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农村金融学概论杜彦坤(博士/研究员/博导)二0一三年九月二十三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AGRICULTURALDEVELOPMENTBANKOFCHINA农村金融学(1)个人介绍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客户三部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导师。1999年毕业于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管理学博士学位;2002年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博士后出站。现主要从事农业政策性银行信贷业务管理与政策制定工作。主要致力于农村金融、农业经济政策、农业企业管理等方向的理论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重大项目,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软科学等多项重点研究项目,在《中国软科学》、《金融研究》、《农业经济问题》等重点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有《农业可持续发展融资机制研究》、《农业企业技术创新与管理》、《农业项目贷款评估理论与实务》等多部学术专著。1.为什么要开农村金融学课程2.为什么要学农村金融学课程3.农村金融学课程的授课方式4.农村金融学课程的考试要求对本课程的几点说明科学管理个人经济资源(古训言到“愚人同其金钱会迅速分道扬镳”)。有效处理商业事宜与活动(日常很难不与金融打交道,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寻求感兴趣和回报丰厚的职业(许多大的跨国公司的CEO都具有从事金融的经历)。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选择(对政府经济政策的判断)。拓展学术研究的思路(金融是一个广泛的研究科学领域。1990年、1997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都分别授予了金融经济学家。1990年是哈里•马柯威兹、莫顿•米勒和威廉•夏普,1997年是罗伯特•莫顿和马龙•斯科尔兹)。奠定科研与事业发展的关键基础(从事农业科研/实业开发/政府管理等工作都离不开农村金融)。学习农村金融学的6个理由1.农村金融概述(1)2.农村金融组织体系(2)3.农村金融业务(2)4.农业保险业务(1)5.农业风险管理(1)6.农村金融市场(1)7.农村金融与财政政策(地方政府融资平台)(1)8.农村金融改革与发展(1)9.课程讨论考试(1)本课程主要内容介绍(11次)第一章:农村金融概论一、金融的涵义二、农村金融的概念和研究对象三、农村金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1.金融的定义2.家庭的金融决策3.企业的金融决策第一节:金融的涵义1、金融的定义金融的背景: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已经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出现新的特点,后危机时代,金融日益显示起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以往主要依靠财政的支持,转变为主要依靠金融的支持;资金的再分配以往主要通过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多地通过金融;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深了金融部门与国民经济各部门的联系,错综复杂的经济运行状况在金融领域得到综合反映,金融发展对各部门产生着深刻的影响;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国际间金融活动的联系日益密切,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往日益加强(如人民币升值问题);融资工具的不断增多和创新(金融衍生品),融资形式的不断发展,推动了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国家宏观调控由较多使用行政手段转变为使用经济手段,由直接调控转变为间接调控,既要运用财政政策,又要运用货币政策(金融危机形势下稳健货币政策得到具体显现);金融的定义至今没有一个定论。有人认为金融是指货币资金的融通,有人说金融是创造信用的一种机制,这些都是对的,是从一个层面来理解,最近有人提出金融是一种转移风险的机制。核心功能是为整个经济体系创造一种动态化的风险传递机能。金融经过了从融通资金到信用创造,再到转移风险的发展历程。美国学者兹维•博迪(ZviBodie)、罗伯特•C•莫顿(RobertC.Merton)在《金融学》中对金融做了六大功能概括,认为:金融学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的环境中如何进行资源的时间配置的学科。国内南开大学的龙玮娟教授认为金融学是经济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利率、金融市场、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及其运行规律。1.1---金融一般教科书认为:金融就是货币资金的融通.是指与货币、货币流通、信用、银行有关的理论和实践活动(如中央银行的货币发行,国民经济中货币投放与回笼,企事业单位、机关、个人的存贷款,股票、债券的发行与买卖,资金的汇兑、结算,外汇的兑换,保险等业务活动)。所有与货币资金融通有关的理论与活动均属于金融范畴。金融活动建立在信用和银行活动的基础上,银行活动又以货币的存在和运动为前提。货币和信用两个范畴的相互渗透产生了金融范畴。金融特点:金融决策的成本和效益是在时间上分布的,而且决策者和任何其他人无法预先明确知道的。这是金融决策区别于其他资源配置决策的两个特点。金融的基本原则:体系的最终功能是满足人们的消费偏好。企业和政府等经济组织的存在是为了实现最终功能。金融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偏好是给定的。虽然偏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人们的行为被解释为用来满足其偏好。对企业和政府行为的考察,是从其如何影响人们的福利这一角度出发的。货币的概念: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经济关系)。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藏手段、世界货币。货币的形式:实物货币(贝、牲畜、株玉等)---金属货币(铜、金等)---纸币(最早出现于公元11世纪宋朝)---信用货币(人民币是信用货币,以银行券、票据等流通为基础,信用货币以现金、银行存款两种形式)1.2--货币实证的货币定义:传统的货币定义可以称为理论的或规范的定义(只有通货和交易性存款是货币).为适应货币政策宏观调控经济的需要,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开始以“有用性”或“实证性”为原则对货币进行经验的或实证的定义(目的是货币管理当局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实证定义货币的原则:总体原则是“有用性”或“实证性”具体包括,相关性或重要性,可测性或可知性,可控性或可调性,分层性或多重性,流动性或货币性。实证定义货币的一般结论:各国货币银行制度不同,金融服务的方式和种类存在差异,分层定义货币的结论不尽相同,但存在共性。大多数国家将货币的规范定义(通货与交易性存款之和,各类交易性存款统称为活期存款)作为狭义定义或称小口径货币,用M1表示;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和其他各种类型存款,称为广义货币或大口径货币,用M2表示,有的国家M2还包括国库券甚至其他短期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货币定义:M0(准备货币)=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通货;M1(狭义货币)=M0+商业银行活期存款+邮政汇划资金+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广义货币)=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短期债券。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定义:1994年10月31日起正式公布货币供应量,分为四个层次,M0=流通中现金;M1(狭义)=M0+活期存款(企业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信用卡类存款);M2(广义)=M1+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居民)+其他存款(外币存款和信托类存款),M2是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尤其对货币流通的未来趋势预测,准货币=M2-M1;M3=M2+金融债券+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等。2001年7月人民银行修订了M2的统计口径,M2=M1+居民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单位其他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信用的概念:信用是指以按期偿还本金和支付利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即商品或货币持有者,把商品或货币暂时转让出去,按照约定的时间收回,并取得一定收入的经济行为(与日常生活中的信用不同)。信用的形式:以信用主体划分为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和消费信用等。商业信用:企业间以延期支付或预付货款等形式提供的信用(赊销、预付两大类)。银行信用:银行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作为信用关系的中介,以存款、放款等形式为客户提供信用)。1.3—信用国家信用:以国家(政府)作为债务人,借助于债券(国债、国库券)从社会上筹集资金解决财政需要的信用形式。消费信用:商业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用赊销方式推销消费品(汽车、房屋等),对消费者提供的信用(按偿还方式分为分期付款信贷和非分期付款信贷)。国际信用:各国政府、金融机构之间提供的信用(政府信贷、国际金融机构贷款、银行信贷、出口信贷、国际在债券、补偿贸易等)。其他信用:如民间信用、租赁信用等形式。1、家庭的金融决策金融理论中的角色是家庭和企业。金融理论是以人们满足偏好的努力来解释家庭的经济行为。企业的行为是从如何影响家庭福利的角度来解释的。家庭的组成和规模各不相同。或是极端的几代同堂共同分享经济资源,或是极端的单个人独享经济资源。家庭要处理或面临四种基本的金融决策:消费和储蓄决策:多少用于消费,多少用于储蓄;投资决策:如何投资使用用于储蓄的资金;融资决策:何时及如何使用他人的资金来完成消费和投资计划,如买房、买车;风险管理决策:如何减少家庭面临的金融方面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如何减少风险。1.4—金融决策2、企业的金融决策企业是为制造产品或提供服务的实体(单位)。企业的基本组织结构有三种:独资企业(无限责任)、合伙制(对企业债务负有无限责任)和公司(有限责任)。企业的规模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或者是极端的零售摊点、家庭经营的小餐馆;或者是三菱、通用、大众等跨国公司。将不同研究对象的企业金融研究分为商业金融(businessfinance)或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企业金融决策的三个要素:资本预算。企业战略计划确定后,要对计划的成本收益进行估算,计划的实施将涉及工厂的获得、机器设备、仓库等长期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员工培训的进行等,这就是资本预算过程。资本预算决策分析的基础是投资项目,资本预算的过程包括制定预算方案、项目预算评估、项目决策与实施。资本结构。项目确定后需要进行企业融资,制定一个富有灵活性的融资方案,并对融资组合进行优化,确定资本结构。运营资本管理。必须从客户及时收款,在帐单到期前进行支付,管理企业的现金流量,保证营运过程的及时融资和投资。企业在金融决策的投资、融资和营运资本管理等方面的选择,决定于其技术和特定的法律、税收和竞争环境。同时,政策的选择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二节:农村金融的概念1、农村金融的概念与特征2、农村金融的研究对象1.农村金融的概念:农村金融是指农村货币资金的融通。它是以资金为实体、信用为手段、货币为表现形式的农村资金运动、信用活动和货币流通三者的统一。农村金融作用的实体是资金。农村金融采用的手段是信用。农村金融表现的形式是货币。2.1---农村金融的概念和特征农村金融是金融的重要组成。农村金融的特点与农村经济的特点紧密联系,农村金融是由农村经济活动所引起的,以农村经济领域为活动范围,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农村经济的核心。2.农村金融的特征:从网络布局情况看,农村金融活动是以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来展开的,服务对象是农村企业、农民等。从经济活动规律来看,农村经济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风险性(农业生产决定农村经济决定农村金融)。从农村金融市场看,由于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金融市场发育较慢,市场活动不够规范(农村金融机构成本较高,资金供求矛盾突出)。农村金融活动的实质是农村货币资金的流通运动。农村货币流通与农村商品流通密切相关,农村商品流通的特点决定了农村金融活动的特征,归纳为:农村货币资金运动季节性强(收获季节需求集中);农村货币资金供求矛盾突出(贷款难、资金严重缺乏);农村货币流通速度缓慢(农业生产周期长);农村市场欠发达(风险大、信用环境不好、非法集资严重,浙江民间借贷达60%,温州1500亿,据调查72.45%企业年底没有利润或小幅亏损,温州”跑路”老板,中国式次贷危机)。农村金融的研究对象是农村货币资金运动中信用关系的规律性及其运用。农村金融研究应注意以下方面的问题:必须紧密结合现阶段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来进行农村金融学的研究;必须紧密结合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本文标题:农村金融讲课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5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