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普法网用题库)
1法律知识竞赛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现行宪法是哪一年修正的?(C)A、1999年B、1982年C、2004年D、2008年2.我国宪法的性质和地位是什么?(C)A、部门法B、基本法C、根本法D、普通法3.我国的国体是什么?(C)A、人民专制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4.我国的政体是什么?(B)A、人民专制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社会主义制度D、三权分立制度5.下列哪一项属于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A)A、出版著作自由B、罢免权C、宗教信仰自由D、休息权6.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职权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民主集中制7.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正反两方面经验,我们党、国家和人民得出一条重要结论,就是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D),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A、教育B、专政C、经济D、法制8.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A)。A、宪法B、刑法C、民法通则9.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工人阶级C、人民10.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严格依法办事。其中,(C)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C、严格依法办事D、职权由法定11.依法治省要求中小学校法制副校长(辅导员)的配备率是多少?(D)A.85%B.90%C.95%D.100%12.《四川省依法治省纲要》要求省、市(州)、县(市、区)在主流媒体上应当至少开办多少期普法节目或者专栏?(A)A、1个B、2个C、3个D、0个、13.“六五”普法的时间是哪五年?(C)A、2001——2005年B、2006——2010年C、2011——2015年D、2013——2018年214.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B)、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健全法制B、严格执法C、依法行政D、法制教育15.()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12月4日,作为每年的全国法制宣传日?(B)A、2000年B、2001年C、1986年D、2006年16.《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B)。A.老人节B.老年节C.重阳节D.敬老节17.(D)是保证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A、社会主义制度B、人民民主专政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8.法定结婚年龄是(C)A、男方不得早于20周岁,女方不得早于18周岁B、男方不得早于18周岁,女方不得早于18周岁C、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19.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依法(A)处罚。A、从重B、从轻C、减轻20.禁止在(C)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A、居民住宅区B、厂矿企业C、中小学校D、商业区21.党内法治建设的核心是什么?(A)A、民主集中制B、党章C、《中国共产党党内法规制定条例》D、《四川省党内法规制定办法》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C)、法制健全。A、经济发展B、社会和谐C、人民幸福D、科学进步23.以下遗嘱中,哪一种的法律效力最高?(C)A、口述遗嘱B、录音遗嘱C、公证遗嘱D、自书遗嘱24.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是什么?(A)A、依法行政B、依法执政C、高效便民D、政务公开325.四川省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2013年11月28日修订通过《四川省地方志工作条例》,自起(C)施行。A、2013年11月28日B、2013年12月31日C、2014年1月1日D、2014年6月1日26.多人采用走访形式提出共同的信访事项的,应当推选代表,代表人数不得超过()人?(C)A、3人B、8人C、5人D、10人27.“法律七进”是哪“七进”?(D)A、进机关、进乡村、进工地、进学校、进单位、进社区、进景区B、进乡村、进学校、进监狱、进单位、进社区、进机关、进工地C、进单位、进课堂、进监狱、进乡村、进社区、进政府、进学校D、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寺庙、进企业、进单位28.乐山市中心城区“法治文化主题公园”设在什么地方?(B)A、新广场B、春华广场C、海棠公园D、绿心公园29.开展“法治乐山”创建活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D)A、市委、市政府“六五”普法规划B、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决议》C、市法制建设领导小组2012年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要点D、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法治乐山”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30.乐山精神正确表述是(C)A、包容创造,乐观进取B、乐山乐水新乐山C、乐善至美,创新力行D、创新力行,美丽发展31.现行宪法是于()12月由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A)A.1982年B.1988年C.1993年D,1999年32.宪法修正案在宪法关于统一战线的表述中增加(B)。A.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B.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C.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D.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33.宪法修正案在宪法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头一条即第三十三条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三款:“国家尊重和保障()。”(A)A.人权B.人格C.公民的权利D.公民的基本权利34.宪法修正案将宪法第十三条修改为:“公民的()不受侵犯。”(C)A.财产B.私有财产C.合法的私有财产D.合法的经济收入35.根据宪法修正案,乡、镇人大的任期为()。(C)4A.三年B.四年C.五年,D.八年36.在全国人大闭会期间,有权批准对全国人大代表逮捕和刑事审判的机关是()。(D)A.国家主席B.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C.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D.全国人大常委会37.全国人大会议每年举行一次,由()召集。(B)A.委员长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主席团D.委员长会议38.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对私营经济实行()。(D)A.监督和管理B.限制和管理C.鼓励、支持和帮助D.引导、监督和管理39.我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D)A.一党制B.多党合作C.多党制D.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40.我国宪法规定,行使宪法解释权的机关是()。(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C.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D.全国人大主席团41.我国宪法规定,对公民的申诉、控告、检举,有关国家机关()。(B)A.必须认真对待B.必须查清事实C.应当根据不同情况对待处理D.应当尽量查清事实42.我国现行的民族自治地方有()。(C)A.自治区、自治州、民族乡B.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C.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D.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43.按照我国现行宪法规定,国务院的领导体制是()。(C)A.合议制B.集体负责制C.总理负责制D.双重从属制44.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C)A.少数服从多数B.集体行使权力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平等原则45.我国宪法规定,社会主义()神圣不可侵犯。(B)A.全民所有制经济B.公共财产C.集体所有制经济D.计划经济46.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属于()。(B)A.民族区域自治B.单一制C.联邦制D.邦联制47.我国政权组织形式是()。(B)A.人民代表大会B.人民代表大会制C.民主集中制D.政治协商制度548.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D)A.有病B.年老C,丧失劳动能力D.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49.我国宪法规定,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向哪一个国家机关负责?(C)A.中共中央B.全国人大常委会C.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D.国家主席50.我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的制定机关是()。(A)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C.国务院D.国家民委51.有权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区域划分的机关是()。(C)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共中央书记处C.国务院D.民政部52.习近平强调,司法工作者要密切联系群众,规范司法行为,加大司法公开力度,回应人民群众对(D)的关注和期待。要确保审判机关、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A司法效率B司法公开C司法公正D司法公正公开53.习近平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C)都要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A人民团体B企业法人C国家机关D各级党委54.习近平强调,我们党是执政党,坚持依法执政,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具有重大作用。要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C)有机统一,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A依法行政B宪法至上C依法治国D改革发展55.习近平指出要完善立法规划,突出立法重点,坚持立改废并举,提高立法科学化、(A)水平,提高法律的针对性、及时性、系统性。A民主化B现代化C系统化D人性化56.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6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B)是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主体,要带头严格执法,维护公共利益、人民权益和社会秩序。A党员干部B行政机关C执法人员D公安部门57.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坚决排除对执法活动的非法干预,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C),坚决惩治腐败现象,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A官僚主义B形式主义C部门保护主义D脱离群众58.习近平他强调,我国形成了以宪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实现了有法可依,这是我们取得的重大成就。实践是法律的基础,法律要随着(D)发展而发展。A社会B经济C生产力D实践59.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B)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A宪法和法律B社会主义法制C执法和司法D法律制度60.编纂部门志、行业志、专业志和年鉴,应当接受(B)的指导。A、本级人民政府B、本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C、本系统上级业务管理部门D、县级人民政府负责地方志工作的机构61.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地方志工作的领导,将地方志事业纳入当地(C)发展规划。A、经济B、社会C、经济和社会D、文化62.我国的最高行政机关是:(B)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国务院C、最高人民法院D、最高人民检察院63.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C),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A、决策权B、执行权C、监督权D、管理权64.我们要不断完善(A),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化改革开放提供更有力的法制保障。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7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65.1940年,(A)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未来的政权形式是要建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毛泽东B、刘少奇C、董必武D、朱德66.违反《旅游法》规定被吊销导游证、领队证的导游、领队和受到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处罚的旅行社的有关管理人员,自处罚之日起未逾(C)的,不得重新申请导游证、领队证或者从事旅行社业务。A.一年B.二年C.三年D.四年6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都是由(A)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A、民主选举B、推选C、社团推荐D、群众组织68.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C)报告。A.景区管理会B.属地旅游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建设规划部门69.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是(A)的组成人员。A、国家权力机关B、国家行政机关C、国家司法机关D、国家审判机关70.当事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民事判决的,提起上诉的期间是(B)。A.5日B.15日C.20日D、25日71.国家机关或有关部门接到信访或收到转送、交办的信访事项,应当在多长时间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的决定?(B)A.5日B.15日C.20日D
本文标题:法律知识竞赛试题(普法网用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43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