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市场营销 > 江苏省盐城市2013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盐城市2013届高三年级摸底考试历史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由此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A.人情关系B.伦理道德C.法制建设D.礼乐秩序2.据《荀子·王制》记载,“论百工,审时事,辨功苦,尚完利,便备用,使雕琢、文采不敢专造于家,工师(工官)之事也。”这里的“工师”是A.官营手工业中的工匠B.管理手工工匠的官员C.管理市场经营的官员D.掌握精巧技艺的匠户3.东晋葛洪《抱朴子·审举篇》记载,“灵、献之世,台阁失选用于上,州郡轻贡举于下,故时人语曰:‘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索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这表明当时察举制A.具有历史的进步性B.其弊端日益突出C.实质上是世官制的延续D.已发展为九品中正制4.《新唐书》卷165《权德舆传》记载,“江淮田一善熟,则旁资数道,故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从本质上说明了唐代A.开始注重精耕细作B.广泛引种经济作物C.南方经济发展迅速D.经济重心已经南移5.下表是晚清政府财政收入结构表(单位:万两)(摘自冯杨《低关税与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研究》),下列对此表内容所含信息解读正确的是年代农业税收入[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学|科|网Z|X|X|K]工商杂税收入其他收入[来源:学科网][来源:学科网ZXXK][来源:Z.xx.k.Com]总收入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数额比重184932817796923042501001885307140392351714977081001911481016204416944451519696100①农业税比重大为缩小②工商杂税收入持续上升③晚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局部调整④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侵略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19世纪末,上海“凡物之贵重者时皆谓之洋。高楼曰洋楼,彩轿曰洋轿,挂灯曰洋灯,火锅曰洋锅。……大江南北,莫不以洋为尚……”(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近代生活习俗受西方影响较大②近代上海社会出现崇洋风尚③民族工业产品已丧失国内市场④民众生活方式发生根本转变A.①②B.①②④C.②③D.①②③7.梁启超在《国家思想变迁异同论》一文中提出,“国家者,由人民之合意结契约而成立者也,故人民当有无限之权,而政府不可不顺从民意。……其为效也,能确立法治之主格,以保团体之利益。”下列观点不能从材料中反映出的是A.契约立国B.人民主权C.以法治国D.君主立宪8.地图可以直观反映历史。如果给下列地图加一标题,应该是A.太平天国形势图B.辛亥革命形势图C.北伐战争形势图D.红军长征路线图9.“以为不要城市工人而用农村包围城市可以取得胜利,这无论在理论上与事实上都是不通的。假使没有城市做领导,则任何乡村都是不能‘联合起来’的。并且,没有城市工人激烈斗争,则一切‘包围城市’的计划完全是空谈。”(中共中央机关刊物《红旗》,1930年5月24日)这说明当时A.俄国革命道路符合中国实际B.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宣告失败C.中国尚未找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D.对中国革命道路认识有分歧10.下图是1954年河北唐山启新水泥厂工人庆祝公私合营的照片。下列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确立B.国家对私有制经济的改造取得根本性胜利C.当时个人崇拜已经非常突出D.国家对工商业改造的最高形式是公私合营11.“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开始涉足多边外交舞台,但在很长时期内由于对多边外交的认识的局限,对多边外交的参与是有限的。……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特别是冷战结束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中国不仅积极参与多边外交,还成为了多边外交的积极倡议国和主持国。”(选自《中国对多边外交的认识及参与》)“中国的多边外交逐渐活跃起来”的原因包括①综合国力的提升②发展对外经济的需要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④全球化的深入发展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12.北京时间2012年6月24日,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蛟龙”号首次突破7000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7020米,开创了世界同类型的科学作业类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这意味着“蛟龙号”可在占世界海洋面积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这说明A.中国已经是世界超级大国B.当代科技发展是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展示C.深海探测技术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D.中国科技在世界上已经处于领先地位13.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智者安提丰认为:“一个人应该以他最有利的方式对待法律。在众目睽睽之下,他应非常尊重法律。但当可以自主而又无人在场的情况下,他可以随本性驱动行事……”这表明A.民主政体下希腊人不受法律约束B.古代希腊人没有任何法律观念C.智者学派忽视了社会道德建设D.智者学派反对法律对人的约束14.英国东印度公司全名是“伦敦商人在东印度贸易的公司”,它是由一群有创业心和有影响力的商人所组成的,这些商人获得了英国皇家给予他们的对东印度的15年的贸易专利特许。对于“东印度公司”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兴起子地理大发现,衰落于自由贸易时代②是特权贸易公司,负有政治、军事职责③极大地推动了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④是工业资本的代表,有国家资本主义属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5.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统治时期(1760—1820年)“国王的政治优势已牢固地建立起来,他的意志就是对大臣的法律,而大臣在议会两院中都拥有压倒多数……人民与议会的争端消失了,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冷漠时期。权力平衡的重心,在沃波尔内阁时,是由上院滑下下院,现在却是从议会滑向君主”。(选自《美国政治史》)材料不能反映出当时的英国A.君主重新成为国家权力重心B.责任内阁名存实亡C.议会和君主进行权力的博弈D.君主立宪制尚未确立16.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纽约时报100年》中记载,“有时他(指罗斯福总统)又像社会改革家,甚至像一个工运鼓动家,告诉煤商们,如果他们不将自己的企业打理得井然有序,那么共产主义就会将一个‘日益衰弱’的工业所剩下的一切都摧毁掉。”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斯福代表工人阶级利益B.苏联在美苏对抗中处于优势C.盲目竞争和劳资纠纷危及资本主义发展D.新政严重侵害垄断资本利益17.十月革命后,一位俄共元老直截了当地对列宁说,“实行新经济政策就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列宁遭受指责的主要原因是A.实行余粮收集制B.采取固定的实物税C.实行国家资本主义D.试图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18.1984年7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指出:“面向21世纪,在日本人一致同意前提下,大胆触动过去意见纷纭或回避触及的问题,重新形成统一看法,以促进日本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在世界上堂堂正正地前进,推动国家的发展。”这表明日本①企图摆脱雅尔塔体系的束缚②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③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④政府将正视历史,勇担责任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9.根据《马斯特里赫特条约》,1991年欧共体各国制定了共同外交和防务政策,规定重大方针政策由国家首脑组成的欧洲理事会一致决定,具体行动由成员国部长组成的部长理事会多数表决。这从根本上表明欧共体A.各国经济发展水平已没有明显差异B.欧洲一体化进程进一步加快C.合作的组织机构更具程序化和严密性D.大欧洲联盟已经正式形成20.19世纪后半期,在绘画方面,出现了新的流派,该画派对光和色进行了科学探讨,它着重于描绘自然的霎那景象,使一瞬间成为永恒。该画派观察、直接感受表现色彩变化的微妙的画风,对后来的现代艺术影响非常深远。属于该画派作品的是《日出·印象》《自由引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ABC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计60分。其中第21题13分,第22题13分,第23题14分,第24题12分,第25题8分。21.(13分)“法治”思想起源早,在近现代中国的实践中不断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五表凡以遗嘱处分自己的财产,或对其家属指定监护人的,具有法律上的效力。……第七表树枝越界的,应修剪至离地十五尺,使树荫不至影响邻地;如树木因风吹倾斜于邻地,邻地所有人亦可诉诸处理;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第九表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材料二诸八议者(注:八议者指与封建贵族有关的亲、故、贤、能、功、责、勤、宾等人),犯死罪,皆条所坐(注:坐即罪)及应议之状,先奏请议,议定奏裁(注:一般死罪可降为流罪);流罪以下,减一等。——《唐律疏议》材料三盖国民为一国之主,为统治权之所出。一国之政事,悉以宪法行之。——《孙中山全集》材料四“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民治”,是人民当家作主治理国家、是民主权利的形式和保障;应当把法律看成是人民自己创造出来用来规范自己行为、保障自己权益的社会公约,是维护自己合法权利的工具,它具有至上的权威。——童光政《二十世纪中国法制文明的演进》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十二铜表法》与唐律的差异。(4分)(2)材料三中孙中山法治思想在实践中有何具体表现?分析其法治主张在近代中国难以实现的主要原因。(4分)(3)材料四中的“民治”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是怎样实现的?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法治”的认识?(5分)22.(13分)《环球时报》2011年3月14日刊载了主题为“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的讨论,下面节选了其中一部分讨论的内容。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代有一个了不起的贡献,就是官僚体制。中国的官僚体制是一种文明,中国的官僚制度,毛病当然是有,但本身能进行这么高级的运作,使得国家保持这样的状态,很了不起。——中国现代国际研究院宿景祥材料二要把政权的强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兴衰区分开来。明朝政权衰败的时候,恰恰是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候。我概括明朝到清朝这个大变革有两句话,叫做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毛佩琦材料三1573年,对后来现代化至关重要的两个观念上的变化已经发生: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此外还有一个技术性的工业革命。现代科学和现代工业推动了今天以西方为主体的世界体系。反观中国,1573年的时候进入明朝后半段。虽然明朝在技术和思想上都有进步,并没有跳出王朝循环的那一套规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金灿荣材料四中国这种从传统社会到近代社会的转型,在明末已经开始,这一转型具有划时代意义。中国市场迅速扩张,在全国市场形成以后,实际上就是发展到世界市场上去,这是一个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中国的白银货币化直接影响了世界市场的建立。——中国社科院明史专家万明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中明代官僚体制的主要变化是什么?谈谈你对材料二中“明朝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的理解,指出“清朝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的主导因素。(6分)(2)据材料三、四,指出近代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有哪些?(4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1573年的世界和中国”的显著特征。(3分)23.(14分)市场是一种古老的制度,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市场不但在或大或小的范围里存在,而且常常扮演着重要角色。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其余坊巷市井,买卖关扑,酒楼歌馆,直至四鼓后方静,而五鼓朝马将动,其有趁卖早市者,复起开张。无论四时皆然。”——(宋)耐得翁《都城纪胜》“梦里曾作南柯守,少时元是东陵侯。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一一(宋)陆游《杂赋》材料二在明代,特别是中叶以后……大小商人的数目迅速增长,江南、东南沿海和运河沿岸地区尤为商贾聚集之处。市场上的商品种类为数繁多,几乎任何东西都可能出现在市场之上。不过,从远途贩运的角度来看,除属于国家专控商品的盐和茶之外,流通量和交易额最大的商品,是粮食、棉花、棉布、丝和丝织品。——朱绍侯、龚留柱《中国古代史教程》(下)材料三今自夷人来厦开市,凡
本文标题:江苏省盐城市2013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4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