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标准化知识简答题答案
四、简答题(5题,各4分)1、甲级公路建设项目法人的资格标准是什么?参考答案:[1]具有项目法人成立的批准文件,法定代表人的任职文件。[2]具有拟建工程项目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件。[3]对经营性公路,项目法人应具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对公益性公路,项目法人应具有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机关颁发的《事业单位法人证书》。[4]公路建设项目资金来源已经落实。[5]负责项目管理的机构和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机构内设有计划、工程、财务等主要职能管理部门,部门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制度完善;(2)项目负责人具有高级职称,熟悉国家有关工程建设的法律法规,政治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具有丰富的工程管理经验,担任过1项以上一级以上公路或特大桥工程项目或2项以上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的负责人;(3)技术负责人具有公路工程专业高级职称,担任过1项以上一级以上公路或特大桥工程项目或2项以上二级以上公路工程项目的技术负责人;财务负责人具有中级以上会计职称。对经营性公路,项目法人还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经济负责人;(4)具有公路工程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工程技术人员10人以上,初级以上会计职称的财务管理人员3人以上。对经营性公路,项目法人还应具有初级以上职称的工程经济管理人员2人以上。2、分项施工的现场应实行标示牌管理,写明作业内容和质量要求,要认真执行“三检”制度。何谓“三检”制度?参考答案:三检制度分为:自检、互检和交接检。(1)自检:自检是指分项工程工序施工过程和完成后对该工程产品的检查,必须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自检力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问题彻底解决在施工过程中。(2)互检:各班组操作工对当天的实际工作量进行自检,达到优良标准后,再由所在班班长互检。凡班组每一工序完成后,由班组自检,对不合格处进行返工,自检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工序施工。各班组进行互检,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汇报、处理、专职检查、工地质检员要深入每道工序,严把每道质量关,做到不合格者不进行下工序施工,督促每一班组做好每一工序的质量。(3)工序交接检查:由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专职质检员组织,由交接工序作业负责人、质检员检查参加,对已完工程产品质量检查验收,质量达标准要求的工序,填写工序交接单,完备交接手续,达不到质量标准要求的工序不能交接,必须采取措施进行处理。3、根据标准化施工管理指南要求,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三个集中”和“两项准入”,具体是指什么。参考答案:三项集中是指:(1)混凝土集中拌和;(2)钢筋集中加工;(3)梁片集中预制。每个路基土建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个拌合站、一个钢筋加工场和一个预制场。两项准入是指:隧道二衬台车准入制度及预制梁模板准入制度。3、根据标准化施工管理指南要求,全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实行“三个集中”和“两项准入”,具体是指什么。参考答案:三项集中是指:(1)混凝土集中拌合;(2)钢筋集中加工;(3)预制构件集中预制。每个路基土建合同段原则上只设置一个拌合站、一个钢筋加工场和一个预制场。两项准入是指:隧道二衬台车及预制梁模板准入制度。二衬台车及预制梁模板审批验收分两阶段,由总监办成立专门的审批验收小组,第一阶段:二衬台车及预制梁模板进场前报批;第二阶段:台车验收。4、哪些项目需要变更设计需要报省高指审批?参考答案:根据省高指设计变更办法重大设计变更需报省高指审批,重大设计变更包含如下:1、平面线位调整,纵坡等主要指标降低,路线起讫点发生变化的:2、技术标准(汽车荷载等级、设计速度、路基断面布置型式等)发生变化的;3、连接线的数量、标准和规模发生变化的;4、地质复杂地段(如滑坡地段、高度30米以上边坡)的防护加固方案发生变化的;5、互通式立交的数量、位置、型式、功能及其桥梁结构型式跨径、长度发生变化的;6、大中桥梁、隧道的数量增减或新增分离式立交的;7、特大桥及大、中桥的上部结构型式、跨径、长度发生变化的;8、隧道洞门和洞口形式发生变化的;9、路面结构类型和厚度发生变化的;10、紧急避险车道设置数量、规模、位置发生变化的;11、管理、服务设施(含服务区、停车区及房屋建筑、收费棚等)的位置、规模、数量、方案、技术标准使用功能发生变化的;12、监控、通信和收费设施的总体方案、技术标准、主要设备发生变化的;13、沿线供配电系统、隧道通风、照明系统、消防系统的规模、数量、方案发生变化的;14、安全护栏、隔离栅的结构类型、设置原则发生变化的;15、其它对使用功能和运营安全有较大影响的工程技术方案发生变化的,如隧道防水材料,大跨度桥梁防裂措施;16、单项设计变更增减投资在500万元以上的;17、超过初步设计批准概算或施工图设计批准预算的。5、简述“两项达标”、“四项严禁”以及“五项制度”。参考答案:一、“两项达标”(一)施工人员管理达标:一线人员用工登记、施工安全培训记录、安全技术交底记录、施工意外伤害责任保险等符合有关规定。(二)施工现场防护达标:一线人员个人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等符合有关规定。二、“四项严禁”(一)严禁在泥石流区、滑坡体、洪水位下等危险区域设置施工驻地。(二)严禁违规进行挖孔桩作业,钻孔确有困难的不良地质区,设计单位要进行专项安全设计并按设计变更规定,经批准后实施。(三)严禁长大隧道无超前预报和监控量测措施施工。(四)严禁违规立体交叉作业。三、“五项制度”(一)施工现场危险告知制度。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严格安全技术交底制度,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如实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详细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并由双方签字确认。在上述场所应设置明显安全警示标志,在无法封闭施工的工地,还应当悬挂当日施工现场危险告示,以告知路人和社会车辆。(二)施工安全监理制度。监理单位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进行监理,编制安全生产监理计划,明确监理人员的岗位职责、监理内容和方法,审查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专项施工方案,核验施工现场机械设备进场检查验收记录,对危险性较大的工程作业加强巡视检查,督促隐患整改。(三)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制度。对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监理工程师审查签字确认后实施,由专职安全员进行现场监督:(四)设备进场验收登记制度。按照《公路水运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办法》,施工单位在工程中使用施工起重机械和整体提升式脚手架、滑模爬模、架桥机等自行式架设设施前,应当组织有关单位进行验收,或者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验收。(五)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制度。建设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中应当对安全生产保障措施提出明确要求。施工单位在工程投标报价中应当包含安全生产费用,一般不得低于投标价的1%,且不得作为竞争性条件。安全生产费用,应当用于施工安全防护用具及设施的采购和更新、安全施工措施的落实、安全生产条件的改善,不得挪作他用。6、简要阐述涵、桥台背回填的施工要点。参考答案:(1)桥涵填土的范围必须严格按照设计文件执行。做好过渡段,过渡段路堤压实度应不小于96%,并做好纵向和横向防排水系统。(2)结构物的填土应分层填筑,严禁向坑内倾倒,每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与路堤交界处应挖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1米。(3)台背填土的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4)涵洞应在盖板安装或浇筑后,在洞身两侧对称分层回填压实,顶面填土压实厚度大于50cm时,方可通过重型机械和汽车。7、洞口段软弱围岩施工注意要点?参考答案:(1)大跨径隧道中洞口软弱围岩外必须采用中隔壁法(CD法)或交叉中隔壁法(CRD法)施工;(2)每循环进尺控制在2榀钢拱架长度内;(3)应遵循“早成环”原则,及时施作仰拱及二衬;(4)加强洞顶及洞内的沉降工作;(5)结合超前地质预报,对洞内围岩进行动态监控。8、结合自身岗位实际,谈谈本市(或本项目、本标段、本总监办)要创建什么样的“标志性”工程?要采取哪些主要措施?答:“标志性”工程就是建立能够有代表地方特色的、有深广意义的、能有长期影响的相对永久的建筑物工程。要采取的措施有收集地方民俗风情、地方特色和具有深广意义的元素,将它们溶入设计中去,溶入到标志性工程中去。做好广泛的宣传工作,要不断地宣传,让百姓、让社会了解我们推出的标志性工程的深远意义。在执行过程中,我们要做好每一步工作,做好每一个程序,要不折不扣地执行国家标准和省上精神。9、我省高速公路推行标准化管理目标是实现哪“五化”?参考答案:我省高速公路推行标准化管理目标,实现“五化”是指:管理行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和施工机械设备和模板标准化。10、我省高速公路如何通过合同约束推动标准化管理参考答案:答:推行标准化管理必须建立合同约束机制,全力推进、持续推进、深入推进。对新开工项目、标段,市高指、项目业主必须按照标准化管理制度要求,开展招投标和征地拆迁工作,关纳入本项目制定的各项制度和监理细则;必须将把标准化管理指南的内容和要求列入招标文件和合同文件,同时将推行标准化管理涉及的相关建设费用列入量清单并单独计量支付,强制执行。对已开工项目、标段,也必须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项目业主要逐标段梳理存在的问题,明确整改要求,对合同文件未明确的事项,可采取补充合同或奖励方式,给予施工单位一定的费用补助,促进施工单位标准化管理。11、根据我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的要求,结合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常见问题,简述对于如何采取有效措施推行标准化管理,或是对标准化管理有何好的建议和想法。参考答案:答:、1)、明确设置符合实际、符合规范的标准要求,让标准化可以实施,有的放矢,达到目的。2)、制定一套考核评价办法,用于评定各项目推行标准化管理的成效。对做得好的参建单位进行表彰,对执行差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必要时要采取经济处罚。3)、做好宣传灌输工作,组织劳动竞赛或观摩会的形式,让标准化人人知道,人人响应人,人人执行。4)、在执行中要推行标准化管理目标,实现“五化”,即管理行为标准化、工地建设标准化、施工工艺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和施工机械设备和模板标准化。做到“标准成为习惯、习惯符合标准、结果达到标准”。12、简述软土路基工程施工应注意哪些事项。(1)根据不同的软土路基的实际情况,编制不同的软基处理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施工时不宜破坏软土地基表层硬壳层,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地面的沉降速率、坡脚水平位移量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应按设计要求的预压荷载、预压的时间进行预压,并做好沉降观测。(3)软土路基施工前应先按设计要求做好基底的处理和基底承载力的有关检测工作。(4)在软土地基上直接填筑路堤应符合以下规定:水面以下部分应选择透水性好的填料,水面以上部分可用一般土或轻质材料填筑,反压护道(若有)施工宜与路堤同时填筑,若分开填筑,必须在路堤达到临界高度前完成反压护道施工。13、简述高填方路堤及半填半挖路堤施工应注意哪些事项。(1)、高填方路堤必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的进行施工期间及工后的沉降和位移观测,观测方法按设计图纸有关内容处理。高填方路堤填料宜优先采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采用轻质材料。受水淹浸的部分,应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均好的材料;基底处理应符合以下规定: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宜清除覆盖层;填筑要求:按设计要求预留路堤高度与宽度,并进行动态监控。施工过程中宜进行沉降观测,按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高填方路堤宜优先安排施工。(2)、半填半挖地段填方,应按设计要求分层填筑,避免因填筑不当,而出现路基纵横向裂缝;要认真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将原地面设置成向内倾的台阶,坡度宜为2%~4%,再进行分层填筑,台阶宽度不得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应与每条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填筑时,必须从低处往高处分层摊铺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要做到密实无拼痕;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必须待下半填断面原地面处理好,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对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必须废弃,严禁填在
本文标题:标准化知识简答题答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5962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