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
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泽东,成于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毛泽东、邓小平在领导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进程中,对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都作出了巨大贡献.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最初探索者,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提出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邓小平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关键词:毛泽东;邓小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毛泽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打好良好的开端,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也是探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逻辑前提.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薄一波曾经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这一评价是对毛泽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作贡献的生动概括,而之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我认为是因为以下几点: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中国人民走向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代表的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是对中国人民最有利的必然选择。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认识到,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决定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在中国走不通,中国革命的前途是经由新民主主义进入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后,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通过社会主义改造使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2、毛泽东率先提出了以苏联经验为鉴戒.20世纪50年代中期,随着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在1953年开始的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建设,许多方面主要是工业(特别是重工业)、计划管理、金融、统计等方面,基本上照搬了苏联的经验。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前后,苏联模式的弊端开始显现。于是在1956年4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论十大关系》。文章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毛泽东反复强调要以苏联经验为鉴戒,针对苏联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要正确处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可以说,毛泽东开创了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先河。3、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和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理论.1957年6月19日毛泽东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阐发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社会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基本的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经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节、自我完善,不断得到解决。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人民内部的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的基础上的矛盾,敌我之间的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矛盾的性质不同,解决的方法也不同。前者是分清敌我的问题,用专政的办法解决;后者是分清是非的问题,只能用民主的方法、说服教育的方法解决。4、曲折探索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毛泽东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取得过许多成就,当然也发生过失误、犯过错误。主要是急于求成的大跃进运动、急于过渡的人民公社化运动和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文化大革命”。在新中国建立后不久,经过较短的过渡时期而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工业化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改造提前基本完成,在这方面,全党和全国人民都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的理论和经验可以借鉴,而我们又缺乏实践经验,缺乏理论上和实践上足够的准备。这样,在实践中发生一些挫折就带有某种不可避免性。对于建设社会主义的规律的认识,必须有一个过程。必须从实践出发,从没有经验到有经验,从有较少的经验,到有较多的经验,从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到逐步克服盲目性、认识客观规律、从而获得自由,在认识上出现一个飞跃,到达自由王国.曲折探索的丰富实践在客观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奠定了丰富的实践基础,提供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正是经过曲折探索,我们党才深刻地认识到: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必须对传统社会主义体制进行改革;必须实行对外开放政策;要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邓小平在这方面是最有发言权的。二、邓小平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当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邓小平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之所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于邓小平,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原因:1、冲破“左”的指导思想的长期羁绊,实施了对外开放政策.“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最为突出的思想羁绊就是“两个凡是”。邓小平通过支持真理标准大讨论,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和压制,重新恢复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邓小平同志指出:“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自守是不可能的,不加强国际间交往,不引进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先进科学技术和资金,是不可能的。”事实上,人类社会越向前发展,全世界范围的经济就越加融为一个整体,现在的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现在世界的发展一日千里,每天都变化,特别是科学技术,追都难追上”。把自己封闭起来,只能越来越落后。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党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由此端正了党的政治路线。2、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第一个成果——邓小平理论.邓小平把自己称为“实事求是派”,以此表达既反“左”又防止右、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坚强决心。他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深刻揭示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此基础上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3、科学总结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通过规划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和“三步走”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是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梦寐以求的目标。但长期以来,存在着现代化标准过高、要求过急的问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在谋划改革开放的同时,也在考虑对现代化目标和步骤作适当调整。1984年,邓小平对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说:“我们提出的到本世纪末翻两番的目标能不能实现,会不会落空?从提出到现在,五年过去了。从这五年看起来,这个目标不会落空。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和“三步走”发展战略,是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独特贡献.三、结论.虽然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年代不同,但是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创立毛泽东思想,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建立新中国、取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以及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取得了宝贵经验,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总结和借鉴了国内外在向社会主义过渡、建设的经验教训,形成了完整的科学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以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参考文献:毛泽东文集邓小平文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文标题:如何理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始于毛成于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645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