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关于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集聚、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分布的情况总结(2016年8月5日)一、城镇建设按照“旧城改造、片区完善、基础配套、整体提升”的思路,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规模进一步扩大,服务功能不断完善,形象品位全面提升。目前,县城规划区面积49.61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总面积9.3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6.4平方公里,县城人口6.9万人,城镇化率达63.9%。(一)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提高城市发展水平。坚持把规划摆在“龙头”位置,立足县情,狠抓规划编制和实施。一是明确发展定位。根据吴起县的文化底蕴、区位优势、经济基础等独特资源禀赋,把县城定位为山区生态文明县城,确定了近中期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二是科学编制规划。本着科学性、超前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014年,委托陕西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第四轮修编,确定城市布局结构为“两心一带五片区、多节点、多廊道”。依照城市总体规划完成了燕山台、榆树坪北过境片区、三道川小蒜台片区、宁赛川迎宾大道等6个片区规划和长征广场、胜利山广场扩建,洛滨路、长征街拓宽改造等-2-100余项单体设计。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县委、县政府反复征求群众意见,多次组织专家进行评审,确保了规划的品位和超前性。三是强化规划意识。通过邀请专家进行培训、组织规划管理人员外出考察学习、深入宣传《城乡规划法》等途径,极大地增强了干部的规划意识和规划执行力。四是严格规划控制。按照节约、集约用地原则,强化规划控制权,做到“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管理一个法、建设一盘棋”。健全了建设项目选址、会审、发证、放线、验收等一系列制度,形成了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以确保规划顺利实施。(二)完善设施,加快建设,优化基础设施条件。在城市建设中,我们以项目建设为依托,以桥梁、道路和街巷为骨架,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努力打造“显山、亲水、透绿、灵秀”的适宜人居山区生态文明县城。一是狠抓市政公用设施建设。累计投资20.71亿元。先后建成了薛岔水源地供水工程、刘渠子自来水厂;新修县城东绕线、北过境等5条17.2公里环城路,石湾等街道13条16.3公里,宁塞川迎宾大道,改造拓宽宗圪堵至二中、枣树湾等城市道路;建成刘渠子、陈蒿湾、宗湾子、贺石湾等跨河大桥16座和宗圪堵人行天桥,胜利山、白石咀等娱乐休闲广场9个,刘渠子等集中供热站5个,延伸供热管网2万米,建成天然气站、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新修县城河提21公里,建成南苑等停车场3个。二是突出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累计投资15.4亿元,建成了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退耕还林森林公园、体育场馆,-3-新建一中等3所学校,完成了县医院迁建工程,新建党校、社会福利中心等40余项工程建设。三是强化安居工程建设。已建成居宁花园、万圣锦绣家园等20个住宅小区,建成楼房13258套(其中保障性住房6343套),改造山体居民4000户。经过几年全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拉大了城市框架,完善了服务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优化了人居环境。(三)强化措施,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形象品位。按照“强基础、抓管理、上档次、提品位、抓靓化、变面貌”的思路,坚持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专项整治与综合治理相结合、法制与德治相结合的原则,制定出台了《吴起县城市综合管理办法》,建立了“统一领导、分块负责、依法管理、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新机制,大力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净化、硬化工程。累计硬化背街巷道111条,治理排污渠4万米,新修改造公厕92座,配置垃圾桶2000多个,垃圾中转站8个,安装景观灯、照明灯3700盏,新增绿地面积48.6万平米,人均达9.2平方米。铺设污水管线14.4公里,建设文化长廊3300米,城市面貌较以前有了很大改观,人居环境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得到显著增强。二、农田保护今年,在市国土资源局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新一届中央领导对国土资源管理的新要求,积极适应国土资源工作新常态,狠抓耕地保护工作,认真开展了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自查工作,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4-2016年我县对于耕地保护工作高度重视,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任务全面完成。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今年,市政府下达我县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别为52.4万亩和48.5万亩。在政府工作会议上,县政府主要领导与各乡镇负责人签订了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书9份,明确了各乡镇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突出强调了各乡镇乡镇长是本辖区内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对耕地及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全面负责。二是占补平衡工作。2016年市上下达我县占补平衡任务2000亩,其中异地补充1000亩。根据目标任务,我局从3月份就着手踏勘设计,目前踏勘设计工作全部完成,均已报县经发局立项批复,现正在评审之中,待评审完成后立即组织招标实施,保证年底前全面完成任务。三是高标准基本农田工作。2016年市局给我县下达3000亩高标准基本农田任务,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6559亩,待省财政厅和国土资源厅审批。三、产业集聚自2011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根据调研,确定了三大现代农业产业,且我县每年投资1亿元,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建成了铁边城省级和吴起—白豹市级等五个高标准现代农业园区,初步形成以“五大园区”为主体框架的农业产业布局,并将“五大园区”作为我县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重要载体和抓手,充分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的作用。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日光-5-温室3000座,大棚5275座,设施蔬菜面积达到7890亩;新建苹果园5.3万亩,千只养羊小区90个,千头猪场26个,万头猪场3个,千只以上养鸡场10个,百头养猪场(户)77个。全县存栏羊子累计达到16万只、生猪6.2万头、牛0.66万头、家禽22万只。四、村庄分布2003年以来,我县先后投入6.1亿多元资金用于农村发展,但由于自然条件落后、农户居住分散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的经济和社会进步长期滞后城镇,城乡差别十分明显。为此,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从构建和谐吴起的战略高度出发,果断决策,从今年起大力实施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改变我县农村的落后面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社会全面进步。新型民居工程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和历史任务,在规划中既要着眼长远、科学规划,又要立足当前、分步实施。因此,县上在新型民居工程建设中严格遵循“合理规划,适度超前”和“无规划不建设”的原则,将新型民居工程建设与小城镇建设、产业开发、扶贫开发和生态建设等紧密地结合起来,修订编制了《吴起县农村村庄建设总体布点规划》,确保新型民居工程建设稳步推进。即:从2006年至2007年,为试点起步阶段。主要任务是制定各类规划和完善出台政策;从2008年至2012年,为整体推进阶段。主要是按照先公路沿线和川道村组,梯次向山地村组推进的原则,以新型民居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着力改善人居环境;从2012年至2016-6-年,为巩固提高见成效阶段,主要是拾遗补漏,在整体提高上下功夫,着力改善剩余村组和自然消亡村组留住农户与外迁户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县上对实施村的水、电、路、排洪、排污、垃圾处理、农民文化活动场所、基层组织阵地建设等公共设施一次规划到位,逐项加以建设,完善功能,提高新型民居工程建设的整体水平。通过三个阶段的分步实施,力争用10年时间使全县有条件的村庄建设有新面貌、产业开发有新起色、基础设施建设有新突破、农民培训有新发展、民主政治建设有新进步,整体实现“生态优良、生产发展、生活殷实、科教进步、民风淳朴、基础完善、村庄整洁、管理民主、班子坚强、城乡和谐”的建设目标。五、生态涵养1998年,吴起县积极响应党中央“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的伟大号召,果断做出了“封山退耕、植树种草、舍饲养羊、林牧主导、强农富民”的逆向开发战略,在全县范围展开了封禁造林工作,一次性封禁散牧羊子25万只,一次性退耕155.5万亩,成为全国退耕还林的一面旗帜,被国家林业局命名为“全国退耕还林试点示范县”和“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县”。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完成退耕还林面积244.79万亩,经国家、市级确认完成退耕任务206.67万亩,其中国家计划确认面积185.37万亩(退耕地93.98万亩、荒山90.49万亩、封山育林0.9万亩),延安市新一轮退耕还林计划面积21.3万亩(现耕地退耕17万亩、超出实施地4.3万亩),累计兑现退耕还林补助资金18.2亿元,建成了全国唯一-7-的退耕还林森林公园。在退耕还林实施的17年来,我们经历了植被恢复、质量提升、产业发展和巩固提高四个阶段,吴起的生态环境和农村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全县的林草覆盖率由19.2%提高到72.88%,土壤年侵蚀模数由1.53万吨下降到0.54万吨,在最新的EOS卫星遥感影像图上,吴起的地形图清晰可见,与周边地区形成明显对比,农民人均收入由1997年的887元增加到2015年的11376元。同时,由于多年来退耕造林工作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及社会力量积极参与退耕还林及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遏制水土流失已成为吴起人民的共识,全民生态意识明显增强。
本文标题:文明城市情况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71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