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新闻稿的结构和写作2009-12-0221:25:46|分类:【写作辅导】|字号订阅新闻文稿一般采用倒金字塔式结构,即把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概括地摆在正文之前,便于读者很快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新闻文稿的结构由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尾五个部分组成。1、标题新闻的标题是新闻的眉目,是内容的提要。标题一般用简明的一两句话概括要报道的对象、事件;有时还要概括出事情的本质意义或直接点明主题。标题有两种形式:单行标题、多行标题。(1)单行标题。这类标题通常用于内容较集中的新闻报道,例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十二个字一行的标题,极其准确、鲜明、简洁,不能增一个字,也不能减一个字,具有很强的鼓舞作用。(2)多行标题。这类标题常由正题、引题、副题构成。正题,也叫主题、母题,是标题的中心,常用于概括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或中心思想(用黑体字标出)。引题,也叫眉题、肩题,常用来交待背景、提示意义或烘托气氛,用以引出正题。副题,也叫辅题、子题,一般用来提要式地标明新闻的重要事实或事件结果,对正题进行补充。位置在正题正下方。例如:奔腾不息的长江按人们的意志从泄水闸滚滚东去(引题)葛洲坝大江截江戗堤胜利合龙(正题)从开始到合龙仅用39小时零23分,×××等同志亲临施工现场(副题)使用多行标题,可以营造出标题丰富的内含,又十分醒目,读过之后就可以基本了解全文内容,而且显得信息传播效果具有强劲的张力。有些新闻稿的标题,只有正题和引题,或只有正题或副题。这是由新闻稿的内容和写作意图决定的。两行标题多采用虚实结合、彼此补充的办法来取得良好的信息传播效果。2导语导语从形式上看,就是紧接电头(即“新华社某地某日电”或“本报讯”的字样,以黑体标明)之后的第一句话或第一段文字。从内容上看,它是一则新闻里最主要的事实或主题思想的概括。导语的写法:(1)叙述式。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它是用叙述的语言,把新闻中最新鲜、最热点、最主要的事实,简明扼要地写出来。如:新华社武汉一月四日电新华社记者自葛洲坝工地报道:今天下午7:52分,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截流戗堤胜利合龙。奔腾不息的长江,今天第一次按照人们的意志从两天前开闸的泄水闸滚滚东去。(2)提问式。用提问的方式引出下文,能引起读者关注,增加报道的针对性。但提出的问题应该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是与大众密切相关的问题。如:北京这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天要产生两千七百多吨垃圾,但首都街道却保持着常年整洁,这样大量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3)描写式。对新闻里的主要事实或某一有意义的侧面加以描写,使之引人入胜,但这种描写应力求简洁朴素,并充分显示出它的意义和特点。如:11月晚上,骤雨初歇,凉风习习。南京山西路各商店职工精心组织的周末一条街夜市里,商品琳琅满目,人群熙熙攘攘,顾客们在选购商品。(4)结论式。先提出结论性观点,然后再作阐述。如:北京内燃机总厂的实践表明,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可以保证产品质量。3主体主体是新闻稿的主干,中心部分。它承接导语,围绕主题具体展开新闻的事实和内容,用足够的、典型的材料表现主体。主体部分的叙述,应注意:(1)把最重要、最新鲜并引人注目的材料放在前面,然后再写次要的,更次要的。(2)以时间顺序为线索的写法(如《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要注意精心取材,突出重点,切忌平铺直叙,啰嗦冗长。以逻辑顺序为结构的写法(如《精神变物质信誉带来生意——大众出租汽车赢得社会、经济双重效益》),要注意弄清事物内部的关系,做到逻辑清楚,条理分明,防止形式主义的排列组合、散漫零乱。(3)安排主体的材料,要紧扣导语,前呼后应。对导语里采用的事实,主体部分必须加以说明、补充。对导语提出的问题,主体部分要运用事实材料加以回答、解决。要力避主体和导语互相分离,或主体成为导语分枝的弊病。如《精神变为物质信誉带来生意——大众出租汽车赢得社会、经济双重效益》,这篇新闻稿是按逻辑顺序来安排主体材料的:(导语)大众出租汽车公司的红色桑塔纳轿车可谓声誉卓著。1988年底,当它刚出现在上海街头的时候,就以“招手停车,上客问路”的国际标准化服务方式,赢得了乘客青睐。将近一年来,“大众”司机尽管曾受到很多干扰和压力,但他们始终坚持“处处为大众提供方便的宗旨,做到有车必供,供车必优”,为改变上海出租汽车行业的不良风气带了个好头。这个导语是以结论开头,然后简要报道大众出租汽车出现的时间、地点、经营特色和取得的成果,又提到干扰和压力,从而引出主体。(主体)以①有人担心“大众”是无底洞;②萧条中充分显示潜力;③两个效益本质上不矛盾;④并非赔本的样板。四个小标题通过大量事实报道了大众出租汽车公司一年多来克服种种困难,排除干扰,顶着社会的各种压力坚持为公众服务,树立企业信誉,完善自我形象的种种动人情景。最终不仅取得了有口皆碑的社会效益,也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这一事实。4背景背景是所写新闻的历史背景、环境条件及其与事件的联系。写背景材料,能使读者从广阔的社会背景上和新旧、正反的对比中,去理解报道中所举事实的现实意义。背景材料一般有两种:(1)解释说明性材料。这是指新闻内容中有一些不容易为人们理解的内容(如专用名词、技术名词、产品性能等)需要解释;有一些是人们不了解的情况(如政治背景、地理环境、历史演变、人物出身、经历等)需要介绍说明。如《中原我军占领南阳》这篇著名新闻稿中对南阳历史的介绍,说明了南阳为历史上的战略要地,有力地突出了解放南阳的重要意义。(2)对比性材料。对事物或人物的正反、左右、今昔等方面进行对比,从比较中突出事物或人物的意义。如《“小熊猫”为什么能畅销几大洲?》就运用了今昔对比的背景材料,对于说明其主题有很大作用。背景材料可以在主体部分集中写,也可穿插在导语、主体或结尾部分里。写多写少,写与不写,要看表现主题的需要,一般说来,背景材料要以能充实内容,烘托和发展主题为目的;不言自明的、众所周知的材料不用写;与主题无关的材料,不必写。总之,应以简洁取胜,不宜过多,以免冲淡主题。5结尾结尾又叫结语,是消息的结束部分。一般有三种写法:(1)概括性地作出小结,给读者完整的印象,起画龙点睛的作用。(2)指明发展趋势作结,引起读者的关注。(3)不把话说尽,留给读者去思索回味。总之,结尾应当是主题的升华。当然,新闻稿的结构不是一层不变的。它可以没有导语,也常常不要结尾。有的一开始就叙述事实,没有独立成段的导语;有的在主体部分把事叙述交待清楚之后即结束,不另作结语。只有导语和主体,以及只有主体和结尾的情况是常见的。有的短新闻全文只有一段,若干层次合为一体,从形式上看就没有导语、主体、结尾之分了
本文标题:新闻稿的结构和写作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56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