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旅游娱乐 >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1《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要2015.1.17一、关键词解释:1.文学体裁三分法: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一书中,根据摹仿的媒介、对象、方式的不同,将文学分为史诗、抒情诗和戏剧三大类。2.悲剧:悲剧起源于古希腊人在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时所唱的“羊人之歌”。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其摹仿对象是“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而这种人不可避免地“遭遇不应遭遇的厄运”,从而“引起怜悯和恐惧之情”。马克思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冲突”。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3.喜剧:喜剧起源于古希腊农民在酒神祭祀仪式上的狂欢歌舞。特征是本质和现象、目的和手段、内容和形式、动机和效果互相悖谬,从而产生滑稽戏谑效果。它是以笑为手段,去否定生活中失去合理性的形式,从而肯定美的成分,“借以引起快感与笑来宣泄这些情感”。4.正剧:正剧是18世纪形成的“处在两个戏剧种类之间”的新的戏剧概念和类型。实质是既表现生活的正面,又表现负面,主人公既有悲剧人物的严肃深刻,又有喜剧人物的自足自信,在外部形式上表现为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的完满性。5.影视文学(第七艺术):影视文学即电影和电视剧的文学剧本,具有强大的造型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6.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手法是指把不同的镜头有目的地组织起来的方法,运用得妙,会取得以一当十的效果。1925年苏联导演爱森斯坦首先将其运用到电影理论中。7.《诗学》:《诗学》共26章,主要讨论悲剧和史诗,它针对柏拉图的哲学、美学思想,就文艺理论上的“文艺与现实的实际关系”和“文艺的社会功用”问题做出了深刻论述,提出了“艺术应高于现实,诗应高于历史”的观点。8.高雅文学:高雅文学也称雅文学、纯文学、严肃文学、精英文学,是以价值理念为诉求,以艺术原创和探索为目标的文学类型,能给读者以严肃的思考、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9.通俗文学:通俗文学也称俗文学、大众文学、消费文学,是相对于高雅文学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适合消遣和易于流行的文学类型,往往有着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10.民间文学:民间文学是指长期流传于群众中,以劳动人民为主的口头文学创作,主要形式有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史诗、歌谣、谚语、谜语、民间曲艺等。特征有:①人民性;②口头性;③集体性;④变异性;⑤传承性;⑥立体性。11.作家文学:作家文学是指跟民间文学相对举的一类书面文学,是复杂、深刻、精致的,在历史逻辑、思想逻辑、审美逻辑和话语逻辑方面更加合理。12.儿童本位:儿童本位是指站在儿童的的立场上,以儿童为接受主体,用儿童能理解、喜欢的方式将故事表现出来的一种创作原则。13.动物文学:动物文学是指以动物为本位、立足于动物的生命空间,给予动物以生活感,使之成为具有独特的个性和丰富的内心世界的文学形象的文学样式。14.图画书:图画书是指一种有文又有画的一种特定的儿童文学的创作和出版形式,它以飞跃性的表现方法,表现出只是文章或只是图画都难以表达的内容,从2而使得文章的主题完满地表达出来。15.文学阅读:文学阅读有两大含义,一是指以文学作品为对象和中心的阅读活动(阅读文学),一是指以文学性的思维方式对以文字为载体的所有作品的阅读活动(文学地阅读)。16.阅读身份:阅读身份是指在整个阅读活动中作为阅读主体的读者,以自己的需要和期待、感受和体验来完成阅读活动时所表现出的阅读心态和阅读立场。17.阅读心态:阅读心态是指文学阅读活动中读者具有的特殊情绪要求和心理状态,主要包括阅读开始前的阅读期待和实际阅读活动中的阅读心境。18.阅读立场:阅读立场是指人们在进行阅读活动时的主观立场及其理论依据,有主观立场和客观立场之分。19.阅读心境:阅读心境是指伴随读者在阅读活动中的一种情绪状态,会对阅读活动产生影响。20.阅读先见:阅读先见是读者在在长期生活和实践中形成的主观先见和心理定势。22.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读者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审美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最初的、未经证实的猜想和判断,是一种期待。21.文学文本:文学文本是指文学作品的书写或印刷形式,即作家创作出来的、未被读者阅读的语言艺术形态。23.隐含作者:隐含作者是美国文学批评家W.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首先提出的概念。相当于作者的“第二自我”,即作者的“替身”。隐含作者会因作品内容、作品人格化追求的不同而发生变化,而非作家本人的全部。24.隐含读者:隐含读者是指作家本人设定的能够把文本加以具体化的预想读者,即可能出现的或应该出现的读者。25.意图谬见:意图谬见是指将作家创作作品的过程与作品本身相混淆。26.感受谬见:感受谬见是指将读者阅读过程中产生的效果与作品本身相混淆。27.文学批评:文学批评是指在文学鉴赏的基础上,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对各种文学现象进行研究、分析、评价的能动的意识形态行为,在整个文学活动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28.伦理批评:伦理批评着重于对文学产品的道德意识和品味的评价,它通过善、恶等基本范畴来决定对批评对象的取舍,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寓教于乐”是其基本原则。29.社会批评:社会批评强调文学与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是再现生活并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因而文学作品的主要价值在于它的社会认识功用。30.心理批评:心理批评是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的成果来对作家的创作心理及作品人物心理进行分析,来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以获得其真实价值的一种批评形态。31.语言批评:语言批评本质上属于形式批评范畴,是将文学作品中的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符号形式,对其意义、结构功能、象征意蕴、指称关系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的一种批评形态。32.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指运用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对作品进行分析的一种批评方法。3二、思考题:1.你是如何看待风格的?看法:①风格是作家在其创作的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中所显示出来的创作个性,风格是一面旗帜;②风格是作家在艺术上臻于成熟的标志,也是在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它只能是独创性的徽章,而不能成为局限创作的桎梏;③风格是一种冲击心灵的力量,形成风格是难的,艺术家们都曾努力过;④风格是一座坟墓,它束缚出新,超越风格是难的,艺术家们都在努力着;⑤风格并非作者有意为之,乃是读者自己的发现。2.你如何理解作家人格与文学风格的关系?①一般来说,作家的个性气质、人格精神与其文学风格是相对应的,“文如其人”,“风格即人”是受人们认同的。李白性情爽朗旷达、狂放不羁,故其想象奇特大胆、感情表达酣畅淋漓,追求“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效应;②但是,有时候作家的人格与其文学风格又不完全一致,具有二重性,海明威在其创作的文学作品中常常展现出一种“硬汉子”形象,表现出一种坚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却是一个“软娘们”,很是懦弱;③因此,在对具体作品进行分析的时候,要考虑作家的复杂个性以及作家出于各种原因的掩饰,不能简单化。3.你能说出刘勰的“八体”说中的多少种体与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中的多少种诗品?①八体:典雅、远奥、精约、显附、繁缛、壮丽、新奇、轻靡;②二十四诗品: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4.举例说明诗歌的特点。特点:①有韵律。如:《弹歌》中的“断竹,续竹,飞土,逐肉(念rú)”这首诗的句末都是押韵的,具有音乐美;②表现感受和体验。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句话就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情绪体验,摹写出了塞外的空旷与壮阔。5.举例说明超验性的诗歌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特点:①违背理性逻辑,对现实作出变形化的反映。如:苏东坡《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咏的是杨花,但经由丰富的想象,杨花脱离其本相,最后竟“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②含蓄、朦胧。如:李商隐的《锦瑟》中的“锦瑟”、“蝴蝶”、“杜鹃”、“沧海”、“蓝田”等意象就给人以似懂非懂、不可捉摸之感;③意象的结构方式呈现跳跃性。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温庭筠《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等就是如此,它浓缩了诗人丰富的思绪。6.结合具体作品谈谈小说的特征。特征:①以虚构的故事(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它是假的)达到对生活的逼真再现(史学以事实的名义编造叙事,文学以虚构的名义再现真实);②再现生动的故事与鲜明的人物(如《阿Q正传》中的阿Q、恋爱的悲剧、革命),并有一个权重,突出事情了,就成了情节小说,突出人物了,就成了人物小说;③具有恰当的叙述言语和深刻的对话结构,如:《故事新编》中的《出关》就生动地展示了老子道学的虚伪与孔子的阴险嘴脸;④小说具有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7.举例说明戏剧文学的特点。特点:①表现富有冲突的故事,如:《雷雨》全剧交织着“过去的戏剧”、“现在的戏剧”,同时展开着下层妇女侍萍被离弃的悲剧,上层妇女蘩漪个性受压抑4的悲剧、青年男女周萍四凤得不到正常爱情的悲剧、周冲青春幻梦破灭的悲剧以及劳动者鲁大海反抗失败的悲剧;②注重舞台化处理——三一律,如:《雷雨》一剧在一天的时间(上午到午夜两点钟)、两个场景(周家客厅和鲁家住房)内集中展示了周鲁两家的复杂矛盾纠葛;③运用动作和独白来完成冲突过程。如:蘩漪的独白:“我希望我今天变成一个火山,热烈地冒一次,什么我都烧个干净!”。8.举例说明散文的特点。特点:①写真纪实,袒露个性(史铁生的《我与地坛》、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②以传递感受为中心,题材广泛(鲁迅的《野草》、《朝花夕拾》);③笔法章法灵活,语言富有美感(鲁迅的《野草》);④说话者与作者同一,不虚构叙事者与抒情主人公。9.你对文学中的“雅”与“俗”是如何理解的?①高雅文学是以价值理念为诉求,以艺术原创和探索为目标的文学类型,能给读者以严肃的思考、深刻的体验和丰富的想象,具有较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是反思的文学,是文学中的上品;②通俗文学是相对于高雅文学而言的一种浅近、通俗、平易、适合消遣和易于流行的文学类型,往往有着明显的赢利性和较高的商业价值,属于娱乐文学,但也有其存在的理由;③高雅文学与通俗文学作为文学的两翼,不是绝对对立的,而是存在互动的,文学上有“从俗”和“从雅”的趋势,俗文学可以变成雅文学,雅文学亦可变为俗文学;④一切雅文学都是以俗文学为载体的,正所谓大雅寓于大俗,无俗也就无雅,不俗也就不雅;⑤总之,高雅文学和通俗文学各擅胜场,各有千秋,是文学的两翼,相依共存,互补共进,不可或缺,否则文学生态势必失衡。10.你如何理解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的关系?①民间文学有生气,有活力,有极大的丰富性,在题材、典型形象、艺术形式、艺术语言方面对作家文学有影响(《九歌》就是屈原根据楚地祭神民俗的需要而写的,是民间祭歌的润色之作;歌、诗、词、曲也都起源于民间;《红楼梦》中也不时运用当时的民间语言,如“‘提着影戏人子上场儿’——好歹别戳破这层纸儿”),如同天然林与人工林;②作家起着对民间文学的辑录和保护作用(《诗经》中的《风》),促进和提高作用(关汉卿根据民间传说“东海孝妇”创作悲剧《窦娥冤》),当然也有消极作用(俞万春写《荡寇志》,污蔑农民起义);③站在文学专业性评估立场上,两者之间的的纯度落差是明显的是分层的;④总体而言,民间文学与作家文学可以相互促进,不断发展,推动文学大繁荣。11.简述民间文学的特征与价值。特征:①人民性;②口头性;③集体性;④变异性;⑤传承性;⑥立体性。价值:①实用价值:有助于集体劳动(杭育杭育)与抒发心中的情感(歌节);②科学价值:真实地反映了各个历史时期人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生产生活等方面的情况,是研究社会历史、自然科学的宝贵价值(藏族《格萨尔》);③文学价值:是文学家族中的重要一脉,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还是作家文学的营养库(《诗经》中的《风》、乐府民歌)。12.你如何看待翻译文学?①翻译是一门艺术,要讲求信、达、雅,应追求原作的意义,而不苛求形式的一致;②翻译应在准确理解外文的原意之后,以母语文学的形式表达出来,减少洋味、异味;③译者就是叛逆者,
本文标题: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提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4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