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精)
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班级: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大题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图示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经过28年艰苦奋斗,领导人民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其中发生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的事件是【】A.北伐战争B.红军长征C.百团大战D.重庆谈判2.20世纪30年代,中国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以下评语最能反映当时时代特征的是【】A.新世纪的曙光B.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C.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D.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前后坚持了十四年,经历了“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阶段。其“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七七事变D.台儿庄战役从4.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在下列历史人物身上能体现这种民族精神的是①邓世昌②曹汝霖③张学良④林则徐【】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5.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主要是因为【】A.中日民族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正式形成D.国共两党矛盾已经消除6.1937年,日本侵略者攻陷国民政府所在地,在那里屠杀中国同胞30万人以上,而现在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二十世纪最大谎言”的事件是【】A.济南惨案B.皇姑屯事件C.卢沟桥事变D.南京大屠杀7.美国记者史沫特莱曾对一场战役作这样报道:“整个华北地区,从晋北山区到东海岸.从南面的黄河到北面的长城,都成了战场,一百团人打击了敌人在华北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对上述战役理解正确的是【】A.发生于20世纪30年代B.是抗日战争以来的首次大捷C.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重大规模战役D.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8.据《军政》杂志载:“晴天霹雳太行山,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意扶危局定神州。”文中“此役”指的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大捷C.百团大战D.淮海战役9.中共七大以“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载入史册,其召开的地点是【】A.瑞金B.北平C.延安D.上海10.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近代史上,台流曾经被日本割占,长达【】A.100年B.80年C.60年D.50年11.就中日关系,中国政府和人民一贯主张“以史为鉴、面向未来”,这说明【】①中华民族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②和平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之一③巩固和加强两国关系需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问题④中日在历史认识问题上没有差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2.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二者的相同点有【】①中国共产党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②毛泽东都直接参与其中③都初步出现了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结果④都为国共进一步合作奠定了基础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3.甲午中日战争与抗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负一胜的关键在于【】A.是否有外国支持B.武器是否先进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14.互联网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假如你在百度搜索引擎中输入“马关条约”.“通商口岸”.“双十协定”这三个关键词,最有可能出现的城市是【】A.南京B.北京C.苏州D.重庆15.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发起大规模进攻,全面内战由此爆发。A.陕甘宁B.中原C.晋察冀D.东北16.右图所示的重大军事行动,标志着【】A.解放战争开始转入战略反攻B.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开始C.淮海战役结束D.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17.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就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插上一刀”的军事行动是指【】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C.人民解放军发进辽沈战役D.人民解放军发动淮海战役18.下列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A.指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B.是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的主力决战C.标志着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取得了胜利D.三大战役中几乎同时进行的是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19.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上述评价和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0.下列描述,符合辽沈战役特点的是【】A.“千里跃进,逐鹿中原”B.“攻占锦州,关门打狗”C.“分割包围,翁中捉鳖”D.“百万雄师,三路渡江”21.陈毅在某战役结束后,深情地说“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这场战役是指【】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22.下列战役发生在解放时期,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辽沈战役②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③渡江战役④淮海战役【】A.③①②④B.②①④③C.②③④①D.④③①②23.南京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缩影。下列史实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有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③中华民国成立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⑤蒋家王朝覆灭【】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⑤24.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能够迅速取胜的原因有①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②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艺术③人民群众的支持④解放军的英勇善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25.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史实【】①中共提出建立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②西安事变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上升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①②③D、③④①②二、材料分析题(共计50分)26.(11分)材料分析题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蒋介石给张学良密电材料二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材料三“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共存亡,不得后退。”请回答:⑴材料一中蒋介石的政策产生了什么严重后果?(2分)⑵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3分)⑶与材料二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其最终解决有何意义?(4分)⑷材料三描述的事件标志着什么?(2分)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鸦片战争之后,帝国主义又相继发动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使帝国主义亡华野心始终不能得逞。材料二:1937年7月,日本侵略者发动全国侵华战争。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并肩抗战。经过全民族八年艰苦卓绝的殊死斗争,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近代以来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1)结合材料写出抗击日军侵略的清军将领和抵抗八国联军侵华的民间组织。(2分)(2)结合材料二写出抗战中两例著名战役及抗战胜利的标志。(6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史实,谈谈你的认识。(2分)28.(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并为此作出了种种努力,蒋介石最终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材料二: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毛泽东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同国民党进行谈判。(1)西安事变若不和平解决,对谁最有利?(1分)(2)材料二中的国共谈判的地点在哪里?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订了什么协定?(4分)(3)周恩来在两次谈判中起了重要作用,他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有哪些历史功绩?(请举出两例)(2分)29.(12分)某地新华中学的同学围绕“中日交往”准备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小明同学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帮助整理,回答问题。材料一:中日友好源远流长。在绵延二千多年的交往中,中华民族和日本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促进了各自的进步与发展。……众所周知,中日两国长达二千多年的友好交往曾被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所阻断。——摘自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上的演讲材料二:2006年10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华,被称为“破冰之旅”,标志着中日关系开始打破政治僵局;2007年温家宝总理访日的“融冰之旅”,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的“暖春之旅”,进一步增强了两国人民对未来发展的信心。(1)日本发动了哪些侵华战争酿成了“近代50多年那一段惨痛不幸的历史”?(4分)不屈的中国人民通过哪次战争的胜利最终摆脱了这段“不幸的历史”?(1分)今年(2015年)是这次战争胜利多少周年?(1分)这一胜利给中国社会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什么?(2分)(2)结合日本对侵华战争的认识,谈谈近年来中日政治关系结“冰”的原因是什么?(2分)(3)请结合对上述材料,帮小明同学为即将召开的主题班会拟定一个最贴切的题目。(2分)30.(10分)材料分析题阅读下面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材料一: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从此开始。材料二: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史书上的历史名词。材料三:永远的历史警示材料四:定格的历史一页(1)按上述材料序号写出这些中国近代史上的历史事件的名称。(4分)(2)请分别写出材料一、二、四历史事件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6分)芜湖市2015/2016上学期刘渡中心学校八年级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50分1-5BCADA6-10DCCDA11-15ABDDB16-20ABCCB21-25BBBDC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1)东北三省沦亡(2分)(2)①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分);②蒋介石继续坚持内战,对日不抵抗(1分);③全国人民主张停制内战,一致抗日(1分)(3)西安事变(2分);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2分)(4)全国性抗日战争爆发(2分)27.(1)邓世昌等(1分)义和团(1分)(2)战役:平型关大捷(或平型关战役).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得2分)(共4分)标志: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2分)(3)中华民工族(或中国人民)具有敢于抗击侵略的英雄气概或斗争精神;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斗争使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只有全民族团结起来,才能取得反侵略斗争的彻底胜利;要学习先辈的爱国精神等。(答出以上要点之一即可给分;其他答案观点正确,符合题意也可给分)(2分)28.(1)日寇(1分)(2)重庆(2分);签订了“双十协定”或“会谈纪要”(2分)(3)国共合作时期,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1927年,参加并领导了南昌起义;1934年,参加了长征,遵义会议后,和毛泽东一起指挥军事;解放战争中与毛泽东一起转战陕北,指挥全国的解放战争;解放后,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1955年,在印尼亚非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完成,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2分)29.(12分)(1)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日本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称霸的野心,雪洗了百余年来的民族耻辱,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成为中华民族由危亡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为国家的独立、民族的解放奠定了基础。(2)日本的领导人,头脑中仍然存在着军国主义思想,他们否认日本所犯下的侵略罪行(3)牢记历史,继往开来30.(1)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1分)材料二:中华民国的成立(或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1分)材料三:南京大屠杀(1分)材料四:国民党政权垮台(蒋家王朝的覆灭、国民政府的统治在大陆的垮台)。(1分)(2)中英《南京条约》使中国开始从封
本文标题: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含答案精)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896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