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 江苏省泰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12013届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因归功于西周的创制……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西周的创制”主要指实行分封制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保持“贵族色彩”C.“共主”指西周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有较大自主权2.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就中国古代某制度评论说:“此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因而使得他们无法联合起来形成封建官吏贵族。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这一制度是指A.世卿世禄制度B.察举制度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度3.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休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生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4.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犁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A.专制制度的衰落B.商品经济的发展C.西方文明的影响D.抑商政策的松动5.文人画是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下列绘画作品中反映这一风格的是A.《清明上河图》B.《鹳鱼石斧图》C.《墨梅图》D.《步辇图》6.黄河清在《“洋”族词的兴衰》一文中说:“‘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洋”族词在这一时期达到鼎盛的原因有①列强侵略的加剧②西方文化的渗透③崇洋风气日盛④政府的大力倡导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①②③④7.有学者认为:“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20年。”这次发生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对中国近代化的推动表现在2A.实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根本性变革B.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C.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D.促使西方民主自由思想的传播8.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9.《歌八百壮士》:“中国不会亡,你看那民族英雄谢团长;中国一定强,中国一定强,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面都是炮火,四面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我们的国旗在炮火中飘扬!飘扬!”歌词所反映的事件A.出现在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B.发生在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C.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D.反映了国共合作抗日的情况10.“在这些一步登天的乌托邦梦想中间,一种实用主义情绪开始抬头,强调计划中的现实性和技术操作中的专业性。要实现真正的经济发展,仅仅靠精神的力量还远远不够,这一点变得越来越明显。”此话中的“乌托邦梦想”指的是A.土地改革B.“大跃进”运动C.三大改造D.“文化大革命”11.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12.某学校拟创办一主题网站,纪念一项重大的活动。请你根据下列图片判断其主题应是A.中国民主革命的胜利B.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作用C.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D.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13.“公民大会每隔10天集会一次,20岁以上男性公民均可参加,讨论、解决国家重大问题,如战争与媾和、城邦粮食供应、选举高级官吏、终审法庭诉讼等。……五百人议事会的议员是用抽签方法从年满三十岁的公民中选出,10个部落各选出50人。这50人组成议员团轮流执行五百人议事会的职务。”上述叙述体现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有①公民大会由选举产生,是城邦最高权力机构②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③选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民主的原则④五百人议事会体现了轮番而治的原则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4.《十二铜表法》第9表公法中规定:“不得为了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对刑事判决不服的,有权上告……任何人非经审判,不得处死刑。”这能够体现①保护平民的利益②城邦的僭主政治③依法治国的思想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汤因比曾这样评价一件史事:“顺利地在旧瓶里装进了新酒,还不至于引起旧瓶爆炸。”并认为:“这可以说是一种宪法方面的胜利,这种胜利应该当作是一种惊人的技艺。”汤因比所评价的是3A.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B.美国联邦共和国的确立C.法国共和制度战胜君主制度D.近代德国宪法是议会装饰下的皇帝专制16.翻开美国历史,共有九位总统曾在众议院被提案弹劾,被迫交出权力。他们是泰勒、强森、克里夫兰、胡佛、杜鲁门、尼克松、里根、老布什和克林顿,民主党和共和党领袖都未能幸免。这充分体现:A.法律至上B.分权制衡的原则C.两党政治D.联邦制17.1819年8月,一份讣告这样说:“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器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它是指A.蒸汽机B.电动机C.珍妮机D.内燃机18.二战后初期,有政治认为,当时美国在欧洲实施的某项战略措施“最初不过是一种经济手段,现在却成了美国武器库里对付苏联的一种主要武器”。这一措施是A.推行马歇尔计划B.杜鲁门主义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组建华沙条约组织19.美国学者在《俄罗斯史》中写道:勃列日涅夫政府基本上只是试图作表面的改革,而不考虑从根本上进行改革。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A.勃列日涅夫开创了苏联改革的先河B.勃列日涅夫把改革限制在政治方面C.勃列日涅夫不打算触动斯大林模式D.勃列日涅夫首次建立市场经济体制20.1985年,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的观点一直是战争是不可避免的,而且迫在眉睫……,这几年我们仔细地观察了形势”,“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的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是有可能的”。邓小平的这一判断说明A.美苏关系走向全面缓和B.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C.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第II卷(非选择题共6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满分60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1.(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业的发展使得种植葡萄和橄榄比种粮食更有利可图,结果产生了新的富户,但又使那些不能投资葡萄因或橄榄因的农民陷入贫困。贫困的农民由于竹不清债务而沦为半奴隶状态,显然几乎就要反叛。贵族统治者为制止这场阶级间的战事,便宣布紧急将权力交给一个名叫梭伦的商人。——罗伯特•E•勒纳《西方文明史》材料二“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政治制度……纵使有些可以从国外移来,也必然先与其本国传统,有一番融合媾通,才能真实发生相当的作用。否则无生命的政治,无配合的制度,决然无法长成。——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材料四著名学者约瑟夫·奈这样评价:“中国的经济增长不仅使发展中国家获益巨大,中国的特殊发展模式包括特殊的民主方式也被一些发达国家称为可效仿的榜样……”某学者也感慨:“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恰恰是没有采用西方民主模式才取得的。”——摘选自《人民日报》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当时的社会状况。上述状况导致古希腊产生了怎样的政治体制?(3分)4(2)材料二描述的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与古希腊有何不同?指出古代中国政治体制产生的经济根源。(2分)(3)材料三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1分)(4)材料四中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有何具体表现?与近现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5)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人类政治体制的发展有何认识?(2分)22.(12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苏格拉底材料二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材料三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卢梭材料四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弊端的批评。(2分)(2)分别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分析两人所处的相似政治背景(4分)(3)据材料四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4分)(4)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2分)23.(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49年10月3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表示,美国政府继续承认国民党政府,拒绝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美国副国务卿韦伯、国务卿艾奇逊先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因5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没有作出“接受国际义务”的诺言,美国政府暂时不能决定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对于二战后的时局)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不在美国领导的阵营内,便在苏联的阵营内,任何中间道路的幻想都是不明智的。”美苏对抗的格局使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以选择。一一谢益显《中国当代外交史》材料二过去的时间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的讲话材料三据报道,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罗姆尼近日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就经贸、人权、军事安全等问题批评中国,并声称若其当选总统将对华采取强硬立场。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例行记者会上就此答问时表示,维护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是两国共同利益所在,是双方共同的责任。“说负责任的话,做负责任的事,才是负责任的政治家。一些既不负责任,也毫无根据的论调不值一驳。”他说。对抗的原因:美国霸权主义的推行;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不承认新中国的借口。分析影响此时两国关系的主要因素。(3分)(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的“共同利益”是什么?“走到一
本文标题:江苏省泰州中学2013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37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