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内容提要】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关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改善,在对民生政策的不断探索和实施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生政策体系,由此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发扬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人民性、实践性、全面性和动态性,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在民生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中的领导作用,对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内在逻辑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的社会制度作为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标,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最终带领全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其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民生的重视和民生政策的实施。首先,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的一切行动以民生为重。“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作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代表,党除了人民群众的利益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马克思曾经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2]作为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中国共产党的一切行为必须表现出充分的人民性特征。早在1944年,毛泽东就在《为人民服务》中指出,“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3]在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邓小平始终强调社会主义建设不能离开对人民群众生活状况的关注,“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就要肯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摆脱贫困,使国家富强起来,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4]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特殊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执政合法性的严峻挑战,指出“我们党所以赢得人民的拥护,是因为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总是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着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5]将党的生命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起来。新时期,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突飞猛进,胡锦涛深刻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民生政策关系的重要性,强调“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6]经济发展的成果要更多地体现在民生政策上。其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成功归功于民生政策的实施。历史证明,民生问题关乎一个政党的兴衰存亡,没有哪个政党或者组织能够仅仅依靠虚幻的口号获得统治地位,只有真正代表人民群众根本利益、解决好与人民群众利益切实相关的民生问题,才能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获得执政的合法性。旧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是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首先必须解决农民问题,使农民获得土地。在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土地改革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较大程度地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因而获得了广大农民的支持,为最终解放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为民生政策提供制度保障,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拥护高涨。在以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为主要奋斗目标的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主义建设与民生发展紧密相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为民生政策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提高了人民群众劳动的积极性,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中国共产党大政方针的认可度,国家在稳定中得以继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改善民生的目标,具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使党的执政根基得以巩固。最后,改善民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承载着几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和探索,寄托着无数仁人志士的夙愿和期盼,凝聚着亿万人民的奋斗和牺牲,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发展中国、稳定中国的必由之路。”[7]中国共产党肩负着为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历史使命。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为困难群众提供了必要的生活保障,民生政策的基础工作有序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扭转“贫穷”的局面,中国共产党在大力发展经济、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不断改善民生,将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每一步都明确包含了经济发展目标和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的具体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做出总体上明确的战略部署。新世纪、新阶段,在总结前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将改善民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目标,在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进程中,始终依据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探索民生政策的发展道路,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二、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在中国共产党民生思想的框架内,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民生政策的政治基础,中国共产党是民生政策的领导力量,社会公正是民生政策的价值导向,它们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民生政策的主要内容。首先,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是民生政策最重要的政治基础,促进经济发展始终是民生政策的重中之重。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就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不是一个独立的民主国家,而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而受封建制度压迫;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而受帝国主义压迫”。[8]因此,只有通过革命的手段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全体人民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这也是彻底解决人民群众民生问题的重要政治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以及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人民代表大会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基层社会的群众自治制度等从根本上保证最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和行使管理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权利,社会主义制度为民生政策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和重要保障。由于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在半封建半殖民地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生产力不发达,经济十分落后,因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体现出较强的民生政策的特征。经过不懈的努力与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制度与民生的关系的认识更加符合时代的要求。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进一步丰富了民生思想。针对平均主义下的生产力低速发展的现实,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9]突出强调社会主义国家也要尊重个人利益、发挥市场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力。“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10]为此,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三步走战略,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提出“部分先富”的民生政策思想,即“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大原则是共同富裕。一部分地区发展快一点,带动大部分地区,这是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并以“人民拥不拥护”、“人民赞不赞成”、“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重要原则。“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11]因此,改善民生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步骤地逐步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12]社会主义建设背景下的民生政策应更多的体现为经济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的中国面临严重挑战,中国共产党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两个时代课题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贫富差距逐渐拉大,而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因此,社会主义的民生政策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证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离不开民生的发展。民生政策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实现基本小康的基础上,如何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全面小康是接下来国家发展的任务,江泽民则提出了“新三步走”战略,从“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到“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再到“基本实现现代化”,“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同时,江泽民把民生政策纳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当中,强调人的全面发展是促进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推进人的发展,同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3]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人的全面发展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地位。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从某种意义上进入了新的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继承并发展了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战略规划,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14]改善民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环节。在新阶段,对发展的认识应从整体经济的增长转向改善民生,党和政府的一切行为都要以人为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关注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最终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5]明确了社会主义发展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改善民生的目标在于最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是中国共产党的追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体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和谐社会。”[16]其次,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民生政策的领导核心力量。人民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力量之源,全党必须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尊重,“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17]因此,“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18]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保障。“人民群众要看共产党对他们到底关不关心,有没有办法解决生活问题。这是政治问题。”[19]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通过建立国营经济、土地改革和对农业、手工业以及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力解放全国生产力,为巩固革命胜利果实、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改善民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表现,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提出的共产党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20]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必须始终围绕人民的利益,以“三个有利于”标准衡量全党的一切工作。社会主义的本质论告诉全党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最终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应遵循“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改善民生应放宽思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这些措施是中国共产党对国情的积极反应,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充满了活力和生机,人们的生活水平极大改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迅速,中国的民生政策体现了崭新的面貌,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更加具体化,人民对共产党的拥护和爱戴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历史再次证明,党的领导从本质上就是组织人民当家作主,“像中国这样一个
本文标题: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民生政策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86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