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火灾的危害以下是近年的一些重大特大火灾案例1994年12月8日下午,新疆克拉玛依市、新疆石油管理局为迎接自治区教委工作检查,在克拉玛依市友谊馆由克拉玛依市教委组织现场文艺汇报演出,由于光柱灯烤燃纱幕而引起火灾,当时七个安全出口仅有一个打开,造成325人死亡、130人受伤、经济损失211万元,其中280多名中小学生死亡。1994年11月27日下午1时30分,辽宁省阜新市面积200多平方米的艺苑歌舞厅营业时由于一17岁男青年点烟后将燃烧的报纸随手扔到沙发座下,造成特大火灾,死亡233人、烧伤20人。1995年12月8日晚21时40分,广东省广州市装修豪华的“广涛阁芬兰浴”大楼发生火灾,烧死18人,经济损失145万元。1993年8月12日22时左右,北京十大商厦的隆福大厦发生火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149万元,34人受伤。1998年5月5日下午5时35分,北京玉泉营环岛家具城由于电铃线圈过热引起大火,造成经济损失近亿元。1991年5月30日凌晨3时30分,广东东莞兴业制衣厂工人乱扔的烟头引燃可燃物造成火灾,造成死亡72人、伤47人、直接经济损失190万元的特大火灾,这是一起典型的三合一厂房火灾事故。1987年3月15日凌晨2时39分,我国最大的麻纺企业哈尔滨亚麻厂发生粉尘爆炸事故,死亡58人、伤82人、直接经济损失650万元。1989年3月5日下午3时许,西安煤气公司液化气发生泄露着火,引起储罐爆炸,造成44人伤亡(其中死亡11人,消防人员7人、液化气站工作人员4人)消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燃烧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的本质和条件燃烧的本质:燃烧是可燃物质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一种放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C+O2===CO2(二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H2+Cl2==2HCl(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燃烧燃烧燃烧的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和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必要条件1、必要条件燃烧的条件2、充分条件一、必要条件:1、可燃物;2、氧化剂(助燃物);3、温度(点火源);点火源的分类:1、明火焰;2、帜热体;3、火星;4、电火花;5、化学反应热;6、光辐射;可燃物温度氧化剂燃烧的充分条件:1、一定浓度的可燃物如果可燃物与助燃物比例不当,燃烧不一定发生。2、一定比例的助燃物测试表明,大多数可燃物在含氧量低于16%的空气中不能燃烧。3、一定能量的点火源无论何种能量的点火源,都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引起可燃物质着火。4、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三者的相互作用火灾的定义和分类定义: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分类:1、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燃烧而引起的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甲醇(酒精)和沥青、石蜡火灾等。3、C类火灾:指气体燃烧引起的火灾。如煤气、石油气、甲烷、氢气火灾等。4、D类火灾:指金属燃烧引起的火灾。如钾、钠、镁火灾等。燃烧条件在消防工作中的应用防火的基本措施1、控制可燃物;2、隔绝助燃物;3、消除着火源;4、阻止火势蔓延。灭火的基本原理1、冷却灭火;2、窒息灭火;3、隔离灭火;4、化学抑制灭火燃烧的类型闪燃: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生产一闪即灭的燃烧(火苗或闪光)现象。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性的重要参数。闪点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主要特征,闪点越低的液体其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凡是闪点等于或低于60℃的液体都属于易燃液体。分类分级闪点℃举例甲一级易燃<28汽油、苯、甲醇、丙酮乙二级易燃≥28,<60煤油、松节油、樟脑油丙可燃≥60柴油、润滑油、机油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着火:可燃物在空气中受着火源的作用而发生持续燃烧的现象。燃点:可燃物质开始持续燃烧时所需要的最低温度。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在控制固体物质燃烧时,需将温度降至其燃点以下。自燃:可燃物在空气中没有外来火源的作用,靠自热或外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自燃分为两种:1、本身自燃:由于物质内部自行发热而发生的燃烧现象;2、受热自燃:物质被加热一定的温度时发生的燃烧现象。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爆炸是由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起的。分类: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汽锅炉、液化气钢瓶等的爆炸。化学爆炸:由于物质本身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热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发生的爆炸。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核聚变引起的爆炸。如:原子弹、氢弹的爆炸。按爆炸的变化传播速度,化学爆炸可分为爆燃、爆轰。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浓度(爆炸上限)或最低浓度(爆炸下限)。火灾调查与火灾统计《消防法》第39条:火灾扑灭后,公安消防机构有权根据需要封闭火灾现场,负责调查、认定火灾原因,核定火灾损失,查明火灾事故责任。火因调查的目的、任务通过现场勘查、调查访问、物证鉴定、综合分析等手段,确定火灾事故的原因和性质,依据法律对事故的责任者或犯罪分子给予定案处理。同时为研究火灾规律、预防和扑救火灾提供实际依据,更好地从消防管理、安全技术、器材设备等方面总结经验教训,改进消防工作。失火单位在火灾事故调查中应当做的工作1、保护好现场《消防法》39条规定:火灾扑灭后,起火单位应当按照公案消防机构的要求保护现场,接受事故调查,如实提供火灾事实的情况。2、组织安排好调查访问对象3、协助统计好火灾损失和伤亡情况4、全面分析事故的原因,研究制定改进对策5、对需要处理的火灾责任者及时作出处理火灾的分类和统计火灾的分类1、特大火灾:死亡10人以上;重伤20人以上;死亡、重伤20人以上;受灾户5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100万元以上。2、重大火灾:死亡3人以上;重伤10人以上;受灾30户以上;直接财产损失30万元以上。3、一般火灾:除以上两种情况以外的火灾。火灾统计财产损失1、直接财产损失2、间接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凡在火灾和火灾扑救中因烧、摔、砸、炸、窒息、中毒、触电、高温、辐射等原因所致的人员伤亡列入火灾伤亡统计范围。死亡以发生火灾后7天内死亡为限。近年来,居民火灾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导致城乡居民住宅火灾的主要原因是用火不慎、电器安装使用不当、吸烟和玩火。要防止家庭悲剧少发生或不发生,只有依靠全体家庭成员树立消防安全意识,在政府职能部门的帮助下,重视家庭这个小社会的防火安全。希望我们每个居民,每个家庭成员从自身做起,从自家做起,为创造一个安全美好的家庭生活环境,创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做出自己的努力。家庭防火家庭炉灶及炊事的防火燃气炉灶1、火灾危险性(课本301页)2、防火措施(课本302页)家庭防火十记牢1、熄灭火柴梗,把烟头掐灭在烟灰缸内。不在酒后睡前躺在床上或沙发上吸烟。2、及时关闭电源开关及煤气、液化气总阀门。外出时、临睡前熄灭室内外火种。3、教育小孩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4、在规定区域内安全燃放烟花爆竹。5、确保楼道、楼梯的畅通,不在楼层通道和安全出口处堆物堵封。6、不乱拉乱接电线,防止超负荷用电。使用电热器时,人不能离开。7、不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更不能用明火检查煤气、液化气泄漏情况。8、不用灯光取暖或烘烤衣服。9、不把点燃的蚊香贴靠在床沿和窗帘处。10、不在房内焚烧物品。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1、要正确安放液化气钢瓶,要立放,不能倒放;不要把钢瓶放在暖气或火炉旁边。2、液化气设备安装后应检查各部位有无漏气现象。3、严禁用火烤和用开水烫钢瓶;不能在阳光下爆晒;不能把钢瓶的液化石油气残渣倒入便池、下水道;以免遇明火发生火灾爆炸。万一液化石油气发生火灾,首先切断气源,再用毛巾或湿布垫去关闭阀门,防止被火烧伤。如果着火的钢瓶是直立的,钢瓶一般不会爆炸,另外也可以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安全使用人工煤气与安全使用液化石油气有很多相同的地方。1、煤气灶要安装在避风的位置;使用时,人不要离开;临睡前,要检查一下灶具开关是否关好;严禁在煤气灶周围堆放杂物和易燃易爆物品。2、要经常检查灶具是否漏气。若发现漏气,立即断绝电源,打开门窗使空气对流。3、发现异常现象,立即通知煤气公司进行维修。安全使用人工煤气安全使用家庭照明灯具图片欣赏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一,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图片欣赏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图片欣赏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空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扑救火灾。图片欣赏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图片欣赏图片欣赏教育孩子不玩火,不玩弄电器设备。图片欣赏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图片欣赏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家庭防火常识不乱丢烟头,不躺在床上吸烟。不乱接乱拉电线,电路熔断器切勿用铜、铁丝代替。炉灶附近不放置可燃易燃物品,炉灰完全熄灭后再倾倒,草垛要远离房屋。明火照明时不离人,不要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离家或睡觉前要检查电器具是否断电,燃气阀门是否关闭,明火是否熄灭。利用电器或灶糖取暖,烘烤衣物,要注意安全。发现燃气泄漏,要迅速关闭气源阀门,打开门窗通风,切勿触动电器开关和使用明火,并迅速通知专业维修部门来处理。
本文标题:消防基础知识正本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699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