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江苏省苏中七所普通中学2010届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江苏省苏中七所普通中学2010届高三联考试卷历史一、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庄子·让王》:“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这话①反映了小农经济下人们的理想和追求②展现了自给自足,生活富裕的画面③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④表达了人们对社会安定的期盼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2、黑瞎子岛地处中国最东端“金鸡”版图上鸡冠位置,位于中俄边界的黑龙江、乌苏里江汇合处,自1929年中东路事件俄方占岛至今,一直在俄方(前苏联)控制下。2005年6月2日,中俄两国外长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标志着协定正式生效,作为争议土地,黑瞎子岛约一半归中国所有。元朝时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归属于黑瞎子岛的简明图A.辽阳行省B.岭北行省C.黑龙江省D.中书省直辖3、一位古董商要出售以下文物:有铭文的青铜器、楷书书写的《道德经》、行书书写的关汉卿《窦娥冤》、隶书刻写的竹简。他最可能是下列何时何地的商人A.东汉的洛阳B.唐末的长安C.北宋的开封D.明初的南京4、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5、“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如你初妆”,这是流行歌手周杰伦一首歌中的歌词。歌词中所涉及的这种瓷器质量最好的产品出自A.唐代的邢窑B.宋代的定窑C.元代的汝窑D.明代景德镇官窑6、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凝聚成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农民战争也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真正对这种制度进行理性思考,指出皇帝为天下之“屠毒”者、“敲剥”者、“大害”者的人物及其著作是A.董仲舒《春秋繁露》B.顾炎武《日知录》C.黄宗羲《明夷待访录》D.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7、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变动。下列近代中国资本主义形态按产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外国资本民族资本官僚资本B、外国资本官僚资本民族资本C、民族资本外国资本官僚资本D、官僚资本外国资本民族资本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指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9、1948年12月,中共中央批转陈云同志关于接管沈阳的经验,陈云还向中央建议各战略区都组织接管大城市的班子,以便依次执行接管任务。据此,下列判断最恰当的是A.是按中共“七大”精神办事B.是按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精神办事C.是三大战役胜利的结果D.为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供了借鉴10、2008年12月11日,广西隆重庆祝壮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国政府设立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大意义是①开创了我国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先例②实现了壮族人民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③促进了壮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④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11、下图提供的信息表明当时中国政府A.积极开拓国际市场B.进行国营企业改革C.实行社会主义改造D.发展中外合资企业12、2008年10月,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的征集“改革开放30周年10大流行语”揭晓,分别是“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不管白猫黑猫,捉到老鼠就是好猫”、“上网”、①、“北京奥运”、“炒股”、②和“雄起”。其中①和②两条是对其余8条产生决定性影响和准确的概括,它们应该是A.西部开发、解放思想B.入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对外开放、大国崛起D.改革开放、中国特色13、1962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A.中央已经纠正了“左”倾的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14、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我国外交发生了重大变化。下列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目标B、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外交政策C、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D、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15、西班牙《世界报》:中国龙已经飞起来了,而且飞得很高,它使整个中国充满了自豪。德国《汉诺威汇报》:中国正在奋起直追,中国人进入太空的事实证明了这个经济迅速崛起的国家的实力。上述材料最有可能是对我国下列哪一项科技成就发表的评论A、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C、“神舟”5号发射成功D、“嫦娥”1号发射成功16、罗马法是罗马文明留给后人最持久的遗产。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过程。罗马法的演变过程是A.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B.习惯习惯总结习惯法法律总结C.法律理论习惯法习惯法D.习惯习惯法法法律总结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把苏格拉底视为先驱和战友,主要是因为苏格拉底A.第一次在哲学意义上发现了“自我”B.发现了人类知识的有限性C.发现了人类理性的力量和价值D.是“哲学的刨遗者”、“智慧”的化身18、“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他们的造物主赋予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当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时,人民有权改变它……这就是我们殖民地人民过去一向忍耐,而现在却必须改变原来那种政府体制的原因。”该引文的出处及其体现的思想分别是A.《人权宣言》法律至上思想B.《权利法案》限制王权思想C.《人权宣言》天赋人权思想D.《独立宣言》主权在民思想19、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英国“一枝独秀”的局面,第二次工业革命是各个先进国家“遍地开花”的局面,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英国经济实力的急剧衰落B.美德等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自然科学研究的重大进展D.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20、史学家统计英国19世纪人口结构①农民②工人③中产阶级,下列哪一图表合乎史实?二、非选择题:满分60分。本大题共7小题,其中第31、32题是选做题,考生只能选做其中一题。26.(14分)政治活动是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发展史中,世界各国曾出现过各具特色的政治模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1唐朝中央机构示意图材料二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政体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地失败了。然而,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N.佩弗《远东》材料三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共产党可以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可以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一一毛泽东《论十大关系》材料四看一个政体是不是民主政体,不能看是不是具备了某些形式,关键是要看它是否建立在法治之上,能否建构一种科学的监督机制,能否把民主与集中合理地结合起来……。——摘自“对现代国家制度的新思考”(《人民日报》2008年9月26日)问题:(1)据材料一,图1唐朝政治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图2美国联邦政府机构的设置体现了什么原则?(4分)(2)材料二中的“仿制品”指什么?对于“失败的并不是这种政体,而是一代人”,你是怎么理解的?(3分)(3)材料三体现了新中国的哪项政治制度?结合材料四分析这项政治制度有何优越性?(3分)(4)材料一、三体现的三种政治模式在形式上有何共性?请概括说明这三种政治模式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4分)26(1)三省互相监督,皇权高度集中;(2分)三权分立,分权与制衡。(2分)(2)辛亥革命后中国模仿美国建立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制政府。(1分)这种政体在美国获得成功,在中国革命成果落到袁世凯手中而失败。可见失败的不是政体本身,而是资产阶级没有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真正可以救中国的道路。(2分)(3)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政治制度。(1分)把民主集中制与科学的监督机制结合起来,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2分)(4)共性:权力的制约与监督。(1分)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特点;美国三权分立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特点;政治协商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3分)27.(12分)阅读下列有关明清商业发展的材料,然后回答问题:材料一有钱神也怕,无钱鬼亦欺。——选自明朝凌蒙初《初刻拍案惊奇》孙阳春在万历年间(1573—1619年)弃儒经商,----他的商业信誉极好,明朝灭亡后,“有持万历间所发之钱券,往易货物,肆中人立付之,不迟疑”。——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二在繁花似锦的明代商业文化的背后,隐藏着不容忽视的虚假性。-----如往酒中掺水,甚至妄称所卖的酒是陶渊明埋下的千年古酒,在鸡的肚中塞沙,往猪肉和鸡肉中注水,伪造古董和家谱等。——选自明清史散论材料三地方商帮在经营活动中,总结出许多谚语,例如,“宁叫赔折腰,不让客吃亏”,“售货无诀窍,信誉第一条”。——选自明清晋商的经营文化问题:(1)请你为上述材料确定一个较为恰当的历史主题。(2分)(2)指出上述材料反映了当时哪两种不同商业经营现象并从经济文化方面简要分析其原因。(4分)(3)明清时商帮出现的背景是什么?当时实力最强的商帮有哪些?(4分)(4)依据以上材料,谈谈你对商业经营活动及其理念的认识(2分)27(1)明清商业诚信问题。(2分)(2)经营现象:诚实守信,注重声誉。掺假造假,骗取钱财(2分)原因: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人们追求财富,一部分人遵守传统道德,合法经营但有的人为谋取暴利,坑蒙拐骗。(2分)(3)背景: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空前繁荣;(2分)徽商和晋商。(2分)(4)商业活动要遵守诚信,奉行商业道德,取信于民;要重视产品的质量和服务;要树立顾客至上的思想,持续发展;要提高文化素质,营造良好的商业气氛。(任两点,2分。学生答案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8.(15分)近代中国学校教育的变迁也是中国思想文化逐步走向近代化的时代缩影和历史见证。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同文馆于同治元年(1861午)成立。馆学最初只有英文、法文……同文馆是成立了,但招不到学生,因为风气未开,无人肯入,大家以为学了洋文,便是降了外国。”——齐如山《齐如山回忆录》材料二京师大学堂筹办于戊戌新政时期,是我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京师大学堂章程》规定其办学方针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西并用,观其会道”,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还规定:“中国圣经垂训以伦常道德为先……所有学堂人等……有明倡异说干犯国宪及与名教纲常孔孟相违背者查有实据轻者斥退重者究办。”材料三执信中学是1920年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的一所中学,以纪念在虎门不幸牺牲的杰出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在开学典礼上孙中山先生要求: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庄严璀璨之中华民国。问题:(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同文馆是近代中国哪一个政治派别创办的?其办学指导思想是什么?当时同文馆等新式学堂的设立有什么历史意义?(5分)(2)据材料二,主张设立京师大学堂的主要是哪一个政治派别?他们试图通过大学堂的创办宣传怎样的思想?由大学堂的章程及所学知识判断他们这一目的在当时是否达到?其主要原因是什么?(7分)(3)材料三孙中山所说的“自由、民主、均富”理念与辛亥革命的什么指导思想相吻合?(1分)(4)上述材料还不够完整地展现近代中国的思想演进历程。请你策划一下,还应再搜集一组哪一时期学校教育的相关资料?其最典型学校应是哪所?(2分)28(1)洋务派;(1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2分)促进西学广
本文标题:江苏省苏中七所普通中学2010届高三联考历史试卷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4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