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汽化和液化(第1课时)【课前预习】1.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叫做。汽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和________。2.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需要。3.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需要。〖学习过程〗活动1观察蒸发现象1.找两位学生上讲台,在其手背上涂一些酒精,引导学生观察手背上酒精的变化,并交流手背上涂酒精有什么感觉?2.学生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3.洗过的衣服晾干时,有时干得快,有时干得慢,这说明了什么?(蒸发有快慢之分)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蒸发的快慢呢?交流归纳:蒸发:(1)在下、只在液体进行的、的汽化现象。蒸发热。(2)影响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活动2观察水的沸腾1.向烧杯中注入适量温水,用酒精灯加热,观察水中发生的变化。2.当水温度升高到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两分钟后停止读数,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时间(分)0.511.522.533.544.55……温度(℃)3.停止加热,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4.描述实验中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的情景: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沸腾前,水中的声音,沸腾时,水中的声音。5.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画出水的沸腾图像。由图像可以看出: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此时水的温度。实验中,水沸腾的温度为℃。停止加热,水沸腾,说明水沸腾时要。6.由上述实验可知:沸腾时,水从液态变为。沸腾是在液体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水沸腾的条件:和。活动3.比较并归纳汽化的两种方式-蒸发与沸腾的异同例三: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A.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蒸发和沸腾都在液体表面发生D.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当堂反馈〗1.我国新疆的吐鲁番地区气候炎热,干旱少雨,年平均蒸发量很大,自古就有“火洲”之称.为了减少输水过程中水的和,当地人民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修建了庞大的地下灌溉工程——坎儿井。2.雾的形成属于下列哪种物态变化?()A.熔化B.凝固C.汽化D.液化【课后巩固】1.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这是由于______的原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温度___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2.如图是小明同学所做的“观察水的沸腾”实验的装置,为了节约能源、适当缩短实验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写出两种):(1);(2).3.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同学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1)本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时的变化规律;图中所示的温度是℃。(2)当水温接近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根据表格里记录的数据,请你在下面的小方格纸图乙上画出水的沸腾图像;(3)从图像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水在沸腾的过程中温度.4.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1)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时间(分)00.511.522.533.54…温度(℃)90929496989896989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第分钟记录错误.(2)如图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5.“大树底下好乘凉”,这是一个众人皆知的俗语.小峰却不以为然,为此与小芳发生激烈的争辩.小峰认为,现在有了遮阳伞,人在遮阳伞下与大树下同样没有阳光的直接照射,所以一样凉爽;小芳认为,遮阳伞下比树下炎热.根据你所学的物理知识,对上述两人的观点,你支持的观点.请帮助他俩设计一个实验,以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辩.(1)实验器材:;(2)实验方法:;(3)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什么感想?(简要回答).时间(min)012345678910温度(℃)8587899294969798989898二、汽化和液化(第2课时)【课前预习】一、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1.蒸发:(1)在下、只在液体进行的、的汽化现象。蒸发热。(2)影响快慢的因素: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2.沸腾:(1)在下、在液体同时进行的,比较的汽化现象。(2)条件:达到,继续吸热。(3)特点:虽然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3.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时要。4.使气体液化的方法有两种:①;②。〖学习过程〗二、液化:物质由汽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液化放热。活动1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1.在烧瓶中注入适量的水,用酒精灯加热,液态的水变成水蒸气从烧瓶口部冒出,仔细观察烧瓶内和瓶口的上方,你看到了什么现象?将手放在瓶口上方(防止烫伤),有什么感觉?2.在瓶口的上方倾斜地放置一个金属盘,仔细观察金属盘的底面,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用手触摸金属盘(防止烫伤),有什么感觉?3.问题:在实验中,水的状态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手和金属盘变热说明了什么?“雨滴”的形成要经历怎样的物态变化?需要什么条件?学生交流后归纳:(1)瓶中潮湿而暖和的水蒸气上升,当在瓶口附近遇(冷/热)时,水蒸气凝结成。(2)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做,液化时要热。活动2用注射器吸进一些乙醚,用橡皮塞堵住注射孔,先向外拉动活塞,当看不见针筒内的乙醚液体时,再推压活塞,观察注射器中是否又出现了液态乙醚。这个实验是通过的方法使气体液化的。活动3【思考交流】1、当水壶里水沸腾时,为什么靠近壶嘴的一段看不见“白气”,而在上面一段能够看见?注意“白气”这个说法: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2、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是怎样液化的?1.两种方法: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例四:医生给病人检查牙齿时,拿一把小镜子在酒精灯上烧一烧,然后再放入病人口腔中,这样做的目的是()A.给小镜子消毒B.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腔中空气液化C.使小镜子升温,防止口中水蒸气液化D.给牙齿消毒例五:北京奥运会上,“祥云”火炬燃料为丙烷气体,为了便于储存或携带,常温下可采用方法使其液化,这一物态变化过程要(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堂反馈〗1.为了防止疾病,有时需要打预防针.打预防针前要对皮肤进行消毒,当在皮肤上擦酒精后,会有一种凉的感觉,这是由于酒精()A.蒸发吸热B.蒸发放热C.液化吸热D.液化放热2.在夏季闷热的夜晚,紧闭门窗,开启室内的空调,由于室内外温差大,第二天早晨,窗玻璃上常常会出现一层“水雾”.这层“水雾”在窗玻璃的(选填:“内”或“外”)侧,其形成原因是.3.如图所示,甲、乙两个房间里的相同的两壶水放在相同的电炉上都已烧开,我们可以根据所观察的房间壶嘴的上方白气较多,判断出房间的气温较高.【课后巩固】1.小明从冰箱中取出一包茶叶,打开冰箱门,发现从中涌出一团白汽,这是怎么回事?小明取出茶叶之后就准备打开包装,你认为合适吗?为什么?2.打火机内的液体是()A.通过降低温度液化而成的B.通过压缩体积液化而成的C.常温下表现为液态的烷D.汽油或酒精的混合物3.人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100℃的开水烫伤厉害,这是因为.4.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_____过程,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现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度下进行。5.冬天当你向手背哈气时,手背会感到(选填“冷”或“热”),同时手背会变(选填“干燥”或“潮湿”)。6.下列自然现象与液化现象无关的是()A.冰棒周围出现“白气”B.夏天的早晨自来水管“出汗”C.湿衣服变干了D.冬天窗户的玻璃内壁上出现水珠。7.夏天,在盛有冰冻饮料的玻璃杯外壁上有许许多多的小水珠,这是()A.杯中的水渗透出来的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C.空气遇冷液化而成的D.跟人体出汗道理相似8.在卫生间里洗过热水澡后,室内的玻璃镜面会变得模糊不清,过了一会儿,镜面又变得清晰起来,请你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镜面上发生的这两种现象。
本文标题:汽化和液化研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38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