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衔接
本质区别知识型(初中)识记为主知识能力型(高中)解决问题、自身体验文言文阅读“记诵积累,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初中)篇幅短、词汇少、难度小“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的意义或用法”,“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历史局限”。(高中)篇幅长、词汇多,难度大文言文基本知识回顾文言文知识点主要有文字、词语、句式、翻译。文字包括字音、字形;词语包括实词(如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虚词句式涉及文言常用句式和特殊句式;翻译涉及直译、意译。重点内容: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翻译一词多义文言实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辨析在古今语言中,一词多义现象是普遍存在的。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多义现象更为明显。【学习方法】①注意积累,做好笔记,一定要打破课与课的界限。②结合具体语境进行比较分析,能结合一般的语言习惯,掌握一词多义的基本规律,如,因词性不同,感情色彩的不同,所形容或所表现的对象性质的不同都可能形成词义的差别,或者同一个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会不同等。一词多义君与家中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期在必醉(《五柳先生传》)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期年之后(《邹忌讽齐王讷谏》)例如:期约定期望期限满通假字辨析通假字是通用字和假借字的简称。通俗地说,古字通假就是用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代替另一个字使用的现象。【学习方法】通假字数量不多,且大部分在小注中有解释,复习时可以集中整理,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通假字-举例为天下唱(《陈涉世家》)亲戚畔之(《〈孟子〉二章》)故患有所不辟也(《鱼我所欲也》)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规律:通假字读音按本字读通假字字义按本字解释倡叛避无古今异义辨析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有着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有些词义一直沿用下来,古今的词义相同;但很多词义已经发生了变化,词义或者扩大、缩小、转移或感情色彩等都发生了变化等,复习时应该特别注意。如:“江”在古代专指长江,现在则泛指一切大河。如“涕”古代专指眼泪,今义则为鼻涕。【学习方法】教材中,古今异义的词语大部分有注释,复习时着重从词义的扩大、词义的缩小、词义的转移、词义的感情色彩等方面进行古今对照即可。古今异义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师表》)例如:古义:偏爱;今义:个人的。古义:出身卑微,见识短浅;今义:品质卑劣。词类活用辨析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很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总的来说古代汉语中的词类活用的主要有:名词、动词、形容词活用现象;其中名词做状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动词的使动用法难度较大。【学习方法】辨析词类活用的前提是理解文言语句的基本意思。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文言词语的一般用法和特殊用法,确定其活用的方式。词类活用是文言文学习中的难点,复习时要注意积累典型例句并认真分析、体会。【例题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名词:一种用竹篾或柳条编成的器具做状语:用箕畚装土石【例题2】解释句中红色词语的意义和用法:①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②无案牍之劳形①句中的“域”是名词(疆域)用作动词,意思是“限制”;②句中的“劳”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劳累”(使形之劳)词类活用陈胜王(《陈涉世家》)请广于君(《唐雎不辱使命》)吾妻之美我者(《邹忌讽齐王纳谏》)父利其然也(《伤仲永》)为王,名词作动词扩大,形容词作动词以……为美,认为……美;意动用法认为……有利可图,意动用法之二、文言虚词其而以于“之”字的用法助词:(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2)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3)句末,凑足音节,不译。如:怅恨久之。(4)作宾语前置的标志。如:何陋之有。代词:代人、事、物,指示代词。如:“徐公来,孰视之。”“暮寝而思之。”动词:相当于“去”、“到”。如:辍耕之垄上。文言文中有哪些常见的特殊句式?一、倒装句宾语前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状语后置句)定语后置主谓倒装二、判断句三、省略句四、被动句判断句文言句式古代汉语中一般不用判断词,只是用“…者…也”“…者也”“…者”“…也”等或“为”、“乃”、“则”、“皆”等词表示表判断,在翻译时要加上判断动词“是”。如: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乃太公兵法也。环滁皆山也。此为何若人。被动句文言句式古代汉语一般不用介词“被”,而是借其他的介词来表示被动,如“为所”“为…所…”“见”“见…于…”“于”“受…于…”等。如:士卒多为所用。受制于人。省略句文言句式古汉语中为了用最少的词语表达最多的意义,通常会把某些成分省去。省去主语的情况比较多,省略介词也常见,翻译时要补充出来。如:(渔人)便舍船,从口入。以待来年,然后已(攘鸡)。贫者自南海还,以(之)告富者。又试之(以)鸡,果成言。倒装句文言句式这是一种古汉语中句子成分排列的语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种句式,翻译的时候常常要按照正常的语序翻译。如:美哉,我少年中国。村中有少年好事者。宋何罪之有。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主谓倒装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指出下列各句为何种倒装。1.谁与,哭者?2.惟利是图3.尝射于家圃4.今子是之不察5.孔子云:何陋之有6.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7.韩告急于齐8.何以战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宾语前置状语后置定语后置
本文标题:初高中文言文学习的衔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3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