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关于《货币银行学》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1陈学彬教授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一、关于“货币银行学”的定位1、“货币银行学”是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我认为“货币银行学”的定位应该是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是金融学科的入门课程。2、“货币银行学”课程的设计“货币银行学”作为金融学科的基础理论课程,其课程体系应如何设置?首先,其知识面应该覆盖整个金融学科的主要方面,如:金融制度、金融体系、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以及完整的金融运行结构,包括微观金融运行、宏观金融运行,以提供学生一个有关金融体系的整体框架。其次,应重点介绍金融学的基本理论概念、原理、规律和方法。第三,应正确处理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第四,应正确处理与金融学各分支课程的关系。尤其是在教育部就金融学科进行了相关调整之后,“货币银行学”、“国际金融”等专业课程均被合并到“金融学”当中,那么,金融学所覆盖的范围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而关于金融学学科领域的界定,同样争论颇多。例如,清华大学的宋逢明教授认为,按照国外对于“金融学”的界定,主要是涉及金融工程、金融市场等微观运行层面的问题;而传统意义上的货币银行学,不属于金融学应有的范畴,而属于宏观经济学的内容,因此该课程在西方往往在经济系开授。但是,我们也难以把英文中的FINANCE一词同中文的“金融”一词作简单对应。而且,在西方的一些经济学和金融学词典中,对于FINANCE也存在多种定义,既有狭义的,也有广义的。实际上,我们一般所讲的公司财务、金融市场、金融投1根据陈学彬教授在“全国高校《金融学》骨干教师培训班”(复旦大学,2002年11月2日)上的讲课录音整理。基础理论国际金融学金融市场学中央银行学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公司财务学金融工程学货币银行学基础理论2资等,属于狭义的金融定义;而广义的金融定义则还包括了金融体系、金融制度等内容。也就是说,微观金融运行必然是在特定的宏观金融框架之中。那么,就货币银行学这一学科而言,作为金融学的基础理论课程,它就应该在给出关于金融体系、制度的一般理论框架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微观与宏观的金融运行问题。就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与重复而言,我们一方面需要处理货币银行学同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另一方面,还必须妥善处理货币银行学同金融学各分支课程之间的关系。前者要求我们以金融学为落脚点,从金融运行出发考察它们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而后一方面的问题,我们的基本思路是把货币银行学作为其他金融学分支课程的基础课程,它的研究领域应该覆盖整个金融领域,但主要讲解一些基本概念、原理、一般规律与研究方法,而不深入讨论各分支课程的具体内容,给它们展开留下足够的空间。这就可以避免或减少重复。3、正确处理“货币银行学”与经济学原理课程的关系经济学原理同货货币币银银行行学学相交叉的内容主要集中在宏观经济分析与宏观金融分析中。宏观经济分析包括:总供给、总需求、货币供求、货币政策、通货膨胀、失业等问题的研究;而宏观金融分析涉及: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政策、国际宏观政策协调等问题。为避免二者存在的重复、重叠,尤其是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分析同货币银行学中有关货币尤其是货币政策分析的严重重复,有观点认为,应取消货币银行学。其理由如下:既然金融宏观分析的主要部分构成货币银行学的核心内容,简单推论,假如,为了避免重复,“不应在宏观经济学的旁边有相对独立的金融宏观分析教程”的论断成立,那么,取消货币银行学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关于是否确实要取消货币银行学,人民大学的黄达校长曾写文章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事实上,学科间的重复增加,是伴随我国经济学的演变而出现的。50年代初李达教授的《货币学概论》,以前苏联有关的教程为蓝本,实际是半部货币银行学;就框架来说,同西方国家的货币银行学没有原则的区别。改革开放以来翻译和自己编著的货币银行学则更是相同。只讲政治经济学的年代,经济学讲生产关系为主,货币银行学从金融角度讲经济运行机制,没有什么“重复”的问题。现在的政治经济学加西方经济学,讲宏观经济分析的内容不断加大,于是重复问题提出来了。然而,这种重复并不能否定宏观经济学与货币银行学之间的差别,主要是:讲货币需求,两门课差别不大;讲货币供给,粗细、深浅的差别较大;讲均衡,讲均衡模型,货币银行学不如宏观经济学讲得细;讲以实现均衡为目标的国家实施干预的货币政策,货币银行学就有较大的展开和深化的余地,等等。因此,宏观经济学还代替不了货币银行学。在美国也没有看到货币银行学明显“衰亡”的迹象。从上世纪中期L·钱得勒和S·哥尔特菲尔特的《货币银行学》到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先后有多种这方面的教程;经济系和商学院,相当普遍地开设这门课程,它好像还有点长盛不衰的味道。黄达教授认为,货币银行学所以有内容难以取代之处,究其学科发展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宏观经济学是对整个经济的宏观分析,其中有关金融的部分,是从经济整体的角度考察金融的侧面,目的是为了全面地把握经济整体;另一方面,金融宏观分析,作为金融学科总体一部分,与金融微观分析有直接的紧密联系。所谓“业有专攻”—3专攻金融领域的宏观分析;“支撑有力”—直接依靠金融微观分析的基础。这就自然而然地使金融宏观分析的学问,就其内容,特别是就其深度,有其在宏观经济学的旁边独立存在的理由。的确,要使宏观金融分析与宏观经济分析不重复,突出其金融特点,就必须突出微观金融的分析基础。也就是说,对于金融运行的微观机制,要作深刻的讨论。但是,就我国目前的货币银行学而言,这一点恰恰做得很差。我们现在的货币银行学里面,对宏观货币政策以及货币供求均衡等问题阐述,除了对货币供求的讲解比宏观均衡分析稍微细致一点,很难说它真正体现了微观金融基础,因此,没有体现出同宏观经济分析的显著差别。要体现这种差别,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突出怎样依靠金融微观基础的问题。因此,货币银行学虽然不必取消,但是必须调整。二、货币银行学的发展演变课程的设置总是应该同我国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要对货币银行学进行调整,以使它适应金融实践发展的需要。我们首先来对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历程作一个回顾。1、国内货币银行学课程的发展演变过程计划经济时期,与计划经济相联系,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银行,仅有的中国人民银行是财政的出纳部门;与此相适应,理论上只有社会主义的财政与信贷理论,没有真正的货币银行理论。改革开放初期(80年代初期),与建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相适应,人民银行独立为中央银行,分设几家专业银行;理论上人民银行教材编写委员会组织编写了《货币银行学概论》,涉及内容包括:货币本质与职能、信用的本质与作用、银行的性质和作用(重点阐述社会主义货币、银行、信用的必要性和作用,而对货币银行信用的运行规律则基本没有涉及)。80年代中期,理论上部分引进西方的货币银行理论与计划经济理论相结合,试图建立社会主义的货币银行学理论体系。其中的代表作是1985年赵海宽教授《货币银行概论》,包括3篇,重点讨论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货币流通和银行业务:银行和银行信用、货币和货币流通、银行的经营管理。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一步将货币银行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教材有时分为两本)。资本主义部分主要介绍西方货币银行理论,社会主义部分主要讨论在货币银行学中国的应用,如王学青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原理》(讨论资本主义的货币银行学)、《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认为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有各自不同的货币银行理论,不利于完整的揭示其共同的一般原理和规律,主要是按照我国传统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把西方的理论往里面装,实际上其中有很多矛盾或衔接不好的地方,讲授中重复也较多。90年代中期,试图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相结合,把资本主义货币银行学与社会主义货币银行学合二为一,建立统一的货币银行学,效果并不理想。对此做了很多的尝试,包括由国家教委组织,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1992年);中国人民银行教育司也组织南北各编写了一本货币银行学教材,北方由周升业教授、曾康霖教授主编(1993年),南方由周骏教授、王学青教授主编(1996年)。90年代后期-21世纪初期,货币银行学的发展出现了两个分支,其中一个分支4是继续完善原有体系,例如黄达教授主编《货币银行学》,在介绍西方理论的基础上,阐释其在中国的应用,并注意同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相结合;另外,如易纲教授和吴有昌教授著《货币银行学》(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主要介绍西方货币银行学,阐释其在中国的应用。不妨让我们简单浏览一下黄达教授主编的《货币银行学》的体系结构: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息与利率、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体系、存款货币银行、中央银行、货币需求。可以发现,这一教材基本局限在货币、银行的内容,包括货币供给、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给、通货膨胀、货币政策、金融与经济发展、国际交往中的货币、国际金融体系、国际收支与经济均衡等,显然,这个体系同我们前面为“货币银行学”所作的定位相比而言是有差距的。正如很多教授们已经提到的,金融学的发展跟经济学的发展一样,现在有一个微观化的趋势,金融学微观化发展,不是简单地把宏观内容加上一个微观内容的部分,还必须为金融宏观分析寻求有机的微观基础。目前的货币银行学教材还没有能很好地体现出宏观金融的微观基础。一方面,对于微观金融的运行没有很好地讨论,另一方面,在宏观的分析上,怎么把微观的理论运用到里面去,这也是不足的。另一个分支则是扩展原货币银行学为金融学的学科发展。比较有代表性的有王松奇等编著《金融学》,该书正是在国家教委作出金融专业调整以后组织编写的,包括了谢平等著名专家学者的参与或建议,其结构体系为:上篇--金融体系:货币与货币制度、信用利率与金融资产、金融机构、资本市场、货币市场、期货、期权、外汇、金融创新;中篇--金融运行:商业银行、中央银行与货币运行、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开放经济下的货币运行;下篇--金融调节:货币需求、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货币政策、国际收支调节、金融发展与金融改革、国际金融危机、中国金融风险与金融安全。这一本《金融学》教材在体系上和知识面上有所突破与创新,其主要优点在于,适应了国家教委对金融专业设置调整的需要,将货币银行学扩展为金融学,作为金融专业基础课的知识面有所拓展。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微观金融运行,以及对金融市场的描述太细,从而同金融市场学以及投资学的内容冲突,这里有一个深度的把握问题。讲微观金融运行不是只讲金融机构或者金融市场的整体定价问题,还应考虑作为微观主体的个人、企业或金融机构(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他们怎样来进行金融决策。这些微观决策会决定宏观金融运行的变化,或者影响到中央银行所采取的货币政策措施的效果。但我们以前的货币理论的分析,主要是从总量上来进行的,即:我们定义货币供给是由M0、M1、M2…..同基础货币之间的关系,最多扩展到它们同利率之间的关系决定的,但是这个宏观总量究竟是由什么样的行为所导致的?传统货币银行学的分析主要涉及存款以及在讨论乘数影响中的几个比例关系,但这些实际上都还是总量,没有涉及微观主体的决策行为。西方现代金融学所讨论的主要就是微观主体的投、融资决策。不讨论微观金融机制,就解释不了宏观金融总量,也就解释不了宏观经济运行。例如,商业银行“惜贷”会影响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效果,商业银行为什么会“惜贷”?就是因为他们作为微观金融主体,必然从个体的利益出发,采用各种方法,依据特定条件进行优化决策和行动。这样的问题就依赖于金融学的微观基础分析才能讨论清楚。微观问题讨论清楚了也才能真正把握宏观问题。52、国外货币银行学和金融学的演变从国际比较来看,货币银行学从上世纪中期L·钱得勒和S·哥尔特菲尔特的《货币银行学》到S·米什金的《货币金融学》,从基本为宏观分析向逐步吸收微观分析转变;而金融学(我们在此采用其狭义定义),从早期的公司财务学到博迪和莫顿的《金融学》,则呈现出从具体向一般转变。我们可对相关著作进行一个具体的比较:(1)1987[美]托马斯·梅耶的《货币、银行与经济》,该书在八、九十年代在国内较流行,主要是从宏观角度,利用西方经济理论比较深入地考察金融运行,包括货币创造、需求、均衡分析,介绍
本文标题:关于货币银行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0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