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案
1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案为进一步规范监测预报工作,提高监测预报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充分发挥其在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决策中的参谋作用,根据《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管理办法》、《河南省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各地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一、基本情况㈠河南省社会经济状况:河南位于中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华北大平原的南端,界于北纬31°23'-36°22',东经110°21'-116°39'之间,东接安徽、山东,北界河北、山西,西连陕西,南临湖北。河南地处我国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形呈西高东低之势。省境之西耸立着太行山和豫西山脉。伏牛山是豫西山地的主体,山势雄伟高耸,海拔1000-2000米,被誉为全省的屋瓴。桐柏山脉、大别山脉拱卫于省境之南,海拔一般在1000米以下,为淮河、长江的分水岭。太行山脉与豫西山脉之间的黄河两岸分布有黄土丘陵区。豫中屹立着巍峨峻峭的中岳嵩山。省境东部为辽阔的黄淮平原。河南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全国小麦、玉米、棉花、油料、烟叶等农产品重要的生产基地之一。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10,油料产量占全国的1/7,牛肉产量占全国的1/7,棉花产量占全国的1/6,小麦、玉米、烟叶、豆类、芝麻等农产品和肉类、禽蛋、奶类等畜产品产量也都居全国前列。2㈡林分资源现状河南省国土面积16.7万平方公里,在全国各省市区中居第17位,全省国土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1.73%。境内山地、丘陵面积约占44.3%,平原面积约占55.7%。在全省国土面积中,林业用地面积占27.33%;非林业用地面积占72.67%。山区是全省森林资源的主要分布区,区域内森林资源以天然阔叶林为主,担负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生态的重任,是全省生态公益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平原主要位于豫东黄淮海冲积平原和南阳盆地,平原地区森林资源以杨树、泡桐等四旁树为主,是全省木材的主要产区。“十五”期间,全省工程项目共完成营造林1692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600万亩,绿化通道6万多公里;有80个县(市、区)达到平原绿化高级标准。全省有林地6467.08万亩,其中:杨树1418.36万亩、泡桐226.64万亩、刺槐327.6万亩、栎类1336.66万亩、柏木143.59万亩、落叶松8.97万亩、油松284.2万亩、马尾松456.19万亩、杉木44万亩、经济林1104.5万亩、竹林地28.01万亩、灌木林地853.63万亩、苗圃41.14万亩、其他194万亩万亩。全省森林覆盖率16.19%;灌木林地覆盖率3.58%;四旁树覆盖率2.87%。天然林面积占全省森林面积的40.40%;人工林面积占59.60%。全省活立木总蓄积1337051百立方米。㈢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2007年,河南省共发生各种林业有害生物面积903.8万亩。林业3有害生物发生率为14%,2007年成灾面积10.8万亩,成灾率为1.67‰。其中杨树食叶害虫发生350.1万亩;红脂大小蠹发生26.1万亩;华山松大小蠹、松纵坑切梢小蠹发生30.2万亩;杨树蛀干害虫发生65.2万亩;马尾松毛虫发生50.3万亩;中华松针蚧发生14.2万亩;松扁叶蜂发生4.6万亩;栎树食叶害虫发生26.7万亩;刺槐食叶害虫发生12.2万亩;草履蚧发生14.3万亩;杨树病害发生69.4万亩;松落针病、松树褐斑病发生1万亩;经济林病虫害发生161.8万亩;其他病虫害发生62万亩。具体发生危害情况是:1、杨树食叶害虫:全省分布并呈点、片、带状发生,主要种类有杨扇舟蛾、杨小舟蛾、金龟子、杨扁角叶蜂、白杨叶甲、杨梢叶甲、杨白潜叶蛾、黄刺蛾、杨柳小卷蛾、黄翅缀叶野螟、春尺蠖、杨毒蛾、柳毒蛾等。其中,杨扇舟蛾、杨小舟蛾、杨白潜叶蛾所占比重较大。该类害虫种类较杂、世代重叠严重、危害期长、增殖速度快、扩散蔓延迅速、突发性强、防控难度大,时常造成点片成灾。近年来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居高不下,交错重叠发生,防不胜防。其发生面积占全省总发生面积的40%左右,成灾面积约占全省总成灾面积的30%,为我省的重点防控对象。2、杨树蛀干害虫:主要种类有光肩星天牛、星天牛、桑天牛、白杨透翅蛾,以光肩星天牛和桑天牛为主,分布全省各地。近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局部地区危害较为严重,常造成枯枝枯梢或风折。因其监测、防治难度较4大,造成的实际危害也远较统计数字为大。3、杨树病害:主要种类有杨树溃疡病、杨树腐烂病、杨树黑斑病、杨树大斑病、杨树花叶病毒病等,以杨树溃疡病、杨树黑斑病为主,全省分布。该病近年来呈现强劲的上升趋势,种类越来越多,危害愈来愈严重,平均每年增加近20万亩。造成树木非正常落叶、生长受损,感病率高时可致新造林木死亡。4、草履蚧:近年来,该虫发生范围、面积及危害呈现持续攀升态势,常在局部区域会造成一定灾害。目前除濮阳、信阳、济源市之外的其余15个省辖市均有分布。发生期早,2月上中旬即开始出土上树为害。连年危害、虫口密度大时可致树木死亡。5、红脂大小蠹等松小蠹类害虫:红脂大小蠹分布于豫西北太行山区的安阳、新乡、焦作、济源四市;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大小蠹主要分布于豫南、豫西的洛阳、南阳、三门峡、信阳四市。红脂大小蠹属全国检疫对象、国家级工程治理对象,主要危害油松,相关县、市加强了测报、防治和检疫封锁力度,目前危害已有所减轻。纵坑切梢小蠹、华山松大小蠹等分布于省内的马尾松、油松林区,总体危害不重。6、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马尾松毛虫主要分布于豫南的南阳、驻马店、信阳三市。其在信阳市发生最为典型,部分县常周期性暴发成灾,状如火烧。5油松毛虫主要分布于豫西三门峡市,危害相对轻而平稳。7、栎类食叶害虫:主要种类有栓皮栎尺蛾、栓皮栎薄尺蛾、木撩尺蠖、栎黄枯叶蛾、栎粉舟蛾、黄二星舟蛾、栎掌舟蛾、舞毒蛾、山楂叶螨等十多种,其中,木橑尺蠖、栓皮栎尺蛾、栎掌舟蛾发生面积较大。洛阳、平顶山、三门峡、南阳、驻马店、郑州、安阳、济源等市山区栎林都有分布。突发性强,常在局部区域会造成灾害,严重影响山区景观。8、刺槐食叶害虫:主要种类有刺槐尺蠖、刺槐外斑尺蠖、桑褶翅尺蛾等,分布于安阳、平顶山、商丘、郑州、洛阳、许昌、开封、新乡、焦作、济源等市。近年来发生危害情况相对较为稳定。9、中华松梢蚧、松阿扁叶蜂、落叶松鞘蛾:三虫均分布于豫西的三门峡、洛阳二市。发生危害情况等相对较为平稳,但也时在局部范围内造成较重危害。㈣河南省监测预报工作的基础条件及人员队伍情况河南省现辖郑州、开封、洛阳、平顶山、安阳、鹤壁、新乡、焦作、濮阳、许昌、漯河、三门峡、南阳、商丘、信阳、周口、驻马店、济源等18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89个县,48个市辖区。截止2007年末,全省有省、市、县三级森防站159个,其中省级1个、地级18个、县级140个。已建成省级标准站95个,国家级标准站30个。全省共有测报站点1188个,其中中心测报点146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38个,省级中心测报点12个),一般测报点1042个。现有有6专职测报员633人,兼职测报员1845人。㈤现行主要监测预报手段我省现行监测手段主要是利用高枝剪等传统手段在林间开展林业有害生物发生情况调查和采集数据,实行一般调查与系统调查相结合,踏查与标准地调查相结合,固定标准地与临时标准地调查相结合,专业调查与群测群报相结合,依据调查情况进行发生期和发生量的中短期预测。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性信息引诱剂调查在杨树、马尾松毛虫监测上正小范围试点应用,尚有待于积累经验。全省监测覆盖率已达95%,测报准确率多在85%左右。㈥近年来全省测报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1、测报网络日益完善。在县级森防站基础上陆续建立了38个国家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和11个省级森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工作运行情况良好,全省以国家级(省级)中心测报点为枢纽,以基层监测点为网点,基本覆盖全省的林业有害生物测报网络目前已初步建成。建立了一支相对稳定、专兼职结合的测报队伍。2、针对测报工作的投入逐年增加。近年来,国家逐渐调整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思路,提出要由重“治”向重“防”转变,大力实施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工程,把投资重点转移到预防体系建设上来,各级对测报工作的投入有了明显增长,各地森防测报基础设施不断改善。3、培养了一批测报业务骨干,在工作实践中也涌现出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4、较好地完成了生产性测报任务。各地坚持定点常年监测与定期全面调查相结合,全面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及时发布病虫情预报,测7报工作的时效性、准确性得到较大提高。全省各测报站点年发布病虫情报1600期左右,7万余份,为在全省开展杨树食叶害虫、杨树蛀干害虫、杨树病害、马尾松毛虫、剌槐食叶害虫、栎类食叶害虫、马尾松毛虫、油松毛虫、红脂大小蠹及其它松小蠹类害虫、中华松梢蚧、松扁叶蜂、草履蚧等林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提供了参谋和指导作用。随着监测力度的加大,全省森防机构信息发布数量和质量也较前有了明显起色,我省信息被“中国森防信息网”采用数量近年来均名列前矛,起到了很好的社会服务和宣传作用。5、测报数据网络传输取得了明显进步。2000年以来全省在森防信息系统应用培训、报表数据填报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网络传输在市、县级层面上从无到有,从生疏到熟练得以普及,提高了工作效率。6、测报管理日趋规范。各级加强对测报管理方法的探索,出台了一些测报技术规程、管理制度等等,使测报工作程序更趋于科学合理,提高了工作完成质量。7、加大了测报科技攻关力度。近年来,各地坚持科研与生产相结合、边研究边推广的办法,结合生产防治和重点治理项目,先后对杨树食叶害虫、红脂大小蠹、草履蚧等一些森林病虫害开展了相关测报技术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果,推动了全省森防技术水平的提高。8、完成了一些重点测报工作。完成了“杨树舟蛾类害虫监测预报办法”及其示范科教片的起草、摄制等工作;开展了松毛虫性诱监测试点、红脂大小蠹信息素监测试点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方法试点等测报技术实践,提高了重点县的测报业务能力。㈦当前全省测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8一是测报工作专业性、技术性强,致使很多地方的行政领导认识不到测报工作的重要性,对之投入的关注和支持不够。二是长期以来,测报工作无专项业务经费,县、乡等基层测报经费难以保证。三是测报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程度不高,预前性不强,各地职能发挥不够,对森林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研究不深,大多依靠经验进行粗放型预测,可靠度、精确度无法保证,开展中长期测报能力差,全省整体测报水平还没有根本性的突破。四是受条件限制,基层测报机构基础普遍较差,基础设施不完善,不少地方办公用房简陋,缺乏交通、通讯工具,仪器设备陈旧缺乏,利用率不高,测报手段落后。五是测报人员偏少,专业技术人员更少,技术力量弱,素质偏低,知识更新不够,结构不合理,不适应测报工作对专业技术的高标准要求。多数基层森防机构工作不独立,测报专业技术人员容易受其它业务工作的影响和冲击,无法专职专责,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影响了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六是与其它工作相比,测报调查工作量大、琐碎、辛苦,基层测报员从业的积极主动性差,责任心不强,工作质量难以保证。七是县以下基层测报网络不完善,测报职能发挥不好,制度不健全,任务不明确。八是工作比较粗放,主要表现是:数据资料积累欠缺,图表不完整,许多地方没有按一病一虫一归档;工作随意性大,样地调查不规范,原始记录不全;病虫情报等文字材料分析简单,缺乏依据;缺乏9气象资料;固定样地标识不规范,内容不完整;标本室、试验室、药械室混放严重,标本少,保存情况差等等。㈧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从我省森林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看,平原地区的杨树、泡桐,山区的马尾松、油松、栎类、刺槐纯林面积占相当大的比例,林种、树种单一问题仍将长时期存在,大面积人工纯林极易暴发林业有害生物灾害。防控杨树病虫害、马尾松毛虫、栎类食叶害虫、刺槐食叶害虫等病虫灾害的任务十分繁重。另外,全国19种检疫对象中有红脂大小蠹等6种在我省发生,省内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等补充检疫对象10种。松材线虫病在安徽、湖北发生,美国白蛾在陕西、河北、山东发生。随着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商品流通
本文标题: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22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