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海上交通與海運盧胡彬講授海洋的發現與探索•海洋從以往至今都是很令人敬畏的地方,人類必須有強烈的冒險精神才敢去探究它、瞭解它,以下便是幾位早期勇敢挑戰海洋、想要認識海洋的先驅。1.鄭和:明朝永樂三年(1405年)奉命出使西洋,帶領27800人,大小船共62艘,自蘇州劉家河出發,先至福建,再到西貢,然後遍歷諸國,5年歸來,帶領各國使者朝見明皇。鄭和下南洋共7至8次,規模浩大,組織嚴密。雖然較西方之哥倫布早六十年,但因後續無人而停止。2.哥倫布:哥倫布生於義大利的威尼斯,14歲時當了船員。由於他閱讀了馬可波羅所著作的東方見聞錄,所以很想到東方探險,而且他也一直努力的朝這個方向前進,他相信地球是圓的。他認為要到東方,經由西邊繞行過去是一條捷徑。因此,在1492年得到西班牙女王的資助分乘3艘船隻出發,開始了橫渡大西洋到達南美洲古巴附近的巴哈馬群島。後來,他又陸續作了3次橫渡大西洋的航行,終於在美洲大陸登陸。世稱哥倫布發現新大陸。3.麥哲倫:葡萄牙人麥哲倫相信越過美洲大陸,一直向西航行,一定能夠到達東方。他於1519年得到西班牙國王的資助,帶領270人,分乘5艘船隻向西航行。在橫渡大西洋之後,繼續沿著美洲大陸的東岸向南航行,終於發現了能夠通達太平洋的海峽。麥哲倫努力不懈的繼續航行,又橫越了太平洋到達菲律賓群島,不過,當他登陸之後,卻遭到當地土著殺害。他的部下只好繼續向西航行,終於在1522年回到歐洲,完成了繞行地球一週的壯舉。他們這一行人的探險,不但橫越了太平洋,也完成了繞行地球一週的事實,更因此證明了地球是圓的學說。4.庫克:英國人庫克早在服役於英國海軍時,就開始描繪世界地圖,並從事海洋測量工作。在1768~1769年前後3次,率領了科學家和畫家,進行海洋探測的研究。庫克不但發現了澳洲,並且也從北方的白令海峽航行到南極洲,調查許多當時尚未被人發現的海洋,因而許多海島,如夏威夷、科庫島及紐西蘭等一一被發現。同時庫克還繪製了很多航海圖及獲取第一批關於大洋深度、表層水溫、海流及珊瑚礁資料。•除了上述的先驅外,海上絲綢之路是中國發現海洋、探索海洋的重要表現之一:1.海上絲綢之路與沙海茫茫、駝鈴叮噹的陸上絲綢之路一樣,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重要通道。中國擁有18,000多公里長的海岸線,有悠久的航海歷史。我們的祖先從遠古開始,就把絲綢外銷和征服海洋的活動合而為一,開拓出一條條海上貿易路線。2.周朝到唐代以前,為海上絲綢之路形成的時期。此時已有東海和南海兩條航線。東海路線主要沿朝鮮半島而航行,把中、朝、日三個鄰邦緊密地連在一起;南海路線從雷州半島起航,途經今越南、泰國、馬來半島、緬甸等國,並遠航到印度。根據文獻記載,中國海船攜帶大批絲綢、黃金去換取這些國家的珍珠、寶石等貨品。3.唐宋為海上絲綢之路的發展時期。唐朝在廣州設市舶司,專管對外貿易,市舶稅成為國庫的重要收入。4明代鄭和七次下西洋,標誌著元明時期的海外航路和對外貿易發展的高潮,對外貿易的種類和數量都大大超越前代。5.海上絲綢之路不僅向外傳布中國的絲綢,還把中國發明的火藥、指南針、印刷術等科學技術傳到世界各地。另一方面,外國的香料、珍寶、象牙等特產,獅、虎、豹等動物,棉花、玉米、花生、煙草和馬鈴薯等農作物,以及世界各地的宗教、哲學、醫學、天文學、數學、美學藝術等文化精華,也通過這條海上大動脈傳入中國。「海上絲綢之路」對世界文明的進步和發展產生了巨大影響,是連接世界幾大文明的紐帶。海上絲綢之路示意圖台灣的海洋相關歷史•台灣這塊陸地,在人類出現以前,有時與歐亞大陸相連,為歐亞大陸的邊陲地帶;有時與大陸脫離,為海中孤島。大約一萬年前,台灣海峽形成,從此台灣成為海中之島嶼。海洋是絕緣體,以海水、潮汐、海流、風浪,阻絕海島或濱海地區的對外交通;海洋也是交通的津梁,或因海上漂流,或因海上飄流,或以船隻航渡,交通「海外」各地。海洋與台灣歷史發展關係密切。一、史前時期:1.舊石器時代:台灣之始有人類,為3萬年前的左鎮人。從左鎮人(3萬年前)到舊石器時代的長濱文化人(3萬到5千年前),台灣有一段時間與中國大陸或菲律賓連結在一起,人類得以自外地,步行來到台灣。2.新石器時代:大約1萬年前,冰河融化,海面提升,台灣成為海中孤島,台灣的歷史發展與海洋關係更為密切。此後台灣出現新石器時代的文化,前後6千年左右。新石器時代期間,海島台灣出現一波又一波的新的文化。7千年前的大岔坑文化;3、4千年前的芝山岩文化、牛罵頭文化、牛稠子文化;2、3千年前的植物園文化、營埔文化、大湖文化;2千年以後的十三行文化、番仔園文化、蔦松文化。二、歷史時期:第10世紀開始,台、澎與中國始有明確之交通關係。1.五代十國時期:五代十國期間,中國人來到澎湖。這項人文活動,在文獻裡面,沒有任何紀錄。文物遺留,則有兩項:一項是唐宋之間(第9到第12世紀前後)的零星遺跡,另一項是五代十國晚期(第10世紀晚期)的大量文物遺留。2.宋元時期:宋元時期中國人在台、澎的活動有明確的訊息,見於文獻著述,也見於考古發現。宋代文獻紀錄中國人在澎湖的活動,也提及台灣。宋元澎湖歷史,除了文獻資料,地下出土的宋代、元代文物提供不少重要的史實。3.明朝以降:萬曆9年,金門洪姓20人來到澎湖定居。荷人在萬曆32年、天啟2年兩次聚澎,看到澎湖住有一些中國人,人數接近100人。明末清初,澎湖有定居者5、6千人。17世紀以來四百年來,華人不斷渡海來到澎湖與台灣,海外強者一一君臨台澎。荷蘭、鄭成功、滿清、日本,乃至戰後的國民政府,來自海外的力量持續推動台灣迅速發展、蛻變。海洋運輸的特徵1.載量最大:海洋運輸由於造船技術的日益精進,商船的噸位趨向巨型化,巨型客輪已超過8萬噸,巨型油輪已超過50萬噸,一般貨輪亦多在萬噸上下,故積載量最大。2.運費最廉:海洋運輸由於航路既不需要投資,港埠又可以納費租用,商船的積載量既大,使用的壽年亦久,經濟航速所需的動力成本又便宜,故運費最廉。3.續航力強:海洋運輸由於商船能充分儲存所需的燃料、糧株及淡水,每次出航以後,一般商船可以歷時數月,核子商船可以歷時三年,始行返航添加燃料,故續航力甚強。4.營運靈活:海洋運輸的航路不需要投資,船舶的處置比較容易,經營者因經濟、政治,及貿易等客觀因素的變遷,得隨時選擇最有利的航線營運,故深具靈活性。•船舶使人類得以離陸深入大海,從事海上活動、運送大批貨物到隔離的地方或從事戰事。船舶可以分成民用船舶和軍用船舶兩大類。船舶是海洋運輸的主要工具,從事海洋運輸的船舶也稱運輸船舶。•隨著航海事業不斷對造船工業提出新的要求,造船界也不運用新的科技生產更好性能的船舶。所以船舶的性能、設備、用途、活動範圍等都有很大的發展。目前世界上船舶的種類有數百種。常見的民用船舶的分類依其用途來分大致可以分為九類。1.客船:這種船舶是用來載運旅客為主的專用船舶。通常也載運少量的貨物和郵件等物品。客船又分為遠洋客船、沿海客船和內河客船等三種。凡搭載旅客超過十二人之船舶,即稱為客船,凡以載運旅客為主要業務之船舶稱為客船。『客船』必須給予旅客舒適、便利、快速、安全、準期、平穩等享受,所以大多稱為『快速客輪』、『豪華客輪』、『郵船』等。•客船目前趨向以豪華、舒適、快速,富麗堂皇,合乎觀光旅行需要的目標,故設備服務均應力求盡善盡美,一應俱全,充分表現國籍國崇高文化藝術及工業水準與高尚生活方式為標準,例如:浴室、電話、電報、影劇院、游泳池,健身房、酒吧、圖書館、銀行、商店、禮拜堂、郵局、美容院、醫院等。•客輪規定應具備之航行、救生、救火設備與建造之安全條件,以維護客人安全為第一。2.貨船:這種船舶是以運載貨物為主的船舶,按其貨物的性質又可分為乾貨船與液貨船、汽體船等三種。凡以載運貨物為業務之船舶,稱為貨船。貨船可分為『定期』(固定開船時間--固定多久一個班次和路線)和不定期(不固定開船時間--有貨物才載運)兩種方式,貨輪看中實用經濟(船上配備以必須用到才會裝置。例如:音樂廳、游泳池等設備。貨船上不會因為少了這些東西不能行駛,就是實用經濟),減低成本,以便競爭,故其設備不若客船之豪華。貨船載人不得超過12人,船艙設備、裝卸機具,航行設備等.....均隨時代之進步,日益專精,以適應專門裝載性質不同之貨物,雖不比客船快速,但由於燃料費少,成本低,所以,載貨比較喜歡用貨船。目前世界上船舶有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為貨輪。貨船必須具備國際性與國內性證書,才合乎安全的標準。3.拖船:這種船舶是用來曳沒有自航能力的船舶、木排或協助大型船舶進出口、靠離碼頭或作救護海洋遇難船隻的船舶。4.頂推船:這種船舶是用來頂推非自航貨船的船舶。這種船的船首設有專門的頂推設備。5.工程船:這種船舶用來進行航道整治,或協助築港進行水利建設和打樁等用的船舶。如挖泥船、採金船、打撈船、測量船、航標船、浮船塢和起重船等。6.輔助船:間接為舶運輸生產服務的船舶,如交通船、消防船、引航船及浮碼頭等。7.渡船:用作火車、汽車和旅客的橫渡海峽、海灣、江河及島嶼間之用的船舶。8.海洋開發船:隨著海上石油的勘探和開採,海洋開發船迅速地發展起來。包括海洋調查船、深海潛艇、極地探測船和石油鑽探裝置等。9.漁業船:以捕撈及垂釣魚類及海裡食物為主的船舶。如漁撈船、海釣船、捕鯨船、魚類加工船等。台灣的海上交通與海運•從考古學來說,台灣史前人類對海洋的利用與發展,一直都是存在。幾萬年來,台灣原住民的祖先來自海上,依海為生。•大約在一萬年至一萬五千年前的冰河時期,台灣逐漸和亞洲大陸分開。根據台灣考古遺址發現地點多分布在海邊與淡水河邊,顯示人類往來是沿著海岸移動。雖然目前在台灣的考古遺址中沒有直接的證據顯示有船,但是從各種跡象來推測,當時原住民是乘船往來,人與海洋之間的關係密切。•新石器時代晚期台灣史前文化有了更大的發展,原住民的移動朝兩個方向進行:一是靠近沿海,仍維持與祖先相同的生活方式,另一是開始移往中海拔的山區居住。•對史前台灣原住民而言,台灣的土地廣大,因此,原本住在沿岸的族群就往內陸山區移動,形成今天的泰雅族、魯凱族、鄒族、邵族。而住在沿海的原住民則是最懂得利用海洋資源,無論從事島內交易或是對外交通,對他們來說,大海是最佳的道路。甚至我們可以說,整個南島語系文化的擴散是藉由四通八達的海洋做為道路,擴散的源頭是台灣。•中國自古以來對海外多不甚了解,台灣孤懸海外,因此中國對台灣的敘述往往語焉不詳。目前史書中對台灣最早的記載爭議很大,有人認為夏、商、周時已記載台灣的存在,但上古時中國勢力不及於福建沿海,所以此說穿鑿附會的成份為大。到秦代時,有人主張《史記》中海外三神山的「瀛洲」就是台灣。但海外神山的傳說出自齊、燕,從地理位置來看,很難相信會有和台灣有關,恐怕指日本的可能性大得多。•接著《漢書》地理志載:「會稽海外有東鯷人,分為二十餘國,以歲時來獻見。」三國時,孫權「遣將軍衛溫、諸葛直以甲士萬人浮海……得夷洲人數千而還。」吳人沈瑩在《臨海水土志》云:「夷州在臨海東南,去郡三千里,土地無霜雪,草木不死。四面是山,眾山夷所居……」《隋書》琉求國傳說:「流求國在海中,當建安郡東……(煬帝)拜(陳稜)虎賁中郎將,後三歲,與朝請大夫張鎮周發東陽兵萬餘人,自義安泛海擊流求國,月餘而至……虜男女數千而歸。」•從這幾段文字敘述來看,東鯷、夷洲、琉求國都有可能是指台灣,但此時中國福建一帶尚未完全開發,海上交通也未大開,而史書所載模擬兩可,到底是否確為台灣,目前學界還有很大爭議。不過從台灣北部十三行文化遺址來看,我們至少可以確定,在漢代時中國的鐵器文化一定循直接或間接的方式傳入台灣。•中國真正確定記載台灣從南宋時開始,趙汝适所著《諸番志》提到:「琉求國當泉州之東,舟行約五、六日程……旁有毗舍耶國……語言不通,商販不及,袒裸盯睢,殆畜類也。泉有海島曰澎湖,隸晉江縣。」可知道澎湖已被列入南宋版圖,也有漁民開始不定其在此居住。至於毗舍耶國的台灣還是化外之地。•明朝海上交通頻繁後,對台灣的認識增加,名稱相對就多了起來,有時候僅指台灣一地,有時候泛稱整個台灣,如「小琉求」、「雞籠」、「雞籠山」、「東番」、「北港」、「笨港」、「臺員」、「大
本文标题:海上交通与海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5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