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章利率的决定理论第二章利率的决定理论第一节古典利率理论第二节可贷资金理论第三节凯恩斯利率理论本章小结第一节古典利率理论它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3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利率为储蓄与投资所决定的理论。主要理论基础是:一、庞巴维克的时差偏好与迂回生产理论二、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三、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四、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一、庞巴维克的时差偏好与迂回生产理论基本观点:从需求角度看,由于“现在物品通常比同一种类和等量的未来物品更有价值”,此两者之间的差额(即价值时差)就是利息的来源。从供给角度看,利息主要来源于“迂回生产”的多产性。理论基础:不同时期的需要与资力不相同。(人们)对将来欲望及其满足手段的评价较低。现在财富比将来财富具有技术优越性。二、马歇尔的等待说与资本收益说马歇尔认为,利率为资本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而资本的边际生产力为资本需求的决定因素,抑制现在的消费、“等待”未来的报酬,则为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OI,SISi0利率i结论:利率为资本的供求所决定。资本的供给即储蓄,又为利率的递增函数;资本的需求即投资,则为利率的递减函数。三、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学说维克塞尔:现代瑞典著名经济学家、瑞典学派的创始人。他运用一般均衡方法提出了自然利率理论。自然利率:资本供给(储蓄)和需求(投资)相等时的利率。它相当于资本(或投资)的预期收益率。货币利率:现实市场的利率,即资金供求均衡的利率。基本观点:当货币利率低于自然利率,资本家盈利机会较多,投资扩大,资本品和消费品的价格上涨,进而形成经济的累积性扩张;反之,则导致经济的累积性收缩。基本结论:要使经济保持均衡,就必须保持货币利率与自然利率的长期一致。四、费雪的时间偏好与投资机会说费雪:现代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和货币金融理论家。基本观点:(1)利息产生于现在物品与将来物品交换的贴水,它是由主观因素(即社会公众对现在物品的时间偏好)和客观因素(即可能的投资机会)。(2)在选择投资机会时,企业家首先要考虑利率,其次要考虑利润率。(3)在货币与证券市场上,公众的时间偏好决定着资本的供给,而企业家对投资机会的选择则决定着资本的需求。利率决定于社会公众的时间偏好和企业家对投资机会选择的一致。第二节可贷资金理论又称“新古典”利率理论。该理论人为,利率不是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而是由借贷资金的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所决定。其主要内容简介如下:一、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构成二、债券的需求与供给曲线三、债券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四、(可贷资金)供求分析五、影响均衡利率变化因素分析一、可贷资金供给与需求的构成利率是使用借贷资金的代价,影响借贷资金供求水平的因素就是利率变动的原因。可贷资金的供给主要来自储蓄,如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和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投资和窖藏货币两部分。上述变量中,除了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是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发展需要自行决定(属“外生变量”)外,其他因素都要受利率的影响。如储蓄和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都与利率同方向变动;而投资与窖藏则与利率成反方向变动。因此,借贷资金的供给与利率成正函数关系,而借贷资金的需求则与利率成反函数关系,两者的均衡决定利率水平。二、债券的需求与供给曲线在其他经济变量(如收入、其他资产的预期汇报率、风险和流动性等)不变的情况下,债券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而债券的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图示如下:O债券数量BP’I’利率i债券价格PBsBdO债券数量BP’I’利率i债券价格PACDBsBd三、债券与货币市场的均衡当债券需求数量等于供给数量时,债券市场就达到了均衡,即:Bd=Bs此时,市场均衡点为C,P’为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I’为均衡利率(市场出清利率)。四、(可贷资金)供求分析利率iO债券数量B债券需求Bd(可贷资金的供给)债券供给Bs(可贷资金的需求)ADC五、影响均衡利率变化因素分析1、债券需求曲线的移动主要影响因素有:财富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2、债券供给曲线的移动主要影响因素有:投资机会的盈利能力预期预期通货膨胀率政府活动3、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动:费雪效应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因由费雪所发现,故命名为“费雪效应”,即通货膨胀预期导致利率上升的现象。第三节凯恩斯利率理论(1)理论产生背景:以利率自动调节为核心的“古典”利率理论由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而遭到空前的挑战。基本观点:利率是纯粹的货币现象。利息就是在一定时期内放弃流动性的报酬。利率水平主要取决于货币数量与人们对货币的偏好程度,即由货币的供给和货币需求所决定。基本评价:一般来说,在分析通货膨胀预期变动对利率的影响时,可贷资金理论比较简洁;而在分析收入、价格水平和货币供给变动的影响时,流动性偏好理论则提供了一种比较简便的分析方法。第三节凯恩斯利率理论(2)货币数量MM0OMdMs利率I(%)i0货币市场上的均衡基本内容:一、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二、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三、均衡利率的变动四、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五、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一、货币需求曲线的移动在凯恩斯流动性偏好理论中,导致货币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收入和价格水平。1、收入效应:收入主要通过两个环节影响货币需求,即价值贮藏和交易需求。收入提高,则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2、价格水平效应:人们需要货币购买商品或劳务,他们关心的不是名义的货币量,而是实际的货币量,即剔除价格因素后,单位货币所能购买的商品劳务量。价格水平上涨,则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向左移动。二、货币供给曲线的移动凯恩斯假定货币供给完全为货币当局所控制,因此,货币供给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线。在货币当局增加货币供给时,货币供给曲线就向右移动;反之,减少货币供给,则会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三、均衡利率的变动(1)收入的变动:在经济扩张时期,利率随收入的增加而上升。(2)价格水平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水平的上升将带动利率的上升。(3)货币供给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供给的增加将导致利率的下降。(4)货币供求的变动:如货币供求的因素均变动,对利率的影响则取决于这两种因素变动力度的净效应,亦即两条曲线移动的最终幅度。(5)有关理论的应用。四、流动性陷阱对利率的影响流动性陷阱:当利率降到某种水平,对于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具有无限弹性(趋于无穷大)时的状况。由于流动偏好的作用,利率的下降总有一定限度的,当低于这一点时,人们就不肯储蓄(或购买债券)而宁愿把货币保留在手中。此时,利率不再下降,对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变得具有无限弹性(即需求弹性无穷大)。M1M2M3MIi1i2OE1E2E3L流动性陷阱五、弗里德曼“三效应”学说流动性效应:即“资产调整效应”。是指在均衡利率的条件下,货币供给增加,会刺激非货币的金融资产(如有价证券)的需求。可见,货币供给增加,通过人们的流动性调整,导致利率水平下降。收入与价格水平效应:是指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因收入和价格水平上升而上升。通货膨胀预期效应:即“费雪效应”。是指利率因通货膨胀预期的上升而上升。基本结论:如果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大于流动性效应,则很可能使货币供给增加,导致利率不仅不会下降,反而上升。本章小结(1)1、古典利率理论认为利率由储蓄与投资所决定。奥地利经济学家庞巴维克的时差利息论、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的均衡利率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维克塞尔的自然利率理论,以及美国经济学家费雪的投资机会说,奠定了古典利率理论的基础。2、可贷资金理论通过对债券的供给和需求的分析,得出利率由可贷资金的供给和需求所决定的结论。该理论认为,由于收入、预期回报率、风险、流动性等因素而引起的收入变动,将导致利率发生变动;此外,由于投资机会的吸引力下降、借款真实成本或政府行动等因素引起供给的变动,也将导致利率的变动。本章小结(2)3、货币供给和需求的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另一种利率决定理论。该理论认为,因收入和价格水平变动而引起货币需求的改变或当货币供给发生改变时,利率也将发生变动。4、弗里德曼“三效应”研究货币供给增加对利率产生的影响。流动性效应表明,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利率下降,其他两种效应都使利率上升。若收入效应、价格水平效应和预期通货膨胀效应大于流动性效应的话,货币供给增加将导致利率上升,而不是下降。
本文标题:利率的决定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650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