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结题报告摘要:“网络学习环境”是指以互联网资源为主要信息源,利用建于本地网或位于国际互联网中的主题学习网站,赋予学习者以明确的方向,引导学习者产生一个有趣且可行的任务,并提供必需的、能够指导他们完成任务的资源,初中阶段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同时我们迎来了新课改。校本教学研究是学校课程改革的重中之重,是学校课堂教学改革的生命线,也是我们长期思考、探索的话题。网络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校本课程值得我们去开发、探讨。关键字:网络学习环境校本课程课程纲要网络道德一、课题的提出、背景与意义1、课题的提出21世纪是快速发展、无限竞争的时代,是信息化、网络化时代。面对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素养的培养正在引起世界各国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逐渐加入从小学到大学的教育目标与评价体系之中,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因此我们认识到,发展网络教育是求生存谋发展的有力手段,教育应该力争从中小学开始,就努力缩小信息化带来的差别,使每个人都能跟上网络时代的步伐。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的总体规划,当前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龙湾区被列为浙江省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区,在2003年秋开始新课程的实验。新课程中,强调探究学习,校本活动将是突出的关键和补充。网络相关内容将占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很大的部分,信息技术课程在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的研究与实践更是首当其冲,温二十中、温州育英学校是省、市现代教育技术学校,学校硬件设备齐全,都联接了互连网,建立了校园网,组建课题组进行实践研究。2、课题研究的意义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地方和学校的课程决策自主进一步扩大,责任也相应增加,这就是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这样良好的历史机遇是前所未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空间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网络环境下的校本课程更由于自身所具备的交互性和可选择性,给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带来了可能,使得自主学习和因材施教成为现实。教师参加课程的开发,不仅可以提高课程的活力,而且也是教师继续教育的良机,有助于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二、研究原则1、科学性原则:研究内容必须是科学合理的,不能违背科学实际,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和一些想当然的“意念”之作。同时,教师在组织教学和指导学生的时候,方法也要科学得当,特别要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认知发展)规律。2、实效性原则:必须结合学校基础教育改革、现代技术教育改革的实际,针对信息技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急需解决的问题进行研究。把网络教学做为实验的重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互连网,力求取得最大效益。3、共享性原则:建立教学资源库,师生共享,在此开放的平台上,师生共同讨论以寻求解决,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利用市、区教育网资源库,将教学资源的共享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4、层次性原则:考虑不同层次师生的教学实际,承认差异,注意教学设计的层次性,让不同的师生有更大的自由度,主动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能力的学习内容,体现学习的主体性。三、研究目标①创建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的新模式。增强学生现代科学技术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学生在新的学习模式下,有更充分的学习自由度,有更广泛的学习空间;为不适应传统教学模式的学生提供了另一种学习方式,打开另一种思维通道。②教师教学个性化的培养。使教师获得创造的自由,更能体验到创造的乐趣,增强了职业的效能感和价值感。借助于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师的备课可称得是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创作过程,经过这一准备过程的教学,不仅使学生受益无穷,得到充分发展,而且有利于教师的成长与进步,使教师更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履行自己的职责。让教师人格健全、业务精良、一专多能、成长迅速。③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校本化是信息技术教育“校本化”的核心。在构建学校课程体系的过程中,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和学生培养目标出发,认真执行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恰当确定好信息技术课程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使课程体系、结构与信息技术教育有机结合,具有本校特色。具体目标目标一:以网络化资源库为基础的校本教材的建立利用网络更快更好地获取更多的信息资源,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和加工信息的工具,以网页的形式将信息组织和管理制作成超文本(文本和图形、图像、声音等其他媒体信息)。目标二:利用计算机网络作为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探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交互式学习的探讨,让学生用网页的形式记录建构的知识,应用多功能网络教室既可看、可听、可说、可写、可操作的优势,做到思考、存储、记忆、激活等环节相互配合而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目标三:网络环境下的学生的道德素养网络环境下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如何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伦理思维和判断。四、研究方法主要采用教育实验法、行动研究法、个案研究法、比较法、调查法等实验方法。u调查学校的计算机媒体硬件建设情况和教师的计算机操作业务水平、了解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以便有针对地开展课题研究;u组织教师进行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了解校本课程的优越性,研究如何更恰当,适时的开展,并探讨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个案研究法的实践)等等;u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的要求,培养学生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进行探究性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教学方法的探讨,探索新的学习方式;u组织课题组成员深入课堂,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反应,形成评价标准;五、研究时间、步骤1、前期研究(2002年11月至2003年11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教师理论学习、转变观念及校本培训。课题组教师参与市、区、校级课程改革和校本课程开发相关理论学习;相应学生情况调查,确定校本开发内容。2、中期研究(2003年3月至2005年2月)这一阶段主要的内容有:撰写校本课程纲要课程实施过程研究(1)校本教材使用机制研究(2)校本教材评价机制研究(3)校本教材改进机制研究(4)校本课程开发阶段性小结。3、总结阶段(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有:改进、完善开发的校本教材;整理研究资料和数据,进行科学分析与统计;实验结题工作。六、研究的措施与内容(一)研究内容的确立1、情景分析通过学生的调查分析,在小学阶段,大部分学生有接触过电脑,但指法水平相差很大,学生对word、powerpoint等掌握的内容差距较大。学生对计算机普遍存在玩游戏、上网聊天等想法,对上网查资料,网校,网上教学辅导等等缺乏了解。学生家中电脑数量不是很多,通过对全校的调查,2002年级的学生家里电脑数只有20%左右,2003年级拥有量40%多,2004年级也只有不到50%。就我国的信息教育现状看,中小学信息教育应落后于信息技术教育。这一阶段的学生,技术环节薄弱,各种已形成的能力不能有效地迁移到信息能力中来,因此必须加强学生信息技能的教育。我们认为信息技术应该包括:知道信息技术的基础理论知识,会用字处理工具写文章,能够用因特网浏览器、在线图书馆、电子邮件从众多信息源检索和获取信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项目活动为中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效地开展教学。例如,在教学“字处理软件——Word2000”过程中,我给学生定下的项目学习任务是:通过学习,能够独立用计算机写作文,并对其进行编辑、排版、存盘,再打印出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教师演示讲解、学生协作学习、师生会话商讨、学生独立工作相结合的方式,有效地完成了Word2000基本功能的教学。在学生熟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式学习,使学生了解Word2000的其它集成功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是有用的,但这些特定的技能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不同情形下的技能应用迁移。因为关注于特定技能的课程只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计算机,却很少提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为什么要使用计算机。学生学习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和工具,仍可能对如何将各种技能整合在一起用来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不知所措。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中需将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有效地融合在一起,并与学科教学和学生的作业联系起来。比如,元旦的时候,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计算机做一个贺卡,打印出来或用电子邮件的方式送给同学或老师。学生利用学过的技能,从信息源获取素材,加上自己的创意形成图文并茂的贺卡,用E-mail发送给教师或同学。在这个过程中,使学生有效地将所掌握的各种孤立的计算机技能融合在一起来解决问题,同时引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准确、创造性地组织信息,解决实际问题。初中信息技术教师人数(专职)普遍很少,温二十中只有2位,温州育英学校1人,研究人员力量单薄,在教学上任务非常重,又兼顾其他事务又非常多,没有更多的时间来投身教科研。2、确定内容基于以上情况,我们把研究内容确立为:(1)、学生能够熟悉键盘,熟练掌握标准指法(对来自不同小学、有较大差异的学生树立好良好的习惯),能够熟悉智能ABC输入法,学生具有能够在网上搜索信息的能力。(七年级上)(2)、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我与※※》的电子杂志。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七年级下)(3)、学生利用因特网制作一份主题为的多媒体作品,与其他学科的整合课,网络道德课的设置(八年级上)(4)、通过对各媒体素材处理,学生制作个人网站或班级主页,(八年级下,有选择的进行)2003年秋季,学校正面临新课程改革。在课改时期我们必须遵循课改的原则。课改要均衡考虑各方面因素,不走极端;课改要渐进过程,也必须有重大的突破和创新;课改要体现理念上的更新,更要有具体内容和实际操作的改革。在确立内容初期,我们曾设计要出自己的教材等想法,但我们觉得没必要,省编新课程教材的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又非常具有创新,我们何乐不为呢,所以决定在省编教材基础上拓展、改编和重组,合理利用已有课程资源。这既是对已有课程资源的珍惜,也是一种快捷的课程开发行为。(二)硬、软件准备我们两校都建设了校园网,建有多功能教室、网络教室,并用光纤接入因特网。温二十中使用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是硬件top98和深蓝易思及科教2000,温州育英学校使用科教2000多媒体网络教室。1、多功能教室在多功能功能教室,教师可以通过课件点播系统,可查询和点播网络服务器上的课件和有关教学信息,通过投影机打到大屏幕上,配合教师进行演示教学,可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为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2、网络教室在网络教室,学生可查询、获取和演示网络服务器上的多媒体课件,可在网上进行练习,可在学习过程中,浏览服务器上的信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层次控制学习的进度,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进行个别化和交互性地学习,当发现问题时可以通过电子举手来获得老师的帮助。这一切都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一个探索和发现知识的开放的学习环境;3、Internet网校如果能够更进一步,可以在Internet上建立网站或者访问以有的网校,比如联想网校、101网校等等。学生可以通过Internet访问相应的网站来学习未知的知识,而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该环境是否不要教师呢?不是的,计算机永远也代替不了教师,教师在这里,只是地位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教学中心,知识的灌输者变成了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和监督者。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老师通过教学控制系统可实现轮流监控学生的学习状况,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帮助时,教师可遥控和控制学生的键盘鼠标对学生进行手把手地帮助,也可将教师自己的讲解或某一学生的操作广播到全体学生或特定的部分学生的屏幕上,避免了学生盲目操作和无组织性操作。我们的教师有了意识形态上的认识,还得有素质上的提升,即行为的施行必须有专业素质的保障。教师要努力地成
本文标题:《信息技术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69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