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新闻摄影与摄像-15
新闻摄影与摄像-15许芊芊摄像用光电视照明摄像用光日景照明处理在外景拍摄中的主要光线是日光。作为日景,首先应考虑太阳光光线的方向,亦即将太阳光作为主光的“光位”。室内日景,“主光”光位离不开窗口、大门或阳台等的方向。室外日景拍摄时,照明需考虑两个方面的工作:1、补光。补光的手段有两种,一种是用高色温灯具进行补光,在有电源的条件下,可以用镝灯或氙灯进行照明;在无电源的情况下,可以用电瓶灯进行局部小面积补光。另一种手段就是用反光材料将自然光线进行定向反射到所需要补光的部位。这是比较实用和常用的有效手段。2、遮光。与补光相反的工作是遮光,因为太阳光的能量非常大,过强的光会影响画面的观视效果,故必须对不同情景下的太阳光有充分的了解。无论拍摄室内或室外日景,照明都必须掌握四季阳光的特征,从而运用各种手段,艺术地再现生活。摄像用光夜景的照明处理1.室内夜景的照明处理要布置出夜晚的灯光效果,必须掌握好室内夜晚的特征:夜晚室内的光源主要有吊灯、台灯、落地灯,还有透过门或窗户射入的月光,为此要掌握好光源的特点:色温应偏低,光质略偏红、偏暖,入射角要低一些。所营造的环境特点应该是:光暗反差较大,上暗下亮。室内夜景戏照明的灯位调度很关键,因此在演播厅内搭景拍会比用实景拍摄容易达到理想效果。摄像用光夜景的照明处理2.室外夜景的照明处理室外夜景的照明特点是:(1)光源角度高。因为光源的主要来源是路灯和月色。(2)冷暖光色交叉。因为整体基本照明由路灯或月色组成,属冷调光,而由室内透射出来的则是暖调光。夜景镜头要想达到较好的景深效果,用光层次很重要,不能只顾眼前人物的用光,一定要注意前后用光均衡。只要把暗部适当照亮,整个画面马上会觉得柔和、舒服、层次丰富。照明所做的工作,就是降低光比,减少反差。摄像用光基本布光方法三点布光摄像用光基本布光方法摄像用光基本布光方法摄像用光基本布光方法摄像用光反光板的使用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场面调度的由来场面调度来自于戏剧。指导演依照剧本的情节和剧中人物的性格、情绪,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行动路线、站位姿态、上场下场等表演活动所进行的艺术处理。“电视场面调度是指导演、摄影师根据剧本提供的内容、情节、人物性格和情绪,组织安排演员的位置、行动路线、姿态手势和摄影机拍摄角度、距离与运动方式。”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电视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两个方面。1、人物调度:演员的位置、动作、行动路线2、镜头调度:摄影机的机位、拍摄角度、拍摄距离和运动方式。人物调度和镜头调度经常揉在一起,二者的结合构成了电视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不仅指单个镜头画面的调度,同时也包含画面组接以后构成的一个完整的场面调度。场面调度是影响画面构图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画面组接的重要因素。电视场面调度常见的几种形式拍摄中对景别、机位、角度和运动方式等进行艺术调度处理,使其能形成不同的电视画面、不同的电视景别、不同的运动效果和不同的人物关系等。才能创造出典型、富有概括力、表现力视觉画面形象。常见几种形式:分切式调度、移动式调度、纵深式调度。1.分切式调度:根据人物动作、位置,摄像机分别放在不同的位置,以固定的摄像方法,拍摄不同景别、不同角度的镜头画面,然后组接起来,叫分切场面调度,简称分切。利用这种形式的调度,在拍一场戏时,一般要有起定向作用的全景镜头,使观众明确情节、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人物和环境的基本关系。这个全景镜头的角度叫总角度即定向角度。电视场面调度常见的几种形式2.移动式调度:移动式调度即采用运动摄像的调度。摄像机随着人物的动作而运动。充分利用摄像的“动向表现手段”,把观众注意力集中在重要事件和主要人物运动过程中,明确交待事件发生发展的真实过程以增强真实感。这种调度,多以长镜头的形式出现。3.纵深式调度:电影场面调度的重点是人物的调度,电视的场面调度从整体来讲,镜头调度是场面调度的主要形式(尤其是纪实性节目)。摄像角度固定,在镜头视野范围之内,对人物进行调度(用于电影多型电视剧),这样主要靠人物位置的变换,形成时近、时中、时全、时远的景别变化。或靠变焦距镜头的焦距的改变,形成不同的景别,这种调度大多用小光圈大景深,使前后景均清晰可见。电视场面调度意义和特点场面调度的定义:导演和摄像师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对进入画框的人物形象和视觉效果进行安排和统筹调配的一种系统工程。电视场面调度的特点:1.可以引导观众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和不同的视野去观看画面中的形象和其表达的内容;2.可以使观众从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的观察现实生活;3.场面调度丰富了画面的表现力;4.场面调度具有很大的强制特性。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1.丰富画面语言和造型形式,增强电视画面的概括力和艺术表现力;电视场面调度是为丰富画面语言,有目的、有意义地调度镜头,能极大的增强电视画面信息含量和表现力。如:介绍一名优秀教师。[1]全景;教室中全体同学在认真听老师讲课。[2]中景:老师认真在写板书。[3]中近景:同学在认真记笔记。[4]中景:老师讲课和同学听课关系镜头。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2.渲染气氛,通过场面调度创造特定的情境和艺术效果;多种造型手段和造型技巧来组织画面,使其构成一定的情绪化效果,营造特定的情绪和氛围。如:《香港沧桑》专题片中,就有这样一组镜头来形象地控诉英国侵略者如何屠杀中国人民,入侵中国领士,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1]—英国军舰入侵我国邻海。[2]—英国军队向我国边防军民开炮。[3]—中国边防军民的奋勇抗战。[4]—大批中国人在英军炮击下死去。[5]—满地都是死去的抗战的中国军民[6]—英国军队脚踏中国死去的军民入侵我国。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3.通过镜头的场面调度,可从多方位、多层面去观察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镜头组接后可产生特定的意义;[1]美丽的自然校园风光。[2]宽敞整洁的校园大道。[3]一幢幢漂亮的教学大楼,[4]干净明亮的教室。[5]安静、设施齐全的图书馆。[6]衣着整洁的教师和学生。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4.场面调度有助于对节目节奏的把握,有助于形成画面的节奏变化;场面调度是形成镜头景别大小、镜头长短、镜头运动速度快慢变化的有利条件。如《新闻联播》片头:在雄浑有力的国歌声中,[1]运用推、摇、升、航拍摄等多种镜头运动方式,拍摄了天安门广场上国徽、国旗、人民大会堂等标志性建筑物;[2]运用推、航拍摄各民族青年男女、蜿蜒曲折万里长城等。画面形象和镜头运动速度、方式不仅与内容相呼应,而节奏与国歌旋律相契合。电视场面调度主要作用5.是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表现手段之一。电视场面调度,依据镜头的有力调度去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物内心活动,能达到一种文字无法潜代的作用。如反映一个坏人在接受审问时:镜头表现是这样调度[1]中景表面若无其事,百般狡辨;[2]急推—特写:手拿香烟在颤抖。通过这两组镜头,刻画了他内心的恐惧,揭示了其内心的情感。轴线规则轴线规则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假想的直线或曲线。它们所对应的称谓分别是方向轴线、运动轴线、关系轴线。在进行机位设置和拍摄时,要遵守轴线规律,即在轴线的一侧区域内设置机位,不论拍摄多少镜头,摄像机的机位和角度如何变化,镜头运动如何复杂,从画面看,被摄主体的运动方向和位置关系总是一致的,否则,就称之为“越轴”或“跳轴”。越轴后的画面,被摄对象与前面所摄画面中主体的位置和方向是不一致的,出现镜头方向上的矛盾,造成前后画面无法组接。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1)关系轴线人与人或人与物或物与物之间的一条假想的连接线。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2)视线方向轴线人或动物的眼睛的视线方向线。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3)运动轴线:人物运动的一条轨迹线。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越轴:在进行电视的拍摄或编辑时,上下两个镜头分别是在轴线的两侧所拍,则这两个镜头互为越轴镜头。越轴所拍的镜头在画面上表现为上下两个镜头中人物的方向相反。此时,如果硬性组接,就会使观众对所组接的画面空间关系产生视觉混乱。主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动作轴线”的作用就越明显,由“越轴”给观众造成的错觉也就越严重。相同方向、相异方向都是形成空间统一感,不至于造成错觉的保证,相反方向的连接会把空间关系搞乱。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在遵守轴线规则的前提下两两相连的镜头中将产生的方向性关系1.利用摄像机的平行角度或共同视轴角度,画面中的运动对象的方向将完全相同;2.在轴线一侧设置两个互为反拍的机位,画面中运动对象方向一致,但其正背、远近不同;3.当镜头光轴与被摄对象的运动方向一致时,在画面中无明确的方向性,而只有远近和正背的变化。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三角形原理摄像机的三个机位连接构成一个三角形,该三角形的底边与轴线平行,这一规则称为三角形原理。也称为机位三角形原理。对于一条关系轴线来说,可以有两个机位三角形。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1)外反拍三角形外反拍三角形中底边上两个机位所拍得的镜头称为外反拍镜头。有时又称为过肩镜头。外反拍镜头的特点是:a.镜头中的两个人物互为前后景,使画面具有很强的空间透视效果;b.靠近镜头的在画面上表现为背面,距镜头较远的表现为正面。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3号机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2)内反拍三角形内反拍三角形中底边的两个机位所拍得的镜头称为内反拍镜头。内反拍镜头的特点是:在画面中只有一个主体出现,而无陪衬体出现,并且主体处在画面突出的位置上,常以近景别的形式来进行拍摄。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3号机电视场面调度轴线规则解决越轴过渡方法1.通过移动镜头,机位“移过”轴线,在同一镜头内实现越轴过渡,即利用摄像机的运动越过原来的轴线实施拍摄的过程。2.利用拍摄对象动作路线的改变,在同一镜头内引起的轴线变化,形成越轴过渡。3.利用中性镜头或插入镜头间隔两越轴镜头,缓和给观众造成的视觉上的跳跃。4.在越轴的两镜头间插入一个拍摄对象的特写镜头进行过渡。
本文标题:新闻摄影与摄像-15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55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