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旅游资源学•主要参考书:旅游资源与开发,甘枝茂、马耀峰主编,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9第一讲绪论•学习目的要求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正确理解其内涵,掌握旅游资源共同的特点及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各自的特点;正确认识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主要内容•●旅游资源的概念、任务、研究现状•●旅游资源的特点•共同特点——广域性、区域性、不可移动性、重复使用性、文化属性;•自然旅游资源特点——天然性、季节性与时限性、地带性;•人文旅游资源特点——人为性、时代性、文化内涵的丰富性。•●旅游资源与旅游业的关系•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的概念、任务、研究现状●旅游资源的特点第1节旅游资源学的概念、任务和发展1、旅游资源概念•旅游资源是资源的一种亚种,是旅游业赖以运行的物质基础。关于旅游资源的诠释或界定,旅游学界至今尚无定论。仅1990年以来,就有如下几种见解:•陈传康等认为:“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合。它是旅游业产生和发展的基础。”(陈传康等《旅游资源鉴赏与开发》,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4页。)•孙文昌认为:“凡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现象和事件均为旅游资源。”(孙文昌主编《旅游学导论》,青岛出版社1992年版,第64页。)•钱今昔认为:“旅游资源是指通过开发后能够吸引旅游者的客观存在物。就是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可以引起旅游者的兴趣并可加以利用的物质条件。具体地说,旅游资源是指为旅游者提供游览、观赏、求知、兴趣、度假、娱乐、探险猎奇、考察研究、体育锻炼以及友好往来的客体和劳务。”(钱今昔《中国旅游资源景观欣赏》,黄山出版社1993年版,第67页。)•保继刚等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旅游资源可以是有具体形态的物质实体,如风景、文物,也可以是不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民情风俗。”(保继刚等《旅游地理学》,高教出版社1993年版,第52页。)•王洪滨等认为:“凡是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或其它任何因素,都可构成旅游资源。”(王洪滨等《旅游学概论》,中国旅游出版社1993年版,第85页。)•班武奇等认为:“旅游资源是经过人类开拓创建、文化熏陶,有相对稳定的地理位置,能供多数人游览观赏,或者说多数人公认有旅游价值的山川景物。”(班武奇等《中国旅游资源》,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8页。)•杨桂华等认为:“旅游资源是指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客体。”(杨桂华主编《旅游资源学》,云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刘振礼等认为:“旅游资源(TouristResources),又称作,旅游吸引(因素)’(TouristAttraction),即在现代社会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因素的总合。它能够被旅游业利用,并且在通常情况下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刘振礼等《新编中国旅游地理》,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页。)•杨时进等认为:“凡是自然力和人类社会造成的,有可能被用来规划、开发成旅游消费对象的物质或精神的诸多因素,都可以视作旅游资源。”(杨时进等《旅游学》,中国旅游出版社1996年版,第36页。)旅游资源概念就其内涵而言,具有如下特点:•1、旅游资源相对旅游主体而言,处于旅游客体位置。因为,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中现实的客观存在,它是被旅游主体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指向的对象。•2、旅游资源是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存在于旅游现象之前。•3、旅游资源不是单一性的专门类资源,而是复合型的专门类资源,其复合程度之大,可以囊括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文化。•4、旅游资源之所以成为旅游主体的实践和认识对象,因为它具备一种特殊的美学功能,成为主体的吸引物。•5、旅游资源被旅游业(旅游媒体)所利用,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然而,对旅游资源概念界定或诠释时,又涉及下列有争议的问题:•1、旅游资源是物质的,抑或是物质和精神的组合?如果从资源学的角度来认识,构成旅游业的资源,如同其它产业资源一样,应该是物质的,主要是自然界的景观资源。但是,旅游资源是多层面的,既有物质层面,如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古迹,也有精神层面,更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的组合。•2、旅游资源是原始状态的资源,还是经过人们认识开发后成为旅游资源的?旅游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并不以人类认识和开发为转移,凡能具有旅游吸引力的均是旅游资源。但是,也可以这样认为,旅游资源不同其它产业的资源要素,因为它的客观存在,往往是非旅游资源性的,只有被人们认识后,特别在开发后方能成为旅游资源。•3、劳务算不算旅游资源?大体上说来,旅游产业属于第三产业,是服务性行业。劳务是旅游产品,而不是资源。但是,换一个角度认识,旅游资源包含两大要素资源,一类是旅游景观资源,另一类是旅游经营资源,劳务属于后者,劳务也是旅游资源。•4、对旅游资源潜在性的理解。旅游学界多半承认旅游资源的潜在性之说。但在如何理解潜在性方面,还是有分歧的。所谓潜在性是指某种旅游资源现在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可以借助历史传说、文化积淀和文艺作品等,经过人工再现这种旅游资源。也可以这样认为,任何一种旅游资源(包括存在的和不存在的)都具潜在性特点,而这种潜在性是以依附或隐性的形式表现出来的。•5、旅游资源是不是旅游客体?旅游资源具有客观性,针对旅游者而言,它是客体。但是,离开了旅游主体,旅游资源就不成其为旅游客体。•据上阐释,旅游资源可以界定为:凡能激发起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展旅游活动且能产生经济效应、社会效应和生态效应的自然的、人文的和精神的事物或现象。在旅游资源研究中,有几个相近的概念,即景观、风景、景点,在一般文献中经常混用。在此有必要对它们进行区别。•1、景观•“景观”一词,本身有景色、景物之意。根据1949年俄国地理学家宋采夫提出的定义,“自然地理景观应该是发生在如此一致的地域,在它的范围内,能观察到地质构造、地貌形态、地表水和地下水、小气候和土壤变种、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的同一种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结合体有规律的典型的重复”。显然,景观的核心是自然的综合体。将这一概念移植到旅游学中,则形成旅游景观这一概念。目前众多学者对它的解释不尽相同。如孙文昌教授认为,旅游景观是指一个地区的整体面貌,即各要素组成的相互联系、和谐的综合体(孙文昌,《现代旅游开发学》,青岛出版社,1999.22);王兴中教授认为,景观是“旅游者主要通过视觉,其次还有听觉等对特定的某一旅游时间、空间场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人文复合物象和现象的感知景象”(同上);钱今昔教授认为,“这种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综合表征,就是旅游景观”(同上)。可见,景观不仅是客观存在,而且融会了旅游者的主观感受,是主客观的统一。它所强调的更多的仍然是各种要素组合的综合性特征。2、风景•“风景”是旅游地理学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个概念。对于它的含义目前也有多种理解。王之力认为:“风景学中风景的简单含义是人们所欣赏的大自然与建筑物所构成的美好景物”(《建筑学报》,1992.6)。张国强认为:风景是指“大自然的风光美景”,“应该是能够引起美感的大自然的一角,也就是能够引起我们给予正面审美评价的自然环境和物象”。他的这一看法指出了风景主要是自然风景,即自然环境或自然物象;它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由于能引起人的美感而从自然地理景观中突现出来。他进一步引伸,认为风景组成有三个层次,即景物、景象和条件。根据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来分析,风景主要有四个要素,即山、水、林木、建筑四个方面,有时还可以包括天气变化和入人特色两个要素。•根据上述认识,孙文昌教授于1984年在《我国风景特点及开发问题》一文中这样表述:“风景是地理景观的一部分,它是由自然的山水、花木、天气变幻和人文建筑,文物古迹以及民族风俗等在空间组成的艺术综合体。这个综合体具有诗情画意,有欣赏价值,能陶冶人的情操,……,并且从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这一概念可概括成三点:第一,风景是地理景观的一部分,是一个地段,由山水、林木、建筑等组成,在空间上不是连片,而是呈斑点状分布,其范围大者可以是一个景区,小则是一个景点,第二,这一地段的经过和其他地段不同,具有美学特征,有着诗情画意,对旅游者有极大的吸引力;第三,风景的功能在于给人以知识和力量。也就是说,人们在欣赏美景时,能学到知识,受到启示和教育,从而净化心灵,美化人品,使情感更为高尚。3、景点•景点是地理景观中具有独特风景的片段。它是观光游览的最小单位,是旅游资源经过人工开发后对外开放的地段。它也是旅游产业的一部分,按一定的价格,以商品形式出售给旅游者。经过人工开发而所具有的产品属性是旅游景点区别于旅游资源、旅游景观乃至风景的最重要特征。二、旅游资源的研究对象•旅游资源学是旅游学的一个分支,是与资源学、地学、历史学、文化学、经济学等多种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正如恩格斯所述:一门科学应当具有自己特色的研究对象,即在性质上不同于其它科学研究的对象,它是确定科学的独立性的不容争议的准则。当一门科学研究为其它科学所不研究的东西时,这门科学才是独立的。旅游资源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不同于旅游学。旅游学是将“旅游”作为综合性社会现象来研究的,它通过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即旅游主体(旅游者)、旅游客体(旅游对象)和旅游媒体(旅游业)三者之间关系的研究,揭示旅游活动的文化——经济特质及其形成、发展的机制和一般运行规律。旅游客体包括三个有机组成部分,即已被开发的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劳务,而旅游资源学研究的正是旅游客体中的一部分。从某种意义上讲,旅游学是对旅游活动的宏观研究,旅游资源学则属于对旅游活动的微观研究。•旅游资源学是一门对自然界、社会和精神领域中可以被开发成为旅游客体的专门资源研究的学科。这不仅要从整体上研究旅游资源生成机制和旅游资源发展的一般性规律,同时还要进行单项的研究,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分类、属性、分布、结构、数量、质量、时空变化的单项研究,通过对旅游资源开发规划,探索其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的途径和方法,以期达到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三、旅游资源学的任务•旅游资源学相对于旅游学来说,是隶属于它的二级学科,但是,它是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它不仅具有旅游学研究不同的对象,而且还有本学科的特殊研究任务。•1、旅游资源学的基本任务是:在对旅游资源的调查、评估的基础上,揭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般规律。•2、运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原理,揭示转化为旅游客体的旅游资源基本属性和主要特点。•3、通过对旅游资源成因条件的分析,揭示旅游资源生成机制。•4、阐释旅游资源的科学分类,剖析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和社会旅游资源•5、简介世界大范围内旅游资源分区框架,分析中国旅游资源区域性分布。•6、通过对旅游资源审美原理分析,揭示旅游资源审美的特征、历程和价值。•7、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8、阐释旅游资源开发战略以及编制旅游开发规划。•9、阐释旅游资源保护和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关系。四、旅游资源学的形成和发展•(一)旅游资源学的形成•从旅游学研究的历史来观察,旅游资源学是从对旅游资源的认识、开发和保护开始的,而且,是从相关学科的部分或个案研究开始的。因此,对旅游资源学的研究,一开始就具有多学科性。换言之,它有理论支撑,如旅游学、资源学;还有相关学科,如地学、文化学、历史学、经济学等。•较早涉及旅游资源研究的,是国外的旅游地学方面的专家。代表作如Tanner的《水资源与旅游》(1973)、Goodall的《植被环境与旅游》(1975)、Manred等的《以马尔代夫为例,海岛环境的旅游资源开发》(1985)等(转引自陈安泽等《旅游地学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页)。在国外旅游地学研究中,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是以旅游吸
本文标题:旅游资源学.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812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