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小麦高产创建与试验技术总结报告植科2班朱松林20137184一、立项依据1.项目意义:小麦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抓好小麦的生产,提高小麦的单位产量对于我国粮食安全与保障都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长期以来,由于不合理的施肥方式,和栽培耕作方式,如大量施肥、施肥时期不对、施肥方式不对等都会造成肥料利用率低,不仅是一种浪费,还会造成土壤和环境污染,有时还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因此研究小麦在不同时期追肥的量及相同时期的不同追肥量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从而得到适合的施肥方式,提高效率。追肥可给予小麦的生长发育补充营养,使小麦籽粒饱满,提高产量。本实验主要研究,在小麦起身期和拔节期追入相同量的氮肥对小麦的产量的影响,以及研究在两时期(起身期、拔节期)不同追氮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通过本次项目的研究,探究小麦在拔节是追肥是否好于起身时期,且在一定范围内,小麦产量与追氮肥量的关系。将这一规律运用到小麦生产中,在小麦拔节期追施氮肥可以充分促进小麦的生长、提高产量,且可以减少氮肥的消耗,有利于农业的进一步可持续化的发展。同时,通过此次立项,可以提高山东农业大学农学院2013级全体同学的“学农、爱农”精神,促进班级团结,也让本科生提前感受科研的氛围。2.学术价值:通过此项目的实验结果得知,小麦在拔节期追肥效果要远好于起身期,且追施氮肥在适当范围内,追施氮肥量与小麦产量成正比关系,以此为理论基础,可运用到生产当中;并可进一步验证其他作物是否也是遵循此规律。二、项目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1.研究内容与研究材料:(1)研究小麦在不同时期(起身期、拔节期)追施氮肥对小麦产量的影响以及研究小麦在追施氮肥过程中,追施氮肥的量与小麦产量之间的关系。(2)小麦:山农29特征特性:半冬性,幼苗半匍匐,抗寒性好,分蘖力较强,成穗率高,熟期较对照略早,落黄性好;植株较矮,株型较紧凑,抗倒性好;方穗,小穗较密,结实性好,白壳,白粒,角质;国家和山东省区试四年次平均:株高78.1cm,亩穗数45.0万,穗粒数34.5粒,千粒重44.1g;中国农科院植保所2年接种鉴定:慢条锈病、中抗/中感白粉病,高感叶锈病和纹枯病。2.研究方法:1、将试验田分为三个组,分别编号A、B、C。其中A组有2畦地,第B、C组分别有6畦地,共14畦地。对每畦地进行编号,分别为1-14号。2、所有土地进行统一处理,即在相同的10月10日进行整地,10月11日进行播种,施用基肥。3、设计不同追肥时期(1)A组地(即编号1、2畦地)作为空白实验,不追氮肥;(2)B组地(即编号3-8畦地)小麦进行起身期追梯度型氮肥,拔节期不作处理;(3)C组地(即编号9-14畦地)小麦进行拔节梯度型追氮肥,起身期不作处理。4、、设计对于追肥量不同的实验(1)对于B组(起身期)处理:第3、4畦地设置追纯氮肥量为:58kg/公顷。第5、6畦地设置中追纯氮肥量为:87kg/公顷。第7、8畦地设置高追纯氮肥量为:116kg/公顷。(2)对于C组(拔节期)处理:每畦地进行与第二组对应施肥量,即第9、10畦地设置低追肥量为:58kg/公顷。第11、12畦地设置中追肥量为:87kg/公顷。第13、14畦地设置高追肥量为:116kg/公顷。实验处理图A组B组C组1234567891011121314起身期追施纯氮量(kg/05887116000编号因素公顷)拔节期追施纯氮量(kg/公顷)00005887116三、研究结果:小麦成熟后、末期,测得亩穗数、穗粒数、小麦收获时期的产量等产量指标如下:编号穗数(万穗/公顷)粒数(粒/穗)千粒重(g/千粒)理论产量(kg/公顷)实际产量(kg/公顷)A组12494.8536.0038.196840.076720.00B组34444.9036.0039.398443.936219.7556429.3042.5039.887290.027253.5578436.5040.0041.148831.667703.77C组910546.6735.0038.697778.096653.251112666.2230.0040.357605.258070.671314549.0034.5039.918120.296953.40结论如下:(1)相同管理条件下,小麦在拔节期追肥效果要明显高于起身期追肥,小麦产量高;(2)在小麦生长期间,相同时期追施氮肥,在58kg/公顷~116kg/公顷(纯氮量)范围内,随着氮肥追施量的增加,小麦产量也随之增加;(3)小麦产量指标中,穗数与穗粒数存在一定的反比关系;(4)在小麦生产中,在58kg/公顷~116kg/公顷(纯氮量)范围内追施氮肥,有利于增加小麦穗的千粒重。四、存在问题与建议1.预期目标:通过研究小麦起身期与拔节期的追肥量的不同,对作物生长指标(次生根条数、分蘖数、干物质量等)以及最终小麦的产量的测定,得到相同的施肥量下且适当的情况下拔节期优于起身期。2.同预期计划和目标比较,存在以下问题:(1)由于缺少管理经验。田间管理较差造成商情把我不当,杂草较多。(2)由于测量的不科学,和系统的误差造成统计结果有一定误差。(3)实验中小麦施氮梯度设置不合理。每公顷拔节期施氮量最适合量大于是116kg/公顷而我们的梯度在58kg-116kg之间。指标(4)由于分工不明确,各项工作没有统筹好造成同学之间积极性不高,下地可去可不去,故造成有些工作不能很好的落实。(5)在小麦目标性状的测量过程中,测量人员对测量的方法的不熟悉以及人为造成的较大误差,致使实验结果数据偏差较大,未数据的统计分析制造了一定的麻烦。3.提出建议:在这次实践中我们在2015年10月份播种到2016年5月份收获在这期间我们共同工作、探讨实验的相关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收获很多。为了更好的完成实验,得到更科学的实验结果。我有以下建议。(1)在实验过程应该尽量详细的安排好每个实验的步骤,明确的任务分工,使得各项工作井井有条而不乱,提高工作效率。(2)班级干部应积极组织好班级的人员,有计划、有秩序而又有效率的管理好田间的实验,要明确什么阶段该做什么,起到带头作用;(3)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遇到自己不懂的,一定得提前想办法弄清楚,问老师、查资料都行;(4)认真对待班级的分配,配合班委的工作,团结同学一起完成每一项实验的测量;同时,在实验数据的测量当中,应严肃对待,不打马虎眼;(5)培养“学农、爱农”的精神,脚踏实地,不弄虚作假。
本文标题:朱松林技术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43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