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2013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
1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2013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3.宋元时期我国的经济重心已转移到A.黄河流域B.珠江流域C.淮河流域D.长江流域4.学习明清历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趋向统一C.繁荣与开放D.繁盛与危机前夜5.鲁迅回顾历史时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开始了()A.编写《海国图志》B.维新变法C.洋务运动D.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6.“宣传民主维新,倡西学,发展资本主义;批判专制守旧,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此对联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洋务运动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7.美国某历史学家说:“共产党的大多数领导人被蒋介石杀害,但有些人逃进了华南山区,他们的领导人之一是毛泽东。毛泽东这时……制定出新的革命策略。”这位历史学家所说的“新的革命策略”是指A.实现国共合作,进行北伐战争B.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D.实行全面抗战路线8.创建于清道光年间(1840年)的镇江恒顺酱醋厂是酱醋行业著名的老字号。1954年恒顺酱醋厂响应国家号召,顺利实现子公私合营。公私合营出现在A.土地改革运动时期B.三大改造时期C.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D.文化大革命时期29.“雪皑皑,野茫茫,高原寒,炊断粮。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雪山低头迎远客,草毯泥毡扎营盘。”诗中描绘的历史事件是A.秋收起义B.万里长征C.北伐战争D.挺进大别山10.八十多年前,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传唱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它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悲痛。与此歌相关的历史事件是A.俄国割占库页岛B.九一八事变C.七七事变D.南京大屠杀1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历史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对“新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A.标志着中国从此走上社会主义道路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结束D.标志着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义12.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开展了一次农村社会调查,就1952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增加40%以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土地改革的完成B.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建立13.1983年,一位去南方打工的小伙子给家乡亲人的信中写道:“我来到的这座城市曾是鸦片战争中被迫开放的第一批港口之一,现在则是改革开放中建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国家的变化真大呀!”这个小伙子打工的城市是A.厦门B.广州C.深圳D.上海14.周恩来是我党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某校举办周恩来事迹展,应选取的素材是①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②领导南昌起义③领导秋收起义④参与解决西安事变⑤出席万隆会议⑥提出“一国两制”方针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④⑤⑥15.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的是A.挺进大西南B.千里跃进大别山C.百万雄师过大江D.会师大西北16.下列关于《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共同点的说法不准确的是A.都反对封建专制统治B.都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要求C.都具有历史的进步性D.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7.法国大革命之所以能彻底摧毁法国封建制度,使“民主、共和”思想广泛传播,是因为革命前发生过一次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是指A.文艺复兴B.启蒙运动C.新航路开辟D.英国资产阶革命18.19世纪60年代发生的“避免革命的改革”指的是A.彼得一世改革B.明治维新C.俄国1861年改革D.美国内战19.在一份文献中有这样的一段表述:“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社会主义必然要胜利”。该文献是A.《人民宪章》B.《共产党宣言》C.《权利法案》D.《人权宣言》20.历史学家认为罗斯福“改变了美国生活的全貌”。罗斯福主要改变了美国A.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B.二战后对苏联的战略C.政府对经济的放任政策D.工业行业的不正当竞争321.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的事件是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22.漫画往往是生动的历史。右图《绞死希特勒》描绘了苏美英联合打击德国法西斯的史实。这一情景最早出现于A.《联合国家宣言》签订后B.美英开辟第二战场后C.雅尔塔会议后D.苏联美国参战后23.1991年底,一位老年妇女对记者说:“遗憾的是,列宁创建的国家没有了,我们引为骄傲的莫斯科已不再是各族人民的首都。”与以上描述有关的事件是A.俄国十月革命B.苏联解体C.八一九事件D.东欧剧变24.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彻底崩溃的历史事件是A.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B.1999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C.1959年古巴革命D.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治25.右下图是一张电脑笑脸,今天人们已经习惯用它在网络聊天时表达自己的心情。这种联系方式出现于A.文艺复兴B.第一次工业革命C.第二次工业革命D.第三次科技革命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计30分)26.北京是一座饱经历史沧桑的文化名城,既烙下了中国近代屈辱的标志,也谱写了中国人民反抗斗争的英勇篇章。材料一: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原来,胜利就是一场掠夺。胜利者窃走了夏宫的全部财富。……之后,他们双双拉着手荣归欧洲。……在将来交付审判的时候,一个强盗就会被人们叫做法兰西,另一个叫做英吉利。——(法国)维克多•雨果材料二:联军占领北京后,曾特许军队公开抢劫三日,其后便继以私人抢劫。——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材料三:5月4日,北京十余所学校的3000多名学生,怀着满腔怒火,到天安门广场和东交民巷外国使馆区举行集会、游行等抗议活动。“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等口号响彻云霄。材料四: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请结合以上材料和图片回答:(1)材料一中“夏宫”实际上就是清朝历代皇帝苦心修建的皇家园林,它叫什么名字?它遭受到“两个强盗”的什么暴行?(1+1分)(2)材料二中所反映的现象发生在哪次侵华战争中?(2分)4(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重大事件?(2分)(4)材料四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2分)(5)看完以上四则材料后,你有什么感想?(2分)27.20世纪以来,大国历史发展呈现出道路选择、严重对峙与相互合作等多种态势。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道路选择依据下列表述,写出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2+2分)描述一1917年,列宁领导俄国人民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了代表工人、农民的苏维埃政府,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新的发展道路。事件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述二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全面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在金融、工业、农业和社会福利等方面,推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措施,对传统的资本主义模式进行了改造。事件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严重对峙(2分)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为了称霸世界,美国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除军事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即推行“_____________”政策;同时,发动局部战争,造成了世界长期的动荡与不安。(3)相互合作(2分)纵观20世纪中期以来的大国关系,合作是主流。时间事件1945年美、英、苏、中等国创建_______________(写出组织名称)1979年中美建交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4)大国关系从严重对峙到相互合作,你有什么感悟?(2分)28.多数人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三次浪潮。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第二次从19世纪初期到一战前,第三次从二战后到现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洋探险时才开始。在这以前,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哪位航海家率领的船队首先完成了环球航行?(2分)5材料二1814年,他(史蒂芬孙)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布拉策号”试运行成功……蒸汽机在交通运输业的应用,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地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1876年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世博会上,电话、双重发电机、冰库车等大量的美国科技成果展现在世人面前……(2)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出现了许多新式交通工具,试各举一例。(2分)材料三(3)根据图片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呈现怎样的趋势?(2分)材料四“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不要像小脚女人一样。”“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4)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为我国建立什么经济体制指明了方向?(2分)材料五20世纪是经济和文明飞速发展的时代,但人类社会未能因此进入安宁太平的理想境界……全人类共同面临着众多危机与挑战。(5)面对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你有哪些好的建议?(2分)三、问答题(本大题共有2小题,每小题10分,计20分)29.民主与法制是近现代以来中国人民的不懈追求。据此回答以下问题:(本题满分10分)(1)近代哪次运动最先高举起“民主”和“科学”的旗帜?(2分)(2)1912年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令是什么?(2分)(3)1954年,一届人大颁布的什么法律,规定我国一切权力属于人民?(2分)6(4)1966—1976年,我国的民主法制遭到了肆意践踏。请问历史上称之为什么时期?(2分)(5)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为保障和发扬人民民主,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2分)30.在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中,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伊曼纽尔·沃勒斯坦曾说: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他们试图取代以前的大国。20世纪人类社会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和一个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三次大变动。请回答:(1)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召开两次国际会议而建立的统治世界的新秩序是什么?(2分)(2)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英、中、苏等国家为了对付共同的敌人法西斯,逐渐走向联合,建立了一个什么样的组织?(2分)(3)材料中所说的长达近半个世纪的冷战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又是怎样?(2+2分)(4)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力量的对比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政治格局朝着什么方向发展?(2分)7三、问答题29.(本题满分10分)(1)新文化运动(2分)(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2分)(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2分)(4)文化大革命/文革(2分)(5)进一步健全我国的法律法规,走依法治国的道路。(言之有理即可)(2分)30.(本题满分10分)(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2分)(2)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2分)(3)杜鲁门主义;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2+2分)(4)多极化(格局)(2分)
本文标题:江苏省丹阳市云阳学校2013届九年级历史下学期适应性训练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079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