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埃博拉病毒的致病机理姓名:王胜优学号:20123455日期:2014年12月15号摘要:1995年5月14日(农历四月十五),扎伊尔发现罕见传染病埃博拉。埃博拉(Ebola),是用来称呼一群属于纤维病毒科埃博拉病毒属下数种病毒的通用术语,可导致埃博拉病毒出血热,罹患此病可致人于死,包含数种不同程度的症状,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肤色改变、全身酸痛、体内出血、体外出血、发烧等,感染者症状与同为纤维病毒科的马尔堡病毒极为相似。此病毒以刚果民主共和国的埃博拉河命名。基本简介:埃博拉病毒(EBOV)是引起人类和灵长类动物发生埃博拉出血热(EBHF)的烈性病毒,由此引起的出血热是当今世界上最致命的病毒性出血热,已造成10次具有规模的爆发流行。埃博拉病毒首次暴发就夺走了近300人的生命,2003年又在刚果(金)让100多人命丧黄泉,2004年5月下旬苏丹南部疫情再发,已有4人死亡,同时俄罗斯一实验室女科学家因针刺感染而丧命。2014年病毒再度爆发,已致4000不等人死亡,确诊、可能感染和疑似病例3069不等例。传播途径:病毒可透过与患者体液直接接触,或与患者皮肤、黏膜等接触而传染。病毒潜伏期可达2至21天,但通常只有5至10天。病毒分型:已确定埃博拉病毒分4个亚型,即埃博拉-扎伊尔型(EBO-Zaire)、埃博拉-苏丹型(EBO-Sudan)、埃博拉-莱斯顿型(EBO-R)和埃博拉-科特迪瓦型(EBO-CI)。不同亚型具有不同的特性,EBO-Z和EBO-S对人类和非人类灵长类动物的致病性和致死率很高;EBO-R对人类不致病,对非人类灵长类动物具有致死性作用;EBO-CI对人类有明显的致病性,但一般不致死,对黑猩猩的致死率很高。病毒结构形态:埃博拉病毒(EBV)属丝状病毒科,呈长丝状体,单股负链RNA病毒,有18,959个碱基,分子量为4.17×10^6。外有包膜,病毒颗粒直径大约80nm,大小100nm×(300~1500)nm,感染能力较强的病毒一般长(665~805)nm左右,有分支形、U形、6形或环形,分支形较常见。有囊膜,表面有(8~10)nm长的纤突。纯病毒粒子由一个螺旋形核糖核壳复合体构成,含负链线性RNA分子和4个毒粒结构蛋白。致病机理:实验室检查早期有蛋白尿,转氨酶升高,表现为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显著升高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有限升高,形成特征性的ASTALT,有时血淀粉酶也增高。淋巴细胞减少,随后中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伴有反常的血小板凝聚。重症病例6~8d时可见DIC1、病毒感染靶细胞和组织埃博拉病毒感染机体后,通过刺突糖蛋白与宿主细胞膜表面的受体结合进入细胞.。原位杂交和电子显微镜显示,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成纤维细胞、肝细胞、肾上腺细胞,以及多种上皮细胞对病毒复制起重要作用。其中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是早期被感染的细胞和主要的病毒复制场所,进而使病毒由感染部位进入淋巴结、肝脏和脾脏等器官。病毒对靶细胞的感染具体包括:(1)受到感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包括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活性氧和一氧化氮等,引起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的聚集,并激活中性粒细胞,进一步扩大炎症反应。同时,受到感染的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表达多种与凝血功能异常密切相关的细胞因子。因此,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不仅无法清除埃博拉病毒,反而协助病毒增殖,并将病毒转运、扩散至宿主全身;(2)埃博拉病毒可在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APC),如树突状细胞(DC)内完成增殖;(3)通过糖蛋白或病毒感染,可直接破坏细胞结构,损伤肝、肾上腺皮质、脾脏等组织器官。人类和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后,肝脏出现不同程度灶状坏死,引发凝血功能障碍;肾上腺皮质细胞坏死,导致血管血压调节障碍。2、免疫应答反应受到抑制包括天然免疫及获得性免疫应答均受到抑制:(1)天然免疫应答,如干扰素受到抑制。病毒蛋白VP24中止了蛋白信号转导和活化因子1(STAT1)在细胞核内积聚过程,通过阻止I型干扰素的信号抑制干扰素产生;病毒蛋白VP35通过阻断干扰素调节因子3(IRF-3)的活性,降低干扰素的作用,使周围的正常细胞失去保护。(2)获得性免疫应答的多个环节受到抑制:树突状细胞作为重要的抗原呈递细胞,处于机体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防御病原体的核心环节。体外实验表明,埃博拉病毒感染后的髓系树突状细胞将无法释放集落刺激因子等细胞因子,不能发育成熟,从而无法上调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分子的表达,激活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功能的异常,意味着无法正常激活重要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过程;通过TRAIL和Fas-FasL途径,引起大量淋巴细胞凋亡,导致CD4+和CD8+T细胞的锐减。猕猴感染病例的研究显示,病毒主要导致体内T细胞和NK细胞凋亡。淋巴细胞凋亡,部分解释了死亡病例进展性的淋巴细胞减少和淋巴耗竭。2000年乌干达埃博拉疫情暴发时,重症病例出现循环T淋巴细胞减少,但幸存者淋巴细胞数量未见明显减少。另外,可溶性介质(如NO等)的非正常产生,病毒糖蛋白C末端免疫抑制性基序的识别或直接介导淋巴细胞功能破坏或细胞减少。(3)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等重要免疫器官,出现耗竭和坏死,而炎症细胞少见。对比感染埃博拉病毒后康复者和病情恶化者的临床表现和免疫反应发现,抗原特异性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的发展和病毒的清除成正相关。然而,给感染埃博拉病毒的猕猴被动输注埃博拉病毒人源中和性单克隆抗体KZ52,却无法控制感染。因此,免疫球蛋白的保护作用尚不明确.但可以肯定的是,感染早期正常的、短暂的天然免疫应答,以及随之激活的获得性免疫应答,对于保护机体免受致命性感染是必需的。最近3种单克隆抗体联合使用的鸡尾酒疗法被证明有效。3、血管损伤关于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分子机制尚待研究。现有研究显示,糖蛋白是血管细胞损伤的重要因子,再加上病毒对内皮细胞结构的直接破坏,最终导致出血症状.但尸检并未见明显血管损伤。并且有研究显示,内皮细胞感染偶然发现于食蟹猴病毒感染的晚期。血小板减少症、凝血因子消耗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滴度增加,是埃博拉病毒感染后凝血病理表现。埃博拉病毒病中凝血异常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一致。因此,凝血因子合成下降以及肝功受损导致血浆蛋白异常与出血倾向有关。肾上腺皮质受损后,会导致低血压和低血容量低钠血症。该症状几乎见于所有感染者,并在出血晚期的休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病毒感染后还引发众多炎症因子IL-2,6,8,10,天然抗凝蛋白C等释放。导致了疾病晚期出血和休克的发生。值得关注的是,NO在非人灵长类动物感染扎伊尔型病毒,以及人类感染扎伊尔型和苏丹型病毒后,滴度升高,并显示与死亡相关。NO不正常产生,与旁路淋巴细胞凋亡、组织损伤和血管缺乏完整性等众多病理生理紊乱有关。另外,NO也是重要的低血压介质。目前认为,APC细胞的感染和激活是埃博拉病毒病发展的重要基础。APC细胞以及其他细胞释放的炎症促进因子、趋化因子和其他介质,造成血管和凝血系统的损伤,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以及类似中毒性休克的症候群。参考文献:1、《口岸卫生控制》第九卷第四期(埃博拉病毒的研究)刘振宇王丽2、石明,沈宇清.埃博拉病毒侵染细胞机制的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3,01:71-75.3、丁国永,王志玉,高璐,姜宝法.埃博拉病毒包膜糖蛋白研究进展[J].病毒学报,2013,02:233-234、JeremyCherfas,王浩鑫,马建华.研究前沿:埃博拉病毒感染机理[J].科学观察,2013,02:62-63.5、聂福平,范泉水,王灵强,郄翠仙,郭松辉,龙贵伟,李丽红,张念祖.埃博拉病毒的研究进展[J].中国畜牧兽医,2006,10:65-67.6、《科学通报》2014年第59卷第30期:2889~2899《埃博拉病毒病:病原学、致病机制、治疗与疫苗研究进展》程颖刘军目录:摘要————————————————————————第1页基本简介——————————————————————第1页传播途径——————————————————————第1页病毒分型——————————————————————第1页毒结构形态—————————————————————第1页致病机理——————————————————————第2页参考文献——————————————————————第4页
本文标题:文档病毒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795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