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多项选择题
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多项选择题1、宪法序言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个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ABC)A.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原则B,负有违护宪法尊严的职则C.并且负有违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D,以宪法为行为准则2.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AD)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力的时候,不得损害(ABCD)。A.国家的利益B、社会的利益C.集体的利益D、其它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利益4.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和自由的人可以行使的权利和自由是(ABCD)。A.申诉权B受教育权C继承权D劳动权5.宪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享有不受法律追究的权利必须是在(AD)。A.全国人大的各种会议上的发言B一切会议上的发言C.各种社会活动D全国人大各种会议上的表决6.当选国家主席、副主席需要具备的条件是(ACD)。A.年满45周岁B.是全国人大代表C.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D.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籍7.下列属全国人大的职权的是(ACD)A.审查和批准国家预算和国家预算执行情况部分调整方案的报告B.决定权C.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总动员D.决定驻外代表的任免8.在全国人大常委举行会议期间,下列哪些机关或者个人可以提出议案的是(ABCD)。A.全国人大各专门的委员会B.国务院C.中央军事委员会D.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检察院9.下列关于法的描述正确的是(AC)A.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B、法体现的是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意志。C.法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经济根源和阶级根源D、法的内容主要决定于社会政治条件10.下列命题正确的是(AD)A、社会主义法体现了以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人民的意B、社会主义法属于剥削阶级类型的法C、社会主义法只包括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D、社会主义法的实施主要指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11.我国社会主义法具有的特征是(ABCD)A、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B、国家意志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C、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D、国家强制性与人民自觉遵守性的统一12.法在执行社会公共事务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ABCD)A、维护人类社会的基本生活B、维护生产和交换C、推进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D、组织社会化生产13.我国地方国家机关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只有具备一定条件才是有效的,其中包括(ABC)A、依照宪法、法律规定的权限加以B、与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不得抵触C、适用于本地区D、须报请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14.在我国,依法治国是(ABCD)A、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B、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C、社会民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D、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15.婚姻法规定(AC)禁止结婚。A、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B、患麻风病和性病C、患麻风病未经治愈或患其他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D、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16.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的,强使他人结婚的行为是(AC)。A、包办婚姻的行为B、借婚姻索取财物的行为C、买卖婚姻的行为D、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行为17.依照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条件有(ABCD)A.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B.有选举权C.有被选举权D.年满45周岁E.对国家有重大贡献18.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国家机关提出(BCE)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A.建议B.控告.申诉D.揭发E.检举19.根据我国现行选举法的规定,(ABC)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B.不满18周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C.外国人D.被判刑劳动改造的人E.被劳动教养的人20.下列中国公民不准同外国人结婚:(ACDEF)。A现役军人B工人C正在接受劳动教养和服刑的人D外交人员E公安人员F、机要人员21.犯罪行为最本质特征是(ABC)。A.刑事违法性B.严重的社会危害性C.应受刑罚惩罚性D.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交换和消费的稳定秩序22.按照法的内容和法的效力大小,可将法分为(ABCD)。A、宪法性法律B、普通性法律C、组织性法律D、程序性法律E、全国性法律23.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包括(ABCD)。A、主体B、客体C、内容D、行为24.下列法律事实属于行为的有(ABC)。A、买台彩电B、赠别人一套房屋C、订立合同D、火灾E、地震25.我国制定法的基本原则有(ABCD)。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B、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C、坚持群众路线的原则D、贯彻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26.政策与法的区别在于(ABC)。A、制定的方式不同B、实施的方法不同C、表现形式不同D、体现的意志不同27.宪法规定,我国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CD)。A、国家主席B、国务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E、中共中央委员会28.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基本方针是(AB)。A、长期共存、互相监督B、肝胆相照、荣辱与共C、真诚团结D、互相信任E、患难与共F、长期合作、互不干涉29.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来,颁布的宪法有(BCDE)。A共同纲领B1954年宪法C1975年宪法D1978年宪法E1982年宪法F1989年宪法30、国家结构形式的种类主要有(AD)。A、单一制B、君主制C、议会制D、联邦制31.刑法根据每个犯罪人在实施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和分工不同,把犯罪人分(CDEF)。A、实行犯B、帮助犯C、教唆犯D、主犯E、从犯F、胁从犯G、组织犯32.犯罪未遂的特征有:(ABC)A、已经着手实行犯罪B、犯罪没有得逞C、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D、犯罪结果没有发生E、犯罪分子自动中止33.犯罪的主观要件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它包括(ABDE)A、故意B、过失C、意外事D、动机E、目的34.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是(ABCF)。A、前罪与后罪是故意犯罪B、前罪判处的刑罚为有期徒刑C、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的刑罚D、前罪被判处的为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E、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3年内F、后罪发生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5年内35.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有(ABCD)。A、发生的场合不同B行为针对的对象不同C对实施行为的条件要求不同D对损害程序的限度不同36、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有(BCF)。A行为人的相貌B危害行为C危害结果D行为人的性别E行为人的年龄F犯罪的时间、地点37.我国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ACE)应当负刑事责任。A、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B、盗窃罪C、放火、爆炸罪D、交通肇事罪E、****、抢劫罪、投毒罪和贩卖毒品罪38、被判处(BC)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A、管制B、拘役C、3年以下有期徒刑D、5年以下有期徒刑39.构成直接故意犯罪,应当符合下列条件(AC)。A、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B、应当预见危害结果可能发生而没有预见C、希望危害结果发生D、放任危害结果40.(ABC)具有与被解释的法律文件同等的法律效力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41、管制刑有如下特点:(ACDE)。A、不关押犯罪分子B、由公安机关决定C、由公安机关执行D、由群众监督E、由人民法院依法判处42.故意犯罪过程中的犯罪形态有(BDE)。A、犯罪的起意B、犯罪预备C、实行犯罪D、犯罪未遂E、犯罪中止4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CD)A、精神病人B、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C、未满10周岁的人D、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44.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时,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ABCD):A、与经营者协商和解B、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C、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D、向法院起诉或根据与经营者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45.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类型有(BD)。A、工业企业法人B、企业法人C、社团法人D、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46.守法的主体包括(ABCDE)A.国家立法机关B.国家司法机关C.国家行政机关D.社会组织E.公民个人47、由被代理人与代理人负连带责任的情况有(ABD)。A、委托书授权不明B、被代理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对C、代理人无权代理D、代理人知道被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仍然进行代理活动的48.债的发生原因包括:(ABCD)A、合同B、侵权行为C、无因管理D、不当得利49、依我国商标法的规定,下列商品的商标必须注册(BC)。A、卫生用品B、人用药品C、烟草D、儿童玩具50.依《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方式包括(ACDEF)。A、保证B、违约金C、抵押D、质押E、留置F、安全51.留置只能适用于下列合同:(ACD)。A保管合同B借用合同C运输合同D加工承揽合同52.某人因参加抢险救灾不幸牺牲,(BD)属于遗产。A、其所在组织在其死后发给的抚恤金2000元B、其认购的国库券C、其生前承包的土地D、其继承父母的两间房53.法定继承人中的子女包括:(ABC)。A婚生子女B非婚生子女C养子女D继子女54.命令性规范包括(BE)A.确定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委任性规范E.禁止性规范55.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情况有(BD)。A、延期支付货款B、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C、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D、延付或拒付租金的56.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ABC)。A、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B、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C、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原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当事人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D、女职工在孕期、产期和哺乳期内E、患职业病被确认丧失劳动能力的57.企业职工一方与企业可以就(ABCD)等事项,签订集体合同。A、劳动报酬B、工作时间C、休息休假D、劳动安全卫生58.用人单位在下列节日期间应当依法安排劳动者休假(ABCD)。A、元旦B、春节C、国际劳动节D、国庆节E、中秋节59.劳动者在(ABCD)等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A、退休B、患病、负伤C、因工伤残或患职业病D、失业60.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ABC)。A、告诉才处理的案件B、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和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的案件C、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D、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61.刑事诉讼中司法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回避:(ABCD)。A、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B、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C、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的D、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62.刑事诉讼有关回避的规定,可以适用于(ABC)。A、审判人员B、检察人员C、侦查人员D、辩护人63.充当取保侯审保证人的,必须符合下列条件:(ABCD)。A、与本案无牵连B、有能力履行保证义务C、享有政治权利,人身自由未受到限D、有固定的住所和收入E、高中以上文化程度64.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民事案件:(CDE)。A、不动产案件B、合同纠纷案件C、重大涉外案件D、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E、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65.被告人是(ABC)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A、盲、聋、哑人B、未成年人C、可能被判处死刑的D、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的66.行政诉讼期间,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BCD)。A、当事人伪造、隐藏和毁灭证据的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的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D、法律和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67.民事诉讼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AC)。A、
本文标题:法律基础知识试题库多项选择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417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