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燃烧与灭火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初步认识燃烧现象,知道物质燃烧的必须条件。(2)了解灭火的原理,学会常见的灭火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2)能利用物质燃烧的条件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3)能利用灭火的原理,处理一些突发的失火状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初步形成富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2)通过学习辨证地认识燃烧现象,使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价值。【教学重点】1、物质的燃烧条件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难点】1、物质燃烧条件的探究2、对着火点的认识3、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图片展示)教师:同学们,你们刚刚看到的图片都和什么有关?(火)火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对人类来说有“功”也有“过”,我们应当正确的认识它,使它尽可能地服务于人类。通过今天的学习,相信你对火会有一个新的认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燃烧与灭火。(板书课题:燃烧与灭火)二、自主学习1.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几种物质的燃烧现象。燃烧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发光、放热、有氧气参与)燃烧的定义:燃烧是指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三、燃烧条件的探究探究一:燃烧需要可燃物问题1:生活中的物质都能燃烧吗?学生分组实验:点燃蜡烛,分别将小木条,粉笔,小石块,纸条在蜡烛火焰上进行加热。(提醒学生注意:加热后的物质放在石棉网上)同学们发现了什么?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二、燃烧需要空气(或氧气)问题2:有可燃物,燃烧就一定能发生吗?(学生可能会猜想需要氧气)提供器材:烧杯、蜡烛请同学们根据提供的器材自己设计方案验证你的猜想。结论: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事例现象红磷在氧气中燃烧铁在氧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小木条粉笔小石块小纸条探究三、燃烧需要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问题3:有可燃物和氧气,燃烧就一定能发生吗?学生观看视频:火柴头和火柴梗的燃烧结论:燃烧需要达到所需的最低温度教师解析着火点。(PPT展示几种不同物质的着火点)物质白磷红磷木材无烟煤着火点(℃)40240250-330700-750教材燃烧条件的实验分析讲解。(结合图片)小结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强调:三者缺一不可)四、灭火原理的探究(1)问题:怎么阻止燃烧?献计献策:你能用什么样的方法将点燃的蜡烛熄灭?并说明理由?根据学生提供的方法归纳出灭火的原理:a清除可燃物b隔绝氧气(或空气)c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2)说说图片中的火你会怎么灭,你的灭火原理是什么?(PPT展示三幅图片)(3)三种灭火器的认识。(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水基型灭火器)(4)观看视频:火灾逃生的自救方法。(5)游戏问答:请用“燃烧和灭火”的化学知识解释下面的成语?釜底抽薪:采用清除可燃物的方法来灭火火上浇油: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火柴头火柴梗煽风点火:为燃烧提供充足的氧气抱薪救火:增加可燃物,使燃烧更加剧烈杯水车薪:不能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五、课堂小结1.燃烧的定义2.燃烧的条件3.灭火的原理六、巩固练习一、选择1、农家烧柴做饭时把木柴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A、木柴是可燃物B、温度易达到着火点C、散热速度快D、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2、1992年海湾战争期间,科威特大批油井被引起燃烧,我国救援人员在灭火过程中做出了贡献。下列措施不能用于油井灭火的是()A、设法使火焰隔绝空气B、设法降低石油的着火点C、设法阻止油井中的石油喷射D、设法降低油井井口温度3、下列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立即盖上锅盖B、不慎打翻酒精灯着火,用湿抹布盖灭C、电路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图书室档案室火灾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可燃物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B、燃烧、自然、缓慢氧化都是氧化反应C、煤矿的矿井里必须采取通风、严禁烟火的措施D、在有易燃物、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服装二、连线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绝。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①用CO2气体灭火。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⑤用嘴吹灭蜡烛。
本文标题:燃烧与灭火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61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