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消费和消费观教案和说课稿
1教案课次5课时1课时班级1002班周次5课型新授课日期学科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师石磊教材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课题消费和消费观(第三课时)教学目标认知了解不同消费心理,掌握科学消费内涵情感态度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形成绿色消费的情感与正确的金钱观念运用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根据家庭的实际收入,设计月消费方案;树立环保意识,增强低碳消费的自觉性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2、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教学资源视频录像和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手段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事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分组教学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1、导入新课时间5分钟2、讲授新课时间35分钟3、归纳小结时间3分钟4、作业布置时间2分钟教学步骤和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前准备不同的消费行为1、指导学生设计关于中专生消费行为的调查问卷2、指导学生拍摄小品和纪录片:(1)过度消费的小品《富翁与乞丐》(2)破坏环境消费的实例(3)低碳生活的实例或点子设计调查问卷,发放调查问卷,统计分析数据;拍摄、收集资料通过指导学生设计调查问卷,统计分析结果,帮助学生了解不同的消费方式;通过引导学生拍摄、收集相关资料,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2环节二:导入新课1、不同的消费方式不同的消费方式:1)钱货两清2)信贷消费教师总结:调查表明,中学生消费存在许多误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十分必要,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生多媒体展示:问卷调查结果及分析(表格、文字)通过多媒体展示出问卷调查的结果及分析,了解两种不同的消费方式环节二:讲授新课2、常见的消费心理及其特点常见的消费心理:1)求同心理2)求异心理3)求名心理4)求实心理发表格,引导学生阅读P9—10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完成消费心理评价表。(1)常见的消费心理分别有什么特点?(2)这些消费心理各有什么利弊?(3)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这些消费心理?教师巡回指导、讲评订正投影、出示答案、巩固总结学生分组完成消费心理比较表通过阅读与填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理解四种不同的消费心理,分析出四种心理的特点,甄别并树立“求实”的科学消费心理。3、树立科学的消费观科学消费观的四大原则: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统筹兼结合展示的小品《富翁与乞丐》视频提问:(1)上述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2)适度消费是否是要求“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3)如何把握消费的度?教师归纳:适度消费要与家情、国情相适应,不浪费、不抑制。思考:(1)如果你中了500万,学生代表展示:过度消费的小品观看资料,结合生活实际,积极思考并讨论,在讨论中寻找、澄清科学消费通过小品、视频等资料,将学生带到生活中,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积极对生活中的消费问题进行思考,在思考和讨论中,归纳出科学消费观的四大原则,树立科学消费观,并懂得如何将其运用到生活中去。3顾,合理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会如何花?怎么合理的花?教师点播:要做到合理,必须统筹兼顾课件展示:(2)这是广东一个农民花了几百万修的豪华墓地。墓修完了,孩子却没钱上学了。你认为这样做合适吗?为什么?说说自己的看法。(3)一位实习同学上个月的消费清单,你觉得小陈的消费存在什么问题?教师归纳:要注意把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结合起来。这就是:统筹兼顾,合理消费。处理好消费和积累,当前消费和长远消费、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的关系,处理好生存消费、发展消费和享受消费的关系。播放视频:破坏环境消费的实例提问:如何看待这样的消费?教师归纳:我们在消费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提问:生活中如何做到绿观的四大原则。4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色消费?课件展示:《中国的高消费时代是否已经来临?》提问:在手中的钱越来越多的同时,奢侈消费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在中国目前的国情下,是不是应该提倡奢侈消费呢?现状表明:中国并不富裕播放视频:贫困山区的孩子和奢侈浪费的照片提问:看到这些,你有何感想?教师归纳: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即使我国将来实现了现代化,国家富裕了,艰苦奋斗、勤俭节约仍然是保持国家兴旺发达的法宝。提问:今天,生活中如何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过渡:今天,我们强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就是要倡导低碳生活。尤其我们是环境学校的学生,一定要清楚地知道低碳生活。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低碳生活?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做好哪些低碳小事?5教师整理归纳环节三:归纳小结本课知识提纲归纳总结,强调树立科学消费观,成为理性消费者回忆与巩固理清知识脉络,强化主题环节四:作业布置一个月消费明细表月消费明细表格运用与巩固板书消费和消费观一、不同的消费行为消费方式:钱货两清、信贷消费二、常见的消费心理求同心理——不可取——要具体分析求异心理——不提倡——要考虑代价求名心理——不健康——端正出发点求实心理——很理智——要考虑周全三、科学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统筹兼顾,合理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6《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第三课时)本节课的内容是《经济政治与社会》第一单元第一课《商品的交换和消费》的第三课时,材料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大纲》指出: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经济现象,掌握有关的经济知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教材从三个方面细化了《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一是通过罗列不同的消费行为,让学生了解消费的两种主要方式;二是四种消费心理,让学生了解影响消费行为的内在心理因素;三是四个科学的消费观,引导学生树立科学消费的观念。【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说明】根据《教学大纲》的“教学要求”:了解消费的基本知识,理性消费,以实际行动提高自身素质,尝试设计家庭理财方案;同时按照“三贴近”原则,我根据学生的实际,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思考、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通过课前准备,组织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他们的求知欲,通过课堂教学,引导他们了解生活中的消费方式和影响消费的四种常见消费心理,指导他们从生活中寻找不良的消费行为,引导学生懂得不同的消费行为由不同的消费观决定,从而使学生自发产生要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于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定为:重点: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依据是:让学生了解消费行为和消费心理,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崇尚健康的消费方式,选择正确的消费行为,用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选择具有重要意义。难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依据是:现在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对艰苦奋斗、勤俭节约逐渐有了距离感、陌生感,而且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知识面还比较窄,思考问题的深度不够,容易认为消费只是个人的事情,与社会和国家无关。在理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时,多会产生不同的想法。由此,设立了本课的难点是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根据以上对《教学大纲》与教材的把握,我设定了三维教学目标:71、认知:了解不同消费心理,掌握科学消费内涵;2、情感态度观念: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形成绿色消费的情感与正确的金钱观念;3、运用:用科学的消费观引领自己的消费行为,根据家庭的实际收入,设计月消费方案;树立环保意识,增强低碳消费的自觉性。【教学设计与策略】为了更好地突破解决重点、化解难点的问题,顺利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所以从教学设计和策略上更要考虑到当前中专生的思想特点和知识结构。本课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强调引导学生学习,教学将采用情景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事例分析法、探究学习法。同时,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形成文字、图表、视频录像等教学资源的立体、综合运用,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活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最大限度地把教学效果落到实处。在学法指导上,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富有个性地学习,将接受和存储知识变为学会探究,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我预设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学习法和探究学习法,让学生动起来,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一员,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我探索、合作与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受到启发,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整个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主要是为了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动起来,教师为学生服务的思想。【教学改革的亮点与创新】1、按照“三贴近原则”,做好课前调查了解课前,做好充分的调查了解工作:了解目前中专生的消费行为是怎样的;了解中专生消费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几种;了解中专生所持哪种的消费观;了解当今中专生对树立科学消费观的理解。这样更能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心理,在互动和交流中,互相启发,寻找到更适合目前中专生心理接受程度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2、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真正使学生动起来在课前准备环节的设计上,让班级学生参与到本节课的课堂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分组,自主选择收集素材的方式,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然参与到本节课的探究中。通过教师指导学生设计问卷、小品视频的排练、拍摄,素材的选择、准备,将学生的主动性调动起来,8做到了真正使学生动起来。3、课程资源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遵循“理论来源于现实同时又运用到生活中”的原理,本节课的资料来源于现实生活,通过指导学生分析调查问卷、拍摄小品体验、寻找生活中的消费现象,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富有思想性和知识性的生活素材;通过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从中感受知识的生成、情感的体验、觉悟的升华,突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领会科学消费观,同时引导学生将科学的消费观念在生活中践行出来,实现将学到的原则运用到生活中去,最终提高教学实效。【本课教学的实际效果】实践“学生主体,将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通过指导学生以问卷调查、小品排演、素材拍摄等不同方式参与到教学中来,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调动起来,使学生自然融入到本节课中。以“生活”为核心,用“回归生活、体验生活”“领悟生活、反思生活”“探讨生活、反思生活”“展望生活、发展生活”来贯穿全课,使学生易于接受书本内容,并将所学消费观运用到生活中来。
本文标题:消费和消费观教案和说课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68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