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法理学》期末复习指导重庆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导学中心适用范围:试卷代号为5032的成专考试科目一、课程考核说明1、考核目的:通过本门课程的考试,弄清法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掌握法学最一般的知识,以便为进一步地学习其他法学学科和进行深入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2、考核对象:法律专业。3、考核方式:闭卷、笔试。时间:120分钟。4、命题依据:依据教材、下发的教学实施意见、复习指导、平时作业和综合练习题。5、考试要求:考试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在能力层次上,从了解、掌握、重点掌握三个角度来要求。了解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和相关知识有所了解;掌握是要求考生对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重点掌握要求考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根据所提出的问题,正确地分析和解答思考题。6、题的类型和结构:类型分为六类。即单项选择题(10分),多项选择题(20分),填空题(10分),名词解释题(20分),简答题(20分),论述题(20分)。其它:从题型可以看出,《法理学》的考试题注重客观性命题,即着重考察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量较大,面较宽,题量分散是其特点。同学们在学习和复习时请注意全面掌握。二、期末教学复习指导第一章:明确法学的概念、对象、性质和职能,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产生是法学历史上的革命转变。其他了解。第二章:掌握社会调整的概念和社会调整的分类,明确法与阶级问题以前问题规范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原始问题习惯与法的区别。第三章:明确法的内容和社会阶级本质;了解法的术语和外部特征,了解法的概念的几个方面,了解法的定义。第四章:明确法的问题作用和法的规范作用;了解法的作用的概念,法的价值的概念;了解法的工具性价值和法的本身的价值,了解法与自由、秩序、正义、效益及利益的关系。第五章:掌握法制、法的历史类型和法系的概念,明确法的历史类型的变更的社会原因以及法律原因;认识奴隶制法、封建制法的本质和特点;正确理解和认识资本主义法律制度,尤其是当代资本主义法律制度的本质和特点。第六章:明确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法的指导思想;了解社会主义法的产生的必然性和必要性;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产生的特点。第七章:明确社会主义法是上升为法律的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的共同意志;掌握社会主义法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一国两制”条件下当代中国法的本质和特点。第八章:联系实际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社会主义法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文化领域、科学技术领域及对外交往方面的作用。第九章: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法与中国共产党的政策之间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的区别和联系,明确社会主义法与习惯、社会团体、乡规民约、宗教规范、技术规范的区别与联系。第十章:了解法律调整的概念、方式、方法和类型;了解法律机制的概念和法律调整过程和基本要素。第十一章:掌握法制与法治的概念,明确它们的区别和联系明确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关系。明确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要求。认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并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第十二章:掌握法律意识、法律文化的概念;了解法律意识的分类;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作用;了解社会主义法律意识的培养的必要性的主要途径。第十三章:掌握法的创制的概念及基本形式;明确中国社会主义法的创制的基本原则;了解法的制定过程和程序;了解立法技术的概念、意义及分类。第十四章:掌握法律规范的概念;了解法律规范的结构和分类。第十五章:掌握法的体系的概念;了解法的部门的划分及其划分标准和原则;了解我国目前主要法律部门的概况。第十六章:掌握法的渊源的概念和种类;了解中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的特点和分类;了解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法的概念。第十七章:掌握法的实现的概念和基本形式;明确法的适用的概念;正确理解我国法的适用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了解仲裁和调解的概念。第十八章:明确法律规范的时间效力、空间效力和对人的效力;了解法律解释的概念、分类和方法。第十九章:掌握法律关系的基本特点;了解法律关系的种类;了解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以及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的概念;了解权利、义务的概念及其关系;了解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种类;了解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第二十章:掌握合法行为、违法行为、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概念及种类;了解违法行为的构成与违法的原因,了解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预防的必要性与可能性;了解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基本措施。第二十一章:明确法律监督的概念和分类;了解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监督的概念和种类;了解审判监督和检察监督的概念;了解问题监督的概念和种类。三、综合练习题填空题:1、社会调整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____是任何调整所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2、____________的最终形成标志着法的最终形成。3、我国法律清理的权能归属原则是“_____________”。4、违法的主体必须是达到_________的,有____________的自然人或法人。5、审判机关适用法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及时、、。6、法的一般意识形态作用是通过两条基本渠道实现的,这两条渠道:一是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7、精神文明建设包括和两个方面。8、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求是。9、根据法规汇编的主体,法规汇编分为和两种。10、我国《刑法》规定:“凡在犯罪的,除以外,都适用本法。”11、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12、法的体系最终决定于______________。13、资产阶级法治原则主张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权分立的政治主张。1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然是________经济。15、法律调整机制的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权利和义务的行为及__________________。16、按照法律监督的方法,可以分对_____________监督和对______________监督。17、马克思主义法学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是辩证的统一。18、社会调整必须承认__________________是任何调整所必须遵循的前提条件。19、社会主义法的基本原则反映着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性,它们具有_____________性和最高的____________________性。20、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要求是____________。21、法律规范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三个因素构成。22、___________是各种法律制裁中最为严厉的法律制裁。23、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和是辩证的统一。24、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其效力低于和,而高于地方性法规。25、规范性法律文件系统化的方式有三种,即、、。此外,有些采用立法性法律体系的国家还编制。26、法所确认、保护、发展的秩序,总是的秩序。27、人权国际保护的基本前提是。单项选择题1、法学和法的阶级本质()。A是一致的B是不一致的C有的一致,有的不一致D统治阶级的法学和法是一致的2、在社会关系体系中,最根本的是人们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A.人与自然的关系B.氏族关系C.生产关系D.人与物的关系3、法与国家产生的过程,是()。A.同一历史过程B.先有国家C.先有法律D.各国情况不同4、法律规定:“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给赡养费的权利”该规定属于()。A.义务性规范B.任意性规范C.授权性规范D.禁止性规范5、使用针对具体的人、具体的情况,为解决某个具体问题所确定的行为方式,对人们的行为进行一次性调整是()。A.法律调整B.规范性调整C.个别性调整D.特殊性调整6、法的起源的根本原因是()。A.氏族习惯法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D.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7、法与阶级斗争的关系是()。A.法律只是阶级斗争的工具B.法律不单纯是阶级斗争的工具C.法律不是阶级斗争的工具D.法律是调和阶级斗争的工具8、()是有选择的指引。A.允许B.义务C.禁止D.义务和禁止9、法的阶级统治职能和它的社会公共职能()。A.前者反映法的本质后者不反映B.分别反映不同的本质C.后者反映法的不同的本质,前者不反映D.是法的同一本质在两方面的表现10、法律规范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标志是()。A.法律规范的稳定性B.法律规范的阶级性C.法律规范的强制性D.法律规范的规范性11、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归根到底是由()。A.统治阶级法律意识决定B.统治阶级领导人决定C.统治阶级政党决定D.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12、法与经济基础()。A.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B.法不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C.法决定经济基础D.法有时决定经济基础13、法的本质属性是()。A.法的稳定性B.法的阶级性C.法的强制性D.法的规范性14、法和统治阶级道德的一致性,最本质的体现是两者()。A.相互渗透B.相辅相承C.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都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15、法律对社会发展能否起进步作用,决定于()。A.是否适应一切经济基础的需要B.是否积极地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C.法律所服务的生产关系是否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D.是否适应国家的需要16、法的创制活动的起点是()。A.取舍各种社会利益B.协调各种社会利益C.实现各种社会利益D.认识各种社会利益17、法作为法所固有的、满足主体需要的价值就是()。A.法的工具性价值B.法的确认性价值C.法本身的价值D.法的相对稳定性价值18、()是我国法的体系的主导部门。A.宪法部门B.行政法部门C.基本法部门D.经济法部门19、法的历史类型更替的根本原因是()。A.社会革命B.阶级斗争C.社会基本矛盾运动D.人民的力量20、法的()不能继承。A.专门法律内容B.社会政治内容C.法律文化内容D.法律技术内容21、大陆法系以()为主要渊源。A.制定法B.判例C.实体法D.程序法22、社会法律意识的水平直接决定于()。A.统治阶级的法律意识B.法律文化C.国家法制状况D.经济基础23、法的最基本的细胞是()。A.法律概念B.法律原则C.法律技术规定D.法律规范24、随着问题生活的发展和法律文化的进步,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不再把()作为主要的法律渊源。A.判例B.习惯C.法律文件D.非规范性法律文件25、我国所形成的社会调整系统的核心部分是()。A.社会规范B.共产党的政策C.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德D.法律规范26、由国家制定、认可和保证的社会规范是()。A.政治规范B.组织规范C.法律规范D.社会团体规范27、法律意识区别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主要是因为().A.主体不同B.客体不同C.社会属性不同D.社会影响程度不同28、法的创制作为一种国家活动,具有以下特点:()。A.它是享有法的创制权限的国家机关的专有活动B.它是国家机关的行政活动C.它是国家机关的司法活动D.是法的确立阶段的活动29、法的连续性的含义是指()。A.法律不能修改B.法律不能废止C.法律不能代替D.规范性法律文件在失效或被废止以前继续有效,不能随意中断执行。30、国家创制法律规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制定,另一种是()。A.批准B.认可C.确认D.公布31、关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规定属于法律规范的()。A.假定部分B.制裁部分C.处理部分D.后果部分32、我国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有权制定()。A.基本法律B.特别行政区基本法C.行政法规D.除基本法律以外的其他法33、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最基本的渊源是()。A.全国人大制定的基本法律B.有权创制法律规范的国家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C.宪法D.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行政法规34、非规范性法律文件,主要是指国家机关在()法的过程中发布的个别文件。A.制定B.实施C.适用D.
本文标题:法理学期末复习指导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45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