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经验初探.
1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经验初探——以《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的开发为例【内容摘要】: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全面深入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政策的贯彻,中小学的课程设置不再唯一,校本课程将作为国家课程的补充,完善了学校的课程设置。为顺应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我校自2012年起开始进行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编写了若干校本教材,取得了初步成效。地理校本教材《走进我们的家——诸暨》也初步完成定稿。本文就以《走进我们的家——诸暨》为例,在校本教材的开发实践和经验教训等方面作一个简单的总结,希望能为今后校本教材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关键词】: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与经验初探一、《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的开发背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是国家统一设置课程,以“一个课程计划,一套教材”一统天下,课程设置只有“节”而没有“枝”,课程开发缺少灵活性和多样性。新课改明确提出校本课程是新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开发校本课程将是今后课程改革的新重点。课程的设置不仅要有“节”,更重要的是鼓励“节外”要“生枝”,从而使学校课程出现“枝繁叶茂”的景象。地理课程也不例外,也需要各种校本课程来完善。而开发基于乡土资源上的乡土地理校本课程,可以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真正由一种“过程”转变为一种“体验”。我校自2012年开始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发,编写了若干校本教材,取得初步成效,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校本课程。但在此次校本教材的开发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许多开发者对“校本”定位不准确,没有真正立足学校,如有人开发了《中国战争史》、《中国古诗词赏析》,这类教材没有立足学校,失去了校本教材的意义。还有就是开发时间较为仓促,很多人都没有进行实地考察调查,如有人为完成任务,在一个晚上就完成了校本教材的开发。诸如此类的问题势必要影响校本课程的质量,粗制滥造,不仅起不到校本课程应起的作用,反而还会对学生进行误导。总之,大跃进式的开发教材,不但缺少应有的科学实践性,课程质量也得不到保证,与新课改理念大相径庭,有新课改之名,而无新课改之实。笔者在此次课程开发中,初步完成了《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的编写,并作为优秀校本课程在校独立开课。现特将在此次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践和经验作一简单总结,希望能为今后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一些帮助。2二、《走进我们的家——诸暨》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一)课程开发的必要准备为开发出真正适应学生实际校本课程,我们在思想上高度重视,认真学习新课改的理论,把握内涵。在课程开发前,在学生进行一项关于教材编写的小调查,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调查内容主要是学生关于《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的一些看法和建议,通过这个小调查,对于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程内容、对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感兴趣等,就了然于胸,为正式开发校本课程定下一个大体方案。(二)课程资料收集的途径任何校本课程的开发,都要有大量资料,收集资料也就成为了课程开发的第一要务,如何来获取资料,我认为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1、实地考察为掌握《诸暨的地形》、《诸暨的土壤植被与矿产资源》、《诸暨的旅游业》等的第一手资料,2012年8月起先后实地考察了诸暨东白山、三界山、白塔湖等诸暨主要的地形区,拍摄大量图片,同时对诸暨大大小小的旅游景区进行了地毯式的考察,获得了大量考察数据与资料,为教材的编写积累了大量的相关资料。2、走访调查2012年8月起,先后走访了市博物馆、图书馆、旅游局、气象局和诸暨市一些较大规模的企业(如中国海亮、中国万安),收集了大量的资料,这些资料很大程度上是官方公布的资料,因此具有很大的真实性。一昧地依靠网络,是达不到这个效果的。3、网络查询与交流通过各类书籍和网站,获取了大量有关诸暨的自然风貌和风土人文信息。如关于诸暨方言的资料,很多是在网络上找到的,并且在网上充分参考了别人的研究成果,许多网友也不遗余力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4、走访群众深入民间走访,一些老人和民间艺人往往成为我的访问对象,而这些人也往往乐意将他们所知道的都告诉你。尽管有些描述可能和实际有出入,但他们所提供给你的信息,绝对是通过其他途径得不到的。通过走访,使自己充分了解各地相关的风俗人情,得到了大量的有关风俗文化的口述资料。3(三)课程开发的重点和原则1、课程开发的重点教材涉及内容较多,但力求突出乡土地理特色。为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诸暨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把重点放在诸暨的经济、旅游和文化民俗这几个方面。2、课程开发的原则①是实践性原则。《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秉承了当前新课改的核心理论,特别强调了要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开发教材过程中特别注重实践探索,在教材编写中,处处体现了实践的原则,如在编写《诸暨的城市建设》这一内容时,特别设计了让学生在诸暨城市中的桥的变化来感受城市的变迁;又如在《诸暨的民俗》这一内容的编写中,让学生切实感受了自己家乡的一系列民俗活动,并且将活动设计为“让学生参与自己家乡的民俗活动,并完成一篇活动体验报告”。总之,开发的目的就是要力求在不断的实践探索中开发出最适合校情学情的校本课程。②是针对性原则。为实现课程目标,在课程内容上必须有所取舍。能尽量多地去涉及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内容,在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能针对学生实际,对于部分学生不太感兴趣的内容(如《诸暨的气候》)尽量做到了简洁叙述。但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如《诸暨的文化》、《诸暨的民俗》)进行了较长篇幅的论述。③是综合性原则。在本课程的编写过程中十分重视与各学科的综合互通,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本教材打破了学科的界限,将多门学科的知识有机整合在一起。如在编写《诸暨的行政区划》这一内容时,将历史知识充分融入了地理教材,学生既学习了地理知识,又增加了自身的历史人文素养。通过课程教学的实践证明,这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不但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能激发他们的历史自豪感。④是开放性原则。新课改要求学生能带着“自我”来学习地理。因此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要能开放自主,不要束手束脚。本教材充分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主张、大胆提出解决问题的独特方案。这主要体现在教材的活动设计上。所设计的活动许多都是要学生能谈自己的看法,根据实际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如在《诸暨的河湖》中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题“就东白湖作为诸暨的饮用水源,提出你个人的看法”,通过开课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活动探究,学生各抒已见,热烈讨论,提出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建议。⑤是与时俱进原则。地理校本教材的开发决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必定要经过长时间的校验与不断的整合、修改。《走进我们的家——诸暨》虽已初步定稿,但在今后的4教学实践过程中,内容还需要不断更新,数据还需不断求证,提问设计、活动设计都需要不断完善,本教材的教学实践过程实际上就是本教材的不断自我完善过程。(四)教材体例和特点2012年11月,历时5个月,初步完成《走进我们的家----诸暨》这一校本教材的开发,教材共分为11节,分18个学时,每节既有知识点的论述、课外阅读思考,还设计了相关的活动探究。本教材的体例和内容如下: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本教材的编写中,突出了“活动设计”这一环节。新课标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等实践活动,因此在进行“活动设计”时,还特别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力求突出“实践”特征,将知识学习、能力培养和情感体验有机结合。如在《诸暨的饮食文化》这一块内容里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题“切身感受诸暨独特的美食,学做你家乡的特色美食”,学生不但学习了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宣扬了诸暨的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会了合作,激发其热爱家乡、传承文化的热情。二是积极创设情景问题,提供探讨的空间。活动题的设计具有较大的开放性,能积极引导学生的思考。如在《诸暨的河湖》这一块内容里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题“对如何治理浦阳江的水质提出建议。”,这类活动题,本身没有固定答案,需要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章节名称教学内容第一节诸暨的概况由来1.诸暨的概况2.诸暨的历史沿革第二节诸暨的人口与行政区划1.诸暨的人口2.诸暨的行政区划3.诸暨各行政区划的历史由来第三节诸暨的地形与气候1.诸暨的地形2.诸暨的气候类型3.诸暨的灾害性天气4.灾害防御小知识第四节诸暨的土壤植被与矿产资源1.诸暨的土壤2.诸暨的植被3.诸暨的矿产资源第五节诸暨的河湖1.浦阳江2.白塔湖3.东白湖第六节诸暨的经济和城市建设1.诸暨经济发展概况2.诸暨的农业3.诸暨的工业4.诸暨的家庭工业5.诸暨的第三产业6.特色的块状经济7.诸暨的城市建设第七节诸暨的交通1.诸暨的传统交通2.诸暨的高速公路第八节诸暨的旅游业1.诸暨旅游业的概况2.诸暨主要的旅游景点介绍第九节诸暨的主要城镇1.诸暨主要城镇介绍第十节诸暨的文化1.诸暨的文化概况2.诸暨的方言3.诸暨的人文精神4.诸暨的饮食文化5.诸暨风味美食介绍第十一节诸暨的名人和民俗1.诸暨的名人介绍2.诸暨民俗介绍5(五)《课程纲要》的制订《课程纲要》是校本课程的基本标准,是师生进行教学和上级部门进行教学评价的依据。《走进我们的家——诸暨》的《课程纲要》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确定课程目标。课程目标的确定,要能反映学生对这一门校本课程的需要,它是学生的主动发展目标,因此课程目标的编写要有可操作性,要有利于课程内容的正确选择、学生学习方式的正确采取和课程的顺利实施。在《走进我们的家——诸暨》课程纲要的编写中,我设置了这样的课程目标:2、提出课程实施的建议。主要是提出师生的教学基本原则、方法以及对教学评价的基本建议。在本校本课程纲要的编写中,我设置了这样的教学建议和课程评价:一般课程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更加全面系统地了解自己的家乡,同时能更好地发展地理观测、地理调查阅读与分析图表和数据的技能;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通过网络等各种媒体收集地理信息,学会从民间收集有关地理知识。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理论和地理研究方法分析、解释生活中相关地理问题,关注身边的乡土地理。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关心诸暨的基本地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进一步增进每个学生的乡土概念,培育学生的乡土自豪感,为今后建设诸暨培养浓厚的乡土情节。具体目标1.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获得亲自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工与合作;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2.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更新教育观念,转变教育角色;拓展学科知识,改善知识结构;进入探究教学,与学生共同发展。3.提升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水平强化全校科研意识和创新精神,加大教育科研力度;建立全新课程观念,整合和逐步完善学校课程体系;探索探究性学习的组织管理形式和制度保障机制;努力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活动模式。以专题讲座为主,组织学生讨论,指导学生利用图书、网络、调查访问等形式获取资料和信息。要积极探索活动模式的多样性。如:主题活动模式,就是通过围绕乡土资源中较重大的问题开展活动,达到各科知识的综合,按照问题的逻辑线索组织活动内容;问题中心模式,围绕某个乡土资源进行讨论,提出问题后进行综合归纳,选择一个内涵比较丰富并有一定价值的主题,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去研究。综合活动模式,围绕一个乡土资源开展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生提出各自的问题,并围绕自己的问题开展探究活动等等。65、课程开发中的收益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对中小学课程设置的特色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不断提高,《走进我们的家——诸暨》充分体现了灵活性和地方性,对学校今后校本课程的设置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通过课程开设的实践证明:这一课程完全适合于学生。学生充分利用家乡优势,进行了大量的调查访问,得到了许多珍贵资料,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问题。他们学会了提问,学会了收集信息,学会了撰写调查报告(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在诸暨市获奖),实践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合作精神得到了极大培养,最大程度上激发其热爱家乡的豪情,真正将学习“
本文标题: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与经验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2360185 .html