯号子、搬运号子、渭河船工号子,句式整齐对仗,节奏铿锵有力,主要起着统一步伐、协调动作、鼓舞干劲的作用。如:《打夯号子》领:同志们――合:嗨哟!领:打起来――合:嗨哟!领:往前走――合:嗨哟!领:别落后――合:嗨哟!领:哎哟哟,哎哟哟,嗨哟。合:嗨――哟!领:哟哎,哟哟哟呼,嗨哟。合:哎呦,一个呀呼,嗨哟!!叫卖歌,主要用来介绍商品,招待顾客。过去,穿行在大街小巷的商贩、货郎,在介绍所推销的商品的品种、质量、价格时,都是以唱的形式来进行的。《卖菜歌》蒜苗子菠菜,称洋芋来。芹黄豆腐干子!二)风俗歌曲包括:劝善歌、祈雨调、孝歌、社火调、宗教歌等。劝善歌是旧时关中地区的佛、道教信徒,在庙会上演唱,劝导人们要多做善事的歌曲。也有一些老年人走乡串村进行演唱。演唱者一般都敲击着木鱼或铜铃,唱词多为历史典故或经文谶语,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有的唱段很长,可唱几个小时之久。劝善歌主要流行于长安、户县、华县、华阴一带。社火调,是人们春节耍社火时唱的歌曲,有跑船调、竹马调、打连环、秧歌等。有些社火是只舞不唱,有些则是且歌且舞。社火调主要流行于韩城、华县一带。三)生活歌曲包括:童谣、摇篮曲等。《睡觉觉》噢,噢,睡觉觉,老猫来了逮雀雀。我娃乖,穿新鞋。我娃不乖穿旧鞋。我娃睡,猫推磨,猫推磨来狗点灯,老鼠哭得瞎眼睛。噢,噢,睡觉觉,我娃好,穿新袄,戴新帽,睡着了,我娃睡着了,我娃睡着了。四)爱情歌曲爱情历来是中外民歌的主旋律,关中民歌也不例外。关中民歌的情歌,词语含蓄、生动,旋律清雅、优美。如:《绣香包》五月里(么)端阳,石榴树下绣香包。想起了我的哥哥呀,哥哥呀,羞的脸儿烧呀。头一针低呀二一针高,三针又把线断了。哎呀――我的哥哥哟,我的哥哥哟,针儿把手扎破了,哥呀。五月里(么)端阳,石榴树下绣香包。想起了我的哥哥呀,哥哥呀,抿住嘴儿笑呀。单线线勾呀双线线挑,绣出一朵红芍药。哎呀――我的哥哥哟,我的哥哥哟,等着妹妹给你戴香包,哥呀。《绣荷包》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平地里刮春风,摆动了杨柳梢。镜子里桃花开,情人捎书来,白纸上写黑字,要一个荷包带。一绣红牡丹,针儿亮闪闪,穿一根银线线,把郎的心儿拴。二绣出水莲,红线配绿线,莲心苦呀藕节甜,莲丝拉不断。民俗“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实难留。紧紧拉着哥哥的手,止不住的热泪流。”像这样一首首凄凉、悲壮的陕北民歌《走西口》,大家并不陌生。(图3)《走西口》不仅在陕西流行,在山西、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甚至辽宁也很流行。人们不禁要问,什么是走西口?走西口发生在什么时候?西口在哪里?为什么要走西口?走西口,就是无数的贫民,迫于生活的艰辛而走出窑洞到内蒙古一带去谋生。走西口的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开始于明朝中期,截至于民国末年,总共有400多年的历史。明朝的时候,朝廷与蒙古人有对立的一面,因为蒙古人不时地侵犯明朝的边境地区,朝廷要抗击。同时,朝廷与蒙古人又有贸易的内在需求。蒙古人经济落后,需要粮食、棉布、丝绸、茶、盐、木材、烟草、铜、铁、颜料等各种生活用品。明朝也需要蒙古人的马、牛、羊、皮货等。双方商机巨大。于是,在明穆宗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蒙古俺答汗与明朝订立和约,在边境上互市。比如,在榆林的镇北台旁设了一座易马城,这就是专门交易的场所。随着明朝与蒙古正常贸易序幕的拉开,也开始了人们的走西口。而清朝更是走西口的鼎盛时期。西口究竟在哪里呢?西口,实际上就是万里长城的一个关口。当时的长城有所谓的三大关口。即位于河北省的张家口(东口),位于内蒙古多伦诺尔的北口和位于山西省右玉县北部的杀虎口(西口)。由于西口离陕西最近,所以,陕西人大多数都走西口。为什么要走西口?是当时内地人口多,土地少,生活很困难,人们只好到地广人稀的蒙古地区去垦荒、放牧、做生意。是蒙古一带需要各种物资,而这些物资都需要转运,所以男人们到那里工作好找。随着到口外谋生的人不断增多,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风俗,就和当年华南人下南洋淘金一样。我在新加坡参观过“华人下南洋博物馆”,内容丰富,比较感人。我想,如果我们开办一个“走西口博物馆”,那么内容一定很丰富,很感人。山西省现在保存完好的,作为文物的8个大院。除了阎锡山的阎家大院和孔祥熙的孔家大院以外,其他的六个大院(榆次的常家大院,灵石的王家大院,祁县的乔家大院、渠家大院,太谷的曹家大院,丁村的丁家大院)的主人,全都是走西口做生意发的大财。有的开始就是磨豆腐、打短工。但是,大多数人还是过着相当穷苦的生活,有的仅仅是没有被饿死而已。当然,有得干好了,就把家也迁移了过去。据调查,现在的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以及河套地区和鄂尔多斯高原,遍布着走西口的后人们。当男人们在当时那种信息不畅,交通不便,生命难以保障的情况下,远离故土,抛家舍口地到蒙古去打工,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啊!难怪,近百首《走西口》的民歌里没有一首是欢快的,全部都是低沉、悲凉、凄惨如今的杀虎口的。可以说,《走西口》既是一首生离死别的情歌,也是一部反映当时历史的记实画卷。走西口,已经成为了过去。但《走西口》这类歌曲将永久地为人们所口口传唱。在宽大的石刻艺术展厅里,有汉代的石兽、石画像,唐代的蹲狮、犀牛和佛教造像以及世界闻名的“唐昭陵六骏”等。无论在造型艺术还是雕刻技巧方面,都是十分罕见的。戏曲秦腔秦腔流行于西北五省,通称“乱弹”。因在演唱时,用枣木棍子击节伴奏,故又叫桄桄子或者梆子,它是中国戏曲梆子腔的鼻祖,也是京剧的老祖先。(图1)秦腔是在陕甘一带民间歌舞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周秦民歌、汉代乐府、唐代梨园法曲,对秦腔影响极大。到了清初,秦腔已成为一个能够上演角色齐全、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结构完整的大型戏曲的剧种了,同时,还出现了《画中人》、《春秋记》等剧目手抄本。在关中地区有着30多个秦腔班社,以及被誉为“秦中三绝”的申祥麟(渭南人,“以艺擅,绝技也”)、樊小惠(大荔人,“以声擅,绝唱也”)、琐儿(周至人,“以姿擅,绝技也”)等著名演员。史书记载,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称梆子腔。”也就是说,秦腔是雅称,乱弹是通称,梆子腔是俗称。秦腔的角色分为老生、须生、小生、幼生、老旦、正旦、小旦、花旦、武旦、媒旦、大净、毛净、丑等13门。尤其是生角,动作豁达大度,素有“吹胡子瞪眼”、“提袍甩袖亮靴底”之誉。秦腔的乐队有文场、武场之分。尤其是秦腔的板鼓,由干鼓和暴鼓交替使用,在音色上形成鲜明对比,这在全国所有的戏曲乐队中是绝无仅有的。秦腔的唱腔分为“塌板”、“滚板”、“摇板”、“代板”、“垫板”五种。除“滚板”外,每种唱腔又有花音、苦音之分。再加上别具一格的“三滴水”、“苦中乐”等“三音子”托腔和丰富多彩的“点绛唇”、“小桃红”等三百余种曲牌,具有“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艺术特色。秦腔音乐的特点是既高亢激越、强烈急促,又柔和细腻、悠扬悦耳。明末李自成农民起义军,冲锋时奏的就是秦腔,打进紫禁城后,举行庆典活动时,演奏的还是秦腔,我国第三套广播体操,用的就是秦腔音乐……所以,不但陕西人民喜爱秦腔,西北五省的广大群众都非常喜爱秦腔。眉户流行于陕西关中和山西南部地区,又叫迷胡,因为这种曲子特别好听,有一种迷人的艺术感染力。听后仿佛喝醉了酒,使你不知不觉处于迷迷糊糊的境界。所以,人们就叫它“迷胡”了。眉户起初流行于陕西东部的华县、华阴一带,以后经过西安,又流行到陕西西部的眉县、户县等地。逐渐地,不仅在陕西各地流行,就连邻近的甘肃、山西等省也有了它的园地。眉户音乐委婉细腻,优美动听,有“七十二大调、三十六小调”之说。大调在结构上比较完整,有“老龙哭海”、“太平年”、“罗江怨”、“琵琶调”等;小调多属于民歌小调,
本文标题:有趣的关中方言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113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