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行政诉讼法--题库
行政诉讼法知识题库一、判断题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般只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2、行政机关可以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3、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4、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管辖。(√)5、人民法院在接到起诉状时对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起诉条件的,应当登记立案。(√)6、人民法院对原告的起诉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的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7、人民法院审查行政诉讼案件原则上不得进行调解,但行政赔偿、补偿以及行政机关行使法律、法规规定的自由裁量权的案件可以调解。(√)8、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9、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和被诉行政行为进行全面审查。(√)10、人民法院原则上应当公开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供公众查阅。(√)11、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一律应当公开进行。(×)12、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13、行政诉讼案件一律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14、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在规定的期限内,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可以从期满之日起,对该行政机关处以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15、行政诉讼中,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中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16、被诉行政机关负责人可以出庭应诉,也可以委托行政机关相应的工作人员出庭。(×)17、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海关处理的案件以及对国务院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所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第一审行政案件。(×)18、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19、复议机关在法定期限内未作出复议决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应以复议机关为被告提起行政诉讼。(×)20、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被告可以免除相应的举证责任。(×)2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有权依照行政诉讼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2、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可以再次自行移送。(×)23、经复议的案件,行政机关决定维持原行政行为的,只以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被告。(×)24、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因同一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或者因同类行政行为发生的行政案件、人民法院认为可以合并审理并经当事人同意的,为共同诉讼。(√)2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同被诉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但没有提起诉讼,或者同案件处理结果有利害关系的,可以作为第三人参加诉讼,但只能由第三人主动申请参加诉讼,人民法院无权主动通知其参加诉讼。(×)26、在行政诉讼中,代理诉讼的律师有权按照规定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但无权向有关组织和公民调查,收集与本案有关的证据。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材料,应当依照法律规定保密。(×)27、行政诉讼中,被告对作出的行政行为负有举证责任,应当提供作出该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可改由原告进行举证。(×)28、根据行政诉讼中举证责任的分配制度,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但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即可免除被告的举证责任。(×)29、为证明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法院在公正审理的基础上可以向被告调取其作出行政行为时未收集的证据。(×)3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三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法规对行政机关履行职责的期限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31、除不可抗力或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情形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但是否准许应由人民法院决定。(√)32、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对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33、诉讼期间,不停止行政行为的执行。当事人对停止执行或者不停止执行的裁定不服的,可以申请复议一次。(√)34、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这是行政诉讼的法定原则,不存在任何例外规定。(×)35、在涉及行政机关对民事争议所作的裁决的行政诉讼中,当事人申请一并解决相关民事争议的,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审理。(√)36、人民法院对行政案件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法院应当根据自愿原则,裁定准许。(×)3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依据。地方性法规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发生的行政案件。(√)38、人民法院在审理行政案件中,经审查认为规范性文件不合法的,正确的处理方法为,不作为认定行政行为合法的依据,并向指定机关提出处理建议。(√)39、人民法院对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将被告拒不到庭的情况予以公告,但法院无权向被告的上一级行政机关提出依法给予其主要负责人处分的司法建议。(×)40、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至日起七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给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二、单项选择1、原告向两个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当由哪个人民法院管辖?(最先立案的人民法院)2、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公务员,因其是以所在国家行政机关的名义作出的,(故不能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3、下列情形中,人民法院应当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是(起诉被告不作为的理由不成立的)4、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其(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5、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不属于法院受理范围的是(赵某认为单位免除自己行政职务的处罚决定不合理)6、《行政诉讼法》规定,有权提起行政诉讼的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诉讼。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被告。8、行政诉讼中,行政处罚明显不当,或者其他行政行为涉及对款额的确定、认定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变更)。9、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日内发送判决书。10、在行政诉讼中,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监督的是(人民检察院)11、行政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应诉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缺席审理判决)。12、行政诉讼中,两个以上的行政机关作出同一具体行政行为的,(共同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共同被告)行政机关是被告。13、行政案件原则上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14、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15、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按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应当(报请上级法院指定管辖)。16、行政诉讼中的原、被告一般是(原告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被告是国家的行政机关)。17、被告在作出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可以延期提供)。18、行政诉讼中,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内向人民发言提交相关证据。1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在接到申请之日起(两个月内)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20、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十日内)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21、经行政复议,复议机关作出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决定后,被处罚人仍不服,继续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依法对下列(被处罚人以行政机关处罚不太适当由提起诉讼的)类诉讼请求不予受理。22、某中外合资企业的外方认为,所在地工商管理部门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决定侵害了外方的合法权益,单独以外方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此,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可以受理,但外方必须以企业的名义)23、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24、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25、经人民法院传票传唤,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照撤诉处理)。26、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27、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规章)。28、行政诉讼中,被告收到起诉状副本后不提交答辩状的(不影响法院审理)。29、行政行为有实施主体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或者没有依据等重大且明显违法情形,原告申请确认行政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应(判决确认无效)。30、复议机关与作出原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为共同被告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对(复议决定和原行政行为一并)作出裁判。31、在行政诉讼中,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天)内审结。32、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发现案件不宜适用简易程序的,应(裁定转为普通程序)。33、对于行政诉讼中上诉案件审理方式的规定,下列正确的是(原则上应开庭审理,但经过阅卷、调查和询问当事人,对没有提出新的事实、证据或理由的,且合议庭认为无需开庭审理的可以不开庭审理)。34、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改变原审判决的,对被诉行政行为应如何处理(同时对被诉行政行为作出判决)35、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已经受理的,(不得)申请行政复议。36、行政诉讼中,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判可以向有权机关(申请再审),但判决、裁定不停止执行。37、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的派出机构做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应以(该行政机关)为行政诉讼被告。38、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发现甲某涂改了检疫证明的数量和日期,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对其进行了行政处罚。被涂改的检疫证明在证据的分类上属于(物证)。39、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行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又不履行的,行政机关不可以(无直接强制执行权自行强制执行)。40、行政诉讼的举证期间是(第一审庭审结束之前)。41、在行政诉讼中,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42、如法律、法规规定对于某些行政行为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复议机关决定不予受理或者受理后超过行政复议期限不作答复,行政相对人可(D自收到不予受理决定书之日起或者行政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3、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紧急情况下请求行政机关履行保护其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不履行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不受上述期限的限制)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44、市民马某1992年在赴澳门探亲期间,通过其亲属在美国驻澳门总领馆,花2.5万美元购买了美国护照。后以美国公民的身份持用该护照多次出入国境。1996年10月某公安机关在调查马某参与的一起纠纷案中,发现马某在购买外国护照后,没有向我国公安机关或国外的中国外交代表机关、领事机关申请办理退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手续,也未前往美国定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的有关规定,马某不具备退出、丧失或自动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条件。因而,不承认其取得美国国籍。
本文标题:新行政诉讼法--题库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467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