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4.《宋史·职官志》记载:“三司之职,国初沿五代之制,置使以总国计,应四方贡赋之入,朝廷之预,一归三司。通管盐铁、度支、户部,号曰计省,位亚执政,目为计相。”这说明北宋()A.把地方财政大权全部收归中央B.三司使掌管财权,是当朝宰相C.分散中枢机构权力以加强皇权D.强化财政管理以增加政府财政收入25.“这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其弊端也是一目了然的:那就是主观性太强,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说你行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符合这一评价的制度是()A.世袭制B.禅让制C.察举制D.科举制26.古罗马《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凡以他人的木材建筑房屋或支搭葡萄架的,木料所有人不得擅自拆毁而取回其木料。在上述情况下,可对取用他人木料者,提出赔偿双倍于木料价金之诉讼。”以下法律条文与该条款精神一致的是()A.“不得为了任何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B.“橡树的果实落于邻地时,得入邻地拾取之”C.“家长如三次出卖其子的,该子即脱离家长而获得解放”D.“死者未立遗嘱,又无当然继承人,其遗产由最近的亲族继承”27.[保定模拟]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正在进行,洪秀全写了一份御诏给英国特使额尔金,翻译官很艰难地把它译成英文,额尔金看后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奇特的作品,这份御诏充满着像“西洋番弟把心开,替天出力该又该,替爷替哥杀妖魔,报爷生养战胜回”这样的词句。这反映了当时()A.国内阶级矛盾激化B.列强侵略导致民族危机加重C.中外反动势力勾结D.强国御侮成为思潮28.近代以来,在中亚地区广泛出土过“开元通宝”“乾元重宝”“大历元宝”“建中通宝”等货币,在西安等地的唐墓中出土了大量的波斯萨珊王朝银币、阿拉伯金币、东罗马查士丁尼二世的“索里德”金币。这些发现表明当时A.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B.中国同东罗马帝国有直接的贸易关系C.中亚或西亚货币可以在中国流通D.中国货币可以在中亚或西亚流通29.据记载:从1900年至1911年,广州市先后出现了水泥厂、针织厂、火柴厂、造纸厂、自来水厂、电力公司、机器厂等20个工业门类的工厂共33家,其中有不少还是中国民族工业的“鼻祖”。当时广州市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实业救国”思潮方兴未艾B.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C.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D.政治革命推动生产关系变革30.现代金融市场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线条勾勒,那就是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最后到达“英国金融”和“美国金融”。其中,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主要原因是()A.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B.市场拓展,英国加快了城市化C.议会改革,英国完善了民主政治D.工业革命,英国成为“世界工厂”31.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D.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32.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以前所未有的犀利笔锋对以往正统宋明理学作出了总结性批判,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出一个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中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巨大33.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在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分……”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在存真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34.(陕西西安检测)1943年,王稼祥在《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民族解放的道路》一文中,使用了“毛泽东思想”这一概念。其历史依据是()A.毛泽东思想已经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B.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实事求是C.毛泽东思想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D.毛泽东思想在实践中逐渐得到人们的认同35.苏格拉底坐牢时,听到有一犯人在唱一首新歌,就向他求教。唱歌的犯人很吃惊:“您就要被处决了,为什么还要学唱新歌呢?”苏格拉底回答说:“这样我死的时候就会多会一首新歌。”这体现了苏格拉底的什么思想()A.人是万物的尺度B.认识你自己C.知识即美德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40.(25分)历史认识是人们对历史事物的描述、看法和评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对于洋务运动,当时的人颇有批评,以下看法较具代表性:刘锡鸿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西洋技巧文字,似不可纷纷讲求,致群骛于末,而忘治道之本;不思整饬纪纲(纲常伦理),而惟骛心于凶器之末则何欤?——《刘光禄遗稿》郭嵩焘西洋立国以政教为本;日本仿行西法,大小取法泰西,月异而岁不同;(中国专注于造船、制器、练兵)考求洋人末务而忘其本,自以为安。——《伦敦与巴黎日记》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洋务运动被全面否定,曾经提出洋务运动具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学者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受到批判。8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研究洋务运动的热潮,尽管在一些问题上争论较大,但洋务派引进西方技术符合时代潮流,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观点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据《洋务运动研究的回顾》等(1)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它是对鸦片战争前后出现的哪一思想的发展?(2)刘锡鸿和郭嵩焘都批评洋务运动舍本逐末,但他们的主张并不相同。根据材料一对此加以分析。(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从时代背景分析20世纪七八十年代对洋务运动评价发生变化的原因。(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认为历史认识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41.(12分)宋代在传承前代文化的基础上开拓演进,形成了独具风韵的宋代文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北宋时,经济发达的浙江嘉兴“诗书礼乐相辉相扶,里之秀民、家之良子弟无不风厉于学”。经济落后的夔州路和广南东、西路,文化也逐渐得到普及。如夔州(四川奉节),从前“此邦之人尚不识书”,到庆历年间,“人渐知读书”。两广地区学校相继建立。北宋时,三河(河北今县)“村民颇知书,以耕桑为业”。南宋时,海州睢佑卿“父祖以农桑为业”,他“独亲于学,作文赋诗,为乡里称道”。北宋时,饶州帽匠吴翁“日与诸生接,观其济济,心慕焉”,他“教子任钧读书,钧少而警拔,于经学颖悟有得”。南宋时,鄂州富商武邦宁“交易豪盛,为一郡之甲”,他叫其次子武康民“读书为士人”。——《宋史资料汇编》材料二宋朝时,城市中坊和市的界限被打破,市分散在城中,“坊巷桥门及隐僻去处,俱是铺席买卖”。城郊和乡村的“草市”也更加普遍。全国出现了数十座较大的市镇。材料三北宋时,“负担之夫,微乎微者也,日求升合之粟,以活妻儿,尚日那一二钱,令厥子入学,谓之学课。亦欲奖励厥子读书识字,有所进益”。臣(北宋国子祭酒邢罱)少时业儒,观学徒能具经疏者百无一二,盖传写不给。今版本大备,士庶家皆有之,斯乃儒者逢时之幸也。——《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四隋唐均规定:“工商不得入仕。”(《通典》卷一四)。……宋太宗在淳化三年(992年)三月二十一日的诏书中规定:“如工商杂类人内有奇才异行、卓然不群者,亦许解送(《宋会要辑稿·选举》)。”甚至还出现“有道释之流还俗赴举”现象。——《为儒家正声——“重农抑商”非儒家所为》材料五近代学者陈寅恪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文化普及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三、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文化普及的原因。(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材料五的观点。请考生在第45、46两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按照大久保利通的殖产兴业计划,政府直接从西方拿来了法国式的缫丝场、德国式的矿山冶炼厂,英国式的军工厂。除了购买机械,政府还聘请了大量国外技师。……迅速向工业化迈进的日本,在学习先进技术的同时,也开始模仿西方的生活方式。公历取代了农历,元旦取代了春节;天皇带头吃起了牛肉,官员们穿上了燕尾服;理发馆的生意开始忙碌起来,男人们剪掉发髻,修剪成西式短发。有一首打油诗这样形容:“敲敲短发蓬松的天灵盖,文明开化的声音就响起来”。——《大国崛起》解说词材料二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大国崛起》解说词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学习西方突出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9分)46(15分)[选修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欧洲今日政治之进化,其动力全在十八世纪之末,而以诸大家发明学理之功最高焉。英之陆克(今译洛克)、法之孟德斯鸠、卢梭其最著也。同人就日本人所谓书中三先生学说重译、编辑,以成是编,聊为吾中国政治进化之前驱云耳。——摘自《清议报》(1901年)材料二卢梭学说,于百年前政界变动最有力者也。而伯伦知理(欧洲政治思想家)学说,则卢梭学说之反对也。二者孰切真理?曰:卢氏之言,药也;伯氏之言,粟也。痼疾既深,固非恃粟之所得瘳(病愈)。然药能已(治愈)病,亦能生病,且使药证相反,则旧病未得豁,而新病且滋生。故用药不可不慎也。——摘自梁启超《新民丛报》(1903年)(1)材料一中“学理”指什么?指出“同人”对卢梭等人思想的看法。(2)结合上述材料并结合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实际,如何理解梁启超“用药不可不慎”的观点?24.C【解析】题干反映了北宋中央设置三司,分割了宰相的财权,加强了君权,从“位亚执政,目为计相”可知,C项符合题意。A项“全部”说法错误;B项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25.C【解析】据材料中的“主观性太强”可以排除A、D两项;由“一切唯选拔者马首是瞻”可以排除B项。汉代察举制下,由地方郡国官员推举人才,选官带有较大的主观性,容易任人唯亲,故选C。26.B【解析】题干材料中的《十二铜表法》条款主要体现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精神,分析对比四个选项,可知B项最符合题意。27.A【解析】本题考查对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原因的理解。根据所学,“替爷替哥杀妖魔”表现太平军把西方基督教徒当成兄弟,把清政府看作妖魔,反映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主要原因是阶级矛盾: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故选A。28.A【解析】结合材料情况,只能说明中国同中亚和欧洲贸易关系密切,其余三项从材料中不能直接得出,故选A。29.A【解析】注意题干中时间是20世纪初,为辛亥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因此“相对有利的国际和国内形势”“政治革命”都不符合题意,排除B、D两项;材料内容也没有体现“广州是外资输入的主要地区”,排除C项。在“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下,更多人投资实业,故选A项。30.D[解析]据所学知识,从“北意大利金融”发展到“荷兰金融”的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后,殖民扩张使得荷兰成为世界贸易的主角,被称为“海上马车夫”;从“荷兰金融”发展到“英国金融”的原因是,英国率先进行并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从“英国金融”发展到“美国金融”的原因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和两次世界大战的机遇,使美国在战后经济实力空前膨胀。D项符合题意。31.A【解析】据材料可知,这场“求变之风”发生时间在20世纪80年代,其结果是“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所以可以断定这场“求变之风”就是20世纪80年代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苏联的改革与剧变,其最终结果是导致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进而引起世界格局的变化,故选A项。这场剧变导致社会主义力量被严重削弱、社会主义运动严重受挫,故排除B项;早在1960年中苏关系恶化时社会主义阵营就开始瓦解,故排除C项;
本文标题: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缔一中学高三上学期阶段性检测文综卷(二)历史部分2014010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65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