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 文化认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文化认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作者简介:周荃,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2011级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摘要:基于文化视角的认知过程研究,在认知心理学的实证体系中从未受到过应有的重视。本文从认知的文化背景出发,讨论把文化因素加入到认知研究中去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并介绍了认知人类学、跨文化认知研究、本土化认知研究、社会认知和文化心理学等可能的文化认知研究新视角。关键词:文化认知跨文化本土化社会认知1.前言:传统认知主义的困境与机遇传统的认知心理学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自产生以来,它迅速取代行为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主流范式。认知心理学以研究人的内部认知过程为己任,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思维、言语和学习等心理过程。在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认知心理学出现了三种研究范式或取向。第一种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信息加工心理学,它致力于人机模拟,认为人脑类似于计算机,认知过程犹如计算机的表征和运算过程。认知心理学的这种信息加工模式由于无法反映认知过程的灵活性,因而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陷入了困境[1]。上世纪八十年代,认知心理学的第二种范式联结主义应运而生。联结主义以神经的网络结构模型为核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信息加工的问题,但它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人机模拟和符号加工模式的局限。传统的认知主义是以机械还原论和实证论作为其哲学指导,符号和联结的操作模型都采取了对意识分解的方法,引起了人文主义的严重不满[2]。此外,人本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也对主流认知主义采取了批判态度。这些批判确实反应了认知主义脱离文化背景的倾向。在第一代信息加工认知范式和第二代联结主义范式之后,认知过程的生态化倾向逐渐吸引了主流心理学家的注意。生态学研究取向以人的生活经验和历史文化背景为基础,主张在现实环境中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过程。这种研究取向将认知主体视为自然的、生物的、活动于日常环境中适应性的主体,认知就发生在这样的情景之中[3]。这种新的研究取向把文化背景加入到认知研究中,认为文化是人从事各种认知的基础和背景,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和交换过程。跟传统的认知心理学范式相比,这种范式具有更大的生态效度、更令人信服的解释力和更广泛的应用空间。而且,生态学研究取向主张把认知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因而在技术和方法论角度上也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认知的生态学研究取向已经逐渐受到许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引起了许多研究者内心的共鸣,也激发了研究者的兴趣倾注。但是,具体什么是生态化、如何才算生态化、怎样把现实生活和实验控制结合起来?这些一个个待解决的难题,也值得每个研究者去深思和创新。在笔者看来,生态化,或者说日常生活化,肯定离不开“文化”这个大背景。文化背景,是认知研究生态化的核心和关键所在。2.文化因素:心理现象的内在品质和要求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认为:“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它包含了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和个人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需的其他能力和习惯[4]”。在我们中国,“文”有文章、文字、文理、法律条文等解释;“化”是教化、教养的意思。文化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正因为有了文化,人类才能孕育出多姿多彩的文明,同时文化也是后天习得和创造的,具有继承性。传统信息加工的心理学过于强调人机模拟,把文化和环境的因素排除在认知研究之外,给心理学的研究套上严重的枷锁。要知道“如果把心理过程理解为计算机加工程序,其逻辑后承就是计算机也应该具有人一样的心理,甚至意识[5]”,这明显是十分不合理的。这种范式也许能能让我们了解到人类信息加工的的简单模拟过程,获得某种规律化的结论,但是它却失去了心理发生过程最基本的元素—背景。任何心理或认知过程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而计算机的运算只要在电源稳定和硬件正常下的情况下都能进行。二者虽然具有一定的互通性,却有着根本的差异。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认知过程的背景和环境,也赋予了认知过程意义和解释。首先,人类的认知风格和认知特点的形成深受文化背景的影响。也就是说,我们习得的观念、道德、知识和价值体系等均会影响我们的认知风格的形成;其次,我们对客体的认知理解也深受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再次,认知研究的目的是推测人的信息加工的内在过程,但人类毕竟不是计算机,内在信息的处理有赖于个体的经验和意义的理解。人类接收和加工信息时,并不是条件反射式的被动应答,而是一个意义化的过程。在这个主动性的意义化过程中,个体的经验和主动性就会深刻影响着认知的成果和反应。何华认为,文化影响认知的具体过程可以从认知的选择、组织和阐释三个阶段去理解。第一,文化影响认知选择,影响的因素包括区别性强度及特征、以往的经历和期待、需要和动机等等。第二,文化影响认知的组织,包括刺激分类与整合、语言的作用等。最好,文化影响认知的阐释,包括作为认知的参照框架、价值判断等过程[3]。因此,文化因素是认知过程的内在品质,把文化背景加入到认知研究的变量中去,是认知研究生态化的内在要求。3.文化认知:一种新视角和新契机怎样把文化因素加入到认知研究中去?这是认知心理学发展对研究者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可喜的是,在世界范围内,已经有一些心理学家在从事着这些工作,他们的努力给认知心理的发展带来了一种全新的视角。3.1跨文化认知研究跨文化研究是将文化从众多的环境变量中突出出来作为一个核心变量,研究不同文化下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异同[6]。皮亚杰曾说:“如果放弃文化背景来谈论发生认识论,也只不过是一种联想而已。”可见,心理或者认知规律虽然在整个人类上具有一定水平的普遍性,但还是不能忽视其差异性。认知过程的发现,是建立在一定的被试或者样本基础的研究上,具有可证伪性。如果不假思索的把它们应用于整个人类,那就犯了“一刀切、一风吹”式的错误。跨文化的认知研究首先出现在认知人类学中。人类学起初关心的是感知觉的跨文化差异。英国人类学家里弗斯用缪勒—莱尔图形和水平—垂直图形证明,居住在摩雷岛的巴布亚土族人同英国人相比不容易产生缪勒—莱尔错觉,却更容易产生水平—垂直错觉[7]。美国心理学家侯德赛做了更为著名的深度知觉跨文化实验,发现南非和加纳的居民并不理解三维图形。上世纪80年代,认知人类学中出现了文化先验图式研究和一致性理论的发展研究,这与认知心理学关系密切,因为两者都探索认知过程的性质。我国心理学家郑雪关于海南岛上黎族和汉族中小学生智能发展差异研究表明,智能发展的差异同个体文化背景和某些个性特征有关,而与民族性无关[8]。传统的跨文化研究表明,在不同文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个体有着不同的认知过程,也可以说特殊的认知过程是为了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这为跨文化认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实际上,跨文化的认知研究一直是方兴未艾。未来的研究兴趣可以集中在以下几点:(1)信息加工过程差异的跨文化研究;(2)多种文化测量和文化公平测量;(3)认知风格认知标准的跨文化研究。3.2社会认知传统的社会认知心理学家认为,社会认知是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9],这种研究趋向具有明显的个体主义特征。社会认知应该成为生态化认知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因为社会因素作用于个体,使个体的心理具有社会属性;此外,每个个体都在扮演着一定的社会角色,这种角色定位也会影响着个体的认知过程;最后,人的活动也受到群体的影响,在一定的群体压力下,个体也会改变自己的认知[19]。所以,认知过程的研究,只有发生在社会背景之下,才具有生态学意义。社会认知的研究,也应该成为文化认知的重要一部分。当然,社会信息的认知加工机制可以集中在以下几点:(1)人脑是如何加工社会信息的,不同的信息间加工差异是怎样的?(2)在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个体对同一信息的加工是否会存在差异,差异是如何发生的?(3)群体对个体信息的表征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如何发生的?影响是如何发生的?3.3本土化与认知研究社会心理学家彭迈克(M.Bond)曾说:“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结果,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体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它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的基础科学[10]”。诚然,在我们的文化背景中,有着太多的心理学思想。而这些瑰宝,在西方科学主义心理学的掩盖之下,失去了它应该有的光芒。当代认知心理学,其基本假设、研究方法与技术,实际上大多带有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的色彩[11]。许多人笑称当今心理学是“美国白人大学生”的心理学,这也反映出西方主流心理学在应用于其他文化背景时,往往会带来许多偏差和不足。此外,当代西方主流心理学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表现出了一定的危机[12]。因此,认知研究的本土化势在必行,不管是在理论还是手段上,我们都要进行本土化的研究。本土化的过程有两种不同的途径:一是把输入的心理学理论考虑文化背[8]景进行改造;二是完全放弃输入性的理论,建立本土的理论[13]。两种本土化的心理学,考虑的都是不同于西方研究模式。东西方文化背景下的认知心理学有着许多重要的差别。比如在智力概念上,两种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评判标准就不一样;在认知风格上,东方人和西方人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东方人倾向于场依存性认知风格,而西方人更倾向于场独立性认知风格。杨国枢教授在讨论西方量表使用时,提出了必须反省的建议:中国受测者受社会文化影响,在填答各类量表时,往往有“社会赞许”“全盘默认或否定的”“中庸选择”“避而不答”的倾向。同时,他也指出,西方翻译的测量工具,应用于中国人时,总会照成各种偏差[11]。因此,在进行认知研究本土化的研究中,至少要注意以下几点:(1)研究思路与研究技术的本土化,做到适用于本国国情,切忌生搬硬套、削足适履;(2)要善于从我国传统文化中挖掘关于认知过程的心理学思想,又要善于结合当代国情的基本特点,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4情景与具身的认知研究把情景认知和具身认知放在同一个版块来介绍,是因为二者都强调把认知放到实际生活中区考察,强调认知过程的情境性、动力性和动力性。它们代表了认知心理学发展的新阶段。情景认知主义者认为,人的认知过程并非只发生在个体的内部,而是通过实践活动、在环境背景下产生的。情景认知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环境也可以自然的为我们操作某些信息[14]。这种假设,是对物理符号论第一代认知主义的批判和挑战,并致力于把内部和环境的两种表征方式结合起来,分析它们在认知过程中所占的比重。目前,情景认知的研究已从理论假设扩展到教育心理、管理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众多领域。相信在未来,这种取向能够发挥更大的作用。具身认知心理学假设,客体的身体是作为生理意义上的身体,而现象身体是被自我意识体验到的身体。认知过程是通过现象身体来完成的,因此同我们的身体体验密不可分。人的认知源于我们的大脑和肉体,而不是冰冷的电脑处理器,要研究人的认知过程,就必须回到现实的、身体的、自我体验的情景下去进行。Cacioppo的实验研究也证明,接近和躲避的肌肉运动会影响我们对新颖事物的评价和判断[15]。这种理论取向,也是对传统人机模拟范式的批判和超越。身体的体验也是一种潜在的环境变量,如果不假思索的把它排除在我们的实验之外,所得到的结果一定是很没有说服力的。3.5异军突起:社会认知神经科学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发展迅猛,成为了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前沿阵地。这种旨在阐明认知活动的脑机制的新科学,受到了科学家们极大的关注,被誉为“21世纪自然科学的四大趋势”之一[16]。但是,这种年轻的认知范式也存在着许多困境。其一是神经活动不能还原心理活动的过程;二是认知神经科学也继承了许多传统认知主义的研究观,把被试至于非生态化的实验设计中[17]。因此新世纪以来,有一种把社会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相结合的趋势,应用认知神经科学的技术去研究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在更高水平上整合社会心理与认知的脑机制。目前社会认知神经的研究已经初步涉及到了态度、自我认知、情绪控制、道德判断和内隐社会认知等方面。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Phelps等关于杏仁核激活水平和种族态度关系的研究。被试在对黑人面孔进行反应时,杏仁核的激活水平与内隐的反种族偏见的程度存在显著的正相关,但与
本文标题:文化认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新视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