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中学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方案社会主义历程(教师版)
1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中学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方案社会主义历程(教师版)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复习目标:1.了解从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基本脉络;2.知道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历程,学会分析探索成功与失误的原因,知道从中应吸取的教训;3.了解斯大林模式对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初期建设的影响,知道斯大林模式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根源,认识社会主义国家要走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导学活动(以达成复习目标作为贯穿全课活动的一根“红线”,从助你补缺、给你定标、请你点击、引你运用、为你指点、推你提升等6个环节去设计整个教学过程):一、助你补缺(在第3课时“中考演练”的问题分析中,看自己的缺漏,在与师生、生生的互动中,明误纠正)二、给你定标(阅读一下以上复习目标,寻着目标、带着任务走进课堂活动)三、请你点击(下列考点你能领会和说出多少?)1.一战后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历史进程中的主要史实(考点列举)。(1)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苏联的成立;(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工业化(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农业集体化运动、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及其特点与影响;(3)赫鲁晓夫改革:经济领域、政治领域、结果和影响;(4)苏联的解体:直接原因、根本原因(斯大林使苏联经济发展钝化、赫鲁晓夫使苏联矛盾激化、勃我日涅夫使苏联体制僵化、戈尔巴乔夫使苏联国家消化);(5)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匈牙利的改革、东欧剧变。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探索(1)建国初期(1949-1953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共同纲领》,成立中央人民政府。完成了土地改革,巩固了新生的人民政权。(2)探索时期(1953-1978年):①1953-1956年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的社会主义改造,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②1953-1957年进行一五计划,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一大批新工业部门开始建立起来,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面貌。③1956年中央“八大”正确地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了党的中心任务,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建设方针。④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又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使探索误入歧途。(3)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①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转折,实现了工作重心的转移,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历史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②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③中共“十三大”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④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⑤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成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⑥中共“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4)新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①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2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把土地等主要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并实行集体经营,结果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生产力;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的人民公社化,提高了公有化程度,扩大了公有化规模,结果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坚持了土地公有制,实行包产到户,分户经营,自负盈亏。结果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3.认识国际工人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1836-1848年,英国宪章运动是世界上第一次群众性的、政治性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2)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3)1871.3-5.28,法国巴黎公社运动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是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到实践的历史事件。(4)1917.1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共产党宣言》所倡导的思想由理想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5)中共所开辟的两条正确道路。①毛泽东,革命道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起点标志:1927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②邓小平,建设道路: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两条道路的共同点(启示):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把马列主义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走中国特色的革命、建设道路。四、引你运用(当堂完成)(一)单项选择题1.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巴黎公社、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都是对世界历史有着重大影响的社会实践,它们所依据的理论来源于(D)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2.在欧美资本主义发展的同时,各国的无产阶级斗争也蓬勃兴起。下列史实按照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英国宪章运动②《共产党宣言》发表③俄国十月革命④巴黎公社成立A.①②④③B.②①④③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3.有学者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的发展特点简要地归纳为“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由理论到实践,由理想到现实”。下列符合该时期“由理想到现实”特点的史实是(D)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巴黎公社的建立C.中国共产党的诞生D.十月革命的胜利4.下列革命和改革引起社会性质变化的是(C)①法国大革命②俄国1861年改革③中国辛亥革命④俄国十月革命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5.1921年,在列宁的领导下,苏俄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C)A.突出发展重工业B.实现农业集体化C.大力发展商品经济D.制定国家新宪法6.列宁说:“我们在夺取政权的时候便知道,不存在将资本主义制度具体改造成社会主义的既存方法……我们必须根据实践作出判断。”苏联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做了的探索是(A)①走城市夺取政治的道路②实行新经济政策③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政策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②④37.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有关斯大林模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使苏联成为强盛的工业国②东欧各国大都曾照搬这一模式③为苏联的解体埋下了隐患④极大地保护了农民的利益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在评论某次改革时,一学者风趣地说:“太冷了,本想弄点木材烤烤火,想不到竟将整个房子给烧了。”据此判断,他针对的是(C)A.赫鲁晓夫改革B.匈牙利改革C.戈尔巴乔夫改革D.捷克斯洛伐克改革9.20世纪末,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之际,中国的社会主义却在健康发展,其根本原因是(C)A.中国较早摆脱了苏联模式的束缚B.中国改革开放比东欧、苏联早C.有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逐步进行国有企业改革(二)材料解析问答题10.材料一“……农民在向国家交了粮食税以后,余粮归自己支配,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除大型企业仍然由国家管理外,允许私人和外国的资本家经营一些中小型企业;废除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二“……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根据《国家工业复兴法》,各工业企业制定本行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标准和工资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材料三“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地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切广泛、深刻的革命。”——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请回答:(1)根据三则材料分别写出三次重大改革的名称及杰出的领导人。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列宁;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罗斯福;中国改革开放,邓小平。(2)写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历史意义。(见考点98)(3)从这三位伟人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共同的品质?答:实事求是,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五、为你点拨(让老师告诉你:你的答案是对还是错,你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六、推你提升(课后巩固)(一)单项选择题1.“我们都是搞革命的,搞革命的人最容易犯急性病。我们的用心是好的,想早一点进入共产主义。这往往使我们不能冷静地分析主客观方面的情况,从而违反客观世界发展的规律。”邓小平的这一席话总结的是(B)A.第五次反“围剿”的教训B.“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教训C.“文化大革命”的教训D.三大改造的教训2.“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首歌描绘的两位领导人是(A)A.毛泽东和邓小平B.孙中山和邓小平C.孙中山和毛泽东D.刘少奇和邓小平3.小超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深圳、4珠海特区的发展”、“邓小平画像”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B)A.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现代中国农村巨变D.社会主义探索中的失误与成功4.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在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民族振兴之路。以下叙述正确的是(B)①西安事变发生后,确定和平解决的方针②抗战胜利前夕,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③中共八大上,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④中共十四大上,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毛泽东对于建国初我国工业的落后状态,做出了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讲话:“我们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因此,我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集中力量发展以下哪一产业?(D)A.农业B.手工业C.轻工业D.重工业(二)材料解析问答题历史的上意定格为永恒。下列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召开的重要会议,为中国革命和建设指明了方向。结合年代尺示意图,回答问题。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八大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共十五大1921年1935年1956年1978年1997年(1)根据年度尺完成下列表格。关键词开天辟地生死攸关伟大转折会议名称中共一大遵义会议十一届三中全会(2)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写出一例探索中出现的严重失误。“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写出对内改革和对外改革开放的成就各一例。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城市,成功进行国有企业的改革。对外开放:建立上海浦东新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成为对外开放的“窗口”等。(4)中共十五大确立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邓小平理念(5)回顾党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悟?答: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本文标题:江苏省东台市头灶镇中学中考历史二轮复习课时方案社会主义历程(教师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069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