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重点要点
一、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1、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思想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是从前人的优秀思想材料出发的,是人类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特别是,它批判地继承发展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德国古典哲学,亚当斯密和李嘉图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及圣西门、傅里叶、欧文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在此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2、马克思主义正式形成阶段(1844-1871年)同盟纲领即《共产党宣言》,这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3、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和伟大变革:包含着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组成部分。4、列宁主义的创立,列宁在俄国创建了新型无产阶级政党。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系统化: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辩证法和认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系统化2、唯物辩证法的系统化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系统性6、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中的发展:1、政治经济学研究与唯物史观的经典阐述2、政治经济学研究与人的本质的揭示3、政治经济学研究与辩证法的拓展。7、商品生产的一般规定性:商品交换和商品生产有两个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不同所有者的关系,由此决定了产品交换必须等价原则进行,从而形成商品关系。商品生产从生产到资本主义时期,经历了简单商品生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它们的共性是:商品生产者通过交换追求各自的经济利益、遵循等价原则、进行平等竞争、以货币为媒介、价值规律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规律。商品生产的资本主义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它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历史前提和起点。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细胞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是高度社会化的商品生产。8、劳动价值论的内容:必须把握两点,一是财富和价值的区别,二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包括一切生产劳动。9、价值规律及其作用:主要在两方面:1、推动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形成优胜劣汰的机制,推动技术的进步,效率的提高和生产的扩大。2、调节社会劳动在不同部门的分配。10、资本的基本构成:马克思认为,根据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资本可以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那部分资本,它们只能通过工人的具体劳动把自己原有的价值转移到新产品中去,不会发生价值增值。可变资本是由劳动力构成的那部分资本,这部分资本的价值不是转移到新产品之中去,而是由劳动力在生产中新生产出来,而且还创造出剩余价值,从而使这部分资本得到增值。11、资本积累的过程: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为了加速资本主义的发展,资产阶级必须采用暴力手段,剥夺小生产者,掠夺小生产者,掠夺巨额财产,资本总额的扩大是通过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两种方式实现。12、资本积累的后果:一、生产日益社会化。二、生产资料私有制日益发展,形成垄断资本的统治。13、社会化生产的环节: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四环节。14、流通和服务业的扩大:商品流通作为商品交换过程的总和,随着社会化生产的发展,不仅范围日益扩大,而且内涵日益丰富,包括商品流通、劳动力流通、货币流通、资本流通等多种流通形态,形成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有邮电信息业等多种流通产业以及相关的服务业,它们构成当代第三产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流通扩大、消费增长、品种变化,反过来推动新的社会分工的形式。正是在生产交换消费的相互促进、相互推动下,社会化生产水平得以不断提高和发展。15、空想社会主义的贡献和缺陷:1516年英国托马斯莫尔出版的《乌托邦》是空想社会主义产生的标志。一、19世纪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继承了以往的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成果,深刻地揭露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合理的设想,探讨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二、理论缺陷,他们只是从道德上揭露和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端,不能揭示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他们对未来社会的预见还局限于价值判断上,不能发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他们以为通过宣传、呼吁、试验就可以实现理想社会,因而没有找到变革旧社会、创建新社会的社会力量和正确道路。16、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经济条件和阶级基础:产业革命在欧洲迅速发展,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经济条件。无产阶级的形成和壮大,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提供了阶级基础。17、两个必然思想的提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社会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两个决不会思想的提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18、无产阶级革命的根本问题是国家政权问题:无产阶级从资产阶级手里夺取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这是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最根本的首要的目标。19、关于未来社会的设想:1、所谓社会主义社会,不是一种一成不变的东西,而应当和任何其他社会制度一样,把它堪称是经常变化和改革的社会。2、未来社会主义制度同现存资本主义制度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现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3、未来社会没有一个一成不变的分配方式。因此,合理的想法只能是,设法发现将来由以开始的分配方式,尽力找出进一步的发展将循以进行的总趋势。4、工人阶级的解放需要有自己的知识分子队伍。20、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垄断资本主义是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大体上始于19世纪60年代,完成于20世纪初。生产集中产生垄断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归根结底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21、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1、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了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织。2、金融资本的形成和金融寡头的统治。3、资本输出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4、国际垄断资本同盟从经济上瓜分世界。5、最大资本主义列强把世界领土瓜分完毕。2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和本质:是一般垄断资本主义的直接继续和更高的发展阶段,是资产阶级国家与垄断资本相结合的垄断资本主义。实质是垄断资本控制国家机构,利用国家权力来保证最大限度地获取高额利润,并且巩固和扩大金融寡头的统治。形式有三种:一是国家垄断资本,包括国际银行、储金局以及各种国有企业,二是国有与私有联合的垄断资本,包括国有控股与参股的各种合资企业,三是国家实行有利于垄断资产阶级的社会调控。23、帝国主义的历史地位:帝国主义是寄生的或腐朽的资本主义,是垂死的资本主义。1、帝国主义寄生性和腐朽性的主要表现。2、腐朽的趋势不排除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3、帝国主义吹死刑的主要表现。24、帝国主义的殖民地和民族解放运动理论:在帝国主义时代,民族问题有了新的特点,就是全世界的殖民地领土被帝国主义瓜分完毕,所有殖民地民族都受帝国主义大国掠夺和压迫,世界各民族已划分成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两部分,被压迫的民族解放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列宁根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帝国主义时代的特点,提出把争取社会主义的革命斗争同民族问题联系起来。25、从哲学高度提出了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列宁的物质定义揭示了各种具体的感性的物质形态的共性,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征是客观实在性,揭示了物质可以被人通过该觉所感知。26、列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也就是把实践作为认识论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实践标准又具有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是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统一。27、列宁阐述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1、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理解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药师。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第三,对立统一规律区分了两种对立的发展观。第四、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诡辩论的试金石。第五,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方法论的基本基础。2、揭示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根源。28、运用唯物辩证法应当注意的原则:1、坚持考察的客观性,客观地运用概念的灵活性。2、坚持联系的全面性,把握事物的全部关系的总和。3、坚持两点论基础上的重点论,把握事物联系中主要和次要、主流和支流之间的区别。4、坚持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正确处理运动和净值的辩证关系。29、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新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行的主要内容有1、实行工业国有化,剥夺剥夺者。2、从粮食垄断、禁止私人买卖粮食到余粮征集制,以国家低价购买农民的余粮,以保证城市居民和红军有饭吃。3、限制市场和私人贸易,实行商业国有化。4、推行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缩小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差距。5、实行劳动义务制和劳动军事化,贯彻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弊端:时间长。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有:1、用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2、工业企业停止推行国有化。3、大力发展商业,建立工业和农业的结合点。4、加强同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交往与合作。弊端:结束早。30、新经济政策的实质:从俄国小农占优势的客观实际出发,实行向社会主义迂回过度的政策。新经济政策的实施,使苏俄经济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文化出现繁荣迹象。31、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思考:1、建设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要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摆在首位。3、应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存在,利用和发展商品、货币和市场。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及时地把改革提到日程上来。32、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执政党建设:首先,加强国家的专政职能,镇压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反抗,以巩固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其次,发展民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再次,改革国家机关,精简机构,反对官僚主义。与加强政权建设相联系的是加强执政党的建设。他清醒地看到,由于党执政以后地位的变化,党脱离群众的危险比过去增大了。列宁强调执政党要重视党员质量,使党成为名符其实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组织。列宁还特别强调增强党的团结,尤其是党中央的团结,防止党内分裂。第二部分毛泽东思想33、新民主主义革命新在何处:1、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方向,划分了整个世界历史的时代。2、革命领导权不同,不再由资产阶级领导,而是由无产阶级领导。3、革命的前途不同,它不造成资产阶级专政,而造成各革命阶级在无产阶级领导之下的统一战线的专政,并最终过渡到社会主义。34、新民主主义社会: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基本形成。国家——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政体——民主集中制。这就是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任务、民主和专政的关系以及各阶级在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的地位等问题,完整地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学说,一种新型的专政形式。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经济纲领。新民主主义的文化就是人民大众反帝反封建的文化。35、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特点: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这种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又相适应又相矛盾的情况。相识性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比较旧时代生产关系更能够适合生产力的发展,能够容许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因而时人民不断增长的需要能够得到满足。相矛盾就是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还有积累和消费、生产和需要等矛盾存在,还需要不断解决。不断改变这种相矛盾的状况,是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要求。36、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初步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思想,也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大概时间和战略步骤,毛泽东还提出了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和方针,《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又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关于与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紧密相联的价值规律,关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问题,还进一步阐述了民主集中制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提出了关于文化建设的方针以及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政策思想。37、对于正确处理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1、坚持民族平等,实现民族团结。2、按民族聚居程度
本文标题:河北省委党校研究生考试课程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课重点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050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