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1-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1-28题(85分)为必修部分,29-32题(15分)为选修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某思想家认为:“亲以厚爱关子于安利而不听,君以无爱利求民之死力而令行。明主知之,故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故母厚爱处,子多败,推爱也;父薄爱教笞,子多善,用严也。”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的治国理念是A.无为而治B.礼法并用C.礼乐仁政D.严刑峻法2.“秦汉以后中国的皇权政体在其建立之初,是一项伟大的创制,因为它所取代和超越的,是以往那种狭蹙的制度模式”以下能够证明此观点的是①结束封建政体,统一国家产生②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③打破了宗法束缚,给各阶层民众提供发展契机④三公制度确立,权力制衡机制形成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3.孔子日:“圣人之治化也,必刑政相参焉。太上以德教民,而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导民以刑,禁之刑,不刑也。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这表明孔子主张A.省刑慎刑B.先礼后刑C.废除刑法D.刑罚得当4.苏轼说:“民庶之家,置庄田,招佃农,本望租课,非行仁义,然犹至水旱之岁,必须放免欠负、贷借种粮者,其心诚恐客散而田荒,后日之失必倍于今故也。”苏轼的这句话反映出的主要问题是A.宋代时期土地兼并现象日益严重B.宋代地主具有开展民间赈济的社会责任感C.宋代佃户租种土地有较大的选择权和自由度D.从宋代开始农村出现以租佃关系进行土地经营5.唐甄在《潜书》中写道:“人君之尊,如在天上,与帝同体。”其结果是“臣日益疏,智日益蔽。”而公卿们也因为“罕得进见,”往往“于斯之时,虽有善鸣者,不得闻于九天;虽有善烛者,不得于九州。”针对这一问题当时思想家提出的对策是A.天下之大害,君而已矣B.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C.天之立君,以为民也D.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6.朱元璋未称帝时就认为元朝“以宽纵失天下”,“(治国)首在正纲纪。元氏昏乱,纪纲不立,主荒臣专,威福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涣散,遂致天下骚动。今将相大臣,宜以为鉴,协心图治,毋苟且因循,取充位而已。”为此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A.打击贪腐,整顿吏治B.废除丞相,直辖六部C.设大学士,以备顾问D.广开言路,体察民情-2-7.“它用聚光灯照亮一个家庭,把这个家庭的日常生活很具体、很细致地描绘出来。但是,它又没有把这个家庭孤立起来写,而是把这个家庭放在复杂的社会联系中来写,通过它的左右上下前后的联系,来描写当时整个社会的黑暗的、污浊的一面。”这本明代小说是A.《水浒传》B.《三国演义》C.《金瓶梅》D.《红楼梦》8.“明儒之学用以应事,清儒之学用以保身;明儒直而愚,清儒智而谲;明儒尊而乔,清儒弃而湿。……才智之士惮于文网、迫于饥寒,全身畏害之不暇,而用世之念汨于无形,加以廉耻道丧,清议荡然,流俗沈昏,无复崇儒重道,以爵位之尊卑,判己身之荣辱。”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清朝前期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了清儒之学的转变B.清儒之学的转变深受顾炎武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影响了清儒之学的转变D.清儒之学的转变为道光年间新思潮萌发奠定基础9.“生民之初,本无所谓君臣,则皆民也。民不能相治,亦不暇治,于是共举一民为君。……则非君择民,而民择君也。民对君可以共举之,则且必可共废之。”材料观点类似于启蒙运动所倡导的A.权力制衡B.君主立宪C.天赋人权D.社会契约10.1534年,英国国会通过《至尊法》,宣布英国国王是“英国教会和教士的保卫者和唯一的最高元首”。一切臣民在需要时都得作效忠至尊的宣誓,承认亨利而否定教皇的宗教领袖地位。英国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建立本民族的教会B.加强世俗统治的权力C.摆脱罗马教皇控制D.维护民族国家的利益11.代议制就是公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下列有关19世纪中后期西方各国代议制选举的说法,正确的是A.英国首相由议会下院选举产生B.美国政府由选举产生对国会负责C.法国参议院议员通过直接选举产生D.德意志帝国的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12.进入19世纪,欧洲思想界面对两场革命所带来的社会生活全方位的巨大变动,各种学说就像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产生了许多“主义”。在社会政治方面影响最大的是保守主义、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其中的“两场革命”是指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商业革命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C.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科技革命D.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价格革命13.哲学家迪卡尔因其思想不见容于当道,被迫流亡他国。他于1630年代旅居某个城市时,称赞道:“要找到世人所可能希翼的各种货物和珍奇物品,世上还有哪个地方比这个城市更让人如愿?”这个城市是?A.巴黎B.日内瓦C.伦敦D.阿姆斯特丹14.英国皇家学会会员钱乘旦教授认为:“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根本问题,此后近百年中,法国一直处于革命与复辟的轮回中……直到1870年后,法国模式突然发生转折,由对抗转为妥协,此后法国就确立起议会制度,不再发生革命了。”这段阐述中凸显了A.革命的风暴到此结束B.资产阶级共和派完全掌握了政权C.经济发展直接导致政权突变D.各政治派别认同了宪法的价值-3-15.下表为1913-1985年英美进口关税率(%)对比表从上表可以得到的信息是A.二战后英美关税普降适应全球化B.30年代大危机导致英美降低关税C.英国加入欧共体后开始降低关税D.重商主义盛行使英国实行零关税16.对1929年“大萧条”原因的解释一直是学术界研究的热门话题,凯恩斯学派的观点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B.资本主义的自由放任体制C.收入分配的不公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17.19世纪浪漫主义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得到加强,因为两者都A.强调情感和意志的统一B.强调了对新的工业技术的社会贡献C.反对帝国主义的扩张D.在启蒙运动中发现共同点18.民权指公民在政治领域里享有的民主权利,人民在政治上的民主权利。以下哪组在近代以来的民权运动中做出了卓越贡献rA.马克思毛泽东B.林肯马丁·路德·金C.伏尔泰孙中山D.罗斯福肯尼迪19.1982年美国的《世界经济导报》曾这样评价一位刚去世的苏联领导人:“他确实是一位真正懂得经济的领导人,他的经济改革使苏联国力逐渐赶上了美国,虽然他想称霸世界而没有成功。”这主要是针对其改革的哪一措施A.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B.注意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的经营自主权C.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等措施,增加农民收入D.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20.“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所以,政府必特别谨慎,以临此大事,全国国民亦必须严肃沉着,准备自卫”(蒋介石1937.7.17庐山)结合时代背景,各方对此讲话的态度错误的是A.国民党尽管还犹豫但已经准备作战B.共产党加快了二次国共合作的步伐C.日本对中国施以更猛烈的军事打击D.英美各国加大了对中国的支持力度21.建国之初,我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是①由国家发动②以私人为主体③城市主导④优先发展工业⑤农村主导⑥优先发展农业⑦内向型工业化⑧外向型工业化⑨贸易保护政策A.①④⑤⑦B.①③④⑦⑨C.②③④⑦⑨D.②⑤⑥⑧22.美国《时代杂志》一直关注中国的变化,以下四图均选自于时代封面人物,其中对应1969年中国民主政治悲剧的是-4-23.1961、年一1965年,全国共精简城市职工约1887万人,压缩城镇人口2600万人;到1965年全国城市数从1961年的208座减少至171座,减少了17.8%;城市化水平由1960年的19.8qo下降到14.6%/(1964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出现了大幅回落。中国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完成B.大跃进运动的迅速展开C.大力调整国民经济D.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深入24.1949年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演变经历了“鼓励发展—二根本改造——有益补充——共同发展”的曲折过程,其中“有益补充”地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需要C.计划经济退出中国舞台D.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25.如图所示,该宣传画反映了A.美苏两极支配着世界各种力量B.中国社会意识形态色彩浓厚C.苏联国家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D.中国外交有重大突破和转机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6题至第28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9题至第3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述评)2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论语·学而篇》中说:“子日: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司马光在《训俭示康》一文中说:“有德者皆由俭来也。夫俭则寡-5-欲,君子寡欲,则不役于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则能谨身节用,远罪丰家。”故曰:“俭,德之共也。”侈则多欲,君子多欲则贪慕富贵,枉道速祸;小人多欲则多求妄用,败家丧身,是以居官必贿,居乡必盗。故日:“侈,恶之大也。”【材料二】(开埠通商后)近代上海的商人们讲求体面排场,追求奢侈豪华,为的是得到某种优胜者的快感,为的是向人们证实自己的社会价值。——朱时英《近代中国商业发展与消费习俗变迁》(1)材料一中孔子和司马光分别从何方面论述节俭的问题?中国古代倡导节俭观念的历史原因是什么?(8分)(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实际上受到了西方文明怎样的影响?(4分)28.(11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启蒙运动一词源自以下事实:这一运动的领袖们认为他们生活在一个启蒙时代。他们将过去其本上看做是一个迷信和无知的时代,认为只是到了他们的时代,人类才终于从黑暗走进光明。因而,启蒙时代的一个基本特点是有了“进步”这种一直持续到20世纪的观念。由于启蒙运动,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因此,每一代的境况都将比前一代更好。……因而,这些哲人使法国和整个欧洲的旧制度受到毁灭性的批判的猛击。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的时代”到来的社会背景是什么?(4分)(2)“人们开始普遍认为,人类的状况会稳步地改善”人们的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请任选法国的一位启蒙思想家并介绍他的主要观点(注意:介绍要准确详尽,只写名词不得分)。(4分)(3)结合所学知识,“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提出的一些具体建议”是什么?(3分)请考生在第29、30,31、32四道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接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9.(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清末的开明专制化过程,经历了三
本文标题:河北省邢台市2015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10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