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润滑管理讲座中国石油华北润滑油销售分公司什么是润滑管理控制设备摩擦、减少和消除设备磨损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和组织方法,称为设备润滑管理润滑管理的目的润滑的主要任务就是同摩擦的危害作斗争保证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转,降低维修费用,提高运转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障合理润滑润滑管理的任务建立设备润滑管理制度和工作细则,拟订润滑工作人员的职责搜集润滑技术、管理资料,建立润滑技术档案,编制润滑卡片,指导操作工和专职润滑工搞好润滑工作核定单台设备润滑材料及其消耗定额,及时编制润滑材料计划润滑管理的任务检查润滑材料的采购质量,做好润滑材料进库、保管、发放的工作编制设备定期换油计划,并做好废油的回收、利用工作检查设备润滑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更换缺损的润滑元件、装置、加油工具和用具,改进润滑方法润滑管理的任务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和治理设备漏油做好有关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提高润滑技术水平贯彻润滑的“五定”原则,总结推广和学习应用先进的润滑技术和经验,以实现科学管理润滑“五定”原则定点:根据润滑图表上指定的部位、润滑点、检查点(油标窥视孔),进行加油、添油、换油,检查液面高度及供油情况定质:确定润滑部位所需油料的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质必须经化验合格,采用代用材料或掺配代用,要有科学,据。润滑装置、器具完整清洁,防止污染油料润滑“五定”原则定量:按规定的数量对润滑部位进行日常润滑,实行耗油定额管理,要搞好添油、加油和油箱的清洗换油定期:按润滑卡片上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加油,并按规定的间隔时间进行抽样化验,视其结果确定清洗换油或循环过滤,确定下次抽样化验时间,这是搞好润滑工作的重要环节润滑“五定”原则定人:按图表上的规定分工,分别由操作工、维修工和润滑工负责加油、添油、清洗换油,并规定负责抽样送检的人员用油“三过滤”“三过滤”亦称三级过滤,是为了减少油中的杂质含量,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罐储存时要经过过滤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要经过过滤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储油部位时要经过过滤设备润滑方式及用具手工给油:由操作工使用油壶或油枪向润滑点给油滴油润滑:主要使用油杯向润滑点供油油绳和油垫润滑:将油绳、毡垫等浸在润滑油中,应用虹吸管和毛细管作用吸油油环或油链润滑:只能用于水平安装的轴,在轴上挂一油环,环的下部浸在油池内,利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把油环带着旋转,将润滑油带到轴颈上,再在轴颈的表面流散到各润滑点设备润滑方式及用具油浴和飞溅润滑:主要用于闭式齿轮箱、链条和内燃机等压力强制润滑:是在设备内部设置小型润滑泵通过传动机件或电动机带动,从油池中将润滑油供送到润滑点喷油润滑:是指将润滑油与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在喷射阀混合后喷射向润滑点的润滑方式润滑管理方式一级润滑管理:设备动力部门设有专、兼职润滑技术人员,并配备维修工和润滑工负责全厂润滑工作,供应部门负责全厂润滑油的储存、收发、再生和切削冷却液配制,小型企业多采用二级润滑管理:设备动力部门由润滑工程师全面负责全厂润滑管理工作,下设润滑站,负责油料收发、废油回收与再生利用和切削冷却液配制,适用于一般大中型企业润滑管理方式三级润滑管理:设备动力处下设润滑管理科(室),通过在用油品鉴定站实行全厂润滑油的动态监测,各分厂机动科设置润滑站负责各分厂的油料收发、废油回收利用与切削冷却液配制,供应部门设油库,负责向各分厂润滑站供应油料及废油再生工作润滑管理方式润滑管理形式又可以分为集中管理形式和分散管理形式。集中管理形式适用于中小型企业。即是一、二级润滑管理形式。大型企业和车间分散的中型企业可实行分散管理形式,即三级管理形式。润滑管理的组织形式没有确定形式,厂矿企业应根据企业的性质、体制、规模、厂区面积、设备拥有量、润滑工作量、润滑技术人员和润滑工人素质等具体情况,参考三种润滑管理的组织形式,提出本企业的组织机构形式各级润滑管理职责润滑技术员职责润滑工职责设备润滑管理图表设备润滑管理图表设备换油卡片月清洗换油实施计划表年度清洗换油计划表年、月换油台次,换油量和维护用油量统计表润滑材料需用申请表年、季设备用油和回收综合统计表润滑油的采购与验收润滑油生产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合格,使用单位也要做好质量把关工作,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设备。润滑油的到货,当确认产品种类和粘度牌号无误时,就开始验货。产品应该有供应方提供的质量检测报告,并注明产品的质量标准代号,然后采样做有关检测进行对照。润滑油的取样要求采样应该按标准方法GB/T4756进行操作,对于罐装散油,要使用专门的采样器,分别对罐内上层、中层和下层取样,然后混合均匀送检;对于桶装产品,应注意桶上的生产批号,可根据生产批号向生产厂家索要合格证,然后选取一桶进行抽检,取样用专用采样管,也是分别从桶内的上、中、下三层抽取,在采样瓶内混合均匀后送检。如果一次购进的产品有不同的生产批号,最好在每个批号中都抽取一桶。采样管每次使用后都要用汽油或石油醚洗净、晾干,如果是变压器油,采样管或采样器必须专用。润滑油的库存管理建立库存台账,备入库单与发放单。润滑油的入库与发放必须核实种类与数量,签字确认。库房内应该根据油品种类分区存放,不可混和存放,便于取用。包装桶存放不宜堆放过高,以防最下层被压破裂,一般大桶和中桶包装不超过4层,小桶包装不超过6层,取用时要注意轻取轻放,避免碰撞变形;库房内的存放位置应经常倒换,做到先进的油先用,避免不便取用的位置成为死角,使那里的油长期存放得不到使用。现场加油应注意事项用具:(1)桶盖专用扳手,用以开启或关闭包装桶盖;(2)玻璃采样管,用以采样及抽样观测;(3)抽油泵,用于加注润滑油;(4)过滤机,用于润滑油加注前的过滤;(5)专用加注带嘴油桶或油壶,用于少量润滑油的加注;(6)加油漏斗(带滤网),用于口径较小的注油口加油。现场加油应注意事项当产品验收合格后就可以投入使用。油品在注入设备之前,仍需要现场操作人员把关。在开启使用前,一定要将桶口周围的灰尘和杂质擦干净,以免这些东西混入油中造成污染。开启桶口后,注意每桶油的外观,一般用玻璃采样管插入桶底抽样观测,一旦发现某桶油品的外观明显有较多的杂质或水分,就不可加入,并要求供货方退换。润滑油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有时难免会混入少量杂质,建议用户在加入用油设备前再次过滤,特别是变压器油,在使用前必须减压过滤,以进一步除去其中的杂质和微量水分。油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其变化,同时要确保用油环境干净,避免油品被污染。润滑油的清洁与污染控制设备润滑系统密封良好有过滤装置的要定期清洗或更换过滤器滤芯定期采样检测杂质和水分注意油品有无异常变化润滑油的制备矿物油:石油中的重组分经分馏、精制、脱蜡、补充精制得到润滑油的原料——基础油合成油;化学合成法制备的基础油将添加剂按配方要求加入基础油中在一定温度下搅拌均匀得到成品油润滑油生产企业特点少数大型企业能够制备基础油、添加剂及成品油,基础油和添加剂可外销大部分企业外购基础油与添加剂,调和成成品油销售工业油的分类标准组别符号应用场合A全损耗系统用油C齿轮油D压缩机油(包括冷冻机油和真空泵油)E内燃机油F主轴、轴承和离合器油G导轨油H液压油M金属加工用油N电器绝缘用油Q热传导液T汽轮机油油品的粘度分类粘度级别:按ISO标准40℃运动粘度分为32、46、68、100、150、220、320、460等,满足不同状况要求与原来50℃运动粘度对照20~3230~4640~68润滑油的粘度范围可用V±0.1V表示,即粘度上下范围不超过中心粘度值的0.1倍,例如:32:28.8~35.2150:135~16546:41.4~50.6220:198~24268:61.2~74.8320:288~352100:90~110460:414~506680:612~7481000:900~1100工业用油分类L-AN32、46、68、100损耗型用油,即机械油L-CKC或L-CKD100、150、220、320、460、680工业齿轮油L-CKE320、460、680轻负荷(普通型)蜗轮蜗杆油L-CKE/P320、460、680重负荷(极压型)L-DAB100、150、220空气压缩机油L-DRA/A46冷冻机油L-DVA46、68、100真空泵油工业用油分类L-HL32、46、68普通液压油L-HM32、46、68抗磨液压油L-HV32、46、68低温抗磨液压油L-TSA32、46、68抗氧防锈汽轮机油变压器油:10号、25号、45号橡胶填充油发动机油及质量级别汽油机油:SF、SG、SH、SJ、SL柴油机油:CC、CD、CF-4、CH-4汽柴通用油:SF/CDSJ/CF-4发动机油的粘度级别单级油冬用油:0W、5W、10W、15W、20W夏用油:30、40、50、60多级油:冬夏、南北通用10W/30、10W/4015W/40、20W/50水泥行业常用润滑油HM32/46/68抗磨液压油—用于液压站﹑液力偶合器﹑液力推杆﹑液压抱闸等液压(控制)系统的润滑CKC150/220/320中负荷工业齿轮油—用于水泥厂一般设备(如皮带机和提升机等)的减速箱(器)的润滑CKD220/320/460重负荷工业齿轮油—用于水泥厂重负荷﹑高温设备(如辊压机和水泥磨等)的减速箱(器)的润滑水泥行业常用润滑油DW大瓦油--用于回转窑托轮轴瓦等机械设备的润滑M220开式齿轮油---用于回转窑开式齿轮的润滑TSA32/46汽轮机油—用于风机﹑收尘机和负压抽气机轴承的润滑与密封DAB100/150压缩机油—用往复式压缩机的润滑与冷却润滑油品质量控制指标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控制指标分析评定方法标准国家标准:GB或GB/T石油行业标准:SY或SY/T石化行业标准:SH或SH/T企业标准:Q/SY或Q/SH润滑油品质量标准工业闭式齿轮油:GB5903-1995液压油(HLHMHVHS):GB11118.1-94汽轮机油(L-TSA):GB11120-89空气压缩机油:GB12691-90变压器油:GB2536-90GL-5车辆齿轮油:GB13895-92汽油机油:GB11121-2006柴油机油:GB11122-2006润滑油品质量标准蜗轮蜗杆油:SH/T0094-91(1998)普通开式齿轮油:SH/T0363-92(1998)L-DAB220空气压缩机油:Q/SYRH2031-2001液力传动油:Q/SYRH2042-2001通用锂基润滑脂:GB7324-1994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GB/T5671-1995二硫化钼锂基润滑脂:Q/SYRH2096-2004润滑脂稠度000、00、0、1、2、3、4、5、6种类:钙基脂、钠基脂、锂基脂、聚脲脂、合成脂、高温脂润滑油品的老化变质原因分析氧化及污染控制措施避免高温密封良好常规理化指标分析粘度:GB/T265粘度指数:GB/T1995或GB/T2541倾点:GB/T3535闪点:GB/T3536机械杂质:GB/T511水分:GB/T260酸值:GB/T7304腐蚀性:GB/T5096抗泡性:GB/T12579检测报告的理解与分析分析项目指标要求实测数据分析方法工业油用油案例用油混兑质量检测不合格清洁颗粒度问题名称搞错使用过程有泡沫颜色外观感谢各位光临指导!
本文标题:润滑管理讲座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2769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