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中学数学研究)
1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安徽省阜阳市第三中学董海涛236006导数是微积分的核心内容之一,由于它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研究函数性质的有效方法,同时它也是高等数学的内容,所以在历次教材改革中,变动既频繁又较大,既体现了编者对它割舍不下的情怀又充满了不知如何安排的迷茫。本文就北师大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以下简称“新课程教材”)中对这部分内容的安排,提出教学中的困惑,并结合实践,提出对策,供大家参考。1新课程教材安排与原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数学选修II》(以下简称旧课程教材)相比,新课程教材在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上都有很大变化,其中与本文讨论有关的是导数概念的引入,不讲极限概念,而是注重通过实际背景创设丰富的情境,不惜篇幅引导学生经历由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过程,从本质上认识和理解导数概念,在给出导数定义后,又给出了三个具体例子,加深对导数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些都是旧课程教材所没有呈现的。教材的具体安排是:§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用了两个实例分析和两个例题,帮助学生实现“平均变化率”到“瞬时变化率”的质的飞跃,为导数概念的引入做好了扎实的铺垫。§22《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由于有了上一节大量生动的背景实例,至此,抽象出导数定义已是水到渠成。实际教学中,学生对“……在数学中,称瞬时变化率即为函数y=f(x)在x0点的导数”是欣然接受的,相对于旧课程教材,导数定义的给出无疑是成功的,但我们的困惑是:2没有极限的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新课程教材在§2中,专门安排了§2.2《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材在描述性地给出了“曲线的切线”定义后,紧接着就是“该切线的斜率就是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0'()fx”。学生的困惑是:0'()fx不是函数y=f(x)在点x0处的瞬时变化率吗?它反映的不是割线AB在点x0处的变化快慢吗?它怎么又是y=f(x)在点x0处的切线斜率了呢?我们困惑的是:(1)本想弱化形式化的定义,降低学生理解导数的难度,但教材在导数定义后,又“通常用符号0'()fx表示,记作10000010()()()()'()limlimxxfxfxfxxfxfxxxx”,这里还是出现了形式化的定义了。(2)极限定义能回避得了吗?导数定义中无法回避,这是不争的事实,新课程教材在§3《计算导数》中,不仅出现了极限的符号,而且出现了极限的运算,与其在这里让老师费尽口舌给一头雾水的学生解释半天(事实上学生仍无法理解),既偏离了主题又没有效果,不如干脆增加一3节“极限的定义”。3我们的对策我省是2006年秋季进入新课改的,首轮教学中我们循规蹈矩地按教材进行的教学,结果学生只能是生吞活剥地记下结论,由于不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在实际应用中,只能是照搬模仿,根本谈不上灵活二字。在2007年开始的二轮教学中,我们对新教程教材作了大胆的尝试,收到了理想的效果,具体地在两处做了调整。3.1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在选修2-2§2《变化率与导数》的§1《变化的快慢与变化率》之前,增加一节,课题是《极限的定义》,课时为一节课,主要介绍极限符号的引入和使用,初步渗透极限思想,具体内容是:首先,通过列举实例,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一般地,设{an}是一个无穷数列,如果当n趋向于无穷大时,an无限地趋向于一个常数a,则称a是数列{an}的极限。然后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即“当nan时,a”记作“limnnaa”然后,将数列极限的初步认识正迁移到“函数极限”,仍然通过实例列举,只介绍“当0xx时,函数f(x)的极限”,并给出形式化的符号表示:“当0xx时,f(x)→a,记作0lim()xxfxa”,以实现数列极限的顺应和同化。这里不介绍“当x时,函数4f(x)的极限”,也不介绍“函数的左、右极限”,以免增加学生理解上的困难,更主要的是避免冲淡主题——我们这里只是介绍极限的形式化表示和极限思想,并不涉及极限的完整定义。实事上,在旧课程教材选修II中,学生对“0xx时,函数f(x)的极限”的理解要比“函数的左、右极限”容易的多。最后,为了加深对极限符合的认识,我们设计了一组练习:1、请用语言描述下列极限符号的含义(有的教师根据班级学生情况,要求学生探究符合要求的数列{an}或函数f(x)的解析式):1011(1)lim1(2)lim()2(3)lim()(4)lim()43nnxxxafxfxfx2、选择题:正三棱锥S-ABC的相邻两个侧面所成的二面角为α,则α的取值范围是()A、(0,)B、(,)6C、(,)3D、(,)323.2调整一段叙述有了极限的符号表示,在§1节例1和例2中,均可以用极限符号表示“小球在t=5s时刻的瞬时速度”和“合金棒在x=2处的线密度”了,而且将§2.2《导数的几何意义》的叙述调整为:函数y=f(x)在区间[x0,x0+△x]的平均变化率为yx,如图2-3所示,它是过A(x0,f(x0))和B(x0+△x,f(x0+△x))两点的直线的斜率,直线AB称为曲线y=f(x)在A处的一条割线。5如图2-4所示,设函数y=f(x)的图像是一条光滑的曲线,从图像上可以看出:当点B(x0+△x),f(x0+△x))沿着曲线逐渐向点A(x0,f(x0))靠近时,割线AB将绕着点A逐渐移动,当点B沿着曲线无限接近点A(即△x→0)时,割线AB也无限地逼近一个极限位置——直线AC,直线AC和曲线y=f(x)在点A处给我们“相切”的感觉,称直线AC为曲线y=f(x)在点A处的切线。由于割线AB和切线AC都过点A,所以割线AB无限地趋近切线AC也即是KAB无限地趋近KAC。将上述变化过程表示如下:当△x→0时,KAB→KAC,由极限的定义,即000000()()limlimlim'()ACABxxxfxxfxyKKfxxx所以函数y=f(x)在x0处的导数0'()fx就是曲线在点A(x0,y0)处的切线斜率,这就是导数的几何意义。图2-3图2-44几点反思4.1何谓“适度”的形式化?“数学教学不能只限于形式化的表达,要强调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否则会将生动活泼的数学思6维活动淹没在形式化的海洋里”,“强调本质,注重适度的形式化”(新课标十大基本理念之一)无疑是十分正确的。但“形式化是数学的基本特征之一,在数学教学中,学习形式化的表达是一项基本要求”。具体地,导数定义能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吗?离开形式化的表达,只能让学生死记导数的几何意义,这与新课标理念背道而弛吧。事实上,高二学生理解极限、导数的形式化表达并没有什么障碍。4.2增加一节极限的定义,是否增加了课时?新课标实施的阵地在课堂,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是增加了一个课时,看看以高考为目的的普遍高中的课时安排吧,有几个学校的数学课时是每周四节?搞理论可以走得极端一些,但实践还是以尊重客观实际的好,以我校两个年级的实际教学效果看,增加一节极限定义,无疑是必要的。4.3新课标要求实践于一线的广大教师,不仅是教材的执行者,还应是教材完善的参与者和建议者,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源,既然是资源就可以开发、利用,一线教师完全可以教学实际与需要,对教材做出合理的整合。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2严士健、王尚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6
本文标题:没有极限概念,如何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中学数学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494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